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赛前一天抽到了《掌声》一课。打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本,《掌声》跃入眼帘。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它以其细腻生动的文笔讲述了一个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女孩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综观全文,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鼓励的主题寓于一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
刚读完课文我就被这个短小的故事深深感动,也被小英那戏剧性的生活经历所吸引。但感动之余,心底也冒出了不少疑问。如此感人的课文我该如何讲呢?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到底该是什么呢?是让学生理解掌声的深刻含义,还是让学生了解掌声所具有的魔幻般的作用。反复品读课文后我突然感悟,这掌声其实只是孩子们当时内心涌动情感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而已,也许在当时有些孩子是因为同情而鼓掌,有些孩子是因为想鼓励小英而鼓掌,有些孩子只是被大伙所带动而鼓掌。在鼓掌的同时,孩子们的内心只有情感在涌动,并没有思维在深化。于是我决定带领孩子们透过那朴实的话语,走进课文,去体会小英情感的变化,去领悟掌声对于一些正遭遇困境的人所具有的魔力。
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也一下子清晰了不少。课文是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也就借助了“小英自卑——自信”这一情感主线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内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一、 情境谈话,拉近人文
上课伊始,我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语导入新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孩子们,今天后面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接着,我又说:“正因为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所以陈老师今天也有些紧张,大家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吗?”学生给了我热烈的掌声。“谢谢大家!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今天咱们继续学习21课——《掌声》!”
这一导入不仅挑起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掌声的力量。
二、 加强阅读教学,放手学生自读自悟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课时,我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抓住描写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的几段话,去体会人物心理变化过程。课堂上同一句话,因为阅读者不同,所以产生的体悟也各不相同。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孩子们对小英这一人物的了解更透彻,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全班的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把一个心理自卑的可怜的小英活生生地摆到了大家的眼前。
三、 朗读教学重视学生情感体验,让其融入文章角色
朗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也十分受人重视的一种基本能力。可怎样才能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呢?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去进行朗读。为了达到这种“不捅就破”的境界,在指导朗读时,我也作了层层铺垫。例如指导朗读:“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这段时,我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说这时小英的心情如何,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出什么感情来,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一点一点地启发:此时此刻,低着头的小英,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看到其他同学绘声绘色的演讲,她想上去吗?她那么胆小,为什么还想上去呢?小英讲了她童年的故事,当她结束演讲时,班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你想用这第二次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此时此刻,无数的话语在小英的心头涌动,小英最想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说什么?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把读者推进小英的内心世界,来进行感情朗读。事实证明,当学生真正走进了小英的内心,老师不做任何环节上的加工、处理,他也能读出你想要得到的效果来。
四、 拓展延伸,升华文本内涵
在充分理解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讨论:从小英的变化中,你们一定想到了很多,你们说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怎么做?以此升华课文的内涵: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又要不惜奉献自己的“掌声”。最后,在《掌声响起来》这首动人的旋律中,我和学生一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听课的老师,送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大家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比赛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找到了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整篇课文可以再让学生连起来配乐读一读,对时间的把握还要再准确一些,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多给他们一些交流讨论的空间等等。
在这节课中,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我也在用我的激情感染着学生。我感到,要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教师首先要沉浸其间,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去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的琴弦。教师要用智慧去引领智慧,用人生去感召人生,用真理去启迪蒙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的情感熏陶,才能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它以其细腻生动的文笔讲述了一个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女孩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综观全文,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鼓励的主题寓于一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
刚读完课文我就被这个短小的故事深深感动,也被小英那戏剧性的生活经历所吸引。但感动之余,心底也冒出了不少疑问。如此感人的课文我该如何讲呢?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到底该是什么呢?是让学生理解掌声的深刻含义,还是让学生了解掌声所具有的魔幻般的作用。反复品读课文后我突然感悟,这掌声其实只是孩子们当时内心涌动情感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而已,也许在当时有些孩子是因为同情而鼓掌,有些孩子是因为想鼓励小英而鼓掌,有些孩子只是被大伙所带动而鼓掌。在鼓掌的同时,孩子们的内心只有情感在涌动,并没有思维在深化。于是我决定带领孩子们透过那朴实的话语,走进课文,去体会小英情感的变化,去领悟掌声对于一些正遭遇困境的人所具有的魔力。
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也一下子清晰了不少。课文是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也就借助了“小英自卑——自信”这一情感主线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内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一、 情境谈话,拉近人文
上课伊始,我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语导入新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孩子们,今天后面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接着,我又说:“正因为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所以陈老师今天也有些紧张,大家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吗?”学生给了我热烈的掌声。“谢谢大家!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今天咱们继续学习21课——《掌声》!”
这一导入不仅挑起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掌声的力量。
二、 加强阅读教学,放手学生自读自悟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课时,我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抓住描写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的几段话,去体会人物心理变化过程。课堂上同一句话,因为阅读者不同,所以产生的体悟也各不相同。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孩子们对小英这一人物的了解更透彻,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全班的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把一个心理自卑的可怜的小英活生生地摆到了大家的眼前。
三、 朗读教学重视学生情感体验,让其融入文章角色
朗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也十分受人重视的一种基本能力。可怎样才能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呢?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去进行朗读。为了达到这种“不捅就破”的境界,在指导朗读时,我也作了层层铺垫。例如指导朗读:“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这段时,我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说这时小英的心情如何,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出什么感情来,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一点一点地启发:此时此刻,低着头的小英,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看到其他同学绘声绘色的演讲,她想上去吗?她那么胆小,为什么还想上去呢?小英讲了她童年的故事,当她结束演讲时,班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你想用这第二次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此时此刻,无数的话语在小英的心头涌动,小英最想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说什么?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把读者推进小英的内心世界,来进行感情朗读。事实证明,当学生真正走进了小英的内心,老师不做任何环节上的加工、处理,他也能读出你想要得到的效果来。
四、 拓展延伸,升华文本内涵
在充分理解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讨论:从小英的变化中,你们一定想到了很多,你们说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怎么做?以此升华课文的内涵: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又要不惜奉献自己的“掌声”。最后,在《掌声响起来》这首动人的旋律中,我和学生一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听课的老师,送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大家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比赛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找到了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整篇课文可以再让学生连起来配乐读一读,对时间的把握还要再准确一些,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多给他们一些交流讨论的空间等等。
在这节课中,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我也在用我的激情感染着学生。我感到,要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教师首先要沉浸其间,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去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的琴弦。教师要用智慧去引领智慧,用人生去感召人生,用真理去启迪蒙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的情感熏陶,才能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徐州市公园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