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
“十一五”伊始,党中央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总体建设目标,这一决定将对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内蒙古将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牧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十五”时期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回顾
“十五”以来,中央做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适应我国农牧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部署和实施“三化”建设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出现了积极的进程性变化。主要特征为:
(一)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
到“十五”期末,全区农牧渔林业增加值实现了600.09亿元。种植业内部,在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各项政策的保障下,扭转了农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下滑的趋势,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比2000年减少11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437.36万公顷,比2000年减少了6.2万公顷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实现1662.15万吨,比2000年增加420万吨,亩产实现253.4公斤,比2000年提高9.98%,总产和单产水平均创历史纪录。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能力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比重由2000年37.8%提高到53.1%,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到10615.29万头(只),比2000年同期增加3315.3万头(只),增长45.4%,改良畜达到9626.13万头(只),已占到全区牲畜存栏总头数90.7%;肉类、奶类、山羊绒、禽蛋总产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64.9%、776.0%、67.6%、89.6%,其中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水产品产量8.26万吨,比2000年增长14.6%。全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具备年产1660万吨粮食、120万吨油料、720万吨奶类、240万吨肉类、10万吨绒毛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
“十五”期间,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自治区作为我国的北部重点生态治理区域,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农业平均每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9.52万公顷。农村牧区路网建设实现了旗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0%。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四级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四级兽医防治、畜禽疫病防治、检疫网络、兽医卫生监督体系以及以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和投入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农作物良种率、家畜改良率、水产良种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4%、90.7%、91%,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增长42.3%。“十五”期末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将更加有力地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局面的快速形成。
(三)农牧业投资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也是我区农牧业取得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总量最多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明确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国民收入分配偏重于城市的格局开始改变,工农产业关系正在由“以农哺工”向“以工补农”方向调整。为了保证财政补贴的效率,国家积极调整补贴方式,直补农民种粮、良种和农机具购置,国家政策的调整直接惠及我区农村牧区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其中,自治区地方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接近55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14%;全区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投资95亿元,增长51.2%;每年用于农牧业的各类补贴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随着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粮食收购、准运制度和税费改革,农牧民平均减负45%以及农村牧区金融信贷投入逐年增加,自我发展与建设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四)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开始步入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举措,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互动战略,全区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牧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带动农牧业呈多元化发展。突出的是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品牌效益和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十五”期末全区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完成增加值165亿元。培育国家和自治区龙头企业58户,辐射带动全区40%的农牧户。在农畜产品加工业品牌中,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个,“十五”期间增加了7个。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引导,同时影响和带动农牧民集约化经营方式,农牧民敢于走出去闯市场的市场经济意识发生了积极变化。国家有步骤地加强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引导和培训,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收费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农牧民进城务工环境明显改善,农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得到较快发展,小城镇经济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日益彰显,初步形成以产业化发展为纽带,与小城镇、乡镇企业互动发展格局,标志着我区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五)农牧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
“十五”期末,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989元,比2000年增长了45.8%,年均实际增速5.1%。同时,农村牧区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占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比2000年降低1.8个百分点。
同时,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推动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突出的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西部资源性缺水和东部工程性缺水并存,蓄水调水控制性骨干工程少,部分已建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防洪抗旱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农牧业生产仍然受制于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政策和产业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农畜产品转化率低,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不足,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优势粮食、奶业、牛羊育肥基地建设不适应龙头企业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农牧业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稳定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低,各级政府财力都很弱,对农牧业的投入能力有限。农牧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着农村牧区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转变增长方式,全面加强农村牧区生产力建设
一是统筹区域布局,科学推进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自治区优势农牧业资源和特色农牧业开发。二是挖掘农牧业主产区的增产潜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油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三是确立我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充分发挥畜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保持畜牧业绿色品牌,促进自治区畜牧业的快速成长,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畜牧业生产总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四是以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自治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仍然是今后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基本农田、农村牧区能源、后续产业、生态移民、禁牧舍饲建设,使我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五是继续坚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御灾能力。在旱作农牧业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试点工作,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实现农村牧区的均衡发展,并在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上迈出重要步伐。六是按照以城带乡、同步发展的原则,加强农村牧区水、电、路、网建设,继续提高农牧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用工业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水平,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加速推进自治区农村牧区现代化进程。
(二)创新增收机制,确保农牧民收入有效增长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加快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进程。我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上我区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外部环境仍然相对较差,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一五”时期,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构建我区新型农牧业经营方式,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继续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创新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内部增收水平。三是引导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农牧民收入构成,建立我区农牧民长效稳定的增收机制。四是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劳务输出收入将是农牧民最现实的收入来源,应提升到“劳务经济”和“劳务产业”的高度来管理和经营。
(三)统筹城乡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牧区非农产业
一是要以盟市、旗县所在地为主,并以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重点,着力发展旗县所在地和建制镇建设,统筹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布局、人口居住、城镇功能等综合因素,合理促进人口、产业、商贸、文化、科技、教育等要素相对集中,发挥其在农村牧区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建设小城镇的关键在于培育小城镇经济,按照一镇一业的基本要求培育小城镇特色主导产业,提升以城镇带动农村牧区和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能力。二是在保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功能的基本前提下,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引进非资源性加工业相结合,推进产业升级和集群化发展,推进农牧业经济现代化。三是针对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提升经营效率,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群的成长。四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物资物流业、农村牧区旅游业为重点的二、三产业,逐步把适合在农村牧区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到农村牧区,加大城市人、财、物等多方面要素资源向农村牧区的辐射。
(四)构建和谐民主的自治环境,塑造文明向上的新村风貌
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意愿,加强村镇和嘎查苏木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根据城市郊区、平原、丘陵、山区、草原等不同区域特点,做好村庄、嘎查的建设规划。引导和激发农牧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引导群众参与,集中力量搞好村庄、嘎查的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好最急需、影响面大、关系长远的突出问题,培育新农民、新牧民。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继续重视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继续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移民扶贫扩镇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提高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加快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
继续贯彻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用足用好国家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进农村牧区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和公共福利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农村牧区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水平。探索建立与新农村、新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社会养老等社会福利联保制度,完善农村牧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农村牧区养老体系,全面启动全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对农牧业的补偿机制和反哺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农牧业和农牧区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强化对农牧区的公共服务。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农村牧区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公共事业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畴,各级财政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牧区,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设立工业反哺农业实验示范基本建设专项,用于自治区中部盟市旱作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业试点工作,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明确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服务范围和职责分工,构建完善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扩展农村牧区融资渠道。继续完善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引进国际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和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经营理念,使农牧业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逐步走上国际化。
(三)加强重点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全社会农牧业总投资规模在800亿元以上,由此支撑了农牧业的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根据自治区各盟市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大公共投资规模,围绕城乡互动工程、农牧业提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社会发展工程、农牧民保障工程和基层建设工程,重点用于农村牧区大型生态、水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农村牧区现代化能力建设以及用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建设的引导资金。农村牧区二、三产业重点工程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为主。
(四)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环节,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要借鉴现代工业思维策划农牧业经济,围绕产业化经营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大龙头企业的培养力度,增强其开拓市场和带动农牧户的能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重点要放在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上,积极引导同类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把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政策,积极争取在一些发达省市建设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龙头批发市场,为我区农牧业产业化提供市场更大、带动作用更强的产业化终端,建立新型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行业协会、农牧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农牧民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程度。通过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户家庭经营联结在一起,把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
(五)发展农村牧区教育,增强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十一五”期间,必须把提高农村牧区劳动者素质作为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增强农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大事来抓。全面开展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农牧民职业教育和农牧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为提高农牧业发展能力以及农村牧区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村牧区执法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各类法律法规,适应新阶段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需要,健全执法体系,加强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水平,依法保护资源,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农牧业执法体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鼓励司法机构向农村提供法律援助,为化解农村矛盾提供法律服务渠道。
(课题组成员:佈和、田永明、郑广成、单 平、宝鲁、姜月忠、王炎、吉毅、周来顺
主要执笔: 单平田永明郑广成)
“十一五”伊始,党中央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总体建设目标,这一决定将对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内蒙古将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牧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十五”时期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回顾
“十五”以来,中央做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适应我国农牧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部署和实施“三化”建设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出现了积极的进程性变化。主要特征为:
(一)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
到“十五”期末,全区农牧渔林业增加值实现了600.09亿元。种植业内部,在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各项政策的保障下,扭转了农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下滑的趋势,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比2000年减少11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437.36万公顷,比2000年减少了6.2万公顷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实现1662.15万吨,比2000年增加420万吨,亩产实现253.4公斤,比2000年提高9.98%,总产和单产水平均创历史纪录。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能力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比重由2000年37.8%提高到53.1%,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到10615.29万头(只),比2000年同期增加3315.3万头(只),增长45.4%,改良畜达到9626.13万头(只),已占到全区牲畜存栏总头数90.7%;肉类、奶类、山羊绒、禽蛋总产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64.9%、776.0%、67.6%、89.6%,其中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水产品产量8.26万吨,比2000年增长14.6%。全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具备年产1660万吨粮食、120万吨油料、720万吨奶类、240万吨肉类、10万吨绒毛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
“十五”期间,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自治区作为我国的北部重点生态治理区域,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农业平均每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9.52万公顷。农村牧区路网建设实现了旗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0%。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四级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四级兽医防治、畜禽疫病防治、检疫网络、兽医卫生监督体系以及以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和投入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农作物良种率、家畜改良率、水产良种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4%、90.7%、91%,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增长42.3%。“十五”期末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将更加有力地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局面的快速形成。
(三)农牧业投资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也是我区农牧业取得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总量最多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明确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国民收入分配偏重于城市的格局开始改变,工农产业关系正在由“以农哺工”向“以工补农”方向调整。为了保证财政补贴的效率,国家积极调整补贴方式,直补农民种粮、良种和农机具购置,国家政策的调整直接惠及我区农村牧区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其中,自治区地方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接近55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14%;全区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投资95亿元,增长51.2%;每年用于农牧业的各类补贴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随着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粮食收购、准运制度和税费改革,农牧民平均减负45%以及农村牧区金融信贷投入逐年增加,自我发展与建设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四)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开始步入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举措,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互动战略,全区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牧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带动农牧业呈多元化发展。突出的是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品牌效益和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十五”期末全区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完成增加值165亿元。培育国家和自治区龙头企业58户,辐射带动全区40%的农牧户。在农畜产品加工业品牌中,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个,“十五”期间增加了7个。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引导,同时影响和带动农牧民集约化经营方式,农牧民敢于走出去闯市场的市场经济意识发生了积极变化。国家有步骤地加强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引导和培训,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收费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农牧民进城务工环境明显改善,农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得到较快发展,小城镇经济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日益彰显,初步形成以产业化发展为纽带,与小城镇、乡镇企业互动发展格局,标志着我区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五)农牧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
“十五”期末,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989元,比2000年增长了45.8%,年均实际增速5.1%。同时,农村牧区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占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比2000年降低1.8个百分点。
同时,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推动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突出的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西部资源性缺水和东部工程性缺水并存,蓄水调水控制性骨干工程少,部分已建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防洪抗旱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农牧业生产仍然受制于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政策和产业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农畜产品转化率低,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不足,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优势粮食、奶业、牛羊育肥基地建设不适应龙头企业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农牧业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稳定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低,各级政府财力都很弱,对农牧业的投入能力有限。农牧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着农村牧区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转变增长方式,全面加强农村牧区生产力建设
一是统筹区域布局,科学推进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自治区优势农牧业资源和特色农牧业开发。二是挖掘农牧业主产区的增产潜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油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三是确立我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充分发挥畜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保持畜牧业绿色品牌,促进自治区畜牧业的快速成长,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畜牧业生产总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四是以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自治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仍然是今后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基本农田、农村牧区能源、后续产业、生态移民、禁牧舍饲建设,使我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五是继续坚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御灾能力。在旱作农牧业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试点工作,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实现农村牧区的均衡发展,并在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上迈出重要步伐。六是按照以城带乡、同步发展的原则,加强农村牧区水、电、路、网建设,继续提高农牧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用工业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水平,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加速推进自治区农村牧区现代化进程。
(二)创新增收机制,确保农牧民收入有效增长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加快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进程。我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上我区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外部环境仍然相对较差,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一五”时期,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构建我区新型农牧业经营方式,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继续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创新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内部增收水平。三是引导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农牧民收入构成,建立我区农牧民长效稳定的增收机制。四是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劳务输出收入将是农牧民最现实的收入来源,应提升到“劳务经济”和“劳务产业”的高度来管理和经营。
(三)统筹城乡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牧区非农产业
一是要以盟市、旗县所在地为主,并以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重点,着力发展旗县所在地和建制镇建设,统筹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布局、人口居住、城镇功能等综合因素,合理促进人口、产业、商贸、文化、科技、教育等要素相对集中,发挥其在农村牧区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建设小城镇的关键在于培育小城镇经济,按照一镇一业的基本要求培育小城镇特色主导产业,提升以城镇带动农村牧区和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能力。二是在保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功能的基本前提下,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引进非资源性加工业相结合,推进产业升级和集群化发展,推进农牧业经济现代化。三是针对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提升经营效率,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群的成长。四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物资物流业、农村牧区旅游业为重点的二、三产业,逐步把适合在农村牧区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到农村牧区,加大城市人、财、物等多方面要素资源向农村牧区的辐射。
(四)构建和谐民主的自治环境,塑造文明向上的新村风貌
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意愿,加强村镇和嘎查苏木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根据城市郊区、平原、丘陵、山区、草原等不同区域特点,做好村庄、嘎查的建设规划。引导和激发农牧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引导群众参与,集中力量搞好村庄、嘎查的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好最急需、影响面大、关系长远的突出问题,培育新农民、新牧民。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继续重视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继续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移民扶贫扩镇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提高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加快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
继续贯彻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用足用好国家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进农村牧区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和公共福利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农村牧区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水平。探索建立与新农村、新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社会养老等社会福利联保制度,完善农村牧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农村牧区养老体系,全面启动全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对农牧业的补偿机制和反哺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农牧业和农牧区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强化对农牧区的公共服务。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农村牧区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公共事业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畴,各级财政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牧区,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设立工业反哺农业实验示范基本建设专项,用于自治区中部盟市旱作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业试点工作,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明确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服务范围和职责分工,构建完善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扩展农村牧区融资渠道。继续完善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引进国际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和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经营理念,使农牧业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逐步走上国际化。
(三)加强重点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全社会农牧业总投资规模在800亿元以上,由此支撑了农牧业的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根据自治区各盟市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大公共投资规模,围绕城乡互动工程、农牧业提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社会发展工程、农牧民保障工程和基层建设工程,重点用于农村牧区大型生态、水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农村牧区现代化能力建设以及用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建设的引导资金。农村牧区二、三产业重点工程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为主。
(四)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环节,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要借鉴现代工业思维策划农牧业经济,围绕产业化经营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大龙头企业的培养力度,增强其开拓市场和带动农牧户的能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重点要放在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上,积极引导同类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把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政策,积极争取在一些发达省市建设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龙头批发市场,为我区农牧业产业化提供市场更大、带动作用更强的产业化终端,建立新型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行业协会、农牧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农牧民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程度。通过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户家庭经营联结在一起,把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
(五)发展农村牧区教育,增强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十一五”期间,必须把提高农村牧区劳动者素质作为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增强农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大事来抓。全面开展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农牧民职业教育和农牧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为提高农牧业发展能力以及农村牧区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村牧区执法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各类法律法规,适应新阶段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需要,健全执法体系,加强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水平,依法保护资源,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农牧业执法体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鼓励司法机构向农村提供法律援助,为化解农村矛盾提供法律服务渠道。
(课题组成员:佈和、田永明、郑广成、单 平、宝鲁、姜月忠、王炎、吉毅、周来顺
主要执笔: 单平田永明郑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