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25-02
摘要: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这取决于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文本,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思想的变化,他们对同样一件物件的理解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生转变的,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考虑到学情的变化。本文中,笔者就通过鲜活的案例探究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案例探究 同课异构 三个“微”度 有效性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向我们展示出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之美,天人合一的生命之趣。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文章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该单元“提示”中说:“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所选课文……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毋庸置疑,《云南的歌会》里,不但有人类文明积淀之“民俗”,有云南百姓平常又别致的“民生”场景,有地域特色之风情“画卷”,更有“诗歌”——诗情画意之“歌”。借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之言,云南的百姓正是“诗意地栖居”在诗情画意的美景之中。作者沈从文先生,以其生花妙笔,在为我们再现云南如诗如画的歌会的同时,也为我们奉献了一篇诗情画意般的美文佳作。作为语文老师,如果我们能从“提示”中或“民俗”或“民生”或“文化”或“画卷”的某个“微”度出发,以此“微”度异构课文,我想,“异构”就会更加出彩。我试着“异构”几个“微”教之度。
一、从民族服饰微度“异构”
课本在该文注解①中说“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跑马节’”。其实不确。原文题目是《过节和观灯》,写于1963年3月。“记忆中的跑马节”仅是该文中的第二个小标题(第一和第三个分别是“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灯节的灯”)。
沈从文先生在“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一节中说:“……这些节日影响到衣食住行各方面,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扩大历史文化的面貌,也加深了民族团结的感情。”作者在此明确指出了节日之“影响”、之作用。基于此,老师何妨从“衣食住行”之“衣”的角度异构本课。且看,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对年轻女子服饰之描写,是何等之漂亮美丽,何等吸引读者眼球:“这种年轻女人……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看——蓝的衣裤,银的饰片,绿的围裙,花的绣鞋,还有油光可鉴的发辫,构成了多么鲜艳、多么醒目、多么和谐的一幅美人图。
当然,如果仅有这些,一节异构课的内容也就显得有些单薄。课文第五段不是还有诸多人物登台亮相么?“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请让学生想象这些不同角色的穿戴吧。这不也可通过学生对人物角色的定位、从而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么?
如果老师备课时,能搜集整理一些云南民族服饰的图片、影像资料(譬如电影《刘三姐》《云南映象》等),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不是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么?
突出民族服饰之美,民风民俗便在其中自然彰显矣。而对学生美的熏陶和教育不也在其中了么?
二、从歌之美的微度“异构”
沈从文先生在《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一文中说:“文学艺术只有美和不美。……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云南的歌会》自然“中规中矩”,符合作者关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标准。文中景美,人美,情美,意美——意境更美。
如上文所述,课文内容选自“记忆中的跑马节”一节。作者在看了“跑马”后说道:“过了不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认为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作者将课文所选的“歌会”称为“新的发现”,说是把他“引诱过去”,更脱口而出、称赞是“生命的颂歌”。这,自然就给我们一个启发,“歌会”可以当作“生命的颂歌”去读。作者进一步说,年轻男女的对歌,“也可以说是‘情绪跑马’,热烈程度绝不下于马背翻腾。”——好一个“情绪跑马”!且听,这些年轻男女的情绪跑马,“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看,内容之丰富,题材之广泛,技巧之娴熟,态度之从容,竞争之激烈,效果之不凡,端的使人叹为观止。且看,那个年逾七旬,牙齿早脱光了的吹鼓手,“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或讴歌爱情,或嘲讽烟鬼,或笑骂财主,真个是嬉笑怒骂,皆成曲调。
行文至此,我以为,老师尚能从歌之美的微度异构本课,岂不也可平中见奇,收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的效果么?
三、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度“异构”
关于这一微度,课文第四自然段体现的最为突出。
请你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匹老马,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山阴道中:一会儿是潇潇竹林;一会儿是累累果实的果林;一会儿是开满鲜花的山林。路旁,粉蓝色的报春花随风频频点头,似在欢迎过路的客人,又似在会心地欣赏姑娘们婉转的歌唱。天空,蓝得出奇。戴胜鸟矗立枝头,那双油亮亮的小眼睛,聚精会神地打量着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看得出神了,一动——不动。云雀,也不甘寂寞,更不甘示弱,突然就像离弦之箭,瞬间,冲向了蓝天;忽然又如流星,突降于草丛之中,仿佛非吸引住过路姑娘们的注意力不可。这里,头顶,蓝天白云;脚下,山花烂漫;耳旁,鸟语如歌;身边,笑脸相迎。天地人,相融相亲。天地人,和谐美满。天地人,欢聚一堂。这里,没有人为的做作痕迹,这里,只有自然地满眼风光。陶醉?——岂止是陶醉。简直使人流连忘返了!
这,便是作者所追求、所歌唱的“生命的颂歌”,一种“优美和健康和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也是作者讴歌、我们向往的“淳朴本色”之美。
老师如果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度”异构此课,在此基础上,借助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训练学生,如何状物写景,如何刻画人物,如何感知自然之美,岂不也是一节别具特色的异构课么?
……
教师上课也类似拍电影,常使人感到遗憾。同课异构有如其它授课方式,出现仁智之见实属正常。但同时我也认为,“同课异构教学,就是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结合自己教学特点(特长)进行重构,以使授课者个人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异构’,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这点,我想同仁们当不会有异议吧。
沈从文先生在《习作选集代序》中说道:“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先生的《云南的歌会》,处处不都洋溢着对“人性”的讴歌么?处处不都洋溢着对人的“节日”的赞美么?
当代诗人、学者于坚先生有言:“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如同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学习有关民俗之美文,异构《云南的歌会》,当然是为了牢固“民族的根基”。
自然,不仅如此。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菲利普·杰克森(PhilipW.Jackson,1928—),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当老师面对着一屋子充满生气的学生时,他的任务可以被描述为贩运真理。”课本上所选文章,可以说,基本都是文质兼美之文。其中不但包含丰富的知识,更包含生活的美丽和魅力,自然也包含诸多的“真理”——用该书作者的话说,则包含了“事实真理”、“系统性真理”、“工具性真理”、“道德性真理”、“主观性真理”。教师有责任,也要有能力,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异构”无疑是方式方法之一,将这些真理“贩运”给学生。
——这里,不同的“真理”,不也是我们异构一节课的不同“微”度么?
摘要: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这取决于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文本,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思想的变化,他们对同样一件物件的理解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生转变的,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考虑到学情的变化。本文中,笔者就通过鲜活的案例探究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案例探究 同课异构 三个“微”度 有效性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向我们展示出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之美,天人合一的生命之趣。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文章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该单元“提示”中说:“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所选课文……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毋庸置疑,《云南的歌会》里,不但有人类文明积淀之“民俗”,有云南百姓平常又别致的“民生”场景,有地域特色之风情“画卷”,更有“诗歌”——诗情画意之“歌”。借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之言,云南的百姓正是“诗意地栖居”在诗情画意的美景之中。作者沈从文先生,以其生花妙笔,在为我们再现云南如诗如画的歌会的同时,也为我们奉献了一篇诗情画意般的美文佳作。作为语文老师,如果我们能从“提示”中或“民俗”或“民生”或“文化”或“画卷”的某个“微”度出发,以此“微”度异构课文,我想,“异构”就会更加出彩。我试着“异构”几个“微”教之度。
一、从民族服饰微度“异构”
课本在该文注解①中说“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跑马节’”。其实不确。原文题目是《过节和观灯》,写于1963年3月。“记忆中的跑马节”仅是该文中的第二个小标题(第一和第三个分别是“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灯节的灯”)。
沈从文先生在“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一节中说:“……这些节日影响到衣食住行各方面,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扩大历史文化的面貌,也加深了民族团结的感情。”作者在此明确指出了节日之“影响”、之作用。基于此,老师何妨从“衣食住行”之“衣”的角度异构本课。且看,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对年轻女子服饰之描写,是何等之漂亮美丽,何等吸引读者眼球:“这种年轻女人……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看——蓝的衣裤,银的饰片,绿的围裙,花的绣鞋,还有油光可鉴的发辫,构成了多么鲜艳、多么醒目、多么和谐的一幅美人图。
当然,如果仅有这些,一节异构课的内容也就显得有些单薄。课文第五段不是还有诸多人物登台亮相么?“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请让学生想象这些不同角色的穿戴吧。这不也可通过学生对人物角色的定位、从而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么?
如果老师备课时,能搜集整理一些云南民族服饰的图片、影像资料(譬如电影《刘三姐》《云南映象》等),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不是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么?
突出民族服饰之美,民风民俗便在其中自然彰显矣。而对学生美的熏陶和教育不也在其中了么?
二、从歌之美的微度“异构”
沈从文先生在《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一文中说:“文学艺术只有美和不美。……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云南的歌会》自然“中规中矩”,符合作者关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标准。文中景美,人美,情美,意美——意境更美。
如上文所述,课文内容选自“记忆中的跑马节”一节。作者在看了“跑马”后说道:“过了不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认为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作者将课文所选的“歌会”称为“新的发现”,说是把他“引诱过去”,更脱口而出、称赞是“生命的颂歌”。这,自然就给我们一个启发,“歌会”可以当作“生命的颂歌”去读。作者进一步说,年轻男女的对歌,“也可以说是‘情绪跑马’,热烈程度绝不下于马背翻腾。”——好一个“情绪跑马”!且听,这些年轻男女的情绪跑马,“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看,内容之丰富,题材之广泛,技巧之娴熟,态度之从容,竞争之激烈,效果之不凡,端的使人叹为观止。且看,那个年逾七旬,牙齿早脱光了的吹鼓手,“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或讴歌爱情,或嘲讽烟鬼,或笑骂财主,真个是嬉笑怒骂,皆成曲调。
行文至此,我以为,老师尚能从歌之美的微度异构本课,岂不也可平中见奇,收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的效果么?
三、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度“异构”
关于这一微度,课文第四自然段体现的最为突出。
请你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匹老马,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山阴道中:一会儿是潇潇竹林;一会儿是累累果实的果林;一会儿是开满鲜花的山林。路旁,粉蓝色的报春花随风频频点头,似在欢迎过路的客人,又似在会心地欣赏姑娘们婉转的歌唱。天空,蓝得出奇。戴胜鸟矗立枝头,那双油亮亮的小眼睛,聚精会神地打量着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看得出神了,一动——不动。云雀,也不甘寂寞,更不甘示弱,突然就像离弦之箭,瞬间,冲向了蓝天;忽然又如流星,突降于草丛之中,仿佛非吸引住过路姑娘们的注意力不可。这里,头顶,蓝天白云;脚下,山花烂漫;耳旁,鸟语如歌;身边,笑脸相迎。天地人,相融相亲。天地人,和谐美满。天地人,欢聚一堂。这里,没有人为的做作痕迹,这里,只有自然地满眼风光。陶醉?——岂止是陶醉。简直使人流连忘返了!
这,便是作者所追求、所歌唱的“生命的颂歌”,一种“优美和健康和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也是作者讴歌、我们向往的“淳朴本色”之美。
老师如果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度”异构此课,在此基础上,借助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训练学生,如何状物写景,如何刻画人物,如何感知自然之美,岂不也是一节别具特色的异构课么?
……
教师上课也类似拍电影,常使人感到遗憾。同课异构有如其它授课方式,出现仁智之见实属正常。但同时我也认为,“同课异构教学,就是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结合自己教学特点(特长)进行重构,以使授课者个人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异构’,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这点,我想同仁们当不会有异议吧。
沈从文先生在《习作选集代序》中说道:“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先生的《云南的歌会》,处处不都洋溢着对“人性”的讴歌么?处处不都洋溢着对人的“节日”的赞美么?
当代诗人、学者于坚先生有言:“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如同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学习有关民俗之美文,异构《云南的歌会》,当然是为了牢固“民族的根基”。
自然,不仅如此。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菲利普·杰克森(PhilipW.Jackson,1928—),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当老师面对着一屋子充满生气的学生时,他的任务可以被描述为贩运真理。”课本上所选文章,可以说,基本都是文质兼美之文。其中不但包含丰富的知识,更包含生活的美丽和魅力,自然也包含诸多的“真理”——用该书作者的话说,则包含了“事实真理”、“系统性真理”、“工具性真理”、“道德性真理”、“主观性真理”。教师有责任,也要有能力,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异构”无疑是方式方法之一,将这些真理“贩运”给学生。
——这里,不同的“真理”,不也是我们异构一节课的不同“微”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