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的高涨,养生保健类图书源源不断地出现,并一度占据了国内图书畅榜的重要位置,但因为一些名不副实的图书的出现使整个养生保健类图书市场严重滑坡。那么,如何对养生保健类图书进行编辑出版、营销,在这篇文章将会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养生书;编辑;营销;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有二百多家出版社出版养生类的书籍,2007年增加到了三百多家,到了2009年,已经有四百多家出版机构参与其中。由此可见,养生保健类图书的需求量很大。经历了信任危机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如今又开始受到关注,可以说是进入了后养生书时代,如何做好养生保健类图书并做好营销,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各类“养生明星”过气,权威专家一枝独秀
近些年来,市面上养生保健类的书籍很多,但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图书则是通过网络资料的东凑西凑而写成的,对老百姓的日常保健养生意义不大,甚至产生误导作用。到了2010年,养生保健类图书受到张悟本事件的影响遭遇了信任危机,使得这类图书的销量大幅度降低,这一事件使人们不愿意再继续信任“养生明星”的养生奇谈,大多数人回归了理性,开始科学地思考养生问题,不再盲目相信所谓的专家和养生明星。
(一)专业的作者带来科学的养生理念。多次调研后发现,只有真正权威专家编写的养生保健类图书才能给读者们提供科学知识的饕餮盛宴,并为人们的健康添砖加瓦,坚持严谨、科学才是养生保健类图书能生存并发展的唯一出路。出版社应该以传播科学的养生知识为己任,不迷信“养生明星”,致力于将专业的医学知识普及给读者。
(二)维护优秀专业作者。对养生保健类图书来说,好的作者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专业知识过硬,能给读者最科学的指导;二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作,这是医学知识能被广泛接受的基础。所以对于出版社来说,专业作者的是无价的财富,其维护至关重要,这不但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出版社的长期发展负责任。
(三)培养作者把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多数养生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比较多,读者在接收知识的同时,虽然能短暂记住,但是可能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点。所以应培养作者尽量把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些,在正确讲解养生知识的基础上,便于读者快速理解运用。
二、坚持专业化出版
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获得发展,都要坚持专业化的道路,“专业”是爬上行业金字塔顶端的必备硬件。有些“非专业”出版机构最多只能出一两本有市场的书,没有可持续性,因为在编辑资源和出版资源方面他们都很缺乏,只能投机取巧,而这些不能支撑他们的品牌发展,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其在读者中的公信力。
(一)出版集团的重新整合以及规划。出版集团的建立使原来较为分散的出版资源得到了整合,这样做可以合理规划出版资源,统一协调管理市场,提高专业化出版程度。
(二)出版专业化程度体现市场竞争力。只有坚持专业化出版,才能真正形成市场竞争力。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出版应在地方科技出版社和一些国家级大社的基础上进行品牌的再造,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最终才能得到读者的信任与支持。
三、培养专业的编辑团队
养生保健类图书不仅要求作者的专业性,也要求编辑团队的专业性。很多时候,出版单位盲目追求畅销书而缺少对专业编辑团队的培养。而实际上,优秀编辑团队的作用是将呆板的医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讀物的桥梁,好的团队是打造好书、畅销书的基础。培养一个稳健、专业、有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团队是做好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必备硬件。
(一)编辑所要具备的能力。第一,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素养,以此来确保这类图书的专业性。第二,不光要有知识,还要多进行培训,拓展思路、开拓视野,才能挖掘更好的选题点,为读者服好务。第三,好的编辑具备识别伪专家、伪科学的能力,保证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外,编辑必须要了解市场,策划出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健康向上的图书。
四、专家审读和读者监督
一是建立“专家集中审读”制度。出版社应该建立自己的医学专家库,形成一支专门的、长期的、稳定的审读团队。并且,这里所说的审读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这其中的利益交换,让审读具有权威性、公正性。
二是接受读者的监督。读者是图书内容的体验者,最有发言权。出版社应该积极接受读者意见并经常举办读者交流活动,以提高出书质量。还可以将审读专家的职务以及名字印在图书上,这样既可以确保公证性与权威性,也可以增加读者读养生类书的信任度,增加了养生保健图书的信誉度。
五、畅销向常销心态的转变
畅销书带来的巨大利益固然有诱惑力,但养生保健类图书更应针对不同读者群,多做长销书。出版社应制订出产品线细致的出版策略,结合本社的营销模式来策划图书产品,把每一种养生保健类图书都做踏实。这需要出版转变心态和发展策略,对规范市场、避免养生类图书的乱象也有帮助。
(一)细分市场,追求品牌发展。当今的图书市场,很难有一本书人人都喜欢,出版社应根据读者需求的不同,有区别地策划图书。这样做,才不会为了追求畅销而起花哨的书名、写虚假的推荐词以及夸张的宣传语;也可以降低一窝蜂上马、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现状。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品牌意识。注意培养和提高本社的作者团队,坚决杜绝投机取巧,稳步发展,致力于打造本社的品牌。第二,将市场推广做深做透,全方位地开展市场营销。第三,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一个图书品牌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对品种、利润的考核应该有阶梯性和长期性,以调动编辑和发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营销创新,培育新的图书市场
对于前面提到的张本悟事件,新华网曾发表过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而这一举动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中间,回购、打榜等手段既对读者造成了欺骗,也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则,严重影响了读者对营销推广的信任。现在,一方面要冷静分析市场,找到真正的适合养生保健类图书市场的营销方式,另一个方面要不断创新,以培育读者群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还应注重宣传图书内容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实用性,不能用“忽悠”读者的花哨招数,要根据读者的保健习惯选择适合他们的宣传方式和促销手段。比如,可以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推广,这是一个新的宣传手段,也是一个渠道的创新,从社区读者深入推广,普及一些养生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掀起他们的购买兴趣。
七、结语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逐渐重视,随着营销推广更加的贴近民生,科学、权威的养生科普知识必定会在广大读者群众中广泛传播,养生保健类图书将为全民健康养生素养的提高作出一份重要贡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陶安惠.后养生书时代的编辑与营销[J].出版发行研究;2010:35-37
[2]李勇.理性养生时代,谁来领军养生书[J].出版参考:业内资质版;2011,(1):31
关键词:养生书;编辑;营销;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有二百多家出版社出版养生类的书籍,2007年增加到了三百多家,到了2009年,已经有四百多家出版机构参与其中。由此可见,养生保健类图书的需求量很大。经历了信任危机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如今又开始受到关注,可以说是进入了后养生书时代,如何做好养生保健类图书并做好营销,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各类“养生明星”过气,权威专家一枝独秀
近些年来,市面上养生保健类的书籍很多,但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图书则是通过网络资料的东凑西凑而写成的,对老百姓的日常保健养生意义不大,甚至产生误导作用。到了2010年,养生保健类图书受到张悟本事件的影响遭遇了信任危机,使得这类图书的销量大幅度降低,这一事件使人们不愿意再继续信任“养生明星”的养生奇谈,大多数人回归了理性,开始科学地思考养生问题,不再盲目相信所谓的专家和养生明星。
(一)专业的作者带来科学的养生理念。多次调研后发现,只有真正权威专家编写的养生保健类图书才能给读者们提供科学知识的饕餮盛宴,并为人们的健康添砖加瓦,坚持严谨、科学才是养生保健类图书能生存并发展的唯一出路。出版社应该以传播科学的养生知识为己任,不迷信“养生明星”,致力于将专业的医学知识普及给读者。
(二)维护优秀专业作者。对养生保健类图书来说,好的作者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专业知识过硬,能给读者最科学的指导;二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作,这是医学知识能被广泛接受的基础。所以对于出版社来说,专业作者的是无价的财富,其维护至关重要,这不但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出版社的长期发展负责任。
(三)培养作者把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多数养生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比较多,读者在接收知识的同时,虽然能短暂记住,但是可能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点。所以应培养作者尽量把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些,在正确讲解养生知识的基础上,便于读者快速理解运用。
二、坚持专业化出版
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获得发展,都要坚持专业化的道路,“专业”是爬上行业金字塔顶端的必备硬件。有些“非专业”出版机构最多只能出一两本有市场的书,没有可持续性,因为在编辑资源和出版资源方面他们都很缺乏,只能投机取巧,而这些不能支撑他们的品牌发展,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其在读者中的公信力。
(一)出版集团的重新整合以及规划。出版集团的建立使原来较为分散的出版资源得到了整合,这样做可以合理规划出版资源,统一协调管理市场,提高专业化出版程度。
(二)出版专业化程度体现市场竞争力。只有坚持专业化出版,才能真正形成市场竞争力。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出版应在地方科技出版社和一些国家级大社的基础上进行品牌的再造,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最终才能得到读者的信任与支持。
三、培养专业的编辑团队
养生保健类图书不仅要求作者的专业性,也要求编辑团队的专业性。很多时候,出版单位盲目追求畅销书而缺少对专业编辑团队的培养。而实际上,优秀编辑团队的作用是将呆板的医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讀物的桥梁,好的团队是打造好书、畅销书的基础。培养一个稳健、专业、有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团队是做好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必备硬件。
(一)编辑所要具备的能力。第一,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素养,以此来确保这类图书的专业性。第二,不光要有知识,还要多进行培训,拓展思路、开拓视野,才能挖掘更好的选题点,为读者服好务。第三,好的编辑具备识别伪专家、伪科学的能力,保证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外,编辑必须要了解市场,策划出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健康向上的图书。
四、专家审读和读者监督
一是建立“专家集中审读”制度。出版社应该建立自己的医学专家库,形成一支专门的、长期的、稳定的审读团队。并且,这里所说的审读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这其中的利益交换,让审读具有权威性、公正性。
二是接受读者的监督。读者是图书内容的体验者,最有发言权。出版社应该积极接受读者意见并经常举办读者交流活动,以提高出书质量。还可以将审读专家的职务以及名字印在图书上,这样既可以确保公证性与权威性,也可以增加读者读养生类书的信任度,增加了养生保健图书的信誉度。
五、畅销向常销心态的转变
畅销书带来的巨大利益固然有诱惑力,但养生保健类图书更应针对不同读者群,多做长销书。出版社应制订出产品线细致的出版策略,结合本社的营销模式来策划图书产品,把每一种养生保健类图书都做踏实。这需要出版转变心态和发展策略,对规范市场、避免养生类图书的乱象也有帮助。
(一)细分市场,追求品牌发展。当今的图书市场,很难有一本书人人都喜欢,出版社应根据读者需求的不同,有区别地策划图书。这样做,才不会为了追求畅销而起花哨的书名、写虚假的推荐词以及夸张的宣传语;也可以降低一窝蜂上马、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现状。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品牌意识。注意培养和提高本社的作者团队,坚决杜绝投机取巧,稳步发展,致力于打造本社的品牌。第二,将市场推广做深做透,全方位地开展市场营销。第三,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一个图书品牌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对品种、利润的考核应该有阶梯性和长期性,以调动编辑和发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营销创新,培育新的图书市场
对于前面提到的张本悟事件,新华网曾发表过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而这一举动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中间,回购、打榜等手段既对读者造成了欺骗,也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则,严重影响了读者对营销推广的信任。现在,一方面要冷静分析市场,找到真正的适合养生保健类图书市场的营销方式,另一个方面要不断创新,以培育读者群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还应注重宣传图书内容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实用性,不能用“忽悠”读者的花哨招数,要根据读者的保健习惯选择适合他们的宣传方式和促销手段。比如,可以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推广,这是一个新的宣传手段,也是一个渠道的创新,从社区读者深入推广,普及一些养生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掀起他们的购买兴趣。
七、结语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逐渐重视,随着营销推广更加的贴近民生,科学、权威的养生科普知识必定会在广大读者群众中广泛传播,养生保健类图书将为全民健康养生素养的提高作出一份重要贡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陶安惠.后养生书时代的编辑与营销[J].出版发行研究;2010:35-37
[2]李勇.理性养生时代,谁来领军养生书[J].出版参考:业内资质版;20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