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面前的阅读教学是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此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潜移默化地进行点拨;其次,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再次,激发学生兴趣,课外与课内阅读并行;最后,激发学生兴趣,把握读写整合的训练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在2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始终采取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这样也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以前陈旧、死板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同时还加上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多读《国学》和中华经典作品等,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做读书笔记。能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向课外延伸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呢?
一、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潜移默化地进行点拨。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果取代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使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技能。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我采用以读点拨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求得其解。例如,理解《学与问》中“能者为师”这个词的意思时,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三节中的倒数第二句话,学生反复读后终于明白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结构相似的句、段、章,我也采用以读点拨法。即只要把开头的句、段、章精讲,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其余的句、段、章,学生通过自读就可迎刃而解。例如:《三打白骨精》的第二部分的三打。这三打的自然段结构相似,每段都先讲白骨精怎样变成人物,接着被孙悟空识破,最后被打。在教学“第一打”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初知大意;思白骨精为什么先变成仙姑;议孙悟空怎么做,生生交流;悟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领会人物精神”。然后,学生按照这四步方法自学“第二打”和“第三打”部分。这样的点拨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第二种,运用跳读法。例如在教《艾滋病小斗士》的时候,我让学生先阅读第二段以后的课文,让学生理解恩科斯的艾滋病是在母亲的肚子里就被染上的,他的命运很坎坷,被人们歧视,以及后来白人妇女收养他的种种磨难。最后才倒过来朗读第一段,知道文章是用倒叙的写法了。
第三种,有过渡句或过渡段的课文。过渡句或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又是对下文的提纲挈领。例如,教学《秦兵马俑》时,我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句挖掘,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本文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方面内容。
第四种,有的课文配有插图,图文并茂。例如:《大江保卫战》里的插图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铮铮铁汉的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四连战士黄晓文的一连串动作,感受到他们真不愧为“铮铮铁汉”。文章由面、点结合,总结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同时也是很好的写作方法的迁移。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其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1.以境引趣
即教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烟台的海》时,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结果,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到了烟台的海的与众不同因为有背面临海,冬天凝重,春天轻盈,夏天浪漫,秋天高远等特点。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2.以疑激趣
即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
例如,教学《半截蜡烛》时,一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讨论,自主探究。最终,学生领悟到:因为这“半截蜡烛”就像舞台上的小道具,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它关系着“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一神圣使命,并且整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紧紧围绕“半截蜡烛”展开情节的,情节生动紧凑,环环相扣。所以就用“半截蜡烛”做题目。
3.以辩激趣
即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与文本对话,紧扣课文难点,各抒己见。
例如,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我就让学生精读2—5段,用笔圈画自己认为聂将军被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的语句。同时也让学生分小组对聂将军两次语言的意思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聂将军的第一次话语中领悟到他恩怨分明:侵华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头目挑起的,他们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但广大的日本人民(包括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与中国人民一样,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不能株连无辜,罪及孩子。也可以先从文中勾画出聂将军关系、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句,诵读体验,还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加深体会;再进一步交流对描写聂将军音容笑貌举止的重点语句的探究,并结合聂将军的身份及当时的战争背景来体会。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外与课内阅读并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读课内书,并在周六读课外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又能使学生从同学的汇报中有所收获,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四、激发学生兴趣,实施读写结合的训练策略。
除了弱化“面面俱到的分析和指导”,着力强化语感,尽力促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自习、自悟、自得”语文学习规律,我还注重围绕教材中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读写整合训练,以便真正使大阅读活动成为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创新学习的过程。
1.指导学生勤于感悟、主动积累,强化语言积累。
在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自觉习得和领悟读写规律的基础上,我还注重大力强化读写整合意识,切实保证读写规律的有机迁移,让学生学会领悟和品味语言材料的精妙。例如《莫高窟》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莫高窟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优美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三个地方的美景。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主要运用了“熟读成诵”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在反复吟诵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莫高窟的意境美和语言材料的韵律美;在研读交流中,学生逐步领悟了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维、读写整合,优化阅读效果。
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结合训练组读写重点和针对阅读内容,我还指导学生有侧重地写好摘抄型、归纳型、感想型、评析型四类读书笔记。例如学习《我和祖父的院子》一课时,我运用了“细读—赏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准确具体地把握祖孙亲情、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首先让学生通过细读,找出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句段,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加上眉批,主要谈谈这样写的妙处;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品评这些细节描写的精妙,品味作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蕴的真情。这就为本训练组的习作——“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积累了素材。
总之,素质教育面前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在2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始终采取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这样也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以前陈旧、死板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同时还加上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多读《国学》和中华经典作品等,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做读书笔记。能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向课外延伸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呢?
一、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潜移默化地进行点拨。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果取代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使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技能。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我采用以读点拨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求得其解。例如,理解《学与问》中“能者为师”这个词的意思时,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三节中的倒数第二句话,学生反复读后终于明白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结构相似的句、段、章,我也采用以读点拨法。即只要把开头的句、段、章精讲,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其余的句、段、章,学生通过自读就可迎刃而解。例如:《三打白骨精》的第二部分的三打。这三打的自然段结构相似,每段都先讲白骨精怎样变成人物,接着被孙悟空识破,最后被打。在教学“第一打”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初知大意;思白骨精为什么先变成仙姑;议孙悟空怎么做,生生交流;悟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领会人物精神”。然后,学生按照这四步方法自学“第二打”和“第三打”部分。这样的点拨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第二种,运用跳读法。例如在教《艾滋病小斗士》的时候,我让学生先阅读第二段以后的课文,让学生理解恩科斯的艾滋病是在母亲的肚子里就被染上的,他的命运很坎坷,被人们歧视,以及后来白人妇女收养他的种种磨难。最后才倒过来朗读第一段,知道文章是用倒叙的写法了。
第三种,有过渡句或过渡段的课文。过渡句或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又是对下文的提纲挈领。例如,教学《秦兵马俑》时,我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句挖掘,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本文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方面内容。
第四种,有的课文配有插图,图文并茂。例如:《大江保卫战》里的插图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铮铮铁汉的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四连战士黄晓文的一连串动作,感受到他们真不愧为“铮铮铁汉”。文章由面、点结合,总结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同时也是很好的写作方法的迁移。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其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1.以境引趣
即教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烟台的海》时,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结果,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到了烟台的海的与众不同因为有背面临海,冬天凝重,春天轻盈,夏天浪漫,秋天高远等特点。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2.以疑激趣
即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
例如,教学《半截蜡烛》时,一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讨论,自主探究。最终,学生领悟到:因为这“半截蜡烛”就像舞台上的小道具,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它关系着“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一神圣使命,并且整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紧紧围绕“半截蜡烛”展开情节的,情节生动紧凑,环环相扣。所以就用“半截蜡烛”做题目。
3.以辩激趣
即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与文本对话,紧扣课文难点,各抒己见。
例如,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我就让学生精读2—5段,用笔圈画自己认为聂将军被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的语句。同时也让学生分小组对聂将军两次语言的意思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聂将军的第一次话语中领悟到他恩怨分明:侵华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头目挑起的,他们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但广大的日本人民(包括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与中国人民一样,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不能株连无辜,罪及孩子。也可以先从文中勾画出聂将军关系、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句,诵读体验,还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加深体会;再进一步交流对描写聂将军音容笑貌举止的重点语句的探究,并结合聂将军的身份及当时的战争背景来体会。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外与课内阅读并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读课内书,并在周六读课外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又能使学生从同学的汇报中有所收获,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四、激发学生兴趣,实施读写结合的训练策略。
除了弱化“面面俱到的分析和指导”,着力强化语感,尽力促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自习、自悟、自得”语文学习规律,我还注重围绕教材中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读写整合训练,以便真正使大阅读活动成为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创新学习的过程。
1.指导学生勤于感悟、主动积累,强化语言积累。
在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自觉习得和领悟读写规律的基础上,我还注重大力强化读写整合意识,切实保证读写规律的有机迁移,让学生学会领悟和品味语言材料的精妙。例如《莫高窟》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莫高窟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优美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三个地方的美景。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主要运用了“熟读成诵”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在反复吟诵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莫高窟的意境美和语言材料的韵律美;在研读交流中,学生逐步领悟了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维、读写整合,优化阅读效果。
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结合训练组读写重点和针对阅读内容,我还指导学生有侧重地写好摘抄型、归纳型、感想型、评析型四类读书笔记。例如学习《我和祖父的院子》一课时,我运用了“细读—赏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准确具体地把握祖孙亲情、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首先让学生通过细读,找出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句段,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加上眉批,主要谈谈这样写的妙处;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品评这些细节描写的精妙,品味作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蕴的真情。这就为本训练组的习作——“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积累了素材。
总之,素质教育面前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