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打造自主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前言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当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每位老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分析
1.课堂形式的单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和学生就像演员和观众一样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课堂的推进基本上是依据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和线路进行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并且被要求保持整齐统一的坐姿,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课堂互动。
2.学科之间渗透性差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系统,很难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但减少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使小学教学整体效率大大降低。这种科学之间的隔离对学生的联想力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学生总是囿于一个既定的范围进行学习,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容易造成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状况,使学生了解不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做不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3.课堂缺乏情感交流
语文教学是培育学生健全情感和人格的有效措施,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极大地忽视了语文教育这一巨大作用,使课堂教学变成书本知识的再介绍,教师运用填鸭式的方式将死板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浪费了利用课堂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机会。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打破旧模式,创设新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内容,仅仅限于教师的传授,死记硬背,机械地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感到有一种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为此,必须打破旧的授课模式,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在活动中自觉接受及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前,我出示中国地图: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西沙群岛在祖国的最南端,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被人们称“南大门”,它不但风景优美,还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呢?我用包含激情的语言介绍西沙群岛,起到了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再引出课题,接着趁机问:“为什么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呢?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又体现在哪里呢?”于是学生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迫不及待地到课文中寻找答案,以满足求知欲,维持心理平衡。这样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其态度自然更认真,效果自然更好了。课前的激发工作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素质,学生就会主动探求,去质疑问难。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从中发现客观规律,再肯定学生的成果,学生心情自然舒畅,整个课堂趣味无穷。
2.以互动合作为策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观念与合作学习能力很重要,教师可辅助学生成立相应的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可通过明确分工、共同交流、互帮互助等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解《两小儿辨日》一课时,教师可采用分角色表演内容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选一名学生扮演孔子,另选两名学生扮演小儿,尽量采用课文中的文言文进行辩论。经过练习,学生深刻理解了文言文内容。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各自寻找有利的证据,理解课文,从而掌握文章核心思想。
3.加强教师情感投入,注重师生感情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仅限于课堂上对问题的问答,教师更多的关注点是在对知识的讲解以及题目的训练上。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相比之下小学语文更具有情感上的魅力,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得他们对语文知识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且在情感上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知识讲解上加强感情投入,可以在课堂阅读时可以通过音调的高低来增加一些感情色彩等。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灌输者变为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作为主体进行知识的灌输,一些学生是被动地学习的,这使学生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在新课程下,要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由灌输者变为参与者。学生提出疑问后,先相互讨论,并总结出具有价值意义的信息,教师在此基础上,对问题提出意见,让学生分析。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能避免教师强制性灌输带来的不良影响,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識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问学生:“你怎样理解父母这两句评价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小组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6.利用多媒体,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教师要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等,在课堂上营造与课文教学相关的氛围,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觉器官,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所学内容,陶冶情操,挖掘潜力。例如:教师在讲述《颐和园》《桂林山水》等课文时,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将预先准备好的与颐和园、桂林山水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向学生讲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四、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孩子自由地开拓思维,发散思维,从被动的接受转化成主动的领悟。新课程犹如冬日暖阳吹进每位老师的心田,作为语文教师,应和学生一道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中共同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
[2]周小敏.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7).
[3]王珂清.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评的能力[J].科技资讯,2008,(25).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前言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当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每位老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分析
1.课堂形式的单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和学生就像演员和观众一样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课堂的推进基本上是依据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和线路进行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并且被要求保持整齐统一的坐姿,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课堂互动。
2.学科之间渗透性差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系统,很难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但减少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使小学教学整体效率大大降低。这种科学之间的隔离对学生的联想力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学生总是囿于一个既定的范围进行学习,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容易造成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状况,使学生了解不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做不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3.课堂缺乏情感交流
语文教学是培育学生健全情感和人格的有效措施,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极大地忽视了语文教育这一巨大作用,使课堂教学变成书本知识的再介绍,教师运用填鸭式的方式将死板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浪费了利用课堂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机会。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打破旧模式,创设新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内容,仅仅限于教师的传授,死记硬背,机械地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感到有一种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为此,必须打破旧的授课模式,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在活动中自觉接受及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前,我出示中国地图: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西沙群岛在祖国的最南端,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被人们称“南大门”,它不但风景优美,还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呢?我用包含激情的语言介绍西沙群岛,起到了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再引出课题,接着趁机问:“为什么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呢?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又体现在哪里呢?”于是学生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迫不及待地到课文中寻找答案,以满足求知欲,维持心理平衡。这样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其态度自然更认真,效果自然更好了。课前的激发工作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素质,学生就会主动探求,去质疑问难。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从中发现客观规律,再肯定学生的成果,学生心情自然舒畅,整个课堂趣味无穷。
2.以互动合作为策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观念与合作学习能力很重要,教师可辅助学生成立相应的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可通过明确分工、共同交流、互帮互助等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解《两小儿辨日》一课时,教师可采用分角色表演内容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选一名学生扮演孔子,另选两名学生扮演小儿,尽量采用课文中的文言文进行辩论。经过练习,学生深刻理解了文言文内容。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各自寻找有利的证据,理解课文,从而掌握文章核心思想。
3.加强教师情感投入,注重师生感情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仅限于课堂上对问题的问答,教师更多的关注点是在对知识的讲解以及题目的训练上。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相比之下小学语文更具有情感上的魅力,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得他们对语文知识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且在情感上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知识讲解上加强感情投入,可以在课堂阅读时可以通过音调的高低来增加一些感情色彩等。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灌输者变为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作为主体进行知识的灌输,一些学生是被动地学习的,这使学生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在新课程下,要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由灌输者变为参与者。学生提出疑问后,先相互讨论,并总结出具有价值意义的信息,教师在此基础上,对问题提出意见,让学生分析。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能避免教师强制性灌输带来的不良影响,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識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问学生:“你怎样理解父母这两句评价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小组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6.利用多媒体,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教师要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等,在课堂上营造与课文教学相关的氛围,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觉器官,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所学内容,陶冶情操,挖掘潜力。例如:教师在讲述《颐和园》《桂林山水》等课文时,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将预先准备好的与颐和园、桂林山水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向学生讲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四、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孩子自由地开拓思维,发散思维,从被动的接受转化成主动的领悟。新课程犹如冬日暖阳吹进每位老师的心田,作为语文教师,应和学生一道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中共同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
[2]周小敏.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7).
[3]王珂清.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评的能力[J].科技资讯,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