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163-01
数学教育在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并能借助这些素养,来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会经常发现学生出现漏题、抄错题、算错等现象,导致无法正确把握和处理数及符号的信息,大多数人把这样的错误归咎为“粗心”。在粗心现象的背后,探求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
根源之一:知识掌握不熟练——欲速不达
数与计算一直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习惯的养成,计算能力的切实提高成了当下数学教学不得不好好审视的课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和一位数的加、减法。但有一部分孩子养成了依赖手指数数或画小棒的习惯,写作业时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快,心里一急,手上就容易出错,9-6=2便出现了。
表面上看,纯属粗心,其实,孩子出错的真正原因是他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
对策:有效训练,巧中求快
解决计算速度慢、错误率高这类问题的办法是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高度重视,归纳关键知识点,作为有效刺激对象,通过反复强化,求得注意的高效分配。
案例一:在学过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知识后,上课前我出了几道口算。师:9+2=?
生1:9+2=11
师:那15-7=?赵明,你回答,可以吗?(他有点为难)
赵明:等等,老师我会的。
生2:我会,我会,老师,我知道得8.(别的同学急不可耐地抢答了)
赵明:能告诉我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生2:我练得多,看见题目就知道答案是多少了,不需要想。
生3:我是这样算的:15可以分成10和5,先用10-7=3,再用5+ 3=8。
生4:也可以先用17-7=10,然后用10-2=8。
生5:我用15-5=10,再用10-2=8。
……
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都应加强算理分析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取分散、集中结合练,多种形式变换练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充分挖掘计算中的育人价值,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四则运算的各种算法,充分交流、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计算策略和灵动的计算思维。让学生找回自尊自信,通过自我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根源之二:知识理解不透彻——游离本真
在心理学上,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再认和再现两种水平。显然,再现比再认的认知水平要高。前面没理解透彻,后续知识的学习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进行不下去。
如简便运算195—98,有的学生算成了:195—98=195—100—2=95—2=93。经过教师提醒,学生或许能订正195—98=195—100+2=95+2=97。这时,我们不能轻易地放过去,仅把他们当作粗心。
对策:诱情入境,内化提升
情境承载着教学内容,并且发挥了沟通学生经验世界与数学世界的桥梁作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它要能起到“诱情入境”的作用。
根源之三:缺失认真审题的习惯——前功尽弃
“噢,我把乘号看成加号了。”
“题目要求从大到小排列,我写成从小到大了。”
“题目前后单位不统一,我没在意失分了。”
“图上画的是圆锥,我当成圆柱,求体积忘了除以3。”
……
这些话在下发作业本和试卷时常常会听到,这其实是学生审题不仔细造成的,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还没养成。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学生审题意识薄弱,想当然做的现象较多见。结果是“不懂的不会做,懂的却做错”。
审题说到底就是方法与习惯。
对策:“眼看”、“手动”、“脑思”。
“眼看”是前提。在读题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尖指着一字一字地读,读流畅,读正确,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
“手动”是方法: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批注,必要时还可以画图加以理解。
“脑思”是关键:审题时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准确、全面、快速思考。
学生养成了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粗心”,看似小毛病,实则大问题。透过表面的迷雾,我们要明察暗里的“毒瘤”。作为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坦然面对,寻求灵动的对策,以求有效而迅速地越过这种必然,达成数学素养形成的最终目标!
数学教育在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并能借助这些素养,来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会经常发现学生出现漏题、抄错题、算错等现象,导致无法正确把握和处理数及符号的信息,大多数人把这样的错误归咎为“粗心”。在粗心现象的背后,探求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
根源之一:知识掌握不熟练——欲速不达
数与计算一直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习惯的养成,计算能力的切实提高成了当下数学教学不得不好好审视的课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和一位数的加、减法。但有一部分孩子养成了依赖手指数数或画小棒的习惯,写作业时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快,心里一急,手上就容易出错,9-6=2便出现了。
表面上看,纯属粗心,其实,孩子出错的真正原因是他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
对策:有效训练,巧中求快
解决计算速度慢、错误率高这类问题的办法是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高度重视,归纳关键知识点,作为有效刺激对象,通过反复强化,求得注意的高效分配。
案例一:在学过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知识后,上课前我出了几道口算。师:9+2=?
生1:9+2=11
师:那15-7=?赵明,你回答,可以吗?(他有点为难)
赵明:等等,老师我会的。
生2:我会,我会,老师,我知道得8.(别的同学急不可耐地抢答了)
赵明:能告诉我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生2:我练得多,看见题目就知道答案是多少了,不需要想。
生3:我是这样算的:15可以分成10和5,先用10-7=3,再用5+ 3=8。
生4:也可以先用17-7=10,然后用10-2=8。
生5:我用15-5=10,再用10-2=8。
……
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都应加强算理分析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取分散、集中结合练,多种形式变换练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充分挖掘计算中的育人价值,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四则运算的各种算法,充分交流、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计算策略和灵动的计算思维。让学生找回自尊自信,通过自我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根源之二:知识理解不透彻——游离本真
在心理学上,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再认和再现两种水平。显然,再现比再认的认知水平要高。前面没理解透彻,后续知识的学习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进行不下去。
如简便运算195—98,有的学生算成了:195—98=195—100—2=95—2=93。经过教师提醒,学生或许能订正195—98=195—100+2=95+2=97。这时,我们不能轻易地放过去,仅把他们当作粗心。
对策:诱情入境,内化提升
情境承载着教学内容,并且发挥了沟通学生经验世界与数学世界的桥梁作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它要能起到“诱情入境”的作用。
根源之三:缺失认真审题的习惯——前功尽弃
“噢,我把乘号看成加号了。”
“题目要求从大到小排列,我写成从小到大了。”
“题目前后单位不统一,我没在意失分了。”
“图上画的是圆锥,我当成圆柱,求体积忘了除以3。”
……
这些话在下发作业本和试卷时常常会听到,这其实是学生审题不仔细造成的,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还没养成。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学生审题意识薄弱,想当然做的现象较多见。结果是“不懂的不会做,懂的却做错”。
审题说到底就是方法与习惯。
对策:“眼看”、“手动”、“脑思”。
“眼看”是前提。在读题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尖指着一字一字地读,读流畅,读正确,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
“手动”是方法: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批注,必要时还可以画图加以理解。
“脑思”是关键:审题时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准确、全面、快速思考。
学生养成了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粗心”,看似小毛病,实则大问题。透过表面的迷雾,我们要明察暗里的“毒瘤”。作为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坦然面对,寻求灵动的对策,以求有效而迅速地越过这种必然,达成数学素养形成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