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里的雪豹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画像
  叫他草帽,会笑
  叫他是草,也会笑
  这多好啊
  心中充满阳光
  站在帽顶,是山峰
  站在帽沿,瞭望的是田野,沙漠,大海
  世界的辽阔,是他的帽身
  草帽的美丽,是他的善心
  他是设计师
  草帽是他的日日夜夜
  他是生产者
  编织草帽如同弹奏钢琴
  帽颈处,他系上彩虹,鲜花,露珠,绿叶
  而帽带呢,他用故乡和江南的温度
  他笑,他是一根廉价的草
  这个夜晚
  这个夜晚,我想起草帽
  想到草帽就动手编吧
  反正草是自家的
  手是自家的
  一根根草
  海浪似的,一排排翻过去
  又一排排翻过来
  灯光下
  外婆拧着草绳在编草帽
  这情景、这场所
  我多想写一首诗啊
  草帽里的雪豹
  当写下这个命题
  外婆就坐在旁边
  大雪纷飞,外婆在编草帽
  寒气逼人,单薄的衣服在抖动
  “织好这顶帽可以去买米了”
  “再织一顶给你们上学用”
  情不自禁,我们也上去一起编
  手指在草帽上涂画生活的艰辛
  风雪中,我看到一只雪豹
  在外婆的身上飞奔
  喜 悦
  喜悦意味着,你
  已完成一顶草帽的编织
  生命的美感在闪现
  海涂寂寞,荒凉
  你抽干水,种上咸草
  一望无际的绿似海浪滚滚
  一根根草,像
  一个个顽皮的孩子
  手指在弹奏,笑声盈盈
  这是牛仔帽,这是渔夫帽,这是礼帽
  帽颈处该装饰点什么
  你端详着
  用彩虹,用鲜花,还是用绿叶
  你脸上的皱纹在跳跃
  我戴着你编的草帽在旅行
  绿月亮
  月光皎洁。月光照在庭院里
  也照在外婆手中的草帽
  外婆在编草帽
  手指在拨弄
  一根根草,碧绿的草
  海浪似的嗖嗖嗖地跳舞
  “赶紧编啊,”外婆自言自语道
  “没米了,明早拿草帽去换一点”
  月光皎洁。草帽
  就是外婆的绿月亮
  总会有草帽出现
  总会有一顶草帽出现
  欣喜中、痛苦中、忧伤中
  在路上,我瞭望
  那草、那树、那风景
  我寻找
  星星、月亮、梦中的希望
  这时,总会有一顶草帽
  在眼前
  在远方
  回到草帽
  外婆在編织,草帽
  注入了母亲的哺乳,父亲的树荫
  依靠它
  我躲避风雨,雷电的袭击
  帽顶成为遥望人生的窗口
  帽颈处,舞刀弄枪闯江湖
  沿着帽沿,种上粮食,蔬菜和花果
  如今,我伸展帽带
  是时候,该回赠恩情了
  诗人简介:沈文军,上世纪60年代出生,浙江温岭人,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后经商停止,近年重拾,诗作见于《江南诗》《诗歌月刊》《诗潮》《飞天》《文学港》等刊物,著有诗集《草帽上的江湖》。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诗人人邻是双栖作家,散文、随笔也相当出色,所以他谈诗论诗,多了一种随笔作家别样的意趣和视角,擅长故事和细节的发现,擅用出新的比喻,并且每每能够直抵要害。这组诗学札记好读、耐读,有清新、纯正之气,娓娓道来,给人返璞归真之感。的确,在当代诗歌诸多成功或失败的探索中,我们的确需要沉静而有效的思考,停下杂沓、局促的步履,像人邻一样问一问:“柔软和热忱,怜惜和敬畏,怜爱与施舍,去了哪儿了呢
期刊
别  加一滴苦泪  加一点盐甚至可以  加进一点地沟油  别让佛灯  太空  太飘渺  别让佛陀太凄清  消散  房东在焚烧青杨叶  晴空  一缕清香  一个青衣的女子很缥缈  一脸西伯利亚的惺忪  顿时,一个斯拉夫的民间故事在四合院  四处弥漫  她看着你  像看一炷烟  又像看她的梦中情人  她的一缕涅瓦河的波光很遥远  她睁着一双紫色的睡眼  她没有帝国户籍  她只有一匹一触成灰的树叶  只
期刊
在楼塔  在楼塔,也即在王勃吟下的  仙岩。隐居是在唤身体里的渊明。  朱雀是先前自由的化身。  桅杆还在为横渡找一个水域。  我来过,还想重新来过  在于诗有一个渡口。当然  也可理解为我们要一个出口。  我曾感叹词的虚无,就像  感叹石板上我们的竹器  ——我们是饮者,或奏笛。  时间因一个声音而明眸——  一个声音可以是越过边界的鹿,  一个声音也是水清木华的田纳西。  “细十番”是大禹的水
期刊
换栅栏  我们给院子换了栅栏  朽坏的铁栅栏被工人们拖走了  放在小推车上  我们觉得一阵高兴  到院子外面去再也不用  绕过整栋楼  新栅栏干净、整洁  有一个可以上锁的小门  我们把小门锁上  我們整天把小门锁上  但我们看看栅栏,又看看小门  心里一阵高兴  工人们也高兴  他们吹着口哨  把旧栅栏换成新栅栏  等江豚  (给傅野、育邦、老李)  我们盯着江心  等待江豚跃出水面  一整天,
期刊
金鞭溪  我听见你的声音——  像是在某个清晨  一个穿蓝色长裙子的少女  斜靠在一扇玻璃窗户后  朗读着的一首诗  在未来  我依然能够听到那种声音  在某个清晨,或者黄昏  潮湿而干净——如同一缕光线  穿过我那已布满青苔的面孔  秋日在西池  云是不可捉摸的事物  一会儿是镶金边的雪山  一会儿是水中的浮萍  不属于我  金黄的稻田种植在  麻灰鸭整日游荡池塘溅起的  一块块  波光之中  
期刊
今夜我以诗歌的名义  和乡下的父親谈情说爱  关上灯  父亲就沉默不语了  内心深处的海  在星光里沸腾  我找不出任何准确的文字  来诉说父亲  今夜我只想以诗歌的名义  和乡下父亲粗线条的谈情说爱  一列驶向春天的火车  喘着结核般的粗气  毫无感情的  摧残着父亲的底线  我该和父亲说什么呢  我又该和父亲说什么呢  我知道  我的诗歌缺少糖分  和父亲的情爱一样  盐味儿十足  土地上  
期刊
主持人语:   诗人、游子、科学家、翻译家……多种身份的叠加使阿九在同辈诗人中显得神秘而卓异,好像他数十年来的生活和写作在多个时空中穿梭、往返。“乡愁”在阿九诗中是显而易见的,它具体到自己出生的江南村庄方便村,也幻化为对“月亮——根据地”的狂想,但更主要的是对母语的眷恋。如他在《故乡》一诗中写到的:“我必须有一个故乡。/是的我必须有!/这是我能喊出的最剽悍的词语,/是我的最强音。”刘翔说得对,“
期刊
半屏山:危崖之钟  半屏山的危崖之上  不知何时,悬挂了一口铜钟。  黝黑、锈结,毫不起眼。  而当有人把它敲响,  群峰肃立,山鸣谷应  万物似乎因此获得了感召。  已是初冬,  钟声响处,林寒涧肃,洪波昂首  草木也有了顺从之美  而我千里迢迢的奔赴,仿佛也来自它的召唤。  在六诏,想起一句佛偈  公元五世纪传入的一豆灯火,五百年后  已化为草木间的露珠,  滋润着万物众生。  你留在《五灯会
期刊
静听落叶的声音  于是有的人把诗歌  写得像一个哺乳的女人  红润的日子里有成群的  蜜蜂围着甜蜜的梦  乳香里带着甜蜜的梦  静听落叶的声音  每一次都会让大地震撼  游弋在大河两岸  随风腾起了不同的色彩  仿若虹霓离开了阳光  看着那些下沉的生命  不祥的手紧握着一个尾巴  诗歌和女人不期而遇  擦肩而过走向各自陌生的地方  星光下偶然地一吻  苦艾酒  我的酒里融進了苦艾  我仿佛置身于沙
期刊
良弓赋  它绷紧命运的弦,一个弧度里  难以掩藏的隐喻。它深知流矢的禀性  也擅长引而不发,将危险  摁在不起眼的地方。最重要的  它有着好韧性,深谙屈膝与弹射的哲学  就这样,它拥有一副良弓的模样。  就像它的主人,那个身经百战  却不善表达、沉静如水的闷雷。  从表面看,它有一副好脾气  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共同构成  它的形体,它懂得以柔克刚到  以柔铸刚的技艺,当箭镞在它催促之下  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