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剪裁、逻辑推演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往年高考试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方面。最近,笔者对2014年各地高考题进行了再一次研读,在借鉴学习的同时,发现两道试题有待商榷,在此试作探讨。
  江苏卷第16题: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體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答案:D
  本题以“‘自由’概念的阐释与理解”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罗斯福新政。很多师生初读此题都有一头雾水之感,原因是本题在题干和选项有限的文字中共出现了9个“自由”,命题者意图用这9个“自由”互相解释,互相比较,让考生理解“自由”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内涵。但遗憾的是,命题者的阐释几乎全部引用的是不能定性的、模糊不清的译著语言,这些表述由于语言背景的模糊和语言习惯的迥异,学生阅读起来仿佛进入了一个由系列哑谜组成的“八卦阵”,根本无法逐一辨清这些密集出现的“自由”的含义。为弄清这道题目所述问题的来龙去脉,笔者在网上邮购了《美国自由的故事》一书,经过认真阅读和对试题仔细研究,发现试题存在明显的史料剪裁和语言组织缺陷。在此试作探讨。
  《美国自由的故事》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的代表作,该书以美国历史为叙述对象,把“自由”概念发展的历史描述成了一个“充满了辩论、分歧和斗争的故事”。试题所引文字全部出自于该书第九章“新政与自由的重新定义”的“保障与自由”部分。这部分内容以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为背景,这是我们分析这道试题的基本语境。
  为便于说明该题在史料剪裁上的问题,我们先把试题所涉及的原文部分一一列出:
  (第291页)《新共和》杂志的主编乔治·索尔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反映出“两个对立的人群的不同需要与目的”,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第292页)如同罗斯福以压倒多数赢得连任的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第283页)约翰·杜威在1935年坚持道,自由的概念应该被重新界定,在“今天,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下划线部分是试题使用的文字)
  通过比对原文,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的史料剪裁和语言组织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不当缺省。题干引用第291页文字时省去了“《新共和》杂志的主编乔治·索尔写道”这句话,这虽然不影响考生答题,但人为隐掉该说法的原作者而代之以转引出处毕竟有失严谨。和这一省略相似但问题更严重的是D项对第283页的引用,这句话是直接引用,不仅隐去了原作者约翰·杜威的姓名,还将之想当然地说成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事实上,我们甚至不能从原著中找到“大多数人”明确赞同这句话的直接依据。这种处理明显改变了文章原意,没有坚持“忠实原文”的史料引用基本原则。
  二是随意截搭。该题引用文字出现于原书的不同部分,命题者没作任何提示或者说明就把它们截取后搭配在一起,显得语意很不连贯。尤其是用约翰·杜威的话来阐释题干中“大多数人”的观点,想当然地把“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和“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等同起来,没有考虑经济安全是否还有“经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般内涵,显得过于随意。
  三是主旨不明。在对这道题的解析中,我们遇到的困惑还远不止于此。试作分析。试题题干先给出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接着提出了又一个新的关于“自由”的说法——“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这一说法是否属于“两套对立自由”之一呢?如果不属于,那岂不出现了“第三种”?如果是,它是否属于第二种呢?如果是,从试题省略掉的原文“如同罗斯福以压倒多数赢得连任”可以判定,“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那为什么选项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不对呢?还有,选项A、B都不对,也就意味着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自由的观念不属于这“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那岂不意味着真的存在“第三种”自由的观念?试题表述中,明确了前两种是二元对立的,那如何定位“第三种”和前两种的关系?命题者在呈现了“两套对立自由”之后又抛出这个“第三种”想要说明什么?如果试题本身就是“分裂人格”,互相抵牾,试题想要呈现的主旨是什么?本题史料剪裁和语言组织到底要说明什么?
  海南卷第3题:
  原题如下: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答案:B
  本题材料摘编自《晋书·王羲之传》,但对这一事件的最早记载则出自于《世说新语》,是典故“东床快婿”的出处。本题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为主,材料浅易,难度不大。从四个选项的比较来看,由于材料说的是为女择婿,女方在这桩婚姻中处于主动地位,“女性地位低下”无从谈起,可以排除A项。郗家从王家子弟中选婿采用的是常规的观察挑选——“遍观子弟”,方式上并无独特之处,C项也可以排除。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郗王联姻有互相勾结、拉帮结派的倾向,D项和题干的关联度就更低了,也可轻易排除。这样就只剩下B项了。由于郗鉴是太尉,而王导是“朝廷重臣(丞相)”,均是士家大族,加之从东晋社会状况来说,选官、交友、联姻讲究门第是确实存在的现象,故选择B项。
  以上分析判断虽然吻合于试题参考答案,但采用的是排除法,思维过程是“A、C、D三项都不对,所以选B项”。但从正向逻辑推演的角度来说,由题干材料到B项之间并没有展现出清晰合理的推理路径,也就是说,从材料解读到答案获得不是必然的。推究其原因,是试题在两个问题上没有理清。
  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把握住材料的核心意思,解读时明显偏离了主题。本题要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是“这(材料)主要反映了婚姻讲究门第”,材料的主题内涵果真如此吗?材料说的是郗家到王家选婿,“遍观子弟”后选中了那个在“东床坦腹”的王羲之。材料以郗家到王家选婿为背景,意在展现王羲之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气度”,王羲之被郗鉴选为女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显然这段材料并不是要突出郗王联姻,更不是要说明“婚姻讲究门第”。材料呈现的是王羲之和其他王氏子弟的不同,而不是王氏子弟与寒门庶族的比较,命题者对材料解读后得出“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婚姻讲究门第”的结论,显然偏离了材料主题。
  第二个问题是假使材料有意突出了“郗鉴到王家这样一个高门大户选婿”的事件,是否就能充分说明郗鉴在婚姻问题上“讲究门第”呢?从郗鉴择婿“讲究门第”是否就能够推理出“当时婚姻讲究门第”呢?仔细琢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类推。霍启刚娶了郭晶晶,你能得出霍家娶媳(标准)是要找一个跳水运动员吗?就算碰巧霍启刚原初就真想找一个体育明星,你能得出当今富豪择偶以体育运动员为首选的结论吗?同样的道理,郗王两家联姻只是一个孤立事件,郗家和王家两个士族大户联姻,固然有可能是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但在无法反证他们不能接受“寒门庶族”的情况下,仅就这一件事而得出结论显然是不恰当的。而由两家联姻的这一事件进而推及“当时婚姻讲究门第”则更加夸张,因为“当时婚姻讲究门第”的说法是对社会风气的评判,支撑这一结论的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试题在逻辑上有过度推演的缺憾。
其他文献
回顾与展望:北京奥运会是近几年高考试卷关注的热点之一。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24~28题以北京奥运会会徽为背景,考查影响意识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市场经济秩序、国际组织、第三产业等知识点。2006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39题以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展示中华文化为背景,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25题以“福娃”为背景,考查商品的价值、生产促进消费、第三产业的
一、试题中的图文信息与说明  历史地图包含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众多信息。从历史教学与考评的角度来说,关键不是考生是否明白历史地图包含了众多信息,而是考生在日常历史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发掘历史地图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或阐释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从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角度看,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该题的主要材料为历史
高中地理必修3内容庞杂,知识点比较琐碎,全面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不妨采用比较法,即通过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它们、掌握它们、运用它们。  1 类比法。将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其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或在其个性的基础上突出共性。这种方法有利于加深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如列表对比3S技术:    2 并列
国内要闻  ★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1999年以来首次年度逆差,逆差额达1173亿美元。2012年,除第一季度外,第二至第四季度我国资本项目和金融均呈现逆差。2011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为顺差1861亿美元。  ★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清理广播电视“送礼”广告的通知》,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立即删除含有渲染“送礼”内容的广告。同时,广电总局还要求各地进一步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大脑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一直是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今天,科学家弗朗肯斯坦男爵和怪物男孩就要对大脑来一次大探秘了。认识大脑  你需要准备:  盐、速溶土豆粉、搅拌用的勺、两只大的冷藏袋(最好是可以密封的袋子,比如即时封口袋)、厨房里用的秤、有刻度的水壶  你要做的是:  1.称取1 5克土豆粉,加入400克盐,混合起来放入一个袋子。  2.往壶里倒600毫升热水——当心
2013高考已经顺利结束,今年是甘肃考生首次使用新课标全国高考试卷。与以前的大纲文综卷高考地理试题相比,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地理试题在题量上增加了三道选做题,让考生从三题中选择一道适合自己的、更有把握的题来做,增强了试题的灵活性,但也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与往年的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相比,今年的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地理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坚持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目标把握准确,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联系生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提高政治学科在高考中的得分率十分重要。从多年的阅卷经验中可以看出,不少考生虽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解题能力支撑,导致答题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显现出知识点盲目堆砌、分不清重点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部分考生对高考政治主观题没问及解题程序不了解造成的。  一般来说,高考政治主观题从命题指向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背景材料]    2008年1月8日,中国政府网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一终结我国塑料袋“免费时代”的政策一出台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知识
当高三历史复习进入当年的4月份,也就是高考前的两个月,高三文科生在复习迎考中考虑最多的事就是如何自主查漏补缺以进一步提升考试成绩。因为此时很多学生在历史复习中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考试“高原现象”,即自己平常的历史考试成绩总是停留在某一区间而难以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不过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存在某种缺陷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种种原因,每位学生所存在的缺陷是不同的),因此如何自主查漏补缺
当前高考复习备考正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政治学科的复习,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每一个考生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建议广大考生在按照老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的同时,务必好好反思自己的复习策略,通过反思来寻找弱点与不足,以便更好地改正与提高。那么,对于文科考生而言,在高考政治总复习过程中应该反思什么?又该如何反思呢?  反思一:我是不是构建了教材的知识体系?政治复习进入到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