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化程度和学习取向对知识获得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132名学习“化工热力学”课程和94名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中国石油大学三年级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当堂课所学内容的R/K判断测验和测量学习取向的学习过程问卷调查,方差分析表明“化工热力学”课程正确总数总是多于“化工原理”课程,“化工原理”课程的K比“化工热力学”少,最优秀的学生不仅有更多的K,而且有更多的R,学生的深层型取向得分高于表面型取向和成就型取向,表面型取向高减少了“化工原理”课程的正确总数。结果支持课程图式化程度高有助于知识建构的观点。
  关键词:图式化;R/K判断;学习取向;大学生
  作者简介:刘雪暖(1960-),女,山东曹县人,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山东青岛266555)胡静(1983-),女,湖南长沙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助教。(新疆克拉玛依8336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00-02
  
  一、概况
  尽管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己都认为,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利于理解、掌握和运用,但是只有部分学习者形成了结构良好的知识表征。康威等[1]和隋洁等[2]均认为,长时记忆中保持的是图式及部分细节,并通过实验检验了一般知识(图式)和具体细节随学习时间发生的变化,结果均表明,知识获得是知识表征由情景记忆转化为语义记忆的过程,结构性强的课程更容易促成这种转化,优秀学生完成这种转化的速度更快、比例更高。
  为什么有些学生能更好地促成知识的结构化?学习方式理论[3]认为,这与学习者的学习取向有关。深层型取向使学习者倾向于理解知识,在新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建立广泛联系,其知识表征的质量高。表面型取向使学习者倾向于复制知识,将知识作为一个个孤立的单元分别记忆以备日后检查,其知识表征非常零乱。东方学生还普遍采用第三种学习取向,称为成就型取向,它使学习者倾向于按照教育者(或其他权威)的要求选择加工学习材料的方式,既有可能通过阅读指定的内容建构较好的知识表征,也有可能为满足低认知水平的题目(如列举)的要求而死记硬背。优秀学生可能因其较高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先前具有的结构较好的知识而视新的学习内容为较小的负荷,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加工信息(深层型取向)并建构新的知识,学习质量高,有利于知识获得的良性循环;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受学习任务的高负荷所迫,即使认识到学习取向上可能存在问题,还是常常采用表面型取向以完成最低的学习要求,始终没能比较好地建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取向与知识掌握的程度密切相关。
  然而,传统的评价知识获得的方法往往不去区分死记硬背的学习者和理解建构的学习者,无论他们以何种方式再现了所学内容,得到的评价大致相同,偶尔建构者还会因回答离题太远而获得较复制者更低的评价。[4]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相对较少,无论采用何种学习取向的学习者均有可能获得成功,当他們进入大学以后,面对骤然增多的学习任务,表面型取向未能建构知识的问题就较容易暴露出来,而且到了高年级的专业课上,由于其基础知识未能建构成体系,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就越发显得困难,深层型取向的学习者则正好相反。例如在化工专业,通常认为,“化工热力学”比“化工原理”难学,但“化工原理”的结构性不如“化工热力学”完整,零散的知识比较多,时而要用到不同的基础课的知识,很可能表面型取向的学习者会认为“化工原理”容易学,而深层型取向的学习者会认为“化工热力学”容易学(尽管难度大)。在这两门难度和结构化程度不一致的课程上,较优秀的大学生因学习取向的不同可能有什么样的学习结果,值得研究。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26名中国石油大学三年级学生参加了实验,其中“化工热力学”课程有132名学生参加(男生73人,女生46人,其余未填写),“化工原理”课程有94名学生参加(男生64人,女生30人)。
  2.工具和材料
  使用Biggs学习过程问卷(1987)测量学习取向,[5]该问卷的6个维度分别为表面型动机、深层型动机、成就型动机、表面型策略、深层型策略、成就型策略,每个维度有6个项目,5点计分。合并对应的动机和策略分别得到表面型取向、深层型取向、成就型取向得分。
  知识获得的测量采用了隋洁等的R/K判断,[2]其中R是自我觉知的操作定义,代表情景记忆,K是一般觉知的操作定义,代表语义记忆。具体方法如下:课前由任课教师按照授课内容编写10道有三个选择支的单项选择题,题目的难度控制在学生只要记得当堂课讲过的内容就能凭记忆答出的水平,每道选择题之后附有意识状态类型的选项,要求学生回答自己作此选择是“记忆的”、“知道的”,还是“猜测的”,依次记为R、K、G。样题如: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热设备是( )换热器。
  A. 列管式 B. 蛇管式 C. 套管式
  你完成选择的方法是( )。
  A. 记忆的 B. 知道的 C. 猜测的
  指导语要求学生先选择答案,然后对所选择答案进行意识状态类型的判断,并详细说明“记忆的”指“记得老师讲解这一内容时的情景,比如她正站在窗户边,或者当时曾叫你在书上第几页划过线”,“知道的”指“就是知道这个答案对,但是已经记不得讲这一内容时发生的各种事件”,“猜测的”指“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但是觉得其他选项不对因而推测出这个选项或随意猜了一个答案”。按照这一指导语,R和K的含义与康威等的一致,而G更类似于他们的F(熟悉感)。
  3.施测程序和数据处理
  在课堂教学完成后,由任课教师整班发放选择题,在陈述完指导语之后请学生作答。之后发放学习过程问卷,要求学生按照指导语完成,并将两份测量工具一同收回。
  学习过程问卷上极少数项目的缺失值用受试者所在班级该项目的众数代替,分别求出其表面型取向、深层型取向、成就型取向得分并换算成其在各自班级里的标准分数,然后以±0.5个标准差为分界点将受试者分为各种学习取向上的低分组、中间组、高分组。统计受试者R、K、G上的正确数,并求出正确总数,按照正确总数在0~3、4~5、6~7、8~10之间,将受试者分为学生等级上的不合格组、合格组、中等组和优秀组。
  三、调查结果
  1.226名大学生的学习取向
  学习“化工热力学”的学生的表面型取向、深层型取向、成就型取向得分(M±SD)依次为37.54±6.02,40.83±6.10,36.89±6.34,学习“化工原理”的学生的上述得分依次为36.76±5.68,43.48±6.07,37.23±7.01,经检验均为深层型取向得分高于表面型取向和成就型取向得分;“化工热力学”班级的深层型取向显著低于“化工原理”班级,tα/2 = -3.221,p = 0.001。
  2.不同等级的学生各种意识状态类型下的正确数
  表1详细列出了学生各意识状态类型下的正确数。方差分析表明,意识状态类型与学生等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6,438)= 4.518,p < 0.0005;二者的主效应也都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中等组的R和G小于K,优秀组的G小于R和K;优秀组的R高于其他各组,合格组的K低于优秀组,各等级的G没有差别。
  3.不同学习取向对正确总数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课程的主效应总是显著,在表面型、深层型、成就型三种学习取向上分别有F(1,220)=14.416,p<0.0005,F(1,220)=11.235,p=0.001,F(1,220)=14.706,p<0.0005,“化工热力学”课程正确总数总是多于“化工原理”课程;但只有课程与表面型取向的交互作用显著,F(2,220)=5.078,p=0.007,表面型取向的主效应显著,F(2,220)=3.758,p=0.025。分析课程与表面型取向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仅“化工原理”课程表面型取向的高分组正确总数少于该班的低分组,也少于“化工热力学”课程的高分组。
  4.不同学习取向对各种意识状态类型下的正确数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意识状态类型和课程的主效应总是显著(p<0.0005),G  四、讨论
  实验结果支持知识获得是知识表征从情景记忆向语义记忆转化的观点,更优秀的学习者有更多的K,说明他们的图式化完成得更充分;但是知识表征不会彻底转化为图式,最高等级的学习者不仅有更多的K,而且有更多的R,在已很好地建构了知识的基础上,记住一些细节能讓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更为丰富。反映熟悉感和猜测成分的G并无差异,它很可能是无意学习的结果,知识表征的知觉特征较明显。
  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学生,深层型取向更高,可能是因为这门课程的知识理解起来较容易,无需高负荷的认知活动,那些既可以采取表面型取向又可以采取深层型取向的学习者可以实现深层型取向的要求即理解并建构知识;而“化工热力学”认知负荷更高,上述学生极有可能在来不及理解的情况下转而采用表面型取向以求先记住再说,特别是那些过去曾经采用表面型取向取得成功的学习者。相比之下,总是采用深层型取向(或表面型取向)的个体不太容易一遇到困难就改变学习取向,他们对这种差异的贡献应该不太大。
  为什么不是所有学生都在更难的“化工热力学”课程上更少或更慢地建构了知识,即他们都有较低的深层型取向?以下实验结果不支持这种推测:“化工热力学”的正确总数多于“化工原理”,在“化工热力学”上有G  当然,本研究采用的测验形式本身不利于检验出表面型取向对R/K判断的影响,因为题目的内容和难度都是学生可以凭借对课堂情境的记忆回答出来的,不能充分暴露持深层型取向者建构知识的后果。如果在各种类型的问题上深层型取向都显示出有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课程的图式化程度越高这种作用就越明显,就有必要通过调整课堂教学使课程更易于图式化以促进学习者去采用深层型取向建构知识。大学教材的编写通常遵循着学科本身的逻辑,反映的是人类到近期为止对某一事物的综合认识,但一般来说没有反映形成这种认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它很有可能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心理过程不符。学习者不可能像编写者那样高屋建瓴,一开始就整体把握学科的框架,因此,教材需要适应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从容易建构的切入点开始,而不必固守从学科的最基本的概念出发等做法。即使是对于通过高考选拔进入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由于考试本身在评价学习质量上的缺陷,其中不乏高表面型取向的复制者,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为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教育者不仅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与教育,也需要为他们营造适宜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从学习取向的转变中得到最大的益处。
  五、结论
  掌握知识首先需要形成一定数量的语义记忆,在此基础上情景记忆能使知识表征更为完善;图式化程度高的课程有利于知识表征转化为语义记忆,因而有利于掌握知识,表面型取向仅在图式化程度不高的课程上减少正确总数,即妨碍知识获得。
  致谢:感谢中国石油大学2008级参加“化工热力学”和“化工原理”课程学习的各位同学及任课教师的配合与支持!
  
  参考文献:
  [1]Conway,M. A.,Gardiner,J. M.,Perfect,T. J.,Anderson,S. J.,& Cohen,G. M. Changes in memory awareness during learning: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by psychology undergraduat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7,126(4):393-413.
  [2]隋洁,吴艳红,王金凤,等.中学生知识获得过程是从情景记忆向语义记忆转化的过程[J].心理科学,2003,26(5):784-789.
  [3]吴维宁,高凌飚,李佳.学习过程研究与学习方式评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5):4-7.
  [4]Biggs,J. B.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 and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outcomes[J].Higher Education,1979,8:381-394.
  [5]张亚玲,郭德俊.学习策略教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3):352-353.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时期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从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以学生为工作中心和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关怀四个方面阐述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大众化教育;有效沟通  作者简介:赵国臣(1978-),男,黑龙江泰来人,黑龙江科技学院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讲师;阮万清(1979-),女,黑龙江安达人,黑龙
期刊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学生“职业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加合格的现代职业人。在阐述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同时,探析了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刘红月(1979-),男,安徽颍上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工程师;李志辉(1
期刊
摘要:“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结构理论与数学理论的结合,主要介绍结构可靠度理论以及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与现行设计规范的联系,它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归纳当前“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首先应引导学生重视并激发其学习兴趣,然后在教学上构建教学内容的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并且要特别注重概念阐释与原理讲解,最后课程成绩评定宜注重在对学生激励上。
期刊
摘要:在总结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电站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从选题、指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介绍了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水电站;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效果评价  作者简介:塔义尔·肉孜(1961-),男,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刘丰(1957-),男,陕西大荔人,新疆农业
期刊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现状,从而有效指导当前高校的创新教育,采取了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湖南省6所不同类型高校的1139名在读本科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的创造力倾向仅为一般水平;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独生子女政策对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的影响不大;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影响很大;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创造力倾向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呈波浪型。
期刊
摘要:通过社会需求和毕业生流向分析,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有色冶金行业,探索“电气专业+有色特色+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既体现行业特色又不乏创新创业的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型与工程型特色突出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基地,培养学术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和自主创业型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电气类专业;行业特色;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利用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改革和创新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Java;CDIO;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李瑞生(1976-),男,甘肃白银人,甘肃政法学院公安技术学院,讲师;王秋云(1963-),女,甘肃兰州人,甘肃政法学院公安技
期刊
摘要:专业特色建设是独立学院现阶段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专业特色定位准确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如何在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中,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形成专业特色。  关键词:专业特色;旅游管理;独立学院  作者简介:张楚珊(1980-),女,广东潮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助理研究员;林文庞(1981-),男,广东汕尾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期刊
摘要:“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组织好高等数学教学,实施必要的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多媒体   
期刊
摘要:文章围绕民航院校单片机类课程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服务民航”的教学理念,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出发,对课程体系的综合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及其良好效果。  关键词:民航专业;单片机;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维兴(1981-),男,天津人,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自动化学院,讲师;徐萍(1983-),女,辽宁鞍山人,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自动化学院,讲师。(天津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