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网络诗歌的特性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诗歌是指用电脑代替纸和笔创作的,通过网络发表的诗歌。据不完全统计,“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在互联网上已经涌现了几万首诗歌,一时间,诗歌成为当今最流行的网络文学形式,它的爆发力凸显出诗歌巨大的生命力。虽然人们对网络诗歌的文学性还存在质疑,但其感召力、号召力的社会功能在这次灾难中已充分显现。5月14日,一首《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网络诗歌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之后被全国近百家报纸刊登、被各大电视台引用,有人甚至为其谱曲,制成视频MTV。5月15日下午,这首诗以短信的形式在盛大网络公司员工中传播,盛大总裁陈天桥读后不禁潸然泪下。第二天,盛大决定再度向灾区追加600万元的捐款。这首诗也因此被网友们称为“最昂贵的诗”。据《解放日报》报道,5月18日夜,千余名旅法华人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为遇难同胞举行烛光祈福会。一位女士朗读这首诗时,人们再也忍不住悲痛的泪水,祈福会达到高潮。一首诗歌何以产生如此大的震撼力,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纵观灾难中流行的网络诗歌,其如下特性是不容忽视的。
  
  有感而发,抒写真情
  
  灾难是文学的经典题材之一。在灾难中,人类的情感和精神被快速激发,而诗歌在情感上的浓烈、语言上的精练、节奏上的明快,正好契合了国人的情感需求,网络的及时、开放、快捷又为人们提供了极好的传播媒介。当灾难侵蚀心灵时,没有人会无动于衷。而在所有文体中,诗歌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最好方式。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①的主张明确指出了诗歌“缘事而发”的特性。中山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当一个国家发生重大灾难时,国人往往都会恢复成一个简单的情感人,他的心被触动后,不再冷漠、不再麻木,而是渴望说话和发声。应此时势而生的诗歌,也会呈现出明显的情感化的特征,诗歌的技艺变得不重要了,如何发出真挚的心声、表达炽热的情感,才是诗歌的核心使命。”诗人赵丽宏在谈到自己的诗作《我们血脉相连》时说:“我一直含泪看着电视,本来觉得这种时刻不适合舞文弄墨,可后来还是决定借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少诗人都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们说自己所写的每一行每一句,都直指朴素的内心,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绝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②诗歌的核心即是情。亲情、友情、爱情是古典诗歌常常吟咏的题材。当灾难来临时,数以万计的诗歌承载着人类最朴素的情感:对灾害的震惊,对生命逝去的痛惜,对伤者的祈福,对父母、老师、救援者以及其他拯救生命的人的赞美,此时诗歌成为人们寄托哀思、表达情愫、鼓舞斗志的最好武器。济南某出版机构的编辑杨天逸说,她在网络上看到《孩子,我告诉你一句话》《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样的诗歌,泪水夺眶而出。“我也是母亲,这几天看到大地震中,很多孩子离我们而去,有的手中还紧握着笔,心就被揪得生疼。这些诗把我们内心的抑郁和悲伤,一行一行地牵出来,化为泪水。诗歌抚慰着我们的伤痛,让我们体会到人间的温情”。大愤出真诗,大悲出真诗,大爱出真诗,大奋出真诗,《宝贝啊,不要沉睡》、《孩子,天堂路上别走太急》、《让我轻轻擦你的手——献给谭千秋和他的妻子》、《挺住吧兄弟,挺住吧汶川》、《生死不离》等作品都是人们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做作、不矫情,情感炽热。大爱、责任、奉献、牺牲、担当、感恩等词语一次次被诠释,人间的真情一次次被唤起。我笔写我心,我心写我诗,我诗抒我情,成为每个诗人共同的写作追求。
  
  “草根诗人”,直抒胸臆
  
  网络上出现的一大批与抗震救灾有关的诗作,作者大多是普通的诗歌爱好者,不少人是第一次写诗,他们被称为“草根诗人”。在这些诗人中,有的是灾难的亲历者,有的是赴灾区的志愿者,更多的是普通的公众。许多人的诗作是通过看电视报道后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这些“草根诗人”用心感受灾难,真切体会人生。没有羁绊、没有伪饰、没有顾忌,他们的诗作忠实记录了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传达出普通民众的心声,使诗歌走进了民众的心里。他们视灾区的民众为亲人,以至亲的情感叙灾难,写感受。正如清代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杜甫兴‘广厦万间’之愿,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凡如此类,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③可见心中有大爱,方能有佳作。
  诗歌植根于民众之中、植根于创造历史的大众中。对民众的深切关怀是使诗歌生生不息的土壤。“草根诗人”由于来自大众,其情感、其作品更能接近普通民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首诗的作者是年仅24岁的苏善生,也是一位“草根诗人”,他称这首诗的最早版本名叫《亲爱的请抓紧我的手》,写于3年前,当时他患绝症的女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情绪很不稳定,苏善生就握紧她的手给她支持。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苏善生看到地震现场一位小孩从废墟中伸出的手时,他就在3年前那首诗的基础上写了《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时间是5月13日早上7时,苏善生说他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虽然我无法去前线救灾,但希望能用自己的诗引起大家的注意,通过诗祭奠那些遇难的孩子与妈妈。”山东一家文化公司的魏纯明也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是一介名不见经传的“草根诗人”,我写诗,不求达臻鸿硕,愿以我朴素、真挚、强烈而深沉的语言和情感,诉说我心灵深处掀起的涟漪、卷起的漩涡、腾起的巨澜。我想用诗的形式,从感情的底层和心灵的深处对抗震救灾进行镂刻与描绘,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氛围、场景、民情、世态等,进行扫描与个性化的发掘。出现在我笔下的诗作虽说或许是少了几分艺术上的雕琢,但却绝对是真情实感的喷涌与流泻,目的是让人读来心潮起伏、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怆然而又奋然,悲情复以豪情。
  人性之美,人情之美是“草根诗人”歌咏的主题。《最近我常常含着泪水》、《灾难中的感动》、《深切哀悼汶川地震遇难同胞》、《挺住吧兄弟,挺住吧汶川》等诗歌大多直抒胸臆,主题明确,浅显易懂。也有一些作品是写给赈灾英雄的,如《妹妹快跑》、《宝贝不哭》等。关于地震中的母亲和孩子的诗作最具震撼力,《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宝贝啊,不要沉睡》、《妈妈的呼唤》、《妈妈!对不起,我来不及了》等,直击灾难的无情,深沉厚重,悲伤但不悲观。
  
  诗风平实,语言朴素
  
  在触目惊心的灾难面前,古典诗歌“风雅兴寄”、“咬文嚼字”、“用典藻饰”,即艺术上的“精雕细刻”已显得多余。灾难中的网络诗歌语言朴素,没有刻意的修饰与锤炼,更没有过多使用写作技巧,语言朴实自然,通俗直白。虽然有些诗歌显得稚嫩,但正是这些明白如话的诗歌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坚强、生命的坚韧。如《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诗人用“太黑”、“碰了头”、“陪你走”等常人常语常情,表达出母子生离死别的爱;诗人鸽子杨军在其诗歌《我们都是你的爸爸妈妈》里写道:“亲爱的宝贝,可爱的宝贝/和宝贝你一样从地震里站起了的宝贝/如果你失去了妈妈/我们都是你的妈妈/如果你失去了爸爸/我们都是你的爸爸/如果你失去了爸爸妈妈/我们都是你的爸爸妈妈。”语言朴素真诚,直白如话。诗人胡有琪的《谭千秋老师,废墟中的最后一课》:“在你的面前/所有的颂语媚言都变得苍白、无力/你用唐诗宋词做骨/认认真真地写了四个字:我是老师/然后,你就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用老师的风范撑起坍塌的天空。”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语浅情深。
  总之,2008年5月这场灾难的网络诗歌,就其题材和气势,已表现出它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它朴素的文风,对当代诗歌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诚然,大部分网络诗人的作品没有经过细致认真的艺术推敲,我感故我抒,艺术上还不够成熟,但是网络诗歌对于中国当下诗歌的解放是不容忽视的,这些网络诗歌催人振奋,鼓舞斗志。上个世纪40年代的抗战诗歌,也存在艺术上的粗糙和缺憾,但一度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全民抗战的一种精神力量,网络诗歌经过这次灾难的洗礼,也会更加成熟。
  
  注释:
  ①②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③叶燮:《原诗》,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近20年来,广告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根据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广告业年均增长速度接近40%,中国成为全球广告业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毫无疑问,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广告这一新兴的“文化符号”在文化传播领域却没有得到人们相应的重视。广告早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商品促销的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形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
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担,但是培养出的人才和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差异。从中不难看出中职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相对较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中职生应用写作能力的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下的人们,通过缩小文化差异所进行的交流和沟通。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跨文化交际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能力。
近几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网络“第五媒体”的迅速壮大,广播受众分离凸显,仅广播而言,继经济台(频率)之后,很多地方台又衍生出许多系列型频率,如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教育频率、健康频率等,这些专业化频率的增加对主持人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大批新人的加入为广播事业补充了新鲜血液,同时也给广播节目质量的提高和保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主持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广播事业的持续
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普遍面临着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且害怕上英语课的问题,以至于中职英语教学难以发挥其真正的实效性。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有效
典型报道是党报的重要舆论手段,也是党报与其他报纸相比独具的优势。因此,典型报道历来为党报所看中。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典型报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党报之中。然而,当前不少典型报道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写得不够灵活、不够实在,大而空,缺乏对受众的吸引力,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笔者认为,只有摒弃陈旧的观念,坚持新闻创新,坚持“三贴近”,坚持挖掘先进典型内在的新闻价值,才能把典型报道写活,典型报道才能
职业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也是关系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要有大国工匠,必然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教育中的政治课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个难题,也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受
近几年,新课改在中国的课堂普及开来。思想政治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对现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更是改革的重点。思想政治课在本质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