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加剧,这就需要零售企业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實力。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的在加大,这就需要加强对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一、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商业零售企业都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全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只是将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成本控制和资产安全控制,而简单化理解内部控制就会导致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从而使商业零售企业无法适应当今市场激烈的竞争。现今有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相对比较简单并没有成为完整的体系。另外,大多数企业会偏向于重视事中和事后的控制,而忽略了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事先控制。也有一些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仅仅只是根据别的企业的模式生搬硬套,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特点,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能适应本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的控制偏离中心,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商品零售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去识别和分析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并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尽可能的去避免或者降低风险。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商品零售企业都比较缺乏风险意识,评估检测风险的方法也不全面,不准确,缺乏专门评估风险的机构,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实施力度也不够大。在收益同风险成正比例关系的资本市场中,很多零售业企业有时候会选择为了追求到较高的经济利益,而冒着高风险的代价进行企业的违法经营,这样会使得企业的不论是市场风险,还是法律风险,还是破产风险都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最终都会导致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
3.商业零售企业审计部门职能弱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到位
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就需要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进行评价,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然而在我国大多数商业零售企业中,仍存在着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主要是商业零售企业审计部门的职能被弱化。审计部门负责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监督,然而在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内部审计在组织结构中,人员设置都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这就会严重妨碍了监督工作的实施。另外,很多企业的审计部门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负责的,这样就会出现所有事情都是由领导来决定,但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发言权,这样就会使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不能有效实行。
4.商业零售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素质不高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内部控制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因素。因此零售企业想要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就要注意管理者的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零售企业中,管理者的权利远高于管理者的义务,另外,由于企业的激励机制比较欠缺,导致管理者相对比较缺乏自我管理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导致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偏低,企业的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相对较低,与当前的管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1.商业零售企业重视内部权利的相互制衡
如果在单位中个人权利比较集中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那这个企业的管理就会具有很大的风险,容易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然而,公司所有的管理和经营全部由一个人控制的现象在商业零售企业却经常发生,这种样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我国商业零售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使权利均衡地分配到各个部门,在商业零售企业的重点部门是采购和销售部门,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仅仅存在于这两个部门之间,而是要将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细化,排查该环节的内部控制风险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全覆盖,从而有效防范风险,减少单位潜在的损失。
2.完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商业零售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够完善。因此,商业零售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同时,要依据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商业零售企业统一的规范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使企业资金和财务管理中的具体的职责都足够明确。同时要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每天和经营相关的所有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数据中心,方便管理人员了解当天的交易情况了解所需的所有数据。
3.加强对商业零售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监督
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职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行。加强商业零售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能力需要从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能力和外部控制监督能力两方面来做起。在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能力方面,商业零售企业要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要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的方式来加强内部的财务监督,例如,要对银行的对账单财务报表还有各种的相关文件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性。商业零售企业的外部监督是指通过外部审计或者社会监督来进行监督,外部审计一般是指年度报表审计,对企业的财务处理不够规范或者违规的现象进行通报批评,社会监督是指企业通过社会宣传,号召社会大众对企业的内部操作进行监督。
4.提升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
商业零售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提升商业零售企业员工,尤其是决策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商业零售企业要对员工经常性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使各个部门员工在充分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前提下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其次,商业零售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现阶段大多数商业零售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特别专业的管理知识储备,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偏低,所以商业零售企业要采取聘请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来企业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讲解,向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咨询服务,通过讲解咨询来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控制管理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商业零售企业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体经营水平,各个商业零售企业都应该积极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且严格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从而有效的避免一些管理的风险,使企业得到快速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萍萍.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现代商业,2015,08:243-244.
[2]沈霞琴.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20):56-57.
[3]岳世忠,袁春燕.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4(12):142-145.
[4]张宏伟.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J].商业会计,2014,4(11):104-105.
[5]陈颖.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企业导报,2014,6(19):70-71.
[6]朱立明.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7(9):203-205,194.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的在加大,这就需要加强对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一、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商业零售企业都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全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只是将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成本控制和资产安全控制,而简单化理解内部控制就会导致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从而使商业零售企业无法适应当今市场激烈的竞争。现今有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相对比较简单并没有成为完整的体系。另外,大多数企业会偏向于重视事中和事后的控制,而忽略了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事先控制。也有一些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仅仅只是根据别的企业的模式生搬硬套,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特点,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能适应本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的控制偏离中心,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商品零售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去识别和分析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并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尽可能的去避免或者降低风险。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商品零售企业都比较缺乏风险意识,评估检测风险的方法也不全面,不准确,缺乏专门评估风险的机构,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实施力度也不够大。在收益同风险成正比例关系的资本市场中,很多零售业企业有时候会选择为了追求到较高的经济利益,而冒着高风险的代价进行企业的违法经营,这样会使得企业的不论是市场风险,还是法律风险,还是破产风险都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最终都会导致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
3.商业零售企业审计部门职能弱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到位
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就需要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进行评价,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然而在我国大多数商业零售企业中,仍存在着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主要是商业零售企业审计部门的职能被弱化。审计部门负责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监督,然而在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内部审计在组织结构中,人员设置都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这就会严重妨碍了监督工作的实施。另外,很多企业的审计部门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负责的,这样就会出现所有事情都是由领导来决定,但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发言权,这样就会使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不能有效实行。
4.商业零售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素质不高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内部控制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因素。因此零售企业想要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就要注意管理者的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零售企业中,管理者的权利远高于管理者的义务,另外,由于企业的激励机制比较欠缺,导致管理者相对比较缺乏自我管理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导致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偏低,企业的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相对较低,与当前的管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1.商业零售企业重视内部权利的相互制衡
如果在单位中个人权利比较集中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那这个企业的管理就会具有很大的风险,容易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然而,公司所有的管理和经营全部由一个人控制的现象在商业零售企业却经常发生,这种样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我国商业零售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使权利均衡地分配到各个部门,在商业零售企业的重点部门是采购和销售部门,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仅仅存在于这两个部门之间,而是要将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细化,排查该环节的内部控制风险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全覆盖,从而有效防范风险,减少单位潜在的损失。
2.完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商业零售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够完善。因此,商业零售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同时,要依据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商业零售企业统一的规范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使企业资金和财务管理中的具体的职责都足够明确。同时要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每天和经营相关的所有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数据中心,方便管理人员了解当天的交易情况了解所需的所有数据。
3.加强对商业零售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监督
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职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行。加强商业零售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能力需要从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能力和外部控制监督能力两方面来做起。在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能力方面,商业零售企业要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要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的方式来加强内部的财务监督,例如,要对银行的对账单财务报表还有各种的相关文件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性。商业零售企业的外部监督是指通过外部审计或者社会监督来进行监督,外部审计一般是指年度报表审计,对企业的财务处理不够规范或者违规的现象进行通报批评,社会监督是指企业通过社会宣传,号召社会大众对企业的内部操作进行监督。
4.提升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
商业零售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提升商业零售企业员工,尤其是决策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商业零售企业要对员工经常性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使各个部门员工在充分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前提下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其次,商业零售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现阶段大多数商业零售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特别专业的管理知识储备,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偏低,所以商业零售企业要采取聘请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来企业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讲解,向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咨询服务,通过讲解咨询来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控制管理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商业零售企业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体经营水平,各个商业零售企业都应该积极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且严格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从而有效的避免一些管理的风险,使企业得到快速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萍萍.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现代商业,2015,08:243-244.
[2]沈霞琴.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20):56-57.
[3]岳世忠,袁春燕.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4(12):142-145.
[4]张宏伟.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J].商业会计,2014,4(11):104-105.
[5]陈颖.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企业导报,2014,6(19):70-71.
[6]朱立明.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7(9):203-20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