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大埔县,地无三里平,有“山中山”之称,是客家人结庐聚居的密集地方。1949年2月2日,土围屋里客家人邱氏家族第21代周字辈的第一个孩子诞生了,取名冠周,寄予着父辈对他的期望。
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中国第一位矿物加工博士
邱冠周的个人经历颇有些传奇。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尽管不识几个字,但他们教会了孩子怎样生存。读初小时,邱冠周就跟着父母到码头上当挑夫,挑50公斤东西能换回6毛钱。邱冠周自小喜欢读书,尤为喜欢古文,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时,学校在县城,离家比较远,只能读寄宿,虽然可以坐船,但因付不起船费,要走一天的路才能到学校,他几乎半年才能回一次家。这样,他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在学校读书。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邱冠周在学校甚至县里都是出了名的尖子生。1965年读高二时,他报考了中山大学中文专业,但学校认为他数理化基础比较好,希望他第二年考理工科。考虑再三,他放弃了去中山大学学习的机会。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被取消,所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邱冠周被挡在了大学门外,心情十分沉重。之后,他成为了大埔县银江中学的一名民办教师。
邱冠周渴望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看看。1970年,他等来了一次机会,广东大宝山铜冶炼厂到当地招工。挖矿在当时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村里人说是“阴间赚钱阳间用”,虽说有危险,但可以吃上国家粮,经济有了保障。穷怕了、饿惯了的邱冠周报了名,很顺利地当上了一名工人。
邱冠周在工厂,车、钳、铆、锻、焊,他样样都学,既练了技术,也练出了好身板。在一次全厂大锤比赛中,邱冠周挥起25磅重的铁锤,连续打了100多下,获得第一名。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矿物,矿物经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变成金属,他觉得很新鲜,也很神奇。老师傅们都很喜欢这个爱干活、爱学习的小伙子。
1972年,邱冠周由于表现好、出身好,被推荐到广东工学院(现广东工业大学)学习选矿专业,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由于他学习基础好,学习起来很轻松。一次,老师讲浓度的概念,学生听不懂,老师要邱冠周讲,他说,一杯水放点盐就咸了,放点糖就甜了,这就是浓度。在广东工学院,他阅读了大量书籍,还自学英语。
从广东工学院毕业后,邱冠周又回到大宝山铜冶炼厂,昔日的老师傅、老厂长看到学成回厂的他,无不高兴。在这里,他凭着肯动脑、能动手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先后担任技术员、车间主任、厂长。
然而,工作中的许多难题时常困扰着他,邱冠周倍感知识的缺乏,决定继续深造。1978年,他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矿物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国矿物加工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胡为柏。1981年,他又师从王淀佐院士,开始了更为系统的矿物选矿加工的理论学习。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邱冠周在母校继续边帮助教学边攻读博士研究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矿物加工博士。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微细粒矿物浮选理论及工艺研究——粗粒对细粒浮选的载体、中介、助凝效应》,得到专家们交口称赞。他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1987年博士毕业后,邱冠周正式留校做了一名大学教师。是年,他被提为副教授,198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当时与他一同破格提拔的还有另外7名年轻教师,他们被称为“八大金刚”,此事令全国高校震惊。这8人中,后来有3位担任校级领导,有2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均在其中。
用生物技术的钥匙打开资源利用的“天堂之门”
2006年初,举世瞩目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由邱冠周主持发明的“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新工艺,荣获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个奖励来之不易。早在1976年,邱冠周就开始了改造直接还原铁传统生产工艺的探索。他和团队成员下矿山、进工厂,吃了不少苦头。1988年,核心技术之一的“复合粘结剂”终于研制成功。之后,邱冠周又建立了热球入窑、优化风煤比、提高窑内压力等热工体系,大幅降低了还原粉化率,有效解决了回转窑容易结圈的难题。
为了使此项发明尽快用于工业生产,1998年初,他们将“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用于实际生产中,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经过5年试验,终于在北京密云矿山公司取得成功。如今,新工艺生产线运转良好。
邱冠周在改善硫化矿浮选技术方面,取得过世界一流的成果,并在我国大多数硫化矿浮选厂推广应用。
2004年,邱冠周领衔的国家“973”重点项目“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涵盖6个子项目,涉及生物、冶金、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等多门学科,联手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利用微生物将矿石中的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直接高效制取高纯度金属。他被任命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微生物冶金”,即利用微生物将矿石中的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直接高效制取高纯度金属。以铜矿为例,铜矿中含有大量的铁和硫,如果放入一种以铁和硫为营养物的微生物,它就能把铁和硫“吃干净”,剩下的就是高纯度铜。这种技术不但污染少,成本也相对较低。
邱冠周研究团队从国内42个矿山分离获得1000多株浸矿微生物,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浸矿微生物资源库,为生物冶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菌种基础,创立了低品位硫化矿生物浸出新方法。这一新的方法应用于低品位硫化铜矿的处理,将浸出率从28%提高到75%。用这样的新方法重新开采,即便是别人已经“吃”过一遍的尾矿、废矿,他都能再“淘”出点宝来。这一实验在云南等地得到证明,电铜如果用常规方法选冶,每吨成本1.4万元,如果使用微生物,每吨只要0.6万元。
邱冠周说:“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好比用生物技术的钥匙打开资源利用的“天堂之门”,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3倍以上。 2010年,中国有色集团联手中南大学与赞比亚签订协议,合作处理该国大量的表外矿及尾矿资源。邱冠周用生物冶金技术,帮助赞比亚重新打造铜工业。除此,他还带了4名非洲留学生,教他们学选矿学。
邱冠周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细粒及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和铁矿直接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他发表了97篇科技论文,出版了5部专著,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04年、2009年连续两次担任生物冶金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2011年第19届国际生物冶金大会主席,并被推选为国际生物冶金学会副会长。2011年12月,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被湖南省政府聘为参事。
致力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992年,邱冠周担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提议建立学科性公司制,制订了《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在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学校涌现了50余家学科性公司,形成以院士、博士生导师为领头人的创新群体,实现了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等要素的有效组合,大大缩短了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周期。
短短5年间,学校以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为主体的1.4亿元资产,带动了社会7亿多元的资金、资产投入,孵化了60多家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其中有6家公司产值过亿元,有规模以上企业14家,2004年学科性公司实现销售总额达15亿多元。这为学校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科研选题与经费迅速增长,有力支持了学校人才的培养。
有人说,矿物加工这个领域,锣鼓一响,黄金万两。在矿老板眼里,邱冠周就是“财神爷”,他的技术投入使用,企业少则获利数亿,多则能赚到上十亿。但这位“财神爷”认为:学校不是赚钱的地方,老师最重要的还是人品、道德、文章。
2003年初,邱冠周等人研究出的一种生物菌种成功转让了1000多万元。按照学校的有关政策规定,其中70%交税后可以分给相关有功人员用以改善生活,邱冠周和他的团队却将其全部投入到生物大楼和实验室的建设之中。
2010年,邱冠周的技术曾让一家企业脱困,该企业送给他一辆奔驰车。正在大家羡慕之时,他毫不犹豫地将车转赠给学校拍卖,所得的209万元全部用于救助贫困师生,而他自己没有车,一套83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几十年。
在中南大学生物大楼里,有一间500平方米的3层楼房,最上层是会议厅,下层是酒窖,中间一层是咖啡厅,厅顶搭着葡萄架,落地窗挂着蕾丝纱帘,大厅里一色原木的摆设和装饰,音乐悠扬,四处摆放着邱冠周多年来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宝石、古董,别有一番风味。
早年,邱冠周去牛津大学访问,看到学校里有一个咖啡吧,一个同行告诉他,这个咖啡吧里喝出了3个诺贝尔奖。他想,科研攻关,单靠苦干不行,无科学技术交流就难出诺贝尔奖。回国后,他就在办公楼里设了一个咖啡厅,他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让灵感在轻松的交流中迸发出来。
每周研究下一步的科研问题时,他都会把学生叫到咖啡吧,边品咖啡边聊天,大家畅所欲言,完全没有上下级之分。博士生答辩也都选在这里,他说这样“显得轻松”。同事和学生也喜欢这个颇有情调的领导和导师。
“创业艰难,守成更难。”这是邱冠周时时警醒自己的一句话。因为,他懂得:客家老祖宗的温训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祖孙读与耕”,从他们收拾行囊离开黄河两岸的那一刻起,客家人的身体就被历史注入了拓荒开垦的基因。邱冠周就是沿着这样一条轨迹走来,与他的同事们共同创建了低品位矿物资源中心。如今,年过六旬的他希望低品位矿物资源中心能持续兴旺,做大做强。
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中国第一位矿物加工博士
邱冠周的个人经历颇有些传奇。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尽管不识几个字,但他们教会了孩子怎样生存。读初小时,邱冠周就跟着父母到码头上当挑夫,挑50公斤东西能换回6毛钱。邱冠周自小喜欢读书,尤为喜欢古文,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时,学校在县城,离家比较远,只能读寄宿,虽然可以坐船,但因付不起船费,要走一天的路才能到学校,他几乎半年才能回一次家。这样,他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在学校读书。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邱冠周在学校甚至县里都是出了名的尖子生。1965年读高二时,他报考了中山大学中文专业,但学校认为他数理化基础比较好,希望他第二年考理工科。考虑再三,他放弃了去中山大学学习的机会。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被取消,所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邱冠周被挡在了大学门外,心情十分沉重。之后,他成为了大埔县银江中学的一名民办教师。
邱冠周渴望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看看。1970年,他等来了一次机会,广东大宝山铜冶炼厂到当地招工。挖矿在当时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村里人说是“阴间赚钱阳间用”,虽说有危险,但可以吃上国家粮,经济有了保障。穷怕了、饿惯了的邱冠周报了名,很顺利地当上了一名工人。
邱冠周在工厂,车、钳、铆、锻、焊,他样样都学,既练了技术,也练出了好身板。在一次全厂大锤比赛中,邱冠周挥起25磅重的铁锤,连续打了100多下,获得第一名。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矿物,矿物经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变成金属,他觉得很新鲜,也很神奇。老师傅们都很喜欢这个爱干活、爱学习的小伙子。
1972年,邱冠周由于表现好、出身好,被推荐到广东工学院(现广东工业大学)学习选矿专业,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由于他学习基础好,学习起来很轻松。一次,老师讲浓度的概念,学生听不懂,老师要邱冠周讲,他说,一杯水放点盐就咸了,放点糖就甜了,这就是浓度。在广东工学院,他阅读了大量书籍,还自学英语。
从广东工学院毕业后,邱冠周又回到大宝山铜冶炼厂,昔日的老师傅、老厂长看到学成回厂的他,无不高兴。在这里,他凭着肯动脑、能动手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先后担任技术员、车间主任、厂长。
然而,工作中的许多难题时常困扰着他,邱冠周倍感知识的缺乏,决定继续深造。1978年,他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矿物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国矿物加工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胡为柏。1981年,他又师从王淀佐院士,开始了更为系统的矿物选矿加工的理论学习。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邱冠周在母校继续边帮助教学边攻读博士研究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矿物加工博士。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微细粒矿物浮选理论及工艺研究——粗粒对细粒浮选的载体、中介、助凝效应》,得到专家们交口称赞。他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1987年博士毕业后,邱冠周正式留校做了一名大学教师。是年,他被提为副教授,198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当时与他一同破格提拔的还有另外7名年轻教师,他们被称为“八大金刚”,此事令全国高校震惊。这8人中,后来有3位担任校级领导,有2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均在其中。
用生物技术的钥匙打开资源利用的“天堂之门”
2006年初,举世瞩目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由邱冠周主持发明的“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新工艺,荣获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个奖励来之不易。早在1976年,邱冠周就开始了改造直接还原铁传统生产工艺的探索。他和团队成员下矿山、进工厂,吃了不少苦头。1988年,核心技术之一的“复合粘结剂”终于研制成功。之后,邱冠周又建立了热球入窑、优化风煤比、提高窑内压力等热工体系,大幅降低了还原粉化率,有效解决了回转窑容易结圈的难题。
为了使此项发明尽快用于工业生产,1998年初,他们将“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用于实际生产中,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经过5年试验,终于在北京密云矿山公司取得成功。如今,新工艺生产线运转良好。
邱冠周在改善硫化矿浮选技术方面,取得过世界一流的成果,并在我国大多数硫化矿浮选厂推广应用。
2004年,邱冠周领衔的国家“973”重点项目“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涵盖6个子项目,涉及生物、冶金、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等多门学科,联手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利用微生物将矿石中的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直接高效制取高纯度金属。他被任命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微生物冶金”,即利用微生物将矿石中的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直接高效制取高纯度金属。以铜矿为例,铜矿中含有大量的铁和硫,如果放入一种以铁和硫为营养物的微生物,它就能把铁和硫“吃干净”,剩下的就是高纯度铜。这种技术不但污染少,成本也相对较低。
邱冠周研究团队从国内42个矿山分离获得1000多株浸矿微生物,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浸矿微生物资源库,为生物冶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菌种基础,创立了低品位硫化矿生物浸出新方法。这一新的方法应用于低品位硫化铜矿的处理,将浸出率从28%提高到75%。用这样的新方法重新开采,即便是别人已经“吃”过一遍的尾矿、废矿,他都能再“淘”出点宝来。这一实验在云南等地得到证明,电铜如果用常规方法选冶,每吨成本1.4万元,如果使用微生物,每吨只要0.6万元。
邱冠周说:“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好比用生物技术的钥匙打开资源利用的“天堂之门”,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3倍以上。 2010年,中国有色集团联手中南大学与赞比亚签订协议,合作处理该国大量的表外矿及尾矿资源。邱冠周用生物冶金技术,帮助赞比亚重新打造铜工业。除此,他还带了4名非洲留学生,教他们学选矿学。
邱冠周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细粒及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和铁矿直接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他发表了97篇科技论文,出版了5部专著,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04年、2009年连续两次担任生物冶金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2011年第19届国际生物冶金大会主席,并被推选为国际生物冶金学会副会长。2011年12月,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被湖南省政府聘为参事。
致力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992年,邱冠周担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提议建立学科性公司制,制订了《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在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学校涌现了50余家学科性公司,形成以院士、博士生导师为领头人的创新群体,实现了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等要素的有效组合,大大缩短了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周期。
短短5年间,学校以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为主体的1.4亿元资产,带动了社会7亿多元的资金、资产投入,孵化了60多家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其中有6家公司产值过亿元,有规模以上企业14家,2004年学科性公司实现销售总额达15亿多元。这为学校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科研选题与经费迅速增长,有力支持了学校人才的培养。
有人说,矿物加工这个领域,锣鼓一响,黄金万两。在矿老板眼里,邱冠周就是“财神爷”,他的技术投入使用,企业少则获利数亿,多则能赚到上十亿。但这位“财神爷”认为:学校不是赚钱的地方,老师最重要的还是人品、道德、文章。
2003年初,邱冠周等人研究出的一种生物菌种成功转让了1000多万元。按照学校的有关政策规定,其中70%交税后可以分给相关有功人员用以改善生活,邱冠周和他的团队却将其全部投入到生物大楼和实验室的建设之中。
2010年,邱冠周的技术曾让一家企业脱困,该企业送给他一辆奔驰车。正在大家羡慕之时,他毫不犹豫地将车转赠给学校拍卖,所得的209万元全部用于救助贫困师生,而他自己没有车,一套83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几十年。
在中南大学生物大楼里,有一间500平方米的3层楼房,最上层是会议厅,下层是酒窖,中间一层是咖啡厅,厅顶搭着葡萄架,落地窗挂着蕾丝纱帘,大厅里一色原木的摆设和装饰,音乐悠扬,四处摆放着邱冠周多年来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宝石、古董,别有一番风味。
早年,邱冠周去牛津大学访问,看到学校里有一个咖啡吧,一个同行告诉他,这个咖啡吧里喝出了3个诺贝尔奖。他想,科研攻关,单靠苦干不行,无科学技术交流就难出诺贝尔奖。回国后,他就在办公楼里设了一个咖啡厅,他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让灵感在轻松的交流中迸发出来。
每周研究下一步的科研问题时,他都会把学生叫到咖啡吧,边品咖啡边聊天,大家畅所欲言,完全没有上下级之分。博士生答辩也都选在这里,他说这样“显得轻松”。同事和学生也喜欢这个颇有情调的领导和导师。
“创业艰难,守成更难。”这是邱冠周时时警醒自己的一句话。因为,他懂得:客家老祖宗的温训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祖孙读与耕”,从他们收拾行囊离开黄河两岸的那一刻起,客家人的身体就被历史注入了拓荒开垦的基因。邱冠周就是沿着这样一条轨迹走来,与他的同事们共同创建了低品位矿物资源中心。如今,年过六旬的他希望低品位矿物资源中心能持续兴旺,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