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共同体理论研究综述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76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等等,所有这些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同时发展学术共同体对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提高学术审查与评价的权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学术共同体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却存在一定争议的概念。故此,加强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苌光锤(1986-),男,安徽泗县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李福华(1969-),男,河南淮滨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处处长,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共同体与学术共同体的界定
  1.什么是共同体
  学术共同体产生于共同体之中,所以在对学术共同体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首先简单地分析一下共同体的概念。共同体在有些译著里被译成“团体”、“社群”等。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最初提出“共同体(community)”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共同体的认识的表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
  滕尼斯认为,共同体就是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习惯等,以及基于血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1]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在个别场合、平均状况下或者在纯粹模式里,如果而且只要社会行为取向的基础是参与者主观感受到的情感或者传统的共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称作为“共同体”。[2]英国现代思想家鲍曼认为,共同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有形的共同体,也有无形的共同体。[3]我国社会学学者吴文藻先生直接把“共同体”解释为“自然社会”,而把“社会”解释为“人为社会”。自然社会以感情、血缘等为纽带,而人为社会则以利益和契约关系为纽带。
  虽然不同学者对共同体概念的表述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总的说来,其所描述的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质是相同的。共同体其实就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一种归属精神,一种可以信赖的权威结构,一种来自大家的互惠互利的意识,一种作为共有、共享的精神指引。
  2.什么是学术共同体
  现代意义上的“学术”概念来源于西方,指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活动主要从事的工作是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往往特别指知识的生产。而学术共同体这一概念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布朗提出来的,但它的实际存在形式很久远,追溯历史,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雅典学派和中国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较为典型。他们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学术共同体的雏形。下面列出了部分学者对学术共同体的认识,同时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布朗在一篇题为《科学的自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他把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而库恩认为,学术共同体是由一些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组成,他们由他们所受教育和训练中的共同因素结合在一起。他们自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韩启德指出,所谓的学术共同体就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群体。[4]马骁将其定义为,由遵循同一范式的学术人所组成的科学研究群体,在这种范式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其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并拥有相近的价值、观念和目标。[5]
  笔者认为,学术共同体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人,为了共同的价值理念或兴趣目标,并且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而构成的一个群体。
  (1)学术共同体的构成要素。第一,要有学术共同体的主体。学术共同体的主体一般是由许多有着共同追求、遵循同一范式的、有着很强的专业取向的人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研究队伍。学术共同体中的成员一般是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就或已接受过良好专业训练并有一定科研基础的专业人员。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独立研究活动已经无法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步伐,所以很多人往往选择加入相关的学术共同体。而且一般来说,一个学术共同体里往往存在着旗帜性人物,从而起到领军的作用。
  第二,有一个主体赖以从事活动的领域。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其主体所从事研究的领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如物理学共同体、化学共同体、动物学共同体等等。一个发展成熟的学术共同体,往往有成熟的思想理论和学术阵地,如有出版的报纸、期刊等。
  第三,有共同奋斗的目标,即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学术共同体内部成员是由一些学有所长的专家组成,这些成员受到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探索共同的目标。
  第四,有相应的内在制度。学术共同体要有以学术为中心的制度安排,建立一些规则,这些规则是促进其成员间信任和自由的规则,更是学术共同体赖以构建良好秩序、提高决策能力、完善规范的基础。如果缺少共同体普遍认同的这种基础,那么其开展真正的学术活动也就没有可能。所以说,要维系任何一个组织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相应的制度,要让一个组织的运作富有效率和成效,必须有好的制度安排,内部人员必须有共同遵从的理论主张和行为规范,如奖惩机制等等。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术共同体也不例外,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五,成员相互间具有心理上的联系,狭义地理解为归属感。学术共同体应当能够让一个热心科学研究,或者热心追寻真理的人感受到他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每天为了学术之外的事情纠缠不休。如果整天疲于生活、学术和人际关系的周旋,那么这一共同体必然毫无生机,更不用说能潜心于真理、致力于科研了。相反,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其成员彼此间存在交流、合作和依赖的关系,通过参与学术共同体的活动,能得到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
  (2)学术共同体的活动形式。学术共同体的活动形式主要有学术讨论会(Seminar)、专题讨论会(Workshop)和科研项目(Program)。学术成果主要涉及工作报告(Working Paper)、会议论文(Conference Paper)与公开发表的论文(Paper)。[6]
  学术讨论会——一般会有一个要讨论的主题,比较正规的讨论会,还会有一个主持人和报告人,报告过程中可以提问,谈感想,更注重讨论。讨论的内容并非成熟之后才拿到课堂上公布,可以是尚未清晰的问题。这样利用“头脑风暴法”,使报告人在讨论中拓展思路,加强认识。
  专题讨论会——从组织形式上看,专题讨论会,虽然名为专题,但数目可以包含几个,就像一个车间同时可以生产几个产品一样。组织者要提前一段时间向相关人员发通知,邀请一些名家主持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要进行一天或几天的讨论,非常接近国内的学术研讨会,相当于国外的学术年会;从内容上看,也要比学术讨论会正式。通过精心准备,认真讨论,其成果往往结集出版。
  研究项目——项目在学术共同体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通过项目汇聚研究人员。学术共同体需要领军人物,也需要成“军”之兵,兵汇聚在一起要有事可做,项目是可为之“事”;通过项目解决学术活动经费。经费为学术活动提供基础保障。
  二、学术共同体的特征
  1.内聚性
  一个学术共同体往往有以权威的学术带头人为组织的“核”,而把众多有才华的学者或专家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学术共同体越成熟,其内聚性也越强,吸引力也越大。
  2.封闭性
  学术共同体不是一般的社会团体或组织,有其高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外行和日常生活的要求要绝缘。
  3.排他性
  学术共同体之间是相互竞争的,排斥异己思想。不过这种在学术思想上的党同伐异,易形成门户之见,从而也会削弱自身的生命力,这是排他性所形成的消极一面。
  4.自主性
  这里所说的自主性是与政治和商业的“他治”相对的“学术自主性”。学术是一个自主的王国,学术共同体为学术自由营造了“学有专长,意有专趣”的氛围。
  5.国际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尤其是现在——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到达胜利的彼岸。学术共同体之间不得不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布鲁塞尔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当然,知识是不分国界的,学术知识的可共享性,也成为学术共同体国际化的重要根据。
  三、学术共同体的分类
  1.正式的学术共同体与非正式的学术共同体
  正式的学术共同体是根据人员编制、章程或者其他正式文件而建立的,有严格的规范性和等级性。成员之间有公事往来,这也是由文件明文规定的,他们之间有从属关系或平行关系,任务中有明确的分工。学会是正式的学术共同体典型的代表,如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各种协会、学会、社团。
  非正式的学术共同体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只要那些专业人员在该领域内取得一定研究成果,赢得同行的认可即可,他们往往被称之为学派。如英国科学政策研究中心(SPRU)早期核心人物是C·弗里曼,他本人的学术成就很突出,先后有《产业创新经济学》[7]和《失业与技术创新》[8]等经典著作流传于世。尤其是他主张创新研究要从熊彼特开始,提出“新技术系统”和“技术-经济范式”等核心概念。围绕这些基本范畴,帕维特、多西和索蒂等人就创新与经济周期问题、创新与失业问题和创新系统与市场结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因成果卓著和影响较大,被世人称为“新熊彼特学派”。此外还有如数学史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心理学史上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等等都是比较有知名度的学派。
  2.消极性的学术共同体与积极性的学术共同体[9]
  “消极性学术共同体”——是基于教育体制与职业分工而自然生成的松散性的学术共同体,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界”。
  “积极性学术共同体”——是一种特定的具有理想性的学术共同体,它是知识分子基于自身的学术理想与批判理性而自觉建构起来的一种具有特定内聚力的“学术共同体”。
  四、发展学术共同体的意义
  1.促进科学发展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学科内部与学科之间的多领域不断交叉融合,人们之间合作日益加强。学术共同体能在资源分配上获得优势,产生优势效应——人才集中和资源的优势整合,从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学术共同体的发展也有助于维护学术自由和独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有助于其成员在相关领域内的健康成长,从而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
  2.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术共同体有知识信息的集中共享优势,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机制,为内部成员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平等的、自由的学术交流的平台。成员之间通过彼此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可以充分提高科研的效率。通过交流与合作也可以提高研究人员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知情权,避免了重复研究所造成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3.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学术共同体存在的意义在于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主体一般是该学科领域内取得一定成绩、较有影响力的专业人才。一旦这些人才加入某个学术共同体,他们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从而在无形之中完成了对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使命。
  4.提高学术审查与评价的权威
  如果没有学术共同体的存在,我们就无从检测学术含量的真假与轻重。学术的标准与分歧、优秀研究团队、高价值研究项目等等,不是由媒体来加封的,也不是哪一级组织决定的,更不可能是社会大众一人一票评选的,所有这些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尽管学术共同体也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但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8-65.
  [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英]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
  [4]2009年9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致开幕词[Z].
  [5]马骁.学术共同体及其组织理论研究[D].淮北:淮北煤炭师范学院,2009.
  [6]丁云龙.国外学术共同体学术研究体例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38.
  [7]Freeman C.Economics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London: Frances Printer,1982.
  [8]Freeman C,Clark J,Soete L.Unemploy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M].London: Green Wood Press,1982.
  [9]杨春忠.走向“积极性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及其关系[EB/OL].http://www.acriticism.com/2006-03-01.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的定义、发展和现状,总结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核电仿真机教学法和多媒体虚拟操作教学法,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教改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电仿真机  作者简介:郭江华(1979-),男,湖北浠水人,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期刊
摘要:“物理化学”是东北电力大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及“物理化学”自身特点,从教学方法、教材内容、考核手段等几个环节探讨近几年在“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方面的尝试与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  作者简介:石月丹(1977-),女,吉林梅河口人,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讲师;刘春光(1976-),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
期刊
摘要: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生事物与新的教育手段。本文以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创业教育为例,提出以理论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在理论环节上,以构建并完善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为主,创业教育课程为辅;在实践环节上,减少验证型实验,增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课程,高度重视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载体作用。  关键词:创业教育;电子信息类;理论环节;实践环节  作者简介:卢森幸(1977-),男,壮族,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介绍了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八种途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沁遥(1976-),女,四川自贡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项目建设办公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热能动力、高职教育管理;李开勤(1957-),女,四川雅安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
期刊
摘要:地方高校机械类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并综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首先界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概念及其特征,而后探讨了地方高校研究生论文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并从研究生招生、学术道德、学术交流、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机械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作者简介:李会强(1976-),男,河南洛阳人,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胡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外籍专业课教师来华参与专业课授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加强对外籍专业课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便尤为重要。本课题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外教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监控体系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强化。  关键词:教学质量;外籍专业课教师;监控系统  作者简介:杨潇(1983-),男,甘肃环县人,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助
期刊
摘要: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在西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主题的分析,了解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现状和学科特点,最后总结出高等教育学具有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特点。  关键词:西部高校;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兰州大学  作者简介:王根顺(1951-),男,甘肃秦安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周晓玉(1985-),女,河南南阳人
期刊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简单分析我国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育工作实践提出了如何深化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深化改革  作者简介:尹淑萍(1968-),女,河南沈丘人,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
期刊
摘要:基于MATLAB的强大的计算功能和绘图功能,把其引入到理论力学的教学中,并绍了MATLAB在理论力学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MATLAB软件;理论力学;运动轨迹  作者简介:王清(1982-),女,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龚长青(1979-),女,山东济宁人,菏泽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山东菏泽27401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
期刊
摘要:统筹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增强项目建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实施“质量工程”工作的实际,从建设思路、具体规划、实践经验等方面分析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途径,介绍了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植教学团队与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及实践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与实效。  关键词:质量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