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堂前教子”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被夸赞,如果父母能够用“堂前励子”替代“堂前教子”,更能够达到激励孩子的效果。
我国古代素有“堂前教子,枕边教妻”的说法。“堂前教子”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广大家庭的认可。然而,伴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尊重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心变得越来越被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堂前教子”的行为?“堂前教子”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亲子关系?针对相关话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蔺秀云。
《教育家》:“堂前教子”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和教育方式,即面对孩子的错误时,要公开、严肃地批评孩子。怎样看待这种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
蔺秀云:“堂前教子”的盛行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密切相关。过去,许多父母通过对孩子打骂贬损的方式来激励其上进。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人们满足物质需求的愿望强烈。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理解家长的行为,明白家长严厉的教育方式背后是为了能让他们将来过上好生活。
但伴随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化,一些家长以物质奖励作为条件,试图激励孩子,比如许诺如果孩子取得某種成绩或者完成某项任务,就能获得相应额度的金钱或者等价物,类似达成“协议”,却发现孩子并不愿意“履行协议”。甚至一些家长开出出国旅游的“价码”,孩子都不同意条件。
这里看起来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五类需求依次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排列。越低层次的需求,追求的动机越强烈。之前的时代追求安全和温饱,也就是偏向物质的需求,人们追求物质的动机又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堂前教子”是有效的;但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物质需要基本都被满足了,甚至被满足得过于充分了,那就更看重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采用“堂前教子”的方式,就很容易变成不尊重孩子,导致孩子的逆反,甚至被孩子认为是一种侵犯;同时也可能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打击,导致孩子自信心受到影响。由于现在的孩子多半是在肯定和表扬中长大的,如果父母在别人面前批评教育孩子的话,绝大部分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隐私被侵犯,而不是被激励。
因此,“堂前教子”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被夸赞,如果父母能够用“堂前励子”替代“堂前教子”,更能够达到激励孩子的效果。
《教育家》: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呢?
蔺秀云:当前许多家庭是一个集体去抚养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齐上阵,而孩子数量相对少,“大集体”对孩子的关注相对多。关注得多,干预得也多,甚至一些家长在聊天时不经意间就把自己关注到的孩子的不良现象泄露出去。如果孩子萌发了隐私保护的意识,他未必希望别人了解这些事情。如家长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泄露5岁的孩子还尿床的事,孩子听到后可能就觉得隐私被侵犯了。
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很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时间久了,也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内外化问题。所谓内化问题即情绪问题,常见的就是抑郁、孤独;外化问题即行为问题,表现为容易与其他人产生冲突,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对抗行为等。更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教育家》:家长为何会比较容易侵犯孩子的隐私?
蔺秀云:家长之所以会侵犯孩子隐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整个国家对于孩子的理解不够,尊重孩子的意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更多的还是要晚辈听从长辈的,所以对孩子的尊重还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孩子是属于父母的,没有把孩子作为独立于父母的个体来看待,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家庭观念基本上会认为孩子是从属于父母的。
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父母会跟孩子形成特别亲密的关系。可能夫妻之间不会亲密无间,但是跟孩子绝对是亲密无间的,尤其是妈妈们。这样亲密无间的关系很难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看待。这种亲密感,或者说想掌握孩子所有情况的那种焦虑感,导致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去关注、过问甚至干预,没有“允许孩子保留他的隐私”意识,对亲子关系也造成极大的破坏。
《教育家》:父母如何对孩子给予充分的尊重,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蔺秀云:孩子与大人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年龄上,还表现在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等方面。父母对孩子要给予尊重,尊重孩子与自己的差异,尊重孩子的做事方式,甚至尊重孩子的磨蹭,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首先,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平等对待。父母要将孩子真正当成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来看待,从内心出发去尊重孩子。一些家长对“年龄”意味着什么似乎并不清楚,总是想把孩子训练成只听自己话的“随从”,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是要严管,所以打也可以,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也行;等长大些,甚至成年了,才开始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真正平等的人,不再轻易动手。实际上,这可能已经犯了严重的错误。越小的孩子对环境越敏感,越要慎重对待。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去适应其成长。幼儿时期,家长应该很温暖地对待孩子,同时从四五岁开始,家长就应该树立一些规则,进行一些行为方面的训练或矫正。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可能更多地关注他们青春期的成长和自我的树立。以前要管的事情多些,但孩子到了这个阶段,父母要学会“往后退”,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来安排和规划自己的成长与学习。
其次,父母应形成积极的教养思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父母要多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去肯定、去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是被接纳的、被认可的。父母要以积极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按照孩子的发展能力、发展水平,适当地去引导、去发展,才可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发展。比如一个孩子可能小时候发展得并不好,但是父母一直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允许他探索,后来也会取得不错的成就。
最后,多和孩子进行正面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使亲子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积极正面的沟通有助于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让父母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积极的互动方式,即多肯定和鼓励。肯定孩子的具体做事方法和努力,鼓励孩子的行为方式,“谢谢你帮妈妈推自行车”;而非赞扬孩子本身,如评价性的“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真棒”。
我国古代素有“堂前教子,枕边教妻”的说法。“堂前教子”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广大家庭的认可。然而,伴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尊重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心变得越来越被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堂前教子”的行为?“堂前教子”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亲子关系?针对相关话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蔺秀云。
《教育家》:“堂前教子”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和教育方式,即面对孩子的错误时,要公开、严肃地批评孩子。怎样看待这种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
蔺秀云:“堂前教子”的盛行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密切相关。过去,许多父母通过对孩子打骂贬损的方式来激励其上进。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人们满足物质需求的愿望强烈。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理解家长的行为,明白家长严厉的教育方式背后是为了能让他们将来过上好生活。
但伴随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化,一些家长以物质奖励作为条件,试图激励孩子,比如许诺如果孩子取得某種成绩或者完成某项任务,就能获得相应额度的金钱或者等价物,类似达成“协议”,却发现孩子并不愿意“履行协议”。甚至一些家长开出出国旅游的“价码”,孩子都不同意条件。
这里看起来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五类需求依次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排列。越低层次的需求,追求的动机越强烈。之前的时代追求安全和温饱,也就是偏向物质的需求,人们追求物质的动机又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堂前教子”是有效的;但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物质需要基本都被满足了,甚至被满足得过于充分了,那就更看重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采用“堂前教子”的方式,就很容易变成不尊重孩子,导致孩子的逆反,甚至被孩子认为是一种侵犯;同时也可能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打击,导致孩子自信心受到影响。由于现在的孩子多半是在肯定和表扬中长大的,如果父母在别人面前批评教育孩子的话,绝大部分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隐私被侵犯,而不是被激励。
因此,“堂前教子”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被夸赞,如果父母能够用“堂前励子”替代“堂前教子”,更能够达到激励孩子的效果。
《教育家》: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呢?
蔺秀云:当前许多家庭是一个集体去抚养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齐上阵,而孩子数量相对少,“大集体”对孩子的关注相对多。关注得多,干预得也多,甚至一些家长在聊天时不经意间就把自己关注到的孩子的不良现象泄露出去。如果孩子萌发了隐私保护的意识,他未必希望别人了解这些事情。如家长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泄露5岁的孩子还尿床的事,孩子听到后可能就觉得隐私被侵犯了。
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很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时间久了,也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内外化问题。所谓内化问题即情绪问题,常见的就是抑郁、孤独;外化问题即行为问题,表现为容易与其他人产生冲突,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对抗行为等。更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教育家》:家长为何会比较容易侵犯孩子的隐私?
蔺秀云:家长之所以会侵犯孩子隐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整个国家对于孩子的理解不够,尊重孩子的意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更多的还是要晚辈听从长辈的,所以对孩子的尊重还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孩子是属于父母的,没有把孩子作为独立于父母的个体来看待,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家庭观念基本上会认为孩子是从属于父母的。
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父母会跟孩子形成特别亲密的关系。可能夫妻之间不会亲密无间,但是跟孩子绝对是亲密无间的,尤其是妈妈们。这样亲密无间的关系很难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看待。这种亲密感,或者说想掌握孩子所有情况的那种焦虑感,导致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去关注、过问甚至干预,没有“允许孩子保留他的隐私”意识,对亲子关系也造成极大的破坏。
《教育家》:父母如何对孩子给予充分的尊重,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蔺秀云:孩子与大人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年龄上,还表现在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等方面。父母对孩子要给予尊重,尊重孩子与自己的差异,尊重孩子的做事方式,甚至尊重孩子的磨蹭,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首先,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平等对待。父母要将孩子真正当成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来看待,从内心出发去尊重孩子。一些家长对“年龄”意味着什么似乎并不清楚,总是想把孩子训练成只听自己话的“随从”,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是要严管,所以打也可以,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也行;等长大些,甚至成年了,才开始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真正平等的人,不再轻易动手。实际上,这可能已经犯了严重的错误。越小的孩子对环境越敏感,越要慎重对待。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去适应其成长。幼儿时期,家长应该很温暖地对待孩子,同时从四五岁开始,家长就应该树立一些规则,进行一些行为方面的训练或矫正。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可能更多地关注他们青春期的成长和自我的树立。以前要管的事情多些,但孩子到了这个阶段,父母要学会“往后退”,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来安排和规划自己的成长与学习。
其次,父母应形成积极的教养思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父母要多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去肯定、去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是被接纳的、被认可的。父母要以积极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按照孩子的发展能力、发展水平,适当地去引导、去发展,才可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发展。比如一个孩子可能小时候发展得并不好,但是父母一直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允许他探索,后来也会取得不错的成就。
最后,多和孩子进行正面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使亲子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积极正面的沟通有助于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让父母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积极的互动方式,即多肯定和鼓励。肯定孩子的具体做事方法和努力,鼓励孩子的行为方式,“谢谢你帮妈妈推自行车”;而非赞扬孩子本身,如评价性的“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