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musi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开展“自主探究”的教学做了许多有效的尝试,在探究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或困惑,致使课堂探究活动缺乏有效性能需求。比如在当前课堂中探究时教师设置的问题过大或者过小,问题过大了学生参与不进来,问题过小了,探究的价值不大,过去的教学中只重结论,忽视过程,而今的教学中又让交流过程流于表面热闹的形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如何才能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呢?我有如下的几点思考希望和同行共同探讨。
  思考之一:创设一个能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
  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渠道事整合探究学习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材只是个范本,并不是神圣不可改动的。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所以我们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某些方面更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根据学生实际,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有目的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我在教学北师大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派车》一课时,教材中创设了乘车去机场的生活情境,而对我们固原山区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对去机场这个情境比较陌生,所以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设计了去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这一生活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贴近学生生活,并利用课件分层出示,既为学生寻找发现数学信息创设了条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问题情境之中。
  思考之二:创设一个能让学生展现自我的成功机会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首先要承认并保护每个学生的权利,把探索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探究潜能。
  我在教学《派车》一课当中我出示情境图之后,并没有告诉学生图上有什么,而是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独立寻找数学信息,并不着急让他们说出来,孩子们天生好奇,当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发现了那么多的信息时,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望着我的时候,我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他们是那么的高兴。由一个简单的信息到整理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而当他们面对自己发现的那么多的信息时,创造的欲望被点燃了,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提出数学问题……这时我发挥老师的组织者的作用,及时的点拨“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关键性的问题是什么呢?”让我们的课堂又回到了主题。从而引出课题——派车,“要想使25人能坐上车,如果是你该怎样派车?”
  思考之三:提供一个能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思考空间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从事数学活动,是提高探索活动有效性的重要过程。如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提供了许多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和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为了节约上课的时间,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平时还听到有些人认为让学生探索,简直是浪费时间。于是,学生探索遇到障碍,教师心里就着急,越俎代庖,代为探究,以讲授代替学生亲历探究,这种“讲授多,探究少”的现象必须改变。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必须给学生留出“空白”,保证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经历探索的过程,不要徒留形式,走过场。我在教学《派车》一课时当学生设计派车方案时,因为解决派车这一问题是需要学生应用综合性的知识解决问题,必须要有大量的时间,所以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式来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首先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该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思考之四:创造一个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活动空间
  留给学生宽松的活动空间进行数学活动,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心理学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但在实际教学中,对实践操作活动比较忽视,有时候虽然也能重视操作法的设计,但下意识地考虑到教学时间,操作活动总是来去匆匆,草草收场。这种“形式多,实质少”的作秀的现象,只是追求表面的热闹和形式,使活动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实效。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数学教学设计成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且应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片宽松的探究活动空间,精心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活动过程,促使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使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思考之五:留给一片能让学生展示个性的发展空间
  关注个性、鼓励创新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的重要方面。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探究活动的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是“统一多,个性少”,缺乏给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以足够的“自由度”,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时,往往自己暗地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并千方百计要学生达到它。学生稍有偏离,就强行将学生的思维拉到自己设定的运行轨道上来,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学生的探索受到束缚。这样的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注入”,实际上妨碍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为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多角度的对问题的探究,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思考之六:把我们的数学课堂延伸到课外
  在应用新教材以来,我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做法,比如我让学生辦数学手抄报,写数学日记,建立数学问题银行,在家里,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哪里他们都能发现数学信息,手抄报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孩子们的数学手抄报里面有站他们对数学的思考,也有着他们对每一个单元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数学日记里面有他们对数学的偏爱……一周一次的数学手抄报他们是那么的喜欢……的确,这是新课程带来的变化。课改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他们不必整天面对枯燥无味的习题。这都为我们数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提供了保证。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西医两种方法治疗混合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07年11月入院的40例混合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
目的:综合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老年T2DM)患者营养状况,研究老年T2DM中医证型营养状况及血管病变的关系,为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研究病例均来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1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关键词】创设情境提高效益  一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使学生有提高,有进步,有收效。其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
目的:观察益心泰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摘要】要想顺利解题,审题是关键。无论是何种题型,都要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读题审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环节。  【关键词】基础审题培养  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自己本身的语文知识有限以及文字转换能力的不熟练,很容易造成学生审题不清楚而造成错误,尤其是在讲评卷子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老师仔细读了一遍题目之后就恍然大悟,顿时知道自己为什么出错了、错在了哪
目的:本课题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临床实践为根据,辨证论治为原则,通过对排石方治疗下焦湿热证肾结石不同的疗程与治疗效果之间关系的观察,对排石方医治肾结石疗程与疗效的关
赫尔曼·西蒙推崇的“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并不是指绝对规模,而是着重于一个企业对市场的界定是否专注,他指出:“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企业,它们在自己的行业立足于‘专’和‘久’,真正做到强而精,基业长青。”这些公司虽不为大众熟悉,却在本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和品牌权威,深为渠道欢迎,经由渠道强力推动,产品市场占有率往往表现的更为出色。  16年前,小康只是一家白手起家的小作坊,16年后,这家酱制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