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血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低血糖浓度过低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5mmol/L(45mg/L)作为低血糖的的标准[1]。发病初期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对低血糖的反应,出现心悸、饥饿、无力、手足颤抖、烦躁、皮肤苍白、出汗、心律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之后如不能解除低血糖,出现脑部缺氧,可出现幻觉、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失常表现。病情继续,出现病理反射,昏迷。体温降低,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所以低血糖是脑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表现,短暂性低血糖就可导致脑功能不全,而严重或持续长时的低血糖可引起脑死亡。
引发低血糖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机体消耗的糖分过多或摄入过少,如连续大量饮酒后不进食物或长期饥饿以致没有摄入足够的糖,或消化吸收功能差使得血糖降低。②肝脏疾病或缺乏糖代谢的酶类是使得糖分储存,利用不足。③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减少,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④降低血糖的激素过多,如胰岛素;⑤一些药物的使用,如磺脲类药物,水杨酸、心得安、特殊男性保健药品,巴比妥、戊双脒、甲氧西林、四环素、氟呱啶醇、沙利度胺、PAS等。此外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如氯仿,辛可芬、扑热息痛、乌拉坦、新胂凡纳明及1605等。
鉴于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多种原因,本文重点综述一些中老年服用特殊保健药物中出现低血糖的分析,特殊保健药品在本文指的是一些市场上流通的一些非法的壮阳药物,如强力1号核桃素,中华牛鞭,九鞭王,男性增长素,鹿泉等。这类非法壮阳药物不是毒品,但其危害严重,自2007年收治的低血糖患者中,在药物使用上,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有27例,其中5例(1例死亡,因发现太晚)均无糖尿病史且未服用过降糖药物及其他常见引起低血糖反应的药物,进一步检查也排除了可能引起低血糖昏迷的神经、内分泌疾病。但仔细沟通询问发现,患者发病均服用过如“男1号”、“男性增长素”之类的非法壮阳药物,经药物检测证实这些患者服用的壮阳药物内含有不同剂量的磺脲类降糖药物格列苯脲(优降糖)。综合4例患者的病症摘要1例典型病例供参考。
病历资料
患者,男,58岁,因意识不清2.5小时,呼之不应,口吐白沫,伴大汗,抽搐,小便失禁于晚9时许被家人发现,120急救人员现场测定血糖1.2mmol/L,BP 140/80mmHg,R 20次/分,呼吸浅,脉搏有力,心率90次/分,压眶无反应,光反射存在,全身大汗。患者平时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现场给予25%葡萄糖150ml后转回医院行头部CT和心电检查均正常。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开始出现意识,逐渐转为清醒,用10%的葡萄糖液体维持静滴,每小时监测血糖1次,计5次,均维持在2.5~5.1mmol/L。鼓励病人进食后,追问病史,该患者在3小时前服用了街面个人私售的男性保健品-男根增长素,立即给予检测,发现该保健品内含有格列苯脲成份。
在2009年Dalan等报告新加坡2008年1~6月15例严重低血糖[2],急诊血糖1.6~0.7mmol/L,发病前12~36小时服用壮阳药—强力1号核桃素(Power1Walnut pill),药检每片非法掺有格列苯脲93~98mg和西地那非(PDE5抑制剂)1mg,患者尿检格列苯脲阳性。近年已陆续有类似服用含有优降糖的非法壮阳药这严重低血糖的大量报告,Poon等2009年在《香港医学杂志》上报告香港2007年12月~2008年9月共144例患者[3],死亡3例,1例成植物人,1例认知功能障碍。这些患者发病前为增强性功能而服用,这些药品中除中药成分外,均掺加了西药PDE 5抑制剂和降糖药格列美脲。国内赵羽报告2008年4月~10月接诊9例均服用补肾壮阳药后(成分不详)突发低血糖昏迷[4],急诊血糖0.9~2.0mmol/L,死亡2例。
讨 论
通过上述分析及综述,提醒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如下几点:①接诊重症低血糖昏迷患者,特别是没有糖尿病史和未服用降糖药的患者,一定要耐心询问发病前有无服用过相关的男性保健药品,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②病史较接近类似发作,抢救一定要按“格列苯脲低血糖昏迷”处理,因多种品牌的壮阳药物含有,并且加入降糖药物的目的不清,可能是为了降低血糖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致心跳加速,出汗等而是服药感到药物在起作用。③格列苯脲作用时间长达16~24小时,半衰期12小时,其代谢产物仍有生物活性,故应持续监测血糖及补充血糖,监测及治疗观察在72小时以上。④对于中老年性功能异常,告诫患者到正规医院诊治,千万不要听信此类的虚假广告宣传及广告而冒生命危险。⑤呼吁行政管理部门应严加管理保健品市场,给予必要的监管,以免造成低血糖救治不及时而致大脑永久性损害,严重致人死亡。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中国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1.
2 Dalan R,Leow MK,George J,reneret al.Neuroglycopenia and adrenergic responses to hypoglycaemia:insights from a local epidemic of serendipitous massive overdose of glibenclamide.Diabet med,2009,26:105-109.
3 Poon WT,Lam YH,Lee HH,et al.Outbreak of hypoglycaemia:sexual enhancement products containing oral hypoglycaemic agent.Hong Kong Med J,2009,15:196-200.
4 赵羽.服壮阳药发生低血糖的9例患者急救护理体会.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68-169.
引发低血糖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机体消耗的糖分过多或摄入过少,如连续大量饮酒后不进食物或长期饥饿以致没有摄入足够的糖,或消化吸收功能差使得血糖降低。②肝脏疾病或缺乏糖代谢的酶类是使得糖分储存,利用不足。③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减少,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④降低血糖的激素过多,如胰岛素;⑤一些药物的使用,如磺脲类药物,水杨酸、心得安、特殊男性保健药品,巴比妥、戊双脒、甲氧西林、四环素、氟呱啶醇、沙利度胺、PAS等。此外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如氯仿,辛可芬、扑热息痛、乌拉坦、新胂凡纳明及1605等。
鉴于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多种原因,本文重点综述一些中老年服用特殊保健药物中出现低血糖的分析,特殊保健药品在本文指的是一些市场上流通的一些非法的壮阳药物,如强力1号核桃素,中华牛鞭,九鞭王,男性增长素,鹿泉等。这类非法壮阳药物不是毒品,但其危害严重,自2007年收治的低血糖患者中,在药物使用上,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有27例,其中5例(1例死亡,因发现太晚)均无糖尿病史且未服用过降糖药物及其他常见引起低血糖反应的药物,进一步检查也排除了可能引起低血糖昏迷的神经、内分泌疾病。但仔细沟通询问发现,患者发病均服用过如“男1号”、“男性增长素”之类的非法壮阳药物,经药物检测证实这些患者服用的壮阳药物内含有不同剂量的磺脲类降糖药物格列苯脲(优降糖)。综合4例患者的病症摘要1例典型病例供参考。
病历资料
患者,男,58岁,因意识不清2.5小时,呼之不应,口吐白沫,伴大汗,抽搐,小便失禁于晚9时许被家人发现,120急救人员现场测定血糖1.2mmol/L,BP 140/80mmHg,R 20次/分,呼吸浅,脉搏有力,心率90次/分,压眶无反应,光反射存在,全身大汗。患者平时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现场给予25%葡萄糖150ml后转回医院行头部CT和心电检查均正常。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开始出现意识,逐渐转为清醒,用10%的葡萄糖液体维持静滴,每小时监测血糖1次,计5次,均维持在2.5~5.1mmol/L。鼓励病人进食后,追问病史,该患者在3小时前服用了街面个人私售的男性保健品-男根增长素,立即给予检测,发现该保健品内含有格列苯脲成份。
在2009年Dalan等报告新加坡2008年1~6月15例严重低血糖[2],急诊血糖1.6~0.7mmol/L,发病前12~36小时服用壮阳药—强力1号核桃素(Power1Walnut pill),药检每片非法掺有格列苯脲93~98mg和西地那非(PDE5抑制剂)1mg,患者尿检格列苯脲阳性。近年已陆续有类似服用含有优降糖的非法壮阳药这严重低血糖的大量报告,Poon等2009年在《香港医学杂志》上报告香港2007年12月~2008年9月共144例患者[3],死亡3例,1例成植物人,1例认知功能障碍。这些患者发病前为增强性功能而服用,这些药品中除中药成分外,均掺加了西药PDE 5抑制剂和降糖药格列美脲。国内赵羽报告2008年4月~10月接诊9例均服用补肾壮阳药后(成分不详)突发低血糖昏迷[4],急诊血糖0.9~2.0mmol/L,死亡2例。
讨 论
通过上述分析及综述,提醒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如下几点:①接诊重症低血糖昏迷患者,特别是没有糖尿病史和未服用降糖药的患者,一定要耐心询问发病前有无服用过相关的男性保健药品,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②病史较接近类似发作,抢救一定要按“格列苯脲低血糖昏迷”处理,因多种品牌的壮阳药物含有,并且加入降糖药物的目的不清,可能是为了降低血糖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致心跳加速,出汗等而是服药感到药物在起作用。③格列苯脲作用时间长达16~24小时,半衰期12小时,其代谢产物仍有生物活性,故应持续监测血糖及补充血糖,监测及治疗观察在72小时以上。④对于中老年性功能异常,告诫患者到正规医院诊治,千万不要听信此类的虚假广告宣传及广告而冒生命危险。⑤呼吁行政管理部门应严加管理保健品市场,给予必要的监管,以免造成低血糖救治不及时而致大脑永久性损害,严重致人死亡。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中国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1.
2 Dalan R,Leow MK,George J,reneret al.Neuroglycopenia and adrenergic responses to hypoglycaemia:insights from a local epidemic of serendipitous massive overdose of glibenclamide.Diabet med,2009,26:105-109.
3 Poon WT,Lam YH,Lee HH,et al.Outbreak of hypoglycaemia:sexual enhancement products containing oral hypoglycaemic agent.Hong Kong Med J,2009,15:196-200.
4 赵羽.服壮阳药发生低血糖的9例患者急救护理体会.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