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医疗制度改革背景下,针对一些校医院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岗位人员设置等方面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促进高校医院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高等院校医院依附于高校而存在,受高校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双重监管。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系改革不断发展,为适应新形势,校医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发展状态良莠不齐。一些规模较小,尚未实现转型的校医院面临较大的生存及发展压力,鉴于财务管理在高校医院运行机制中的作用,如何加强此类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实现自身健康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到位
预算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开始,全面预算管理可实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可追溯、评价,有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职能。目前校医院普遍将预算作为向学校申报经费的手段,没有考虑医院的实际发展和工作需要,缺乏计划性和全局观念预算编制较为随意,基本采用基数增长法,不利于医院的动态管理和绩效考评,往往造成资金分配失衡;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追加预算较为随意,导致实际支出远远大于预算支出,入不敷出;缺乏预算的绩效评价工作,工作缺乏积极性、竞争性,等靠要思想严重。
2.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从收入角度看,校医院隶属于高校,对高校依赖性较强,编内人员工资及大额经费支出均由学校支付,医院收入来源渠道多为组织体检、接种疫苗等,经营创收能力差,独立性较弱,一旦失去学校资助,生存前景堪忧。
从支出角度看,校医院缺乏成本管理理念,忽略对成本和收益增减的分析,成本核算与管理不到位。如医院绩效考核只是统计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没有将各科室的成本消耗作为计算指标,容易出现费用开支过高、铺张浪费的现象,另外,校医院重大支出项目缺少可行性分析以及投入产出的效益性分析,导致经营绩效较低,不利于医院的整体发展。
3.内控制度不健全
(1)管理制度缺失
校医院既是高校的二级单位,又是医疗卫生体系成员,具有医管和校管的双重管理身份,在两个行业进行各项改革的大背景下,并没有针对校医院的配套制度和改革措施,校医院发展模式及财务管理缺乏制度的指导。加之校医院自身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并没有建立起全面覆盖的内部控制体系,许多基本业务缺乏制度约束,加大了财务管理风险。
(2)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购置缺乏前期调研和评估,盲目投资,使得校医院的设备闲置率过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大量超期使用及待报废设备仍继续使用或长期挂账,固定资产帐实不符。
药品采购未执行公开招标程序,采购成本较大。药品日常管理混乱,存在盤点不及时、药房发药不同步核销库存、库房与财务缺少定期核对等问题,管理漏洞过多,问题发现不及时很难厘清责任。
(3)岗位责任不明晰
由于财务人员短缺,纪律意识淡薄等因素,校医院各岗位职责不清,重要岗位无专人负责,缺少互相牵制;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没有严格分离。容易出现人情检查、私收现金的情况,导致医院收入流失。
二、解决途径
1.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合理配置资源
成立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的制定、执行、绩效评价等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安排全面的预算收支,需事前对医院的人员结构、设备配备、重要项目建设等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配资金按照轻重缓急次序,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严格预算的执行,不得擅自更改,确需变更预算,需提交预算管理机构审核;健全预算的绩效评价制度,强化预算的执行效果分析,建立赏罚分明的约束机制,以减少不合理的超支预算。
2.加强财务管理理念,开源节流
为获得长远发展,校医院应培养全员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市场经营和竞争意识,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方面,在保障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放大服务功能,拓宽业务范围,争取多种渠道获取经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社区服务,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和地位。另一方面,开展单位内部成本管理,将员工绩效考核与成本控制相结合,采取多维度、多指标考核体系,通过设置科室管理费用控制目标,并根据科室实际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建立奖惩机制,厉行节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医院内部收支结构。同时对从学校以及卫生部门取得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应加强监督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保证资金安全。
3.健全内控体系,提升风险防范
(1)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行力度
高校医院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定期观察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辨识和分析,针对盲点和风险点制定全过程控制制度。当业务流程发生变更或有新业务产生时,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新制度,并在运行过程中加强财务检查、外部审计及内部监督,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2)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加强在用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明确资产数量、结构分布、使用状况,为下一步的设备购置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其次,对设备采购计划要经过分析论证,明确预计使用情况和效益评估,避免资源浪费。
加强药品日常管理,对于使用数量多、金额大的药品进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以降低成本,减少舞弊。完善药品采购、领用、出入库制度,对药库和药房进行定期盘点,并与财务进行核对,对盘盈盘亏药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根据库存流动情况,切实做好采购计划,加快药品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率。
(3)建立岗位责任制,提升人员素质
明确各科室及人员的职责,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重点部门设置定期轮岗制度,实现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衡,避免财务管理潜在风险的产生。加强财经人员队伍建设,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全面提升财经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
高校医院是时代的产物,为提高生存力和竞争力,校医院应积极谋求改变,加快转型,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内控制度,最终实现医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喻文芳.高校医院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14,25(6):53-55.
[2]苏金镯.新形势下高校校医院会计核算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下):175-176.
[3]刘庆.对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201-202.
关键词: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高等院校医院依附于高校而存在,受高校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双重监管。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系改革不断发展,为适应新形势,校医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发展状态良莠不齐。一些规模较小,尚未实现转型的校医院面临较大的生存及发展压力,鉴于财务管理在高校医院运行机制中的作用,如何加强此类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实现自身健康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到位
预算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开始,全面预算管理可实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可追溯、评价,有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职能。目前校医院普遍将预算作为向学校申报经费的手段,没有考虑医院的实际发展和工作需要,缺乏计划性和全局观念预算编制较为随意,基本采用基数增长法,不利于医院的动态管理和绩效考评,往往造成资金分配失衡;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追加预算较为随意,导致实际支出远远大于预算支出,入不敷出;缺乏预算的绩效评价工作,工作缺乏积极性、竞争性,等靠要思想严重。
2.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从收入角度看,校医院隶属于高校,对高校依赖性较强,编内人员工资及大额经费支出均由学校支付,医院收入来源渠道多为组织体检、接种疫苗等,经营创收能力差,独立性较弱,一旦失去学校资助,生存前景堪忧。
从支出角度看,校医院缺乏成本管理理念,忽略对成本和收益增减的分析,成本核算与管理不到位。如医院绩效考核只是统计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没有将各科室的成本消耗作为计算指标,容易出现费用开支过高、铺张浪费的现象,另外,校医院重大支出项目缺少可行性分析以及投入产出的效益性分析,导致经营绩效较低,不利于医院的整体发展。
3.内控制度不健全
(1)管理制度缺失
校医院既是高校的二级单位,又是医疗卫生体系成员,具有医管和校管的双重管理身份,在两个行业进行各项改革的大背景下,并没有针对校医院的配套制度和改革措施,校医院发展模式及财务管理缺乏制度的指导。加之校医院自身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并没有建立起全面覆盖的内部控制体系,许多基本业务缺乏制度约束,加大了财务管理风险。
(2)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购置缺乏前期调研和评估,盲目投资,使得校医院的设备闲置率过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大量超期使用及待报废设备仍继续使用或长期挂账,固定资产帐实不符。
药品采购未执行公开招标程序,采购成本较大。药品日常管理混乱,存在盤点不及时、药房发药不同步核销库存、库房与财务缺少定期核对等问题,管理漏洞过多,问题发现不及时很难厘清责任。
(3)岗位责任不明晰
由于财务人员短缺,纪律意识淡薄等因素,校医院各岗位职责不清,重要岗位无专人负责,缺少互相牵制;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没有严格分离。容易出现人情检查、私收现金的情况,导致医院收入流失。
二、解决途径
1.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合理配置资源
成立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的制定、执行、绩效评价等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安排全面的预算收支,需事前对医院的人员结构、设备配备、重要项目建设等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配资金按照轻重缓急次序,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严格预算的执行,不得擅自更改,确需变更预算,需提交预算管理机构审核;健全预算的绩效评价制度,强化预算的执行效果分析,建立赏罚分明的约束机制,以减少不合理的超支预算。
2.加强财务管理理念,开源节流
为获得长远发展,校医院应培养全员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市场经营和竞争意识,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方面,在保障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放大服务功能,拓宽业务范围,争取多种渠道获取经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社区服务,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和地位。另一方面,开展单位内部成本管理,将员工绩效考核与成本控制相结合,采取多维度、多指标考核体系,通过设置科室管理费用控制目标,并根据科室实际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建立奖惩机制,厉行节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医院内部收支结构。同时对从学校以及卫生部门取得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应加强监督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保证资金安全。
3.健全内控体系,提升风险防范
(1)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行力度
高校医院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定期观察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辨识和分析,针对盲点和风险点制定全过程控制制度。当业务流程发生变更或有新业务产生时,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新制度,并在运行过程中加强财务检查、外部审计及内部监督,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2)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加强在用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明确资产数量、结构分布、使用状况,为下一步的设备购置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其次,对设备采购计划要经过分析论证,明确预计使用情况和效益评估,避免资源浪费。
加强药品日常管理,对于使用数量多、金额大的药品进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以降低成本,减少舞弊。完善药品采购、领用、出入库制度,对药库和药房进行定期盘点,并与财务进行核对,对盘盈盘亏药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根据库存流动情况,切实做好采购计划,加快药品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率。
(3)建立岗位责任制,提升人员素质
明确各科室及人员的职责,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重点部门设置定期轮岗制度,实现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衡,避免财务管理潜在风险的产生。加强财经人员队伍建设,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全面提升财经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
高校医院是时代的产物,为提高生存力和竞争力,校医院应积极谋求改变,加快转型,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内控制度,最终实现医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喻文芳.高校医院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14,25(6):53-55.
[2]苏金镯.新形势下高校校医院会计核算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下):175-176.
[3]刘庆.对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