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总结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健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
Discusses the high school chemistry new curriculum shallowly
Mou Xiong
【Abstract】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cess, the teacher should more consider student's need, only then places the student the main body status, can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quality. The teacher should study the new education idea unceasingly in the teaching,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method, can raise has the creation ability, the innovative spirit, the individuality perfect talented person.
【Key words】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但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以及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4年秋,我国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实验。这是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而推进的教育创新。以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1 传统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困惑
1.1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偏差,使“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1.2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发展状态,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1.3 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问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1.4 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2 实施化学新课程初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困惑
2.1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初期 ,由于新旧教材的冲突、新旧观念的撞击,我们感到新课改“有点乱、有点吵、有点不知深浅、有点恐高”。 新教材有点“乱”表现于:教材版本有点乱:高中化学新教材首次出现“一纲多本”现象。编排体系有点乱:新旧教材内容变化较大,许多教师已习惯于老教材、老教法,对新教材缺乏信心,感到知识的编排体系有点乱。内容与习题设置有点乱:新教材编写不够成熟,个别习题与内容不配套,跨度大。 教材内容取舍有点乱:同一实验区各校选用的教材版本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不要补充其他版本的内容?教师们普遍产生了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 各方认识不一有点“吵”、包括家长、教师、学生。高一教师有点“不知深浅”、难于把握。高一教师普遍有点“恐高症”、对高考变化心中无数。
2.2 课标对内容的表述太抽象,对提及的内容在深度、广度、难度的要求上不够明确,也不很具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浅上把握比较困难。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讲多了、讲难了赶不上进度,讲少了、讲浅了又怕达不到课标要求。高中教师多数不熟悉初中化学新教材内容,讲课内容有时会脱节,很难把初、高中新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3 考试评价不明确,有些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仍然以高考要求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是“宁难勿易”、“宁多勿少”、“一步到位”,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些教师不能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不多。
2.4 虽然经过暑假短期培训,教师们对新课程有所认识,但是由于新的高考考试方案迟迟没有出台,新教材教到什么程度?考试又会考到什么程度?教师普遍感到心里没有底,再加上课时紧,内容多,新教材配套的教辅用书跟不上,在教学上教师们普遍感到有点不知深浅。
3 新课改中探索的有效课堂教学
3.1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探究、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尝试提出新课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体验成功、感受快乐中获得知识,力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3.2 课堂教学提倡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新模式。我们提出把“知识为基础、训练为主线、思维能力为核心”作为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提倡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堂新模式。三年来经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和完善,这种教学新模式在扭转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堂上着力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字上下功夫,将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主动,指导探究,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多用“启发讲授式”、“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多进行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有意识地让学生产生疑问,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释疑、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目的。教师还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信息化教学策略。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①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②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③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探究性教学策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注意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要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1)专研教材,规范科学探究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和参考性,但是不可以过分依赖教材,因为教材本身有它的局限性和时代性,教材的知识内容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步伐,势必会对探究内容探究方法造成影响甚至老化。因此,教师在应用教材的时候要取其所长,补其所短。
(2)教师要广学博才,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的教学组织能力,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实施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科学探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学校要有热心从事科学探究教学的教师队伍和完整的科学设备,这些都为科学探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大力支持。
总之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在教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总结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健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
Discusses the high school chemistry new curriculum shallowly
Mou Xiong
【Abstract】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cess, the teacher should more consider student's need, only then places the student the main body status, can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quality. The teacher should study the new education idea unceasingly in the teaching,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method, can raise has the creation ability, the innovative spirit, the individuality perfect talented person.
【Key words】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但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以及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4年秋,我国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实验。这是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而推进的教育创新。以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1 传统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困惑
1.1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偏差,使“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1.2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发展状态,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1.3 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问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1.4 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2 实施化学新课程初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困惑
2.1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初期 ,由于新旧教材的冲突、新旧观念的撞击,我们感到新课改“有点乱、有点吵、有点不知深浅、有点恐高”。 新教材有点“乱”表现于:教材版本有点乱:高中化学新教材首次出现“一纲多本”现象。编排体系有点乱:新旧教材内容变化较大,许多教师已习惯于老教材、老教法,对新教材缺乏信心,感到知识的编排体系有点乱。内容与习题设置有点乱:新教材编写不够成熟,个别习题与内容不配套,跨度大。 教材内容取舍有点乱:同一实验区各校选用的教材版本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不要补充其他版本的内容?教师们普遍产生了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 各方认识不一有点“吵”、包括家长、教师、学生。高一教师有点“不知深浅”、难于把握。高一教师普遍有点“恐高症”、对高考变化心中无数。
2.2 课标对内容的表述太抽象,对提及的内容在深度、广度、难度的要求上不够明确,也不很具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浅上把握比较困难。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讲多了、讲难了赶不上进度,讲少了、讲浅了又怕达不到课标要求。高中教师多数不熟悉初中化学新教材内容,讲课内容有时会脱节,很难把初、高中新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3 考试评价不明确,有些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仍然以高考要求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是“宁难勿易”、“宁多勿少”、“一步到位”,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些教师不能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不多。
2.4 虽然经过暑假短期培训,教师们对新课程有所认识,但是由于新的高考考试方案迟迟没有出台,新教材教到什么程度?考试又会考到什么程度?教师普遍感到心里没有底,再加上课时紧,内容多,新教材配套的教辅用书跟不上,在教学上教师们普遍感到有点不知深浅。
3 新课改中探索的有效课堂教学
3.1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探究、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尝试提出新课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体验成功、感受快乐中获得知识,力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3.2 课堂教学提倡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新模式。我们提出把“知识为基础、训练为主线、思维能力为核心”作为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提倡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堂新模式。三年来经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和完善,这种教学新模式在扭转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堂上着力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字上下功夫,将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主动,指导探究,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多用“启发讲授式”、“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多进行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有意识地让学生产生疑问,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释疑、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目的。教师还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信息化教学策略。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①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②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③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探究性教学策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注意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要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1)专研教材,规范科学探究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和参考性,但是不可以过分依赖教材,因为教材本身有它的局限性和时代性,教材的知识内容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步伐,势必会对探究内容探究方法造成影响甚至老化。因此,教师在应用教材的时候要取其所长,补其所短。
(2)教师要广学博才,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的教学组织能力,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实施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科学探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学校要有热心从事科学探究教学的教师队伍和完整的科学设备,这些都为科学探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大力支持。
总之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在教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总结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健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