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探讨历史学与文学史书写中将时间以百年划分的做法,尤其关注法语词"siècle"的语用情况。本文分析"siècle"一词的词义如何在我们所谓的17世纪从"时代"或"时期"转变为现在的"一百年"。将这个转变放在古今之争的语境下讨论的同时,本文也反思,如果出现一种与这种现代历史年代学相异的反事实另类年代学,会暗含何种启示与后果。
【机 构】
: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Cambridge CB21ST,UK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历史学与文学史书写中将时间以百年划分的做法,尤其关注法语词"siècle"的语用情况。本文分析"siècle"一词的词义如何在我们所谓的17世纪从"时代"或"时期"转变为现在的"一百年"。将这个转变放在古今之争的语境下讨论的同时,本文也反思,如果出现一种与这种现代历史年代学相异的反事实另类年代学,会暗含何种启示与后果。
其他文献
出版社:英国剑桥学者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符号学艺术史》是英语学术界和中文学术界第一部从符号学角度全程阐释中国山水画之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本书从山水画的界定和起源,到其发展的每一重要的历史拐点,都以专章进行探讨,其符号学视角和方法,颠覆了西方和中国学术界对古代山水画发展进程之人云亦云的通常观点,对艺术的发展和演变提出了全新的历史阐释,指出从六世纪至今一千五百年的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是一个寻道、载道、失道的历程,是为本书主题。
本文认为,建立在相互熟悉和对比基础上的理解模式会成为跨文化研究的障碍。为了探讨这种障碍,本文将其置于语言产生的重大影响这一背景之下。从埃伯菲尔德的跨文化现象学的操习视角出发,并结合本雅明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避免上述两种危险。
作者:李如祐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1月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中华戏校)于1930年9月1日成立,1940年11月解散。它以学生为本,建立了“普通”与“职业”学科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作为中国戏曲音乐院的下属机构,它与同院研究所一起,集研究、实践为一体,累计演剧实习共3200多场,剧目850多出,为创立新学科“剧学”、开创戏曲全面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方维规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1月“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原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攻关项目,本书是该项目欧洲卷的成果。欧洲汉学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本书是中国学界关于欧洲汉学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较为系统的考察和评论。
“中国现代文论史”(四卷本)丛书包括:第一卷《涵濡的现代性:中国文论新传统》,作者:王一川。第二卷《由过渡而树立: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作者:陈雪虎。第三卷《制度的后果:中国现代文论的体制构型》,作者:胡疆锋。第四卷《思想的制序:中国现代文论的多元取向》,作者:胡继华。丛书简介:中国现代文论是中国我者与外来西方他者之间文化涵活的结品。
作为文化研究领域最知名的学者之一,约翰·斯道雷教授在访谈中通过探究一些关键问题回顾了文化研究的历史,并分享了他的新作《激进乌托邦主义和文化研究》。在这本书中,斯道雷教授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了乌托邦主义的古老概念,并指出,激进乌托邦主义或可唤醒文化研究的政治承诺。由此,他不仅重访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三位奠基人及其理论,而且通过对"此时此刻"的陌生化,指向了未来的激进乌托邦。
作者:张颖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6月该书立足于存在主义运动发生、发展的事实性,将20世纪30—60年代命名为“存在主义时代”,将萨特及其密切交往的波伏瓦、梅洛-庞蒂、加缪、贾科梅蒂作为主要代表。作者围绕这一时期问世的9部存在主义相关作品逐一展开情境式论述,从存在主义到其相邻的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乃至心理治疗学,从雕塑、绘画到电影、小说、戏剧,理论的抽象性与艺术的具体性在这些作品里交织互渗,令抽象变得可触知,具体变得有厚度。
作者:常培杰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4月表象与真理性内容的关系问题,是阿多诺美学理论的核心论题。正是由此问题出发,阿多诺试图以其独特的论说文文体来表征自己的“非同一性”哲学思想,以期在充分尊重客体的前提下最为本真地呈示真理。
当前符号学正将关注点从符号和文本转向整个文化,需要开发出一种比较连贯的研究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应用针对分形的拓扑学理论,以分析符号域中的各类对称。本文将分形界定为两个拓扑结构之间的相似,通过比较视觉和概念模式,思考所谓的"相似"究竟是什么,并基于对旋转对称、平移对称和反射对称的拓扑学分析,建立分形相似性的类型学。为说明每一种类型,本文从文化和政治领域寻找分析案例。最后假设,文化符号学可以演变成一种"模式科学",并挑战传统研究中自然和文化的学科分野。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文学认知研究专家霍根教授再推力作《美与崇高:文艺认知美学》①;该书尤其旨在为文学中诸多纷繁的个体审美反应探求一种结构性主张,同时借助与认知科学的对话,使得文学美学研究中那向来“未可言说”的部分获得空前的认知审美观照。本文拟聚焦于“信息加工”与“情感机制”、“审美共性”与“个性品味”以及“变奏”“经典化”与“审美争议”等三大关键节点,在对它们加以厘清的同时,凸出围绕文学认知研究路径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加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