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模具钳工实习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就新环境下模具行业的发展要求来谈谈模具钳工实习的教学方法与改革思路。
【关键词】模具钳工 实践教学 改革
模具行业是一门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技术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只有掌握并能运用新技术的人才,才能异军突起,在模具行业占领一席之地,否者很容易像大浪淘沙一般,被时代抛弃、舍弃,成为一个行业中可有可无的平庸人才。如今模具行业所需求的新技术人才是极为短缺的,尤其像模具钳工这样的人才,尤为短缺,所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模具人才,是摆在当前教育界极为迫切的任务之一。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使得传统模具钳工实习的教学方法难以与现代化模具生产相适应,从而也导致了模具教学改革的呼吁声日益高涨。
一、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一种备受社会关注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真实工作环境为媒介,以现实生活中职业工作所需要生产的任务为课题资源,教师与学生通过一起实施某个“项目”工作而实行的教学活动。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配角的单向信息传输模式的教学方法,而项目教学却是将教师与学生两者通过项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通过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教学的内容相互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的理论的同时将理论用于实践,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如今学科教学造成的两者独立、界限分明的教学模式格局。
正所谓教而学,学而用,这种项目教学模式正是当前新环境下模具钳工实习的教学改革探索方向之一。实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进而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转变。
二、工作任务的设计
在项目教学中,“项目”是连接学生和教师的唯一纽带,它以实例工作的模式自始至终贯穿在全课程的教学中,所以这种“项目”任务的设计不仅要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标志性的代表性,还要能涵盖教学内容设计到的基本知识点,这就意味着对“项目”任务的设计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与标准。这种实例“项目”最好来自企业实际的生产需要,但也可以是虚拟创造出来的,不过这种虚拟创造必须要符合现实世界的需要,否者太过于宽广,反而失去了实际教学的需要,也将大大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难度。
在学生实习所要求的教学标准中,可以将这种实例根据教学的需要实行分级制度,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扬校企合作的企业优势,又要补充教学课本内容中的不足与滞后。具体在模具实习中,就是要保证平面划线、锉削、钻孔、錾削、攻套丝以及锯割等工序的条件下,适当地加大复合作业的要求与难度。例如在安装调试注塑模具的课题中,可以将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知识相结合,附带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注塑机的质量和操作控制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实习学习过程中达到中级模具钳工的操作水平。
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各种技能单独拿出来训练,在这样的教学实习模式下,实习工作确实做了很多,但是往往取得效果却不理想。通过用“项目”任务将学生与老师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切身体现到模具制造中模具钳工的重要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实习操作的时候,使得学生对模具钳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三、工作项目任务的实现
一个经典的任务“项目”,不但是知识的载体,其工作过程更是课程形式的呈现。在项目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借用各种资源,凭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工作学习方式,来获得模具钳工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例如当教师讲解和释放卡尺、标尺等测量工具时,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并熟练地掌握测量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习的过程中,熟练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性应用与变通,而不是在实际操作时,照搬照抄的模仿教师的操作手法,这样不仅会阻碍学生在这行业的发展,也会束缚其思维模式。
在任务项目实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悉加工要求,还要自己去寻获符合图纸标准的零件。而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加强指导,随时解惑,纠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犯下的错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四、实习过程中的管理模式
随着模具钳工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旧模式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对模具钳工的要求了,因此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学生学习模具钳工,就是为了进入企业实现自己的人才价值,既然学生早晚都要面对企业管理模式,我们为何不提前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在企业管理模式下,以企业月薪的方式,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记为一百分,只有完成对应的合格工作量,就可以得到计分;同时若是学生在实习时,生产出废品,就要扣罚相应的计分。实习结束之后,依靠统计出来的得分,从而来判定学生实习过程中表现以及实习所得成绩。
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以安排学生技能比试,设立奖励规则,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激情,还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总结语
古往今来,改革的呼吁声常见不鲜,但很多的改革探索都紧紧在于教学模式与内容的改变,很少有人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的改革模式。模具钳工是一门实践性极为强的课程,正是因为旧的模式教学已经难以适应如今新的环境,所以使得如今掌握新技术的模具钳工人才极为短缺。而本文中所提及项目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条件下诞生的教学模式。实习是一个将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它不是课本知识一味灌输,而是将知识与实践相互论证,从而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项目教学它有效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使学生与教师两者得到充分的互动,从而实现学习与实践的共同双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模具钳工在模具制造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模具钳工 实践教学 改革
模具行业是一门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技术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只有掌握并能运用新技术的人才,才能异军突起,在模具行业占领一席之地,否者很容易像大浪淘沙一般,被时代抛弃、舍弃,成为一个行业中可有可无的平庸人才。如今模具行业所需求的新技术人才是极为短缺的,尤其像模具钳工这样的人才,尤为短缺,所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模具人才,是摆在当前教育界极为迫切的任务之一。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使得传统模具钳工实习的教学方法难以与现代化模具生产相适应,从而也导致了模具教学改革的呼吁声日益高涨。
一、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一种备受社会关注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真实工作环境为媒介,以现实生活中职业工作所需要生产的任务为课题资源,教师与学生通过一起实施某个“项目”工作而实行的教学活动。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配角的单向信息传输模式的教学方法,而项目教学却是将教师与学生两者通过项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通过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教学的内容相互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的理论的同时将理论用于实践,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如今学科教学造成的两者独立、界限分明的教学模式格局。
正所谓教而学,学而用,这种项目教学模式正是当前新环境下模具钳工实习的教学改革探索方向之一。实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进而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转变。
二、工作任务的设计
在项目教学中,“项目”是连接学生和教师的唯一纽带,它以实例工作的模式自始至终贯穿在全课程的教学中,所以这种“项目”任务的设计不仅要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标志性的代表性,还要能涵盖教学内容设计到的基本知识点,这就意味着对“项目”任务的设计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与标准。这种实例“项目”最好来自企业实际的生产需要,但也可以是虚拟创造出来的,不过这种虚拟创造必须要符合现实世界的需要,否者太过于宽广,反而失去了实际教学的需要,也将大大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难度。
在学生实习所要求的教学标准中,可以将这种实例根据教学的需要实行分级制度,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扬校企合作的企业优势,又要补充教学课本内容中的不足与滞后。具体在模具实习中,就是要保证平面划线、锉削、钻孔、錾削、攻套丝以及锯割等工序的条件下,适当地加大复合作业的要求与难度。例如在安装调试注塑模具的课题中,可以将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知识相结合,附带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注塑机的质量和操作控制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实习学习过程中达到中级模具钳工的操作水平。
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各种技能单独拿出来训练,在这样的教学实习模式下,实习工作确实做了很多,但是往往取得效果却不理想。通过用“项目”任务将学生与老师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切身体现到模具制造中模具钳工的重要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实习操作的时候,使得学生对模具钳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三、工作项目任务的实现
一个经典的任务“项目”,不但是知识的载体,其工作过程更是课程形式的呈现。在项目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借用各种资源,凭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工作学习方式,来获得模具钳工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例如当教师讲解和释放卡尺、标尺等测量工具时,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并熟练地掌握测量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习的过程中,熟练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性应用与变通,而不是在实际操作时,照搬照抄的模仿教师的操作手法,这样不仅会阻碍学生在这行业的发展,也会束缚其思维模式。
在任务项目实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悉加工要求,还要自己去寻获符合图纸标准的零件。而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加强指导,随时解惑,纠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犯下的错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四、实习过程中的管理模式
随着模具钳工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旧模式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对模具钳工的要求了,因此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学生学习模具钳工,就是为了进入企业实现自己的人才价值,既然学生早晚都要面对企业管理模式,我们为何不提前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在企业管理模式下,以企业月薪的方式,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记为一百分,只有完成对应的合格工作量,就可以得到计分;同时若是学生在实习时,生产出废品,就要扣罚相应的计分。实习结束之后,依靠统计出来的得分,从而来判定学生实习过程中表现以及实习所得成绩。
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以安排学生技能比试,设立奖励规则,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激情,还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总结语
古往今来,改革的呼吁声常见不鲜,但很多的改革探索都紧紧在于教学模式与内容的改变,很少有人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的改革模式。模具钳工是一门实践性极为强的课程,正是因为旧的模式教学已经难以适应如今新的环境,所以使得如今掌握新技术的模具钳工人才极为短缺。而本文中所提及项目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条件下诞生的教学模式。实习是一个将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它不是课本知识一味灌输,而是将知识与实践相互论证,从而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项目教学它有效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使学生与教师两者得到充分的互动,从而实现学习与实践的共同双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模具钳工在模具制造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