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初探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冲破学习国文以求功名观念的束缚,提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如今,语文教学的任务已由听说读写发展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思维和审美判断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中的人格、气质、兴趣等诸多方面。为此,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如下探讨。
  
  一、积极启发,让学生大胆参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师切忌操之过急。
  
  1、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辛勤耕耘。在新型课堂中,要求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性潜能。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循规蹈矩,何来创新的勇气?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是学习的主人。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潜在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重视班级学生间的认知差异,关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变一味指责错误为千方百计从错误中让学生获取成功体验;重视师生关系的融洽,变板着面孔进课堂为把微笑带进课堂。这样就能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枯燥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探索。
  
  2、要以学导教,实现教为学服务,建立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创新灵感。教师要摆正师生角色关系,明确学生是科学知识的探索者、构建者、应用者,而教师仅是组织者、激励者、协同者。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当少讲、少说,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同时,学生参与形式要多样,要充分协调学生的多种感应参与学习,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践,最终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启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鲁迅先生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值得敬重的,凭借想象,孩子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达小鸟都达到不了的地方。”这就强调了教师要为激发孩子的想象提供契机,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受紧密相连的。在现在的情境中,因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让“直接印象”籠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情感上的准备。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电影电视上看过海底世界吗?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让学生主动参与描述)这一节课,让我们再一道欣赏绮丽的海底风光吧!”优美的多媒体画面和生动的描述,把学生引入神秘的海底世界,他们纯真的脸上挂着笑容,显露出喜爱之情。精彩的教学表演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不断涌现。
  
  三、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发展创新的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均是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教师过多讲解、分析、说明。而学生惯于被动学习。教师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因此包办代替。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渐渐丧失。新课程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求异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首先提问学生:“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有的同学就说:“我觉得用‘昆虫迷法布尔’不也很好吗?”我很快地表扬了他们,引起其他同学的羡慕,并由此在课堂上展开了一场对课题的讨论,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进而获取知识,升华为思想,激起自我创新的意识。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新是孙子”的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到“行动”这一良性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展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之手、解放学生之口,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增长智慧,从而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总之,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老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给他们更多的独立实践和操作锻炼的机会,尽可能使他们少受一点限制和约束。这样,他们定能展开创新的翅膀自由翱翔。
其他文献
有位哲人说过,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孩子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笔者作为在教育一线工作二十多年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近二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对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有些粗浅的体会。  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不能认为功课好、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如果教育只面对这部分人,教育思想就错了。教育本身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要培养能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期刊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而,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作文教学却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写。本文论述了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积累培养 指导 阅读 评价 发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
期刊
新课程的语文课堂应改以往由教定学的传统模式为由学定教的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学得生动活泼,获得自主和谐发展。    一、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    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体性便是从改造客观世界角度提示人由受动变主动、能动的特性。”而“选择”则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运用选择机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
期刊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文言文,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审美文化、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礼”、“乐”的和谐统一,是一种以礼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文化。这种人文教育是对高尚人格的塑造,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今天,学生对人文科学的认识日益浅薄,十分需要我们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阐发古代文言文在这方面的社会作用。古代学者的作品中有许多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班主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这是一门艺术。笔者在教育教学
期刊
孟子曰:“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家认为,博大深邃的师爱是教育艺术王国的万有引力,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人间最崇高的强大力量。   下面就班级管理谈谈我的体会:    一、充分发挥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一带二导”上。“带”——发挥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班主任充分利用“身教
期刊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教材,已把语文实践活动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并列分类编排,更充分地体现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事实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于留心处皆语文!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更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
期刊
小学阶段经常会遇到写状物类的作文。所谓状物,就是用语言文字对物体进行叙述描写。状,是叙述、描写之意;物,是所描述的对象,既可以是动、植物,也可以是人工或自然形成的物品。对于此类作文,很多学生都不能像叙事类作文那样得心应手,往往一堂作文课下来,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此类作文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观察    俗话说,只有观察,才能熟悉,才有发现。状物作文更
期刊
教育的关键在学校,而对于学生个性的养成则在于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校联系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桥梁,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
期刊
一个小学班主任要有凝聚力,就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    一、真诚坦率    每接一个新班后,我总是尽可能做好三件事:一是开好和同学的见面会。会上,我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经历、兴趣和爱好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沟通感情。二是和学生谈心。一个个地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周围环境、个人交往和兴趣爱好等情况,熟悉学生,与他们交朋友。三是仔细留心观察。逐个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和心理、性格特点,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