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外贸体制改革在1991年进一步深入,主要是使外贸企业建立自负盈亏的机制,逐步走上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轨道。由于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银行工作,特别是对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来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信贷管理上,怎样做到既保证外贸收购资金需要,积极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同时又保障贷款的安全和效益,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探讨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当前为什么尤其要强调加强外贸信贷管理外贸改革方案的出台,给我们信贷工作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外贸体制改革在1991年进一步深入,主要是使外贸企业建立自负盈亏的机制,逐步走上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轨道。由于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银行工作,特别是对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来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信贷管理上,怎样做到既保证外贸收购资金需要,积极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同时又保障贷款的安全和效益,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探讨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当前为什么尤其要强调加强外贸信贷管理外贸改革方案的出台,给我们信贷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外贸实行“自负盈亏”,增大了信贷资金的风险。银行贷款,是一种有偿让渡,并不是无偿捐助,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信贷行为。过去,外贸企业吃国家的大锅
其他文献
<正> 利用股票市场吸引外资,是我们发展股市的初衷之一。为推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很有必要作一些超前的研究。一、股票市场是当今世界国际游资活动的重要场所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起始于西方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证券化的趋势迅速波及全世界。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各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跨国银行、跨国公司及各国大企业都力图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证券化的方式,筹集国际游资,以为我所用。这方面的竞争正日趋激烈,规模不断扩大。以股票为例,1989年全球
<正> 近10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相继进行了8次较大的调整,对美元的比率已由1981年前的1:1.5下调到1990年的1:5.2。近期则在1:5.36左右徘徊,汇率是个“双刃”工具,人民币汇率的一再下调给我国的出口生产企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实地调查,从分析新问题入手,对深化我国的汇率改革作一刍想。(一)给出口生产企业带来新问题主要有:一、导致偿还债务增加,影响到部分企业的生存。人民币汇率的一再下调,使得多数没有进出口权的出口生产企业,虽有产品出口但没有外汇来源的情况下,出现了人民币
<正> 为了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实现外汇收支平衡,自198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调整。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对主要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下调21.20%;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又下调9.57%。人民币汇率的几次大幅度调整,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汇率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带来一些负效应。今年4月9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不定期微调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从4月9日到7月20日,人民币汇率共微调26次,人民币
西方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业务活动的监管都比较详尽而周密。张亦春和叶学军撰写的《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业务活动的监管》一文,从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条件,流动性要求,贷款、股票、债券等投资及股权限制规定和外汇头寸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这对我国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管理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为了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有必要创造一个有效的监管金融环境的机制,以使对外资银行的管理法制更加健全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狂飚突进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这一过程的城市化浪潮中,全国许多古老的集镇被破坏,它们或消失、或毁坏、或变成假古董。我们对于这种破坏传统文化、割裂历史文脉的现象应该进行反思.并坚决遏制其蔓延之势。有鉴于此,在枫红谷黄的金秋时节,我刊与上海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在江南名镇七宝,举办“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脉和集镇保护问题”学术研讨会。我们特选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发表.以期引起更多的共鸣。
<正> 目前的国际资本紧张,筹资者们密切关注低成本的筹资机会,于是一些新的融资便利发展起来,为寻求低成本资金的筹资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目前在市场上广泛流行的有货币转换便利(Currency ConversionFacility)和货币互换选择(Standby Curr-ency Exchange Agreement)两种。货币转换便利。货币转换便利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融资便利,它可以在目前市场形势下为筹资者提供低于LIBOR利率水平的资金。换句话说,按照本身的资信条件和目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筹资
<正> 自从1986年中国银行面对人民银行不再包人民币资金的严峻形势,为解决人民币资金严重不足而兴建网点以来,中行系统网点如雨后春笋般已经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型城市。这几年来的网点建设给中行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一、网点建设对中行的必要性进入80代以来,我国金融体制作了很大的改革,中央银行不再包专业银行的人民币资金,同时,允许各专业银行的业务适当交叉。为了解决人民币资金缺口,各专业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中行仅只依靠华侨人民币储蓄来解决业务所需的人民币资金已远远不够。建设网点筹措人民币资金
<正> 李鹏总理在人大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提高经济效益是今后十年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具体到中国银行,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今后工作的中心任务。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工作的理论探讨也应围绕这一中心,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积极探索。本文拟就此谈几点个人意见。一、目前影响中国银行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问题及症结中国银行是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外贸贷款比重一般占到70%左右,而外贸三年承包已形成近百亿元的超亏挂帐,严重地影响了中国银行信贷资金周转,以及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天津中国银
<正> 在外贸体制转轨之际,中国银行信贷资金运用和筹集方面,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问题。一是许多外贸企业已往出口亏损,遗留了大量超亏挂帐,短期无法消化。二是应收国外帐款占用较大。三是在国家和地方出口指标迅速增大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人民币资金供求缺口日趋扩大。要使中国银行发挥促进外贸体制改革和扩大出口的作用,必须妥善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财政部门从1991年起,摆脱了对出口贸易亏损补贴的负担,促使自负盈亏的外贸经营机制迅速收效,这是应予肯定的。可是,已往历年积累下来的出口亏损是不宜长期挂在中国银行
<正>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近30年时间里,我国投资主体格局基本上是单一的国家投资主体格局。其主要表现在,作为国家物质实体的各级政府垄断了社会的投资权力,虽然其间经历过中央投资主体、地方投资主体反复的集权与分权的演变,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始终没能形成。形成单一国家投资主体格局的深层因素在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计划管理模式。单一国家投资主体格局的决策结构、信息传递方式、资金供应方式诸方面的特征,决定了这种投资主体格局下必然是权、责、利的脱节。因此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充分动员社会资源,但却不利于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