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学校中也都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其根本的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所以老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无论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或变成任何方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知识的迁移。对于我所在的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由于拆迁,造成大量本地优秀生源的流失,外地借读生占将近三分之二 ,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学困生较多。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把新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方式有机结合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样例的有效学习,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是我们正在试验研究的内容。以往对于样例的研究从样例内外结构的变化,数量,样例的设计形式等方面研究的较多。最近几年把自我解释加入到样例的学习中也有很多,但研究对象是数量较少的学困生,而对于学困生较多的情况下,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对样例学习的迁移的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立足探究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对样例学习的迁移的影响。
文献综述:样例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的解题步骤或方法逐步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例题。关于样例学习最早是朱新明和西蒙(1987)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对解决代数、几何问题的研究。此后,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在认知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与大量的问题解决练习方法相比,样例学习需要的时间更少,有更好的迁移效果。通常在样例学习后要进行测验,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样例是否能解决问题。在研究中,测验题主要包括近迁移测验题和远迁移测验题。研究发现样例学习能够促进知识的近迁移和远迁移。关于自我解释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目前在实际教学中中,自我解释被定义为学生对自己做出解释说明,促进知识理解的过程,是学生用来帮助自己较好的学习理解样例的过程。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习者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
一、实验研究
(一)研究方法
第一,实验目的:探讨不同样例的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对完全平方公式远、近迁移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第二,实验设计:采用2(自我解释:有自我解释、无自我解释)×2(学习方式:讲授、自学)×2(迁移形式:近迁移、远迁移)三因素随机实验设计。其中自我解释和学习方式是被试间变量,迁移形式是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迁移成绩。
第三,被试:选取顺义区天竺中学初一年级4个自然班的127名没有学习过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70人,女生57人。按自然班分成4组:讲授+有自我解释(31),讲授+无自我解释(32),自学+有自我解释(32),自学+无自我解释(32)。这4个班第一学期的平均分没有明显差距。
第四,实验材料:包括前测材料、学习材料和测验材料。
第五,实验程序:一是先发前测卷,把有嫌疑的被试剔除,对复习的相应公式及计算给予反馈,然后收回。时间为5分钟。二是发学习材料,自学组统一自主完成,禁止讨论。讲授+无自我解释自学在老师的讲授下完成样例的学习,自学+无自我解释组只需学习完学案内容,两组都不需要做任何解释说明。自学+有自我解释组必须完成留白的填写和旁边的问题。讲授+有自我解释老师口头引导被试产生自我解释,老师引导的问题与自学+有自我解释组的问题相同,老师对被试的回答不做评判。学习时间20分钟,学习完毕后将学习材料收回。三是发即时后测材料,测试时间15分钟,测试完毕后将测试材料收回。
第六,数据观测方法:每题10分,两道近迁移题正确找出a、b和所用公式,各得1分,按公式正确代入,每部分各1分,结果正确每部分各1分,如果直接写出正确结果给满分。2道远迁移题,正确找出a2、b2、a、b和所用公式,各1分,填对左边的空得5分。被试测试的成绩作为不同样例的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对完全平方公式计算迁移的影响的依据。
第七,统计方法: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自我解释和学习方式是被试间变量,迁移形式是被试内变量
(二)实验结果
第一,近迁移统计分析结果:一是学习方式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1,127)=52.415,P=0.000),这说明学习方式对近迁移成绩的影响显著。二是自我解释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127)=9.854,P=0.002<0.01),这说明自我解释对近迁移成绩的影响显著。三是学习形式与自我解释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F(1,127)=11.560,P=0.001<0.01),这说明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同时作用,会有相互依赖性。
第二,远迁移统计分析结果:一是学习方式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1,127)=38.877,P=0.000),这说明学习方式对远迁移成绩的影响显著。二是自我解释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1,127)=14.345,P=0.000),这说明自我解释对远迁移成绩的影响显著。三是学习形式与自我解释的交互作用显著(F(1,127)=11.802,P=0.001<0.01),这说明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同时作用,会有相互依赖性。
二、实验结论及思考
一是教师的讲授方式比学生的自学方式对近迁移问题和远迁移问题解决的影响更显著。
二是自我解释对近迁移问题和远迁移问题的解决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是学习方式和自我解释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具有交互作用,二者结合可以促进学习迁移。对于近迁移问题“讲授+无自我解释组”好与“讲授+自我解释组”,“自学+自我解释组”好与“自学+无自我解释组”。而对于远迁移问题“讲授+自我解释组”好与“讲授+无自我解释组”“自学+自我解释组”好与“自学+无自我解释组”。
四是实验发现学生自学时很少自觉的产生自我解释。
五是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对近迁移、远迁移问题的解决不具有延迟效应。
六是如何设计样例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
文献综述:样例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的解题步骤或方法逐步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例题。关于样例学习最早是朱新明和西蒙(1987)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对解决代数、几何问题的研究。此后,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在认知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与大量的问题解决练习方法相比,样例学习需要的时间更少,有更好的迁移效果。通常在样例学习后要进行测验,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样例是否能解决问题。在研究中,测验题主要包括近迁移测验题和远迁移测验题。研究发现样例学习能够促进知识的近迁移和远迁移。关于自我解释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目前在实际教学中中,自我解释被定义为学生对自己做出解释说明,促进知识理解的过程,是学生用来帮助自己较好的学习理解样例的过程。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习者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
一、实验研究
(一)研究方法
第一,实验目的:探讨不同样例的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对完全平方公式远、近迁移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第二,实验设计:采用2(自我解释:有自我解释、无自我解释)×2(学习方式:讲授、自学)×2(迁移形式:近迁移、远迁移)三因素随机实验设计。其中自我解释和学习方式是被试间变量,迁移形式是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迁移成绩。
第三,被试:选取顺义区天竺中学初一年级4个自然班的127名没有学习过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70人,女生57人。按自然班分成4组:讲授+有自我解释(31),讲授+无自我解释(32),自学+有自我解释(32),自学+无自我解释(32)。这4个班第一学期的平均分没有明显差距。
第四,实验材料:包括前测材料、学习材料和测验材料。
第五,实验程序:一是先发前测卷,把有嫌疑的被试剔除,对复习的相应公式及计算给予反馈,然后收回。时间为5分钟。二是发学习材料,自学组统一自主完成,禁止讨论。讲授+无自我解释自学在老师的讲授下完成样例的学习,自学+无自我解释组只需学习完学案内容,两组都不需要做任何解释说明。自学+有自我解释组必须完成留白的填写和旁边的问题。讲授+有自我解释老师口头引导被试产生自我解释,老师引导的问题与自学+有自我解释组的问题相同,老师对被试的回答不做评判。学习时间20分钟,学习完毕后将学习材料收回。三是发即时后测材料,测试时间15分钟,测试完毕后将测试材料收回。
第六,数据观测方法:每题10分,两道近迁移题正确找出a、b和所用公式,各得1分,按公式正确代入,每部分各1分,结果正确每部分各1分,如果直接写出正确结果给满分。2道远迁移题,正确找出a2、b2、a、b和所用公式,各1分,填对左边的空得5分。被试测试的成绩作为不同样例的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对完全平方公式计算迁移的影响的依据。
第七,统计方法: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自我解释和学习方式是被试间变量,迁移形式是被试内变量
(二)实验结果
第一,近迁移统计分析结果:一是学习方式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1,127)=52.415,P=0.000),这说明学习方式对近迁移成绩的影响显著。二是自我解释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127)=9.854,P=0.002<0.01),这说明自我解释对近迁移成绩的影响显著。三是学习形式与自我解释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F(1,127)=11.560,P=0.001<0.01),这说明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同时作用,会有相互依赖性。
第二,远迁移统计分析结果:一是学习方式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1,127)=38.877,P=0.000),这说明学习方式对远迁移成绩的影响显著。二是自我解释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1,127)=14.345,P=0.000),这说明自我解释对远迁移成绩的影响显著。三是学习形式与自我解释的交互作用显著(F(1,127)=11.802,P=0.001<0.01),这说明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同时作用,会有相互依赖性。
二、实验结论及思考
一是教师的讲授方式比学生的自学方式对近迁移问题和远迁移问题解决的影响更显著。
二是自我解释对近迁移问题和远迁移问题的解决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是学习方式和自我解释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具有交互作用,二者结合可以促进学习迁移。对于近迁移问题“讲授+无自我解释组”好与“讲授+自我解释组”,“自学+自我解释组”好与“自学+无自我解释组”。而对于远迁移问题“讲授+自我解释组”好与“讲授+无自我解释组”“自学+自我解释组”好与“自学+无自我解释组”。
四是实验发现学生自学时很少自觉的产生自我解释。
五是学习方式与自我解释对近迁移、远迁移问题的解决不具有延迟效应。
六是如何设计样例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