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地表重力场变化的一种可能解释——应力-损伤耦合效应

来源 :地震地质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运用损伤力学研究方法 ,提出孕震过程中引起地壳破坏的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利用应变等效性假设 ,推导了地壳体的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与地表重力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根据岩石力学实验的不同加载途径 ,模拟了 1976年唐山 7 8级地震和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重力演化的不同特征 ,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表明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可以作为地震前地壳重力变化的一种物理解释。
其他文献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在紫外波长范围内,以CHCl3为溶剂,测定了苯乙烯与2,3-二氰基-2,3-二(对,间-二甲氧基苯)丁二酸二乙酯或丙烯腈形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的络合常数,根据结构不同
割草机器人全覆盖式路径规划以差分定位技术为理论基础,综合利用了定位技术、信息链接技术、串口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避障算法,基于定位精度和环境等因素对割草机器人的全覆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长期Ⅱ卜束引起骨质疏松原因分析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共80例。统计分析长期卧
大班孩子将要升入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是家长特别关注的话题。我园依托市级课题“幼小衔接教育实践活动与研究”,注重家园联系,发挥家长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小衔接活动,
摘要:教师知识是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为达到有效教学所具有的一系列经验、知识与技能的总称。我国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经历了从专业化阶段注重自然教育和道德教育,到职业化阶段重视儿童学习,再到专业化阶段以儿童成长为导向。未来随着学前教育内涵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在专业化后期,幼儿教师知识结构从关注教师的外显知识到重视教师的缄默知识,从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到重视教师在教育现场的实践性知识与教育智慧。  关键词: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