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达,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所在,但当你试图去了解她时,必定此生想要与其有所邂逅。越过重重山脉,是无尽宽广的草原、错乱纵横的河曲、密布如麻的湖沼、巍峨雄伟的雪山、连绵蔓延的红色僧舍……立于山顶俯瞰,直叫人心灵震撼。
色达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班玛两县接壤,是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色达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金马”,因历史上曾在色达境内出土了一块马形的金块而得名。
2002年以前,因公路不畅通,色达一直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这里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长冬无夏。色达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格萨尔王传》的发祥地之一。
许多到过色达的人说,这片川西净土,就是你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美好,纯粹,又带着些许苍凉和遥远。
一望无际的金马草原
色达草原位于长江主要河系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上游地带,与甘孜藏区石渠扎溪卡草原构成境内最著名的天然牧场。广袤的草海,蓝天白云下延绵千里的群山,阻挡了以牧草和雪线为时季和生存方向的游牧民族与草原之外风起云涌世界的交流,使得这里在时间的长河里,依旧保持着久远时的模样。
沿色曲河北上,河的两岸,成百上千条牧草丰美、开满各色野花的草沟,延绵起伏的山脊,向东西方向延伸而去。其间,是音符一样流动的黑色牦牛和白色羊群,以及被风吹来的,时有时无云朵般柔和的牧歌。
色达是一处佛家净土,佛家提倡的一个境界就是“无我”,或许这就是植物的境界。草原上的野花开得异常灿烂,没有一点束缚。野花的颜色,或浓烈、纷繁,或素净、淡雅。它们一直按着自己本来的状态生长着,春天努力生长,夏天抓紧时间绽放,秋天默默凋零,冬天转战地下,静待生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它们依然是给点阳光就灿烂,芬芳四溢。
金马草原上的珠日神山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圣之山。传说此山原是一头紫色的野牦牛,为寻觅一个美丽而富饶的栖身之地,从遥远的地方逃遁至金马草原。野牦牛在神灵的嘱托下,在遁至金马草原的刹那间,升化成永恒的雄姿。据记载,珠日神山是莲花生大师曾加持过的雪域神山之一,这里无论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有神奇的传说。千百年来,色达人将该山视为他们共同拥有的守护神,并成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象征,是色达儿女精神力量的源泉。
在晴朗的天气里,置身金马草原,天高云淡,碧空如洗,色曲河与两岸宽广的牧草带,像大路一样伸向远方,与天边相接。立于这苍茫草原之中,看大地多少个世纪之前就有的面貌,有一种通向世界尽头的感觉。
神秘庄严的五明佛学院
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处,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
高原的四季,阳光温柔而亮烈,稀薄的气流从脸庞拂过,色达显得更加灿烂,仪容万千。站在高处,佛学院清晰的轮廓尽收眼底,连绵数公里的绛红色建筑,在蔚蓝苍穹下昭示着神秘庄严的宗教色彩。
随处可见的五彩经幡,绚烂多姿,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五彩经幡有五种颜色:蓝、 白、红、绿、黄。每种颜色有著特定的含义:蓝幡象征天空,白幡象征白云,红幡象征火焰,绿幡象征绿水,黄幡则象征土地。这样一来,也固定了经幡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如同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大自然亘古不变一样,各色经幡的排列顺序也不能改变。
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音译)。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下面一层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这里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侣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这些依山而建的小木屋,低矮而简陋,采用的是土木结构,木屋的平顶上铺满着泥土,抵御严寒。木屋空间很小,仅能打坐与睡觉。屋与屋之间,比肩而立,只有狭窄的小路相连。
这些小木屋里生活的是来此修行与学习的僧众,他们出钱购买或修建木屋,在此长修。没有房子的僧众则几个人合租或住在自己亲人处。他们带着信仰而来,再留下,然后修房屋,打算一辈子不离开的修行者比比皆是。随着来此的修行者日益增多,绛红色的藏式木屋也越来越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那种与世无争的平和纯净,他们都知道自己并不孤独。日复一日地精进修行,只为解脱轮回。
没有人不会为眼前满山的红色僧舍所震撼,在这荒凉的、人烟稀少的川西高原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而他们都是为了修进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到了这里,你一定听到很多关于色达的古老传说,即使不信佛学,但当身处于色达佛学院,你依然会被这里的佛学氛围所感染。看着这壮观的景色,一切烦恼早已抛至九霄云外,忘却生活碎事,让心灵在这里悄然苏醒。
色达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班玛两县接壤,是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色达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金马”,因历史上曾在色达境内出土了一块马形的金块而得名。
2002年以前,因公路不畅通,色达一直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这里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长冬无夏。色达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格萨尔王传》的发祥地之一。
许多到过色达的人说,这片川西净土,就是你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美好,纯粹,又带着些许苍凉和遥远。
一望无际的金马草原
色达草原位于长江主要河系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上游地带,与甘孜藏区石渠扎溪卡草原构成境内最著名的天然牧场。广袤的草海,蓝天白云下延绵千里的群山,阻挡了以牧草和雪线为时季和生存方向的游牧民族与草原之外风起云涌世界的交流,使得这里在时间的长河里,依旧保持着久远时的模样。
沿色曲河北上,河的两岸,成百上千条牧草丰美、开满各色野花的草沟,延绵起伏的山脊,向东西方向延伸而去。其间,是音符一样流动的黑色牦牛和白色羊群,以及被风吹来的,时有时无云朵般柔和的牧歌。
色达是一处佛家净土,佛家提倡的一个境界就是“无我”,或许这就是植物的境界。草原上的野花开得异常灿烂,没有一点束缚。野花的颜色,或浓烈、纷繁,或素净、淡雅。它们一直按着自己本来的状态生长着,春天努力生长,夏天抓紧时间绽放,秋天默默凋零,冬天转战地下,静待生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它们依然是给点阳光就灿烂,芬芳四溢。
金马草原上的珠日神山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圣之山。传说此山原是一头紫色的野牦牛,为寻觅一个美丽而富饶的栖身之地,从遥远的地方逃遁至金马草原。野牦牛在神灵的嘱托下,在遁至金马草原的刹那间,升化成永恒的雄姿。据记载,珠日神山是莲花生大师曾加持过的雪域神山之一,这里无论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有神奇的传说。千百年来,色达人将该山视为他们共同拥有的守护神,并成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象征,是色达儿女精神力量的源泉。
在晴朗的天气里,置身金马草原,天高云淡,碧空如洗,色曲河与两岸宽广的牧草带,像大路一样伸向远方,与天边相接。立于这苍茫草原之中,看大地多少个世纪之前就有的面貌,有一种通向世界尽头的感觉。
神秘庄严的五明佛学院
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处,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
高原的四季,阳光温柔而亮烈,稀薄的气流从脸庞拂过,色达显得更加灿烂,仪容万千。站在高处,佛学院清晰的轮廓尽收眼底,连绵数公里的绛红色建筑,在蔚蓝苍穹下昭示着神秘庄严的宗教色彩。
随处可见的五彩经幡,绚烂多姿,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五彩经幡有五种颜色:蓝、 白、红、绿、黄。每种颜色有著特定的含义:蓝幡象征天空,白幡象征白云,红幡象征火焰,绿幡象征绿水,黄幡则象征土地。这样一来,也固定了经幡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如同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大自然亘古不变一样,各色经幡的排列顺序也不能改变。
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音译)。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下面一层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这里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侣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这些依山而建的小木屋,低矮而简陋,采用的是土木结构,木屋的平顶上铺满着泥土,抵御严寒。木屋空间很小,仅能打坐与睡觉。屋与屋之间,比肩而立,只有狭窄的小路相连。
这些小木屋里生活的是来此修行与学习的僧众,他们出钱购买或修建木屋,在此长修。没有房子的僧众则几个人合租或住在自己亲人处。他们带着信仰而来,再留下,然后修房屋,打算一辈子不离开的修行者比比皆是。随着来此的修行者日益增多,绛红色的藏式木屋也越来越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那种与世无争的平和纯净,他们都知道自己并不孤独。日复一日地精进修行,只为解脱轮回。
没有人不会为眼前满山的红色僧舍所震撼,在这荒凉的、人烟稀少的川西高原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而他们都是为了修进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到了这里,你一定听到很多关于色达的古老传说,即使不信佛学,但当身处于色达佛学院,你依然会被这里的佛学氛围所感染。看着这壮观的景色,一切烦恼早已抛至九霄云外,忘却生活碎事,让心灵在这里悄然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