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时代的多元机遇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析新消费领域发展新布局,需要明晰什么是新消费以及新消费之后的成长空间,“早期爆发-中期突围-后期没落”的新消费品牌发展轨迹终将被抛离,企业和资本终究会回归理性,以新消费之名创造出来的多元机遇需要更牢实地把握住。看不懂新消费没关系,消费的本质从未改变——以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品质够硬服务够扎实,进而创新就能走得更远,资本和营销的附加值就能被合理放大。
  深谙市场需求与贴合情感需求
  各界对“新消费”的解读逐渐趋于一致,“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商业模式、基于社交网络和新媒介的新消费关系即为新消费行为”。这也是一个广被看好的顺势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国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中国新型消费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上下游全链条一体推进的发展格局,迎来了加快发展和提质升级的重要窗口期,他进而指出,“前期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对新型消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新型消费已经初步形成中央顶层设计、各部门各地区统筹推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痛点难点卡点逐步破除。三是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新近发布的《2021中国新消费专题研究报告》也指出,“未来,新消费模式将持续涌现,包括智能家居、自热食品、新能源汽车等。从消费对象来说,无论商品和服务,创新步伐都在不断加快,会创造出更多的消费热点。而从渠道角度来说,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对线下赋能,线下企业不断拥有互联网技术,围绕消费者需求开展商业业态和服务创新,从而使渠道与以往相比变得更新,体验更好。”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新消费领域即发生28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过390亿元人民币,其中不乏互联网巨头与资本巨鳄们的种种大手笔投资,毕竟单品价格较高的新消费产品可比社区团购那几捆白菜值价得多。不过,新消费投资的汪洋大海里,大家重点关注的是新模式和新需求两条主线。历数成功的新消费品牌,大多有着类似的特点:细化消费场景、优化品牌内涵、提升产品包装品质、精啄店面装修(如果有实体店铺的话),以及价格的升级。以往对价格变化颇为敏感的消费者对新消费品牌的价格显得很是宽容,有人把這归功于新消费品类及品牌自带美好滤镜的社交传播属性——简单地说,这些新消费品牌都会讲一个好故事,并以此聚拢起一众被吸引的消费群体。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所说,“新生代的新消费讲究的是个性,讲究的是多元性、多样性、主观体验,他们不再满足于品质好。”
  并且,新消费的信息饱和输出和具象的动态场景并无定式,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感受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包括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到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同时鼓励传统的流通企业能够打造一些新的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场景。我有的时候在北京逛街也经常发现一些能够让人兴奋,特别耳目一新的新型消费,在一些特色街区有一些网红打卡点,有很多创新。”
  产业链品质、技术与群体审美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肯定了新消费带来的积极影响,“新消费带来了新体验,新文化,新风潮和新乐趣,也给一些行业和城市带来新机会、新业态、新创造和新财富。”虽然新消费市场充满机遇,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为此企业和品牌只能不断保持奔跑姿态,“切入新的细分赛道-面对新的消费人群-完善坚实的供应链-应用新的流量营销渠道-呈现新的高颜值产品”,新消费品牌的崛起公式不是秘密,但复刻并不十分容易。盒马发布的《2021新消费品趋势报告》显示,低度酒、植物基饮品、零负担零食、儿童食品成为大热细分领域,不少传统消费品都已经开始被“重做一遍”。报告呈现出的明显趋势是,“消费品的新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新消费品牌除了定位更清晰、渠道创新需求更强外,对研发的投入占比也远高于传统消费品牌,大批‘技术型选手’出道,从制作工艺上进行突破。”
  新消费时代的消费者聚焦个性表达、社交互动和悦己需求,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解读说,深度网络化的社交是年轻人的日常,而消费领域的社交化趋势更成为新一代青年的明显标签。Z世代群体、女性消费者、中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群体被视为新消费的主力客群。按照零售专家的总结,“中国消费市场是一个宝塔式的分层化结构,头部20%的人群虽然数量较少,但所拥有的可支配收入是底部20%人群的11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宝塔顶端20%甚至40%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一切在新消费热潮到来之后有了显著变化,被细分需求切割分层,再被数字技术拉近了消费距离之后,消费市场的“掘金区”出现了,以至于部分表现出乎意料的坚挺的新消费品牌被寄予了成长为全球品牌中坚力量的高期望值。


  有人将新消费浪潮的狂涌原因归结为产品技术研发、产业链品质与消费群体审美的多重融合与迭代,也有观点认为新消费的兴盛是数字科技的力量使然,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让生活消费的各个细分场景均放大了权益与活力,并打破了消费品的壁垒。因为在强大的现代供应链面前,产品的可复制性极强,只要半年甚至三个月时间,同类竞品就会蜂拥出现,此时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及品牌价值观的渗透成了关键。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陈湛匀认为,“下个十年数字科技引领新消费!数字经济在国家的大力布局与推行下,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行业竞争亦愈发激烈,其消费模式、消费业态的迭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未来十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也将积极与数字化深度融合,驱动着行业的智能转型升级。”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社会大变革的关键时刻,“双碳”目标进一步加速转型和创新的步伐,面对新形势下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鲁宗相认为,想要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普惠能源未来,需要聚智、聚力,识变应变,以核心技术助力营造关键场景,方可阔步行稳,“希望通过能源互联网国际创新峰会等平台,聚拢更多的力量,比如电力、能源、固废处理、绿色建筑、社会治理等,促成与能源互联网相关的各个领域形成一个大交
期刊
随着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同城化的概念不断被提及与深度施行,这并非一个遥远的的或臆想的关于区域发展的概念,国外不乏成功案例,国内也有探索前行的典范。深港、沪苏、广佛、宁镇扬、西咸、成德绵等城市化较为成熟的区域都在探行同城化战略并于此间受益,即便在此过程中仍有颇多根本性或即时性的问题出现,寻路更精准的同城化策略渐成常态。  如何释放同城化红利  一座城市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边城市休戚与共。
期刊
为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工信部于9月15日印发《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如下:  一、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基本要求  (一)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各相关企业要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负责人和管理机构,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加大资源保障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期刊
2018年2月,成都印发《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对创新能力强,品种、规格、架构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领先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创新产品给予“首版次”软件认定。今年9月,为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研发和使用首版次软件产品,成都市经信局、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了《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正式对首版次软件产品、申请认定条件、优先认定类型进行了界定。  什么是首版次
期刊
形成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有机闭环,力争实现环环相扣、协同配合与高效运转,对仍在进行“新”“旧”之争的汽车产业有着重要意义,而眼下,从粗犷式拆解回收转为精细化拆解回收是最大难点,人力、效率、成本以及低碳,平衡各个要素颇为不易。  报废汽车去哪儿了?  “报废汽车去哪儿了?”“报废汽车真的论‘斤’卖么?”“报废汽车不会翻新流入市场吧?”消费者有理由对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提出种种质疑,实际上历经正规渠道,正
期刊
从白炽灯到节能灯再到LED,从单一照明到兼具节能环保,从简单操控到远程智联……照明行业的“逐光”路径愈发倚重技术含量。并且,虽然我国是全球照明产业链的中心,产业规模惊人,拥有完备的产业集群与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数字化、智能化推进也取得不俗成绩,但仍存在价格战泛滥、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行业利润率已经连续多年呈负增长态势,想要推进高质发展需得针对市场痛点、难点有所应变。  细分赛道急速扩展  数据显示,2
期刊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企业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四川省133户企业入选。其中包括成都市的四川杰特机器有限公司等62户企业,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占据了四川省的“半壁江山
期刊
由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的宏观环境下,各个行业领域的企业都想保住优势资源或专长领域并以此继续拓进,但在挖掘存量市场机遇的过程中,需厘清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客群,施行不同的模式。存量市场中依然存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虽然深度发掘存量市场的用户价值已成行业共识,但面对所获不易的新机遇,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好准备。  行业用户见顶之后  按营销概念解读,“存量市场”可被视为“鱼塘里现有的可捕捞的鱼”,收益需要以
期刊
自 2017年起增速放缓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2021年走出了“逆势上扬”曲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交货值”三大主要指标增速均超过2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8.3%,为近八年来最高水平。  如此高的投资增速反映出市场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持续看好。一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抢先布局,不仅
期刊
过去10余年来,我国部分外资和国内制造业企业到周边国家寻求投资发展机会,近几年受中美贸易关系影响,产业外迁加速的趋势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从目前情况看,很多美国及其盟国的企业随中美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而加快撤出我国的可能性不能低估,由于成本等市场原因,部分外国企业甚至我国一些企业迁至他国的现象也将持续。但对这种现象不必过于担忧。  首先,要认识我国产业外迁的现状。我国产业外迁始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