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梅香”小考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明时期的戏曲,乃至之后的小说中,丫鬟多稱梅香。丫鬟的称呼众多,为何独以“梅香”作为通称?在元杂剧中,梅香最早出现于《东墙记》。但是梅香作为一种对婢女的称呼或许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元明戏曲对梅香的广泛应用,既赋予了梅香特有的形象特征,又深化了其文化意义。梅游春信,香惹游蜂,梅香有着传递春信的作用。另外,梅香又喻意着男女婚姻多舛却终成眷属。因此,梅香以其贴切的比兴之意,为历代的戏曲所用。不过在明清小说中,梅香在戏曲中的特定内涵弱化甚至消失,仅仅作为婢女的通称。
  关键词:梅香;春信;婚姻;才子佳人
  在元明时期的戏曲中,丫鬟的称呼众多。樊素、梅香、迎春、春香等都曾用作婢女的名称,其中又以“梅香”最为常见。以《全元曲》为例,其收录的162种杂剧中,就有38种剧将丫鬟称为梅香。并且部分明清小说作品中也用“梅香”代指丫鬟。比如,《红楼梦》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出茯苓霜》: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
  这里的“梅香”显然就是指的“奴才”。
  就如清代李渔在其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中所说:“丫鬟的名目甚多,那一种花卉、那一件器皿,不曾取过唤过。为何别样不传,独有‘梅香’二字千古相因而不变也。”如此多的文学作品都将丫鬟称为梅香并非偶然,因此,本文试图从“梅香”一词的溯源及其内涵两方面着手分析“梅香”作为婢女通称的文化意义。
  一、“梅香”溯源
  梅香,本义是指梅花的香气,常见于诗歌当中。如,唐代崔日用《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有:“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娇。”宋代秦观《早春》有:“酒力渐销歌扇怯,入帘飞雪带梅香。”在这些诗句中,“梅香”是诗人笔下的应景之词,并不用作对人的称呼也没有其他特指含义。
  但是《辞源》对“梅香”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元明杂剧小说中用作婢女的通称。
  元代杂剧中,白朴的《东墙记》最早将“梅香”作为婢女的通称。其中说到:
  更有个小妮子,是小姐使唤的梅香,亦能吟诗写染。(《辞源》也引用了此句。)
  显然,在这里“梅香”就是指前文中的“小妮子”,她是“小姐使唤”的婢女。在《东墙记》中,梅香直接作为丫鬟的名称,其指代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而在白朴之后,郑光祖的杂剧《任梅香骗取翰林风月》,将梅香的指代意义表现得更加明显。
  更有一个家生女孩儿,小字樊素,年一十七岁,与小姐做伴读书。他好生得乖觉,但是他姐姐书中之意未解呵,他先解了,那更吟咏写染的好。一番家使他王公大人家里道上覆去呵,那妮子并无一句俗语,都是文谈里应对,内外的人没一个不称赏他的。因此上都唤他做伯梅香。
  佰,是聪明伶俐的意思。佰梅香,也就是指樊素。梅香,即是樊素作为婢女的身份。在这里,梅香指代丫鬟的意义显而易见。并且,明代汤显祖在《邯郸记》第二十三剧《织恨》中直言“梅香”即是“丫头之总名”:
  (贴)机户叫做梅香。(丑问末介)怎么叫做梅香?(末)梅香者,丫头之总名也。
  但是将婢女称为梅香,并不是起于元杂剧。南宋诗人华岳在诗歌《呈古洲老人》中有:
  卫霍勋名李杜才,才过四十也心灰。俗尘趁少便披拂,诗料空多难剪裁。时事谩提眉便皱,家怀未说眼先开。朱帘更倩梅香挂,要放银蟾入座来。
  根据诗意,“梅香”应是指人。这是诗人呈献给友人的诗作,梅香作为一个人物的称呼出现在诗作当中,不大可能是特指,而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这里的梅香很有可能就是指称丫鬟。
  在《东墙记》之前,梅香作为丫鬟的称呼还在元代散曲当中出现。金末元初文人王修甫《八声甘州》套曲有:
  [后庭花熬]无心绣作,空闲却金剪刀。眉蹙吴山翠,眼横秋水娇。正心焦,梅香低报,报道晚妆楼外月儿高。
  这套散曲描绘了闺中女子百无聊赖,思春伤春的图景。梅香,在这里应该就是闺中小姐的贴身婢女。
  可见,梅香作为一种对婢女约定俗成的称呼或许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元代杂剧及之后的戏曲乃至小说,不过是沿袭了这一通称并广泛使用。
  二、梅香的内涵
  (1)以“梅”喻婚姻多舛
  宋陆佃在《埤雅》卷十三《释木》有:
  梅先桃李而华,女失婚姻之时,则感己之不如。亦梅华虽先桃李,然其著实乃更在后,则婚姻之年或未慊,故诗人以兴焉。
  梅先于桃李开花,独传春信,结出果实却落后于桃李。闺阁女子向往爱情和婚姻,但往往情路坎坷。如,元代曾瑞《王月英元夜留鞋记》:
  (梅香云)姐姐,你这几日情怀欠好,饮食少进,看看憔瘦了也。(正旦唱)
  [混江龙]你道我粉容憔悴,恰便似枝头杨柳恨春迟。每日家羞看燕舞,怕听莺啼。又不是侍女无情为我相慊,又不是老亲多事把我紧收拾。为甚么妆台不整,锦被难偎,雕阑闷倚,绣幕低垂?长则是苦恹恹不遂我相思意,到如今钏松了玉腕,衣褪了香肌。
  王月英以杨柳白喻,感慨花期未知,也暗喻自己的姻缘未到。一句“恨春迟”便道出了她心中的愁绪。
  又如,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有:
  [望介]呀,无人之处,忽然大梅树一株,梅子磊磊可爱。[二犯幺令]偏则他暗香清远,伞儿般盖的周全。他趁这,他趁这春三月红绽雨肥天,叶儿青。偏进着苦仁儿里撒圆。爱杀这昼阴,便再得到罗浮梦边。
  梅花虽然暗香清远,结出的果实却是苦涩的。熟梅时节,杜丽娘独自走进后花园,不禁触景生情。
  古代男女婚姻向来遵守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私定终身必定会与传统礼教冲突。因此风月剧中男女婚姻自主最大的阻碍来自于传统礼教的代表——家长的反对。如:元代郑光祖杂剧《迷青锁倩女离魂》:
  [正旦云]母亲唤您孩儿有何事。[夫人云]孩儿,向前拜了你哥哥者。[做拜科][夫人云]孩儿,这是倩女小姐,且回绣房中去。[正旦出门科云]梅香,咱那里得这个哥哥来。[梅香云]姐姐,你不认的他,则他便是指腹成亲的王秀才。[正旦云]则他便是王生,俺母亲着我拜为哥哥,不知主何意也呵。[唱]   [仙吕赏花时]他是个矫帽轻衫小小郎,我是个绣帔香车楚楚娘,恰才貌正相当。俺娘向阳台路上,高筑起一堵雨云墙。
  [幺篇]可待要隔断巫山窈窕娘,怨女鳏男各自伤。不争你左使着一片黑心肠,你不拘箝我可倒不想,你把我越间阻越思量。
  剧中的张倩女与王文举本来是指腹为婚。后因张倩女父亲离世,王文举父母双亡,他们的亲事便无疾而终。当王文举前去张家提亲时,张母却让他们二人以兄妹相称,其悔婚之意已不言而喻。“你不拘箝我可倒不想,你把我越问阻越思量”,张倩女从此对王文举念念不忘。后来王文举按照张母的要求进京考取功名之后,张倩女因思念心切以致魂魄出窍随王文举而去。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历经严寒,却清香不减。这也喻意了才子佳人在历经波折之后都能够终成眷属。因此,“梅香”或许还有另一层意思:代传春信。梅,既引发思嫁女子的愁绪,但往往又是替她们疏散愁情的信使。
  (2)梅传春信
  李渔在《十二楼·拂云楼》第一回《洗脂粉娇女增娇弄娉婷丑妻出丑》中对“梅香”的内涵这样阐释:
  从古及今,都把“梅香”二字做了丫鬟的通号,习而不察者都说是个美称,殊不知这两个字眼古人原有深意:梅者,妹也;香者,向也。梅游春信,香惹游蜂,春信在内,游蜂在外,若不是他向里向外牵合起来,如何得在一处?以此相呼,全要人顾名思义,刻刻防闲;一有不察,就要弄出事来,及至玷辱清名,婢香而主臭矣。
  在李渔看来,梅香作为丫鬟,往往周旋于闺阁小姐与风流书生之间,替他们牵线搭桥,传递书信,即所谓的“梅游春信,香惹游蜂”。其实,“梅”传春信的作用,我们在《诗经》中就能找到起源。
  《诗经·揉有梅》
  揉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揉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揉有梅,顷筐垦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毛诗注疏》说到:
  《揉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
  “揉”即“落”,“探有梅”也就是“梅落”的意思。“男女及时”是指男女在适婚年龄完成婚嫁。暮春时节,梅子成熟并纷纷坠落。诗歌以“梅落”起兴,写梅由盛到衰,暗示时光流逝,春光不再,表达了女子渴望爱情和婚姻,却嫁娶无期的急切心情。
  据《周礼·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以及《礼记·夏小正》:“二月,绥多女士。”
  可知,仲春之月即为昏(婚)月。因此女子思春伤春,不仅是对春光逝去的感叹,还包含着思嫁情绪。如:《墙头马上》
  (正旦唱)
  [仙吕][点绛唇]往日夫妻,夙缘仙契。多才艺,倩丹青写入屏围,真乃是画出个蓬莱意。
  [梅香云]小姐看这围屏,有个主意。梅香猜着了也,少一个女婿哩。[正旦唱]
  [混江龙]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做鸳鸯被。[梅香云]等老相公回来呵,寻一门亲事,可不好也。[正旦唱]流落的男游别郡,枕阁的女怨深闺。
  剧中李千金看到围屏上的香车宝马与才子佳人,便毫不掩饰地倾吐了自己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又如,明代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第四剧《晚绣》:
  [一枝花](旦上)杏花春雨谢,满眼飘香雪。昼闲天气冷,流清血。宝镜台前,懒画芙蓉颊,新愁难打叠。弄草拈花,辜负好天良夜……奴家每想:古来才子佳人共谐姻眷,人生大幸,无过于斯。若乃红颜失配,抱恨难言。所以聪俊女子,宁为卓文君之自求良偶,無学李易安之终托匪材。……吾今年已及笄,未获良缘,光阴荏苒,如同过隙。每每对花浩叹,不能自已。
  剧中的王娇娘年已及笄,她对婚姻充满遐想,期待一段美好和谐的姻缘。但每当看着满园的春色,她就会因光阴荏苒,良缘未定而伤感不已。其实,自元杂剧起,凡才子佳人剧,多伴有闺阁女子感时伤春的情节。深居闺阁的她们,往往对自己姻缘未知的境遇自伤自叹。因此,梅香正是闺阁小姐怀春这种情感的具象化。同时,梅香作为她们的贴身婢女,还具有传递春信的使者意义。如:《东墙记》中:
  (生上,云)自从见了秀英小姐,着我神魂飘荡,茶饭懒尝。昨日着山寿讨花去,小姐与了一朵海棠花,不知主何意?似这等音信不通,如何是了?(梅云)先生万福。(生云)小娘子,来有何事?(梅云)你不知,听我说咱。(唱)
  [上小楼]只因你青春后生,俺小姐心肠不硬。想前夜月下鸣琴,韵和新诗,福至心灵。音韵轻,声律清,精通理性,多管是暗中传两情相应。
  问情不遂的董秀英与书生马文甫在东墙巧遇后一见倾心。他们一个在闺阁中愁绪万千,一个在东墙外相思成疾。若要打破他们之间的一墙之隔,必须要有一个为他们传情达意的“媒人”,梅香正是这样一个角色。可以说,才子佳人终成眷属,梅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李渔在《十二楼·拂云楼》说道:
  闺中隐祸自谁荫?狡婢从来易惹情。代送秋波留去客,惯传春信学流莺。祗因出阁梅香细,引得窥园蝶意轻。不是红娘通线索,莺莺何处觅张生?
  李渔此处所说的“狡婢”就是指梅香。他将梅香比作红娘,其“代送秋波”、“惯传春信”的作用便不言自明。
  “梅香”作为婢女的通称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元明杂剧戏曲沿袭了这一称呼。元杂剧中,《东墙记》最早将“梅香”用作丫鬟名称,并通过对其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了她对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才子佳人剧情模式的盛行,梅香被赋予了特定的形象特征,使她具有了传递春信,寓意婚姻的文化内涵。而且随着这些戏曲的广泛流传,梅香作为丫鬟的代称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使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戏曲类型和创作模式的多样化,梅香在其他戏曲类型及其他文体作品中的形象内涵弱化甚至消失。因此,在大部分明清传奇小说当中,梅香仅仅作为丫鬟的通称,而不再具有特殊的寓意。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欣赏是读者对于文学作品进行的品鉴,读者会在文学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文学作品会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带来知识上的累积与沉淀,还能够对当时社会进行一定的概括。所以文学作品必须进行再创造,才能更好的体现其价值性,而这种再创造又是读者自主自愿进行的,它与读者的艺术鉴赏力与自身文学修养息息相关,因此要掌握好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创造之间的规律关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文
江西下垄钨矿巧用空吸作用原理,引水下矿井,每年为国家节省开支一万一千余元。该矿大部分为井下深部开拓,竖井提升的开采方式。采场都在地下一二百米深处。由于井口水源水位
实力媒体荣膺2001年度亚太最佳媒介代理大奖,自1998年荣获首届最佳媒介代理,这是实力媒体四年内梅开二度获此殊荣。这个奖项是亚太地区媒介代理机构的最高荣誉,每年均有十余
以康达尔集团养鸡公司育种中心的黄羽优质肉鸡B系为素材,随机抽取80日龄鸡只公母各20只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屠体多数性状间都存在着较高或中等偏上的表型相关;屠宰率、全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过程,因此研究肢体缺血再灌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肢体缺血再灌注不仅引起肢体局部的病理改变外,还可导致远隔器官如心、肺、肾、脑等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王法等研究显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周围神经同时发生形态学及电生理学的异常变化。脊髓作为支配肢体功能的关键系统,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脊髓神经元及脊髓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导致脊髓神经元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对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严重性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2014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回归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宋词鉴赏研究(2014C125Y)。  摘要:审美能力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但是当代社会往往忽视审美的价值,导致当代人往往缺乏应有的审美能力,影响了人格的和谐构建和社会的进步。宋词中有大量自然形象描写,表现出多方面的美。轻柔美即是其中的一种。本论文主要研究宋词自然形象轻柔美的表现和审美内涵,探究其在动作、色彩、声音、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幽默讽刺大师,除却他本身性格因素外,他的幽默性在文学上的表现离不开寓言这种形式,且对讽喻艺术信手拈来,于嬉笑怒骂中,阐明了许多深刻而又微妙的哲理。  关键词:庄子;幽默;寓言;性格;讽喻  所谓幽默,《辞海》对其解释是:“美学名词。幽默是利用语言条件,对事物表现诙谐滑稽的情趣,特点是表示从容洒落态度。”《史记·孟轲苟卿列传》提到苟子嫉庄周“猾稽乱俗”,林语堂曾盛赞说:“庄
摘要:杜牧好作咏史诗,其中有纯粹的咏史怀古之作,也有“翻案诗”。这部分诗歌虽然量少但立意鲜明,很有新意。通过对杜牧《题乌江亭》、《赤壁》、《题商山四皓庙》、《题桃花夫人庙》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翻案诗”的具体内涵。而杜牧的家学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则是促使其创作翻案诗的主要动因。  关键词:翻案诗;家学背景;政治环境;反用典故;以史托志  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高峰时期,唐以前,咏史诗的数量很少,仅
据英国《工业矿物》最近报道,硅线石类矿物和高岭土的国际市场价格(1.70~1.90美英元=1磅)如下: 红柱石 52~54%Al_2O_3 至0岸价 70英磅/吨60%Al_2O_3 到岸价 90英磅/吨蓝晶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