屌丝“激情燃烧的岁月”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这封信吐露的彷徨、苦闷、迷惘和怀疑,一下子打中了刚刚经历了“文革”的亿万青年的心,立即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从1980年5月开始到年底,《中国青年》杂志社收到六万多封读者来信,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对这一问题的专场讨论不胜枚举。
  32年后的今天,回首望去,那虽然是一场非黑即白,简单而结论匆忙的讨论,但由它引发的对现实、对人生的思考,使其成为改革开放之初思想解放大潮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有学者说,那种带血的纯真的呐喊,那些在精神桎梏中痛苦挣扎的自由心灵,实在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现在看来,当时许多青年对人生、社会、未来感到的苦闷与今天“屌丝”们的心态异曲同工。
  五月惊雷
  让我们看看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我今年23岁,应该说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经不复存在。
  “过去,我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小学的时候,我就听人讲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雷锋日记》。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但英雄的事迹也激动得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在我进入小学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而后愈演愈烈。我目睹了抄家、武斗、草菅人命。家里人整日不苟言笑,外祖父小心翼翼地写检查,比我大一些的年轻人整日污言秽语,打扑克,抽烟。小姨下乡的时候,我去送行,人们一个个掩面哭泣……我有些茫然,开始感到周围世界并不像以前看过的书里所描绘的那样诱人。我问自己,是相信书本,还是相信眼睛?
  “我相信组织。可我给领导提了一条意见竟成了我多年不能入团的原因。
  “我求助友谊。可当有一次我犯了一点过失时,我的一个好朋友,竟把我跟他说的知心话全部悄悄写成材料,上报给领导。
  “我寻找爱情。我认识了一个干部子弟,他父亲受‘四人帮’迫害,处境一直悲惨。我把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同情都用在他身上,用我自己受伤的心去抚摸他的创伤……可没想到,‘四人帮’粉碎之后,他翻了身,从此不再理我。
  “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我观察着人们。我请教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初出茅庐的青年、兢兢业业的师傅、起早贪黑的社员……可没有一个答案使我满意。如说为革命,显得太空……如说为名,离一般人太远……如说为人类吧,却又和现实联系不起来。为了几个工分打破了头,为了一点小事骂碎了街,何能奢谈为人类?
  “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像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今天人们再读这封信的时候,已不足为奇。可在当年那个5月,人们毫无心理准备,“触电”、“感觉有一颗炸弹在心里爆炸”、“浑身颤栗”……在已经泛黄的杂志和内部材料刊登的一封封来信中,充满大量类似的字眼。
  当年毅然决定要发表这封信的《中国青年》前社长兼总编辑关志豪说:“产生巨大反响是意料和情理之中的,那一代年轻人从小受的是全红的理想主义教育,他们就像关在一间封闭的小屋子里,窗外是一簇人为摆放的鲜花,只有袭人的花香和恋花的蜂蝶,但当他们有朝一日走出这个房间,发现世界不只是一个窗户那么大小,也不只有鲜花和蜜蜂,世界很大,也很复杂,有阳光也有阴暗,有鲜花也有毒草。”
  
  交流平台
  一场席卷全国的人生观大讨论随之爆发。从5月号开始到12月号,讨论持续半年多,《中国青年》共收到6万封来信。
  这正是杂志社所期待的。原来,《中国青年》自1978年9月复刊之后,一直关注青年人在想什么。关志豪组织编辑就此进行调查,发现十年动乱给青年的心灵造成了难以言说的创伤。编辑部一致的意见是开展一场公开的讨论。发表潘晓来信,就是要给青年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于是,从5月号到12月号,8期杂志共编发111篇稿件。
  原《中国青年》编辑部主任、社会学博士彭明榜,当时还在中学读书,但是到《中国青年》工作后,他一直在追寻当年那场讨论所牵涉的人、发生的事、深层的理。
  彭明榜说,和季节出奇的吻合,“潘晓讨论”整整“热”了一个夏天。最初的读者来信在就人生的意义发言的同时,几乎都对这场讨论本身表示了强烈的感激和敬佩:“全国多少青年和潘晓一样,希冀着心灵的甘露,在渴望着点燃青春的火炬。”
  除了感佩,许多读者还怀有种种疑惧。他们有的怀疑发表这封信是为了引诱青年谈出真实思想,是个“圈套”;有的替“潘晓”表示担忧;甚至还有为《中国青年》担心的,说弄不好要挨批评,这场讨论说不定会被“围剿”……彭明榜说,不能说这些担心只是读者的杞人忧天。社会上对这封信也并非一片叫好,基层的许多领导对开展这场讨论横加压制,把这一期《中国青年》当成了禁书,有的人甚至写信谩骂编辑部是“纵火犯”,将发表这封信上纲为“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青年们讨论的意见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种意见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有些人受的挫折比潘晓还大,但他们不改初衷,为了理想不惜献出生命,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正确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错误的人生观。
  另一种意见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不是科学人生观。共产主义不是禁欲主义,为自我和为别人不是截然对立的,人考虑自我是正常的。人生的河流是由为自己和为别人等各种源泉汇合而成的,要承认为自我有存在的合理性。合理的解决方法应是发展的主题:“主观为社会,客观成就我”。
  还有一种意见赞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认为人的活动首先是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然后才能满足别人。黄河本身必须有丰富的水源和生命力,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人民日报》适时地发表了评论《人生观讨论值得重视》,说这次讨论“提供了很可贵的新鲜经验”,“感人至深”,局面才有所缓解。
  潘晓是谁
  “潘晓”是个笔名,或者说,是个半虚拟的人物。“潘晓”是在两个人姓名中各取一字组成的。一个是出生于1955年的女青年黄晓菊,当时是北京市第五羊毛衫厂的女工;另一个是出生于1959年的北京经济学院(现为首都经贸大学)经济数学系二年级本科生潘祎。
  杂志社编辑马笑冬和马丽珍在调查青年状况时,分别接触到这两位,觉得黄晓菊的经历和潘祎的观点各有代表性,就把他们的经历与观点整合成一篇文章发表。潘晓的生活经历主要采用黄晓菊的,观点则主要出自潘祎。
  北京及全国各地报刊,还有一些外国记者纷纷要求采访潘晓,都被谢绝了。
  在越炒越热的气氛中,当时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于1980年6月18日下午来到《中国青年》杂志社,听取汇报。他问杂志发行多少份?主编关志豪说325万份。胡乔木说:“一个人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别人,在法律上经济上是允许的。在工厂劳动,劳动得好,得了奖励,受了表扬,他也为社会增加了利益。他可以是一个善良的公民,他客观上是为了别人的,因为他做的不是坏事,不是损人的……对上述这种人不能耻笑,不能否定。”
  在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舆论压力下,潘晓不得不露面了。
  经过编辑部仔细商讨,决定由黄晓菊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方式和观众见面,因为潘晓的文章是以女性身份叙述自己的经历的。8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潘晓专题报道”。黄晓菊在电视上露面说:“这封信是以我为主写的”,“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垃圾就像苍蝇那样活着”。这句话一时广为传播。
  然而,进入秋天,“潘晓讨论”成了一棵风中的树。
  9月23日,工人日报社的内刊《情况参考》第212期刊登了两封关于潘晓的群众来信。第一封信题为《此种做法弊多利少——有感于潘晓上电视》,写信人署名为“山西娘子关电厂宁翠荣”。这封信写道:各类刊物以大幅大幅的版面对她的这篇“天才成名之作”大加评论、吹捧,使她从一个“无名小卒”一下子成了全国人人瞩目的“风云人物”。……恳切希望快刹住这股风,这种做法只不过是弊多利少,得不偿失!
  第二封信题为《邻居眼里的潘晓》,署名“北京石月”。这封信先说“街坊邻居原来不知道潘晓是谁,一看电视才知道潘晓就在自己身边。”然后列举了黄晓菊的种种缺点,说她“打姥姥”、“不给姥姥吃饭”、“‘主观为己’是做到了,‘客观为人’还差得远”……
  几天后,中宣部《宣传要闻》第74期转发了这两封信。在被动的情况下,上级指示编辑部,要尽快收场,以免招致更多更严重的批评。关志豪回忆,1980年第12期的《中国青年》不仅减少了讨论版面,而且宣布讨论就此结束。1983年,在清除精神污染的运动中,《中国青年》杂志因为组织潘晓来信的讨论,受到巨大压力和某些人的激烈指责。
  人生坎坷
  《中国青年》因“潘晓讨论”一度命运多舛,旋涡中的关键人物黄晓菊和潘祎,命运又如何呢?
  “一夜成名”后的黄晓菊,社会活动骤然多了起来,大学生们纷纷请她参加活动,和她共同讨论费尔巴哈、萨特。厂门口每天站着陌生人,口口声声说要见“潘晓’。这让厂里很为难。
  工厂是呆不下去了。她想到一个“书多,读书人多的地方”去工作,《中国青年》帮她调进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发行部。但很快她就发觉,在这里她并没有得到认可和接受,“我似乎是作为‘有越轨思想’的人被安置在出版社的主流之外,时刻被人‘关注’。我没有可以表现或发挥一下自己的可能,甚至没人可以交流,我不想只求一份工资或一个饭碗,我又开始不安心了。”黄晓菊说。
  一次,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招聘图书资料员的广告,她去应聘并通过了考试。
  “这样,我从一个‘有学问人’的地方,挪到了另一个‘有更大学问人’的地方。”在社科院当图书管理员,黄晓菊依然“个性”。
  “大知识分子们”都觉得她“不太听话,喜欢自作主张,按自己认为对的办,不能不折不扣地服从上级”。
  自然而然,当所里第一次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时,她第一个被解聘。比她小4岁的丈夫也离开了她。生活是现实的。生下儿子后,丈夫常问黄晓菊:“你不是‘潘晓’吗?怎么和其他妇女没两样?”
  生计陷入困境,她把儿子全托,下海南、去深圳自谋生路。1988年,黄晓菊到达海南。在《海南特区报》,除了写稿,她还要去拉广告。“我那种跟‘学问人’一起便能提升自己品质的谬想已荡然无存。”在深圳,黄晓菊作过电台热线节目主持人,在一个日本人家里做过“女佣”。
  1993年,黄晓菊结束了“漂泊”生活,回到北京,做起服装生意。她依然故我,只进自己喜欢的货,若有人不懂欣赏,她还忍不住跟人争论不休。
  “我其实不是生意人,我跟他们不一样。”黄晓菊始终抵制着“已为生意人”的事实,经商10年,她甚至没有多少积蓄,“够基本生活就可以了,别人不理解,但是我心里感觉好就行。”
  出生于1959年的潘祎吃了大苦头。当年北京经济学院不满“思想有问题”的潘祎被塑造成全国闻名的“典型”,把他带到北京一家医院,由一位实习大夫诊断为“重型精神病”,并在潘祎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他的父母签订了自动退学协议书。
  潘袆只好在北京四处流浪,每天生活费只有6分钱。他一再要求复学,都遭到拒绝。学校一位干部告诉潘袆,处理决定是经过“上边”批准的,想复学,不可能。想打官司就去找《中国青年》杂志去打,是他们把你搞成这样的。
  此后,潘祎在马丽珍等人热心帮助下四处求职,在建筑工地打工,帮公司看大门,又进了卖大碗茶的前门联社当装卸工。
  1983年10月,潘袆因牵涉盗窃罪被捕,社会各界甚感震惊。最后,潘袆被判刑3年半,1987年4月出狱。
  《中国青年》杂志社伸出了援手。在关志豪、马丽珍等诸多热心人帮助下,潘袆渐渐打开了求职的路子。1996年底,《中国青年》又搞了一个人生观讨论,题目是“我不停地奋斗,为什么成功却离我越来越远?”编辑部专门请潘袆撰写署名文章《奋斗就是我们的生活》。文章发表之后,潘袆重新引起社會各界关注。许多媒体采访他,称赞他的“复出”。
  接近2000年,潘祎做起了自由撰稿人。
  “以前,我因为讨论人生而被迫改变了人生之旅。如今,在互联网上,我又与那些年龄18到24岁的年轻人继续着人生的话题。我不知道这对于我是不是一个难以打破的宿命。”潘祎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
  (摘自:《北京日报》2008年12月15日;《上海法治报》2009年9月11日《1980年“潘晓来信”事件揭秘》)
其他文献
拿督是马来西亚皇室给予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一种荣誉,大马华人富豪刘天成就是拿督。祖籍福建的刘天成出生于马来西亚。他自青年时代起开始创业之路,1980年创办马来西亚天成控股有限公司,现在的社会身份为天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  2008年下半年,恰逢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矿业瞬间从炙手可热到哀鸿遍野,刘天成在北京举办生日宴会,席间,他开玩笑似的要一位与中钢关系密切的钢厂老板托话给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原
期刊
4月16日,在挪威奥斯陆法院,“7·22”事件制造者布雷维克摆出极右主义手势。当天,挪威开始对去年“7·22”爆炸枪击案进行开庭审理。2011年7月22日,32岁的挪威人布雷维克先在奥斯陆市中心政府办公楼区引爆汽车炸弹,然后在于特岛开枪射杀参加夏令营活动的挪威工党青年团成员,共造成77人死亡。布雷维克对杀人事实供认不諱,但拒绝认罪。    垂直的秀场  4月18日,一名模特垂直从美国波士顿新开张的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阿富汗在塔利班上台后,对鸡奸男性的人处以极刑,“玩童”因此转入地下。塔利班倒台后,这一现象死灰复燃。  漂亮的男孩可卖上万美元  第一眼看到那个肌肤雪白、眼神动人的9岁男孩,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22岁的农夫米尔赞汗就被吸引住了。  “他比村里的其他人都英俊,”米尔赞汗说。这也是他把这个名叫瓦希德的男孩当“bacha bazi”养着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他没有父亲,所以没人阻止这事
期刊
尽管欧洲经济的超负荷状况使一些人认为欧洲中央银行增加欧元印刷不失为一个刺激增长的明智之举,但那不勒斯西北部近郊的一群胆识过人之人却要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自己开始伪造欧元。  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以晴朗的天空、新鲜的马苏里拉奶酪和黑手党组织而闻名,但这里还有另外一项家庭手工业——这里印制伪钞占到了欧洲各国央行每年从流通货币中查出的55万至80万伪造欧元中的一半以上。  尽管有关当局在法国、西班牙、
期刊
德国总理安杰拉·默克尔的那辆旧大众汽车并不像一些假冒的网友说的那么值钱,但这位德国第一位女总理的那辆1990年产高尔夫轿车却在不久前的一次拍卖中以10165欧元的价钱被卖了出去。  这位名叫德克·弗里克的买主为他的公司“清新的光”(Frisch-Licht)买下了这辆汽车。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尽管他并不是默克尔的拥趸,但他对这个在他看来很低廉的价格感到很满意。  2005年,一位美国买主以将近
期刊
2011年年末,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意外地在全球自我引爆了一起“橙汁门”事件。其在自我举报中称,在自己和竞争对手使用的巴西橙汁中发现了少量名为“多菌灵”的杀真菌剂,该物质有导致动物肝癌病变的高风险。  可口可乐的这次自曝,像是一枚重磅炸弹,不但严重打击了巴西的橙汁出口业,更重挫了中国的本土果汁行业。事实上,无论原料来源于国外还是国内,中国企业的橙汁原料质量问题都要比可口可乐更加严重。可口可乐公司利用国
期刊
一名24岁年轻车手为他的年轻气盛付出了代价——他魯莽的驾驶行为让一群人恼羞成怒,他们决定要“搞掂”这个麻烦。  他们把兹比格涅夫·费罗的轿车吊到了波兰鲁布辛纳村的一棵柳树上表达对他的羞辱,而且还让他保证改正自己的驾驶习惯。  对于究竟是谁把这辆福特护卫者轿车吊到了树上,当地人绝口不提,但他们却承认村里的一辆吊车曾被借出,在夜幕的掩护下完成这项任务。  当地警方发言人马尔塔·皮尔科说:“我们接到了一
期刊
4月15日,当外国观众守着屏幕观看平壤举行的人民军阅兵式时,有心人注意到新一代领导人金正恩旁边的3个穿白色军装的老男人。  这三人分别是主管朝鲜劳动党军需的政治局委员朴道春、劳动党机械工业部部长朱奎昌,以及朝鲜第二经济委员会委员长白世峰。  他们并不是军人,但在这一天,见到他们不苟言笑,身穿佩有人民军大将和上将军衔的军服出现在金正恩身边,外界可以为他们的命运松一口气。  这说明,至少到目前为止,这
期刊
2008年9月14日失踪时,24岁的罗炼是南海某家具厂的学徒。那一天是中秋节,工厂发给罗炼一盒月饼,他吃了两个、留下两个,写下一张字条后失踪。他的远房表哥——身居北京的资深传媒人石扉客在得知消息后,把罗炼的故事写到了博客上,这篇被媒体转载的文章连同相关评论,获得出人意料的共鸣。一种当下中国广泛存在的情绪,被触碰并延展开来。从时下来看,罗炼的故事足以让他成为“资深屌丝”。  和罗炼一样,成千上万的年
期刊
“屌丝”,这个无厘头的网络新词,意指没钱、没背景、没未来的“矮、穷、矬”青年。吊诡的是,这个原本充满鄙视意味的贬义词,已然从网络爆红到现实生活,大量“80后”、“90后”主动接受了这一称谓,有人用它自嘲,有人借它减压,也有人从中获得了共鸣与温暖。  由来:一个低级趣味的发酵  很少有人知道理发师的真实姓名,他们常常为自己取个简单好记的“艺名”,印在或潦草或浮夸的名片上。如果是一家装潢时尚的发廊,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