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十几年的教师生涯中,有大部分时间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而处理好问题学生的事情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头疼事,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事。我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因各种原因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理有障碍或孤僻、沉默少言等不良行为。我们通过研究和开展心理辅导,探索出适合我们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为推进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作一份贡献。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一定不健康心理。这些学生年龄小,由于地域的文化局限、家长文化水平、教育条件的局限,呈现胆量小、见识少、能力弱、陌生感强等特点。
一、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我通过个别访谈、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如下表现:①骄傲自负心理: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好,或长期担任班干部,或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或自恃父母有钱有权而骄蛮无理等。②自卑孤僻心理:有的学生由于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③贪图享受心理: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苦、生活上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④过分依赖心理: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往往容易造成流生。⑤任性自私心理: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顶撞父母,不孝敬长辈,在学校里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农村初中学生问题心理形成的原因
(1)生理上的原因: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开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
(2)心理的原因:随着学生生理变化,“成人感”出现,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感”,总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师长在他们心中的权威降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情绪比较冲动不能克制自己,在兴趣和愿望上常有随意性、多变性,在感情上较封闭,不愿对别人敞开心扉。
(3)环境的原因: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条件有利与否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针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和帮助,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健全的个性。根据对农村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从以下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学校要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师德建设;组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设置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利用广播站,宣传栏开展健康宣传;定期召开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座谈会等。
(二)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及歧视、嘲讽、挖苦学生,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信心、积极性,使学生的自尊得到满足、进取心得到了激发,师生之间关系更融洽。教育者不要吝啬了对学生的赞美,要努力让每一句话都充满积极的、肯定的、赞美性的字眼和语气,积极寻求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积极的一面,不失时机的加以赞美,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个满意的评价。
(三)班级要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加强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有计划地为班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他们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辅导;积極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书刊、在黑板报上开辟心理教育专栏,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①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在班内推行班干竞选、学生代表制等民主治班措施;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建设优秀班集体,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②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对班级问题和同学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动学生共同管理班级;宣传班级好人好事;开展“无批评日”活动;举办“我能行”演讲赛;班级“天天有歌声”活动等。③以榜样力量感染学生。用同龄人的群体效应影响学生,宣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兰花之星”的光荣事迹,感染学生;通过班干部的模范言行来影响同学,共同树立良好的班风。
(四)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体验到心理困惑,有待于父母抚慰。倘若缺乏这种感情爱抚,幼小的心灵就会忧伤,被孤独感笼罩,易形成孤僻的个性。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心理障碍就潜伏下来,长大以后遇到困难时,就无法正确克服,甚至走上邪路。有的家长还未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要重视每学期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
(五)重视社会教育功能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营造社会、学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聘请心理医生来校开辅导课或请当地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员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科的学习,多样的讲座活动等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实施情感教育,埋藏爱的种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作者简介:孙忠,安定区西寨中心小学。
注: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X[2017]GHB24号)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一定不健康心理。这些学生年龄小,由于地域的文化局限、家长文化水平、教育条件的局限,呈现胆量小、见识少、能力弱、陌生感强等特点。
一、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我通过个别访谈、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如下表现:①骄傲自负心理: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好,或长期担任班干部,或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或自恃父母有钱有权而骄蛮无理等。②自卑孤僻心理:有的学生由于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③贪图享受心理: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苦、生活上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④过分依赖心理: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往往容易造成流生。⑤任性自私心理: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顶撞父母,不孝敬长辈,在学校里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农村初中学生问题心理形成的原因
(1)生理上的原因: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开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
(2)心理的原因:随着学生生理变化,“成人感”出现,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感”,总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师长在他们心中的权威降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情绪比较冲动不能克制自己,在兴趣和愿望上常有随意性、多变性,在感情上较封闭,不愿对别人敞开心扉。
(3)环境的原因: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条件有利与否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针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和帮助,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健全的个性。根据对农村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从以下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学校要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师德建设;组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设置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利用广播站,宣传栏开展健康宣传;定期召开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座谈会等。
(二)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及歧视、嘲讽、挖苦学生,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信心、积极性,使学生的自尊得到满足、进取心得到了激发,师生之间关系更融洽。教育者不要吝啬了对学生的赞美,要努力让每一句话都充满积极的、肯定的、赞美性的字眼和语气,积极寻求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积极的一面,不失时机的加以赞美,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个满意的评价。
(三)班级要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加强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有计划地为班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他们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辅导;积極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书刊、在黑板报上开辟心理教育专栏,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①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在班内推行班干竞选、学生代表制等民主治班措施;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建设优秀班集体,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②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对班级问题和同学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动学生共同管理班级;宣传班级好人好事;开展“无批评日”活动;举办“我能行”演讲赛;班级“天天有歌声”活动等。③以榜样力量感染学生。用同龄人的群体效应影响学生,宣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兰花之星”的光荣事迹,感染学生;通过班干部的模范言行来影响同学,共同树立良好的班风。
(四)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体验到心理困惑,有待于父母抚慰。倘若缺乏这种感情爱抚,幼小的心灵就会忧伤,被孤独感笼罩,易形成孤僻的个性。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心理障碍就潜伏下来,长大以后遇到困难时,就无法正确克服,甚至走上邪路。有的家长还未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要重视每学期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
(五)重视社会教育功能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营造社会、学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聘请心理医生来校开辅导课或请当地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员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科的学习,多样的讲座活动等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实施情感教育,埋藏爱的种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作者简介:孙忠,安定区西寨中心小学。
注: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X[2017]GHB24号)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