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迷思概念”进行了研究,其看法多样,有的学者认为“迷思概念是指学生不正确的已有概念”,有的认为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前、中、后所具有的与教师、教材或科学家定义不同的概念”等等。笔者认为,迷思概念就是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前具有的与实际不符的前概念。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挖掘迷思概念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课前挖掘“迷思概念”
1.訪谈法挖掘策略
(1)事例访谈。事例访谈又称为概念访谈,是通过一对一个别访谈的方式,以学生熟悉的科学概念例子或概念反例,以图画、卡片或文字说明为刺激物,要求学生对所呈现的刺激物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看看刺激物是否含有所指的概念。
(2)预测访谈。预测访谈要求学生对事件的结果进行预测,并解释或证明这一预测。这种方法与事例访谈不同的是,事例访谈要求学生去解释一个概念,预测访谈强调知识的应用。使用访谈法可以让教师大致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但是,如果我们想了解得更透彻,找出学生概念的脉络,那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测验型的方式做调查。
2.二段式测验法挖掘策略
(1)一般二段式测验。这种测验指的是第一阶段以选择题方式呈现,由受试者选择主要概念,第二阶段则以问题方式呈现,由受试者解释选择主要概念的原因。例如:考查学生对“光是沿直线传播”迷思概念时,我们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领:太阳光照射到下列物品时,请在会发生影子的选项上打“√”,并说出理由。【□树;□小朋友;□透明玻璃挡板;□桌子】
(2)二段式选择测验。此测验是每一道题目都分为两个部分,学生在作答第一个部分(单一选择题)后,还要就第二部分(也是单一选择题)回答其依据的理由,第一个部分的每一个题项正确作答时,还要看他第二个部分的作答是否对应正确。例如:考查学生“光的折射”迷思概念时,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第一阶段:有人说下雨后放晴的天空很容易看到彩虹,你觉得对不对?( )A.对;B.不对。第二阶段:你选了上题的答案,原因是( )。A.反射作用,空气中的水滴可以反射太阳光,形成彩虹;B.折射作用,空气中的水滴可以折射太阳光,形成彩虹;C.光合作用,光和空气中的水滴产生光合作用,形成彩虹;D.空气中的水滴对光既有反射也有折射,形成彩虹;E.其他: 。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此测验法兼具访谈法的优点与测验法量化的优点,比一般二段式测验法更可以探究出学生对该科学概念理解背后的真正想法。
3.观察法挖掘策略
观察是收集数据的好办法。平时我们专业课老师的课时很多,一般一周18节课或者更多,如果每次上课前都要做以上的测验也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与学生课间的交谈,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虽然,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个人能力水平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我们也有这个经验,同一所学校学生的共性是较多的,差异不大,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解决大部分同学的迷思概念,小部分同学不懂的知识我们可以安排在课后拓展或者是以家庭实验的方式来解决。
二、课中挖掘“迷思概念”
1.提问法挖掘策略
(1)寻究提问法。寻究提问法就是根据科学现象,对其现象造成的原因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在导入环节教师做演示实验,把两块体积相同、重量相同的马铃薯分别放在两杯液体中,一个是沉,一个是浮,然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一个是沉一个是浮呢?你猜是放了什么东西到水中,马铃薯才会从沉变浮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是盐,而对于砂糖、味精、蜜糖等物质却基本上认为不行。可见,加盐不是学生的迷思,他们太清楚了,如果换成研究其他液体的话,可能学生学起来会更有兴趣,或者说我们的科学课更加有效、有价值。
(2)发散提问法。对于同一个问题,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设问,通过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摩擦与运动》,教师问: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呢?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观察到学生的迷思概念是“接触面积”,但是教师如果继续以教材为本,只是从重量、接触面的粗糙和光滑程度来研究,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不够,课后也没有掌握正确的科学概念。如果教师能调整教学环节,把“接触面积”的研究作为教学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科学概念,学生学习一定记忆深刻。
2.重组法挖掘策略
现行的科学教材有许多版本,重组教材更能体现教师的综合能力,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第一课《关于时间》,第二课《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提问: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呢?学生基本上能够说:由于太阳不能照到整个地球,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照不到的就是黑夜。从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是知道“时差”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差,这就是学生的迷思概念。因此,教师不需要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关于时间》,可以直接把地球仪与手电筒发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做模拟实验知道北京和纽约的时间为什么有差别,然后在学生汇报中,教师只要适时点拨,那些经线、纬线、赤道、时区等知识点就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展开了,这就是高效的课堂。
一、课前挖掘“迷思概念”
1.訪谈法挖掘策略
(1)事例访谈。事例访谈又称为概念访谈,是通过一对一个别访谈的方式,以学生熟悉的科学概念例子或概念反例,以图画、卡片或文字说明为刺激物,要求学生对所呈现的刺激物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看看刺激物是否含有所指的概念。
(2)预测访谈。预测访谈要求学生对事件的结果进行预测,并解释或证明这一预测。这种方法与事例访谈不同的是,事例访谈要求学生去解释一个概念,预测访谈强调知识的应用。使用访谈法可以让教师大致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但是,如果我们想了解得更透彻,找出学生概念的脉络,那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测验型的方式做调查。
2.二段式测验法挖掘策略
(1)一般二段式测验。这种测验指的是第一阶段以选择题方式呈现,由受试者选择主要概念,第二阶段则以问题方式呈现,由受试者解释选择主要概念的原因。例如:考查学生对“光是沿直线传播”迷思概念时,我们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领:太阳光照射到下列物品时,请在会发生影子的选项上打“√”,并说出理由。【□树;□小朋友;□透明玻璃挡板;□桌子】
(2)二段式选择测验。此测验是每一道题目都分为两个部分,学生在作答第一个部分(单一选择题)后,还要就第二部分(也是单一选择题)回答其依据的理由,第一个部分的每一个题项正确作答时,还要看他第二个部分的作答是否对应正确。例如:考查学生“光的折射”迷思概念时,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第一阶段:有人说下雨后放晴的天空很容易看到彩虹,你觉得对不对?( )A.对;B.不对。第二阶段:你选了上题的答案,原因是( )。A.反射作用,空气中的水滴可以反射太阳光,形成彩虹;B.折射作用,空气中的水滴可以折射太阳光,形成彩虹;C.光合作用,光和空气中的水滴产生光合作用,形成彩虹;D.空气中的水滴对光既有反射也有折射,形成彩虹;E.其他: 。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此测验法兼具访谈法的优点与测验法量化的优点,比一般二段式测验法更可以探究出学生对该科学概念理解背后的真正想法。
3.观察法挖掘策略
观察是收集数据的好办法。平时我们专业课老师的课时很多,一般一周18节课或者更多,如果每次上课前都要做以上的测验也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与学生课间的交谈,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虽然,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个人能力水平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我们也有这个经验,同一所学校学生的共性是较多的,差异不大,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解决大部分同学的迷思概念,小部分同学不懂的知识我们可以安排在课后拓展或者是以家庭实验的方式来解决。
二、课中挖掘“迷思概念”
1.提问法挖掘策略
(1)寻究提问法。寻究提问法就是根据科学现象,对其现象造成的原因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在导入环节教师做演示实验,把两块体积相同、重量相同的马铃薯分别放在两杯液体中,一个是沉,一个是浮,然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一个是沉一个是浮呢?你猜是放了什么东西到水中,马铃薯才会从沉变浮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是盐,而对于砂糖、味精、蜜糖等物质却基本上认为不行。可见,加盐不是学生的迷思,他们太清楚了,如果换成研究其他液体的话,可能学生学起来会更有兴趣,或者说我们的科学课更加有效、有价值。
(2)发散提问法。对于同一个问题,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设问,通过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摩擦与运动》,教师问: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呢?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观察到学生的迷思概念是“接触面积”,但是教师如果继续以教材为本,只是从重量、接触面的粗糙和光滑程度来研究,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不够,课后也没有掌握正确的科学概念。如果教师能调整教学环节,把“接触面积”的研究作为教学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科学概念,学生学习一定记忆深刻。
2.重组法挖掘策略
现行的科学教材有许多版本,重组教材更能体现教师的综合能力,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第一课《关于时间》,第二课《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提问: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呢?学生基本上能够说:由于太阳不能照到整个地球,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照不到的就是黑夜。从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是知道“时差”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差,这就是学生的迷思概念。因此,教师不需要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关于时间》,可以直接把地球仪与手电筒发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做模拟实验知道北京和纽约的时间为什么有差别,然后在学生汇报中,教师只要适时点拨,那些经线、纬线、赤道、时区等知识点就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展开了,这就是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