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朝阳市 2017年春季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 年春季(3~5月)气候特点是季内温度偏高,热量条件良好;降水极端偏少,对朝阳地区开展春播活动十分不利;虽然季内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为设施农业提供了良好光、温条件,但较大的春风对朝阳日光温室大棚还会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朝阳市;春季气候;干旱;春季大风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9.045
朝阳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处于内蒙古高原沿海平原过度的阶梯近海分界地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易旱气候区。从朝阳多年农业生产的实践来看,如果光、温、水等主要气候指标为平均年值,只能保证动、植物基本生长发育需求,这对传统农业生产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可以充分的掌握朝阳气候的特点与规律,便能扭转这一先天弱势,在农业生产上开拓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2017年朝阳市的春季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对应措施。
1春季气候概况
1.1热量条件分析
朝阳市春季平均气温为11.7℃,比历年同期(10.3℃)高1.4℃。3月、4月、5月份气温均偏高。春季最低气温-15.0℃,出现在3月6日(老建平),春季最高气温为40.5℃,出现在5月18日(朝阳)。其中5月下旬,受高空暖脊和地面热低压影响,地面盛行西南风,最高气温急剧升高。5月17日朝阳国家级基准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5.0℃,5月18日最高气温攀升到40.5℃,突破历史上同日最高气温极值,在5月历史上最高气温排列第二位,仅次于2001年5月19日出现的41.3℃。
3月26日,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冻土已经化透,其他地区冻土深度在16~127厘米之间。截至4月5日朝阳地区土壤基本完全化通。
1.2降水分析
春季朝阳市总降水量为31.7毫米,与历年同期(77.4毫米)相比偏少45.7毫米,偏少59%。3月至5月中旬,全市一直无有效降水出现。直到5月下旬,朝阳地区出现三次降雨过程,对严重的旱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其中5月22日~23日,全市普降小雨到中雨,平均降水量为14.1毫米。降水量超过15毫米的乡镇有73个,超过10毫米的乡镇有115个。此次降水缓解了严重旱情,对已经播种的作物出苗、苗期生长非常有利,给未播种地区创造了土壤增墒,抢墒播种的好时机。
1.3光照分析
春季日照总时数为780.3小时,比历年同期(752.1小时)偏多28.2小时。3月日照时数偏少,4月、5月日照时数偏多。除了朝阳春季日照时数为697.9小时,较历年(724.9小时)明显偏少以外,其他地区均较历年同期偏多。
2春季气象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早春回暖早、气温总体偏高,光热条件良好
3月、4月气温较历年偏高,利于土壤解冻和提早开展春播活动,同时为温室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热量条件,利于农业大棚果菜的生产。除朝阳以外,其他地区的光照条件均不错,对设施农业十分有利。
2.2春季降水极端偏少,朝阳地区旱情严峻
3月3日全市测墒结果显示:朝阳南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建平和北票局部地区中度干旱。3月份朝阳地区降水量异常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为0.7毫米,比历年同期(8.0毫米)偏少7.3毫米,其中北票市偏少8.1毫米,降水距平百分率为-99%~-69%。由于降水偏少,春风较大,气温偏高,对农田保墒不利。到4月13日,南部温度墒情适宜的凌源市、喀左縣已经开始播种大田。4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为0.4毫米,比历年同期(23.6毫米)偏少23.2毫米,偏少98%。偏高的气温,导致土壤失墒迅速,致使大部分地区出现中、重度干旱,旱情较重地区大田作物未能适时播种。5月中上旬虽然出现三次阵雨天气过程,但对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墒情作用有限,不能缓解干旱状况。截至5月底,根据农业部门统计,朝阳市大田播种农作物已经播种400多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旱情较重的地区,春播进度缓慢。
2.3春风大,火险等级高,不利于设施农业生产
大风危害一直是朝阳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对设施农业的破坏性一直很大,在春季主要表现在刮飞、刮破棚膜、损坏大棚设施、降低或破坏大棚的保温性能。据统计,朝阳市气象台在2017年春季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40期,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2期,大风橙色预警信号2期。大风日数最多地区为朝阳县,多达17天。朝阳地区的最大风速分布的大值区在叶柏寿和凌源附近,最大可达23米/秒。由此可见,朝阳地区春季多大风,尤其是今年更是大风不断。降水偏少,气候干燥,再加上过大的春风,朝阳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极高,要做好防火工作。同时大风又降低了日光温室大棚的稳固性,对设施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参考文献
[1]兰春阳.辽宁省朝阳市防雷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03).
[2]王晓霞,冯淑霞,李书君.2015年春季辽宁省朝阳市气候特征及农业影响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6,(01).
作者简介:桑林,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学。
关键词:朝阳市;春季气候;干旱;春季大风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9.045
朝阳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处于内蒙古高原沿海平原过度的阶梯近海分界地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易旱气候区。从朝阳多年农业生产的实践来看,如果光、温、水等主要气候指标为平均年值,只能保证动、植物基本生长发育需求,这对传统农业生产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可以充分的掌握朝阳气候的特点与规律,便能扭转这一先天弱势,在农业生产上开拓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2017年朝阳市的春季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对应措施。
1春季气候概况
1.1热量条件分析
朝阳市春季平均气温为11.7℃,比历年同期(10.3℃)高1.4℃。3月、4月、5月份气温均偏高。春季最低气温-15.0℃,出现在3月6日(老建平),春季最高气温为40.5℃,出现在5月18日(朝阳)。其中5月下旬,受高空暖脊和地面热低压影响,地面盛行西南风,最高气温急剧升高。5月17日朝阳国家级基准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5.0℃,5月18日最高气温攀升到40.5℃,突破历史上同日最高气温极值,在5月历史上最高气温排列第二位,仅次于2001年5月19日出现的41.3℃。
3月26日,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冻土已经化透,其他地区冻土深度在16~127厘米之间。截至4月5日朝阳地区土壤基本完全化通。
1.2降水分析
春季朝阳市总降水量为31.7毫米,与历年同期(77.4毫米)相比偏少45.7毫米,偏少59%。3月至5月中旬,全市一直无有效降水出现。直到5月下旬,朝阳地区出现三次降雨过程,对严重的旱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其中5月22日~23日,全市普降小雨到中雨,平均降水量为14.1毫米。降水量超过15毫米的乡镇有73个,超过10毫米的乡镇有115个。此次降水缓解了严重旱情,对已经播种的作物出苗、苗期生长非常有利,给未播种地区创造了土壤增墒,抢墒播种的好时机。
1.3光照分析
春季日照总时数为780.3小时,比历年同期(752.1小时)偏多28.2小时。3月日照时数偏少,4月、5月日照时数偏多。除了朝阳春季日照时数为697.9小时,较历年(724.9小时)明显偏少以外,其他地区均较历年同期偏多。
2春季气象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早春回暖早、气温总体偏高,光热条件良好
3月、4月气温较历年偏高,利于土壤解冻和提早开展春播活动,同时为温室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热量条件,利于农业大棚果菜的生产。除朝阳以外,其他地区的光照条件均不错,对设施农业十分有利。
2.2春季降水极端偏少,朝阳地区旱情严峻
3月3日全市测墒结果显示:朝阳南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建平和北票局部地区中度干旱。3月份朝阳地区降水量异常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为0.7毫米,比历年同期(8.0毫米)偏少7.3毫米,其中北票市偏少8.1毫米,降水距平百分率为-99%~-69%。由于降水偏少,春风较大,气温偏高,对农田保墒不利。到4月13日,南部温度墒情适宜的凌源市、喀左縣已经开始播种大田。4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为0.4毫米,比历年同期(23.6毫米)偏少23.2毫米,偏少98%。偏高的气温,导致土壤失墒迅速,致使大部分地区出现中、重度干旱,旱情较重地区大田作物未能适时播种。5月中上旬虽然出现三次阵雨天气过程,但对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墒情作用有限,不能缓解干旱状况。截至5月底,根据农业部门统计,朝阳市大田播种农作物已经播种400多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旱情较重的地区,春播进度缓慢。
2.3春风大,火险等级高,不利于设施农业生产
大风危害一直是朝阳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对设施农业的破坏性一直很大,在春季主要表现在刮飞、刮破棚膜、损坏大棚设施、降低或破坏大棚的保温性能。据统计,朝阳市气象台在2017年春季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40期,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2期,大风橙色预警信号2期。大风日数最多地区为朝阳县,多达17天。朝阳地区的最大风速分布的大值区在叶柏寿和凌源附近,最大可达23米/秒。由此可见,朝阳地区春季多大风,尤其是今年更是大风不断。降水偏少,气候干燥,再加上过大的春风,朝阳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极高,要做好防火工作。同时大风又降低了日光温室大棚的稳固性,对设施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参考文献
[1]兰春阳.辽宁省朝阳市防雷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03).
[2]王晓霞,冯淑霞,李书君.2015年春季辽宁省朝阳市气候特征及农业影响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6,(01).
作者简介:桑林,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