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是现代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当前中国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追溯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对缓解生态危机、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科学发展观
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 投资增长过快等等, 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 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中共中央审时度势, 高屋建瓴, 科学决策, 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设节约型社会,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工业化道路。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需要转变传统观念, 摆正“人”的位置。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
(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人类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展起来的。”,[1]人类源于自然,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同时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们事先必须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依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生活须臾离不开自然,必须通过劳动实现人的“有机身体”与人之外的“无机身体”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满足自己生存繁衍的需要。
(二)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要以符合客观自然规律性为前提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依照马克思的论述,人是具有能动性。每一次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
(三)必须既符合目的性,又符合合规律性两个尺度的统一。
人类以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应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在这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是指人通过反映和掌握任何一种客观事物的具体属性和规律,以它们为根据来创造对象世界,即人能够认识和运用规律;而“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是指人将外在种属、事物的客观规律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本质力量,然后以此为尺度在实践活动中改变外部客观对象的形式,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 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 而在实践上, 要使人改造世界的活动, 保持在不损害这种有机整体性的合理范围内。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必须实现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一)、摆正人在环境中的恰当位置, 树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观,
在《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写下了这样经典的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的预期的结果, 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可悲的是, 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警告置若罔闻, 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我们既要看到人的能动主体地位, 又要看到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 受自然系统的制约, 人的活动要以环境的承载能力为限, 要使经济增长不至损害环境与人之间的平衡、协调, 人们要把转变自然当作外在的、不变的形而上学实体的观念, 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走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 强化环境伦理意识, 既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 同时又要承认其内在的价值。现在是到了人类进行理性反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了。我们要摆正人在环境中的恰当位置, 要明确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要树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观, 特别是要提高生态意识。
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 而在实践上, 要使人改造世界的活动, 保持在不损害这种有机整体性的合理范围内。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必须实现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实现人类生产方式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 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 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 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 调整经济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科技进步, 加快体制创新, 强化企业管理, 引导合理消费, 提高国民素质。这种转变的主要特点是, 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换, 从单纯追求增长转向寻求效率的提高, 将生态化原则纳入经济发展过程,改善环境质量,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建立绿色核算体系, 提高生态危机意识。
目前 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来获得的。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 GDP 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已势在必行。“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应对党政干部进行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此外,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6]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应该加强教育, 提高生态危机意识。把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抗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必须实施和推行教育改革, 发展生态教育事业, 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一是学校教育。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 构建教育的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内容、方法等, 并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 从而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新人。特别是中小学要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环境教育课程与其他国家规定科目同等对待, 列入教学计划, 保证课时安排, 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 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社会实践。二是公众教育。要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 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生态危机, 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对广大农民来说, 要引导农民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通过组织系统学习环境保护基本知识, 使其成为接受生态保护基本理念、掌握生态农业基本方法、从事绿色产品产业开发、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户。要在企业中开展绿色创建, 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74-375。
[2][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95。167,9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83。
[6]杨静,应对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J],《经济研究导刊》,2008,(19):148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科学发展观
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 投资增长过快等等, 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 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中共中央审时度势, 高屋建瓴, 科学决策, 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设节约型社会,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工业化道路。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需要转变传统观念, 摆正“人”的位置。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
(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人类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展起来的。”,[1]人类源于自然,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同时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们事先必须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依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生活须臾离不开自然,必须通过劳动实现人的“有机身体”与人之外的“无机身体”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满足自己生存繁衍的需要。
(二)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要以符合客观自然规律性为前提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依照马克思的论述,人是具有能动性。每一次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
(三)必须既符合目的性,又符合合规律性两个尺度的统一。
人类以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应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在这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是指人通过反映和掌握任何一种客观事物的具体属性和规律,以它们为根据来创造对象世界,即人能够认识和运用规律;而“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是指人将外在种属、事物的客观规律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本质力量,然后以此为尺度在实践活动中改变外部客观对象的形式,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 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 而在实践上, 要使人改造世界的活动, 保持在不损害这种有机整体性的合理范围内。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必须实现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一)、摆正人在环境中的恰当位置, 树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观,
在《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写下了这样经典的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的预期的结果, 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可悲的是, 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警告置若罔闻, 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我们既要看到人的能动主体地位, 又要看到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 受自然系统的制约, 人的活动要以环境的承载能力为限, 要使经济增长不至损害环境与人之间的平衡、协调, 人们要把转变自然当作外在的、不变的形而上学实体的观念, 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走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 强化环境伦理意识, 既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 同时又要承认其内在的价值。现在是到了人类进行理性反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了。我们要摆正人在环境中的恰当位置, 要明确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要树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观, 特别是要提高生态意识。
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 而在实践上, 要使人改造世界的活动, 保持在不损害这种有机整体性的合理范围内。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必须实现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实现人类生产方式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 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 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 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 调整经济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科技进步, 加快体制创新, 强化企业管理, 引导合理消费, 提高国民素质。这种转变的主要特点是, 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换, 从单纯追求增长转向寻求效率的提高, 将生态化原则纳入经济发展过程,改善环境质量,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建立绿色核算体系, 提高生态危机意识。
目前 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来获得的。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 GDP 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已势在必行。“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应对党政干部进行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此外,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6]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应该加强教育, 提高生态危机意识。把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抗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必须实施和推行教育改革, 发展生态教育事业, 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一是学校教育。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 构建教育的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内容、方法等, 并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 从而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新人。特别是中小学要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环境教育课程与其他国家规定科目同等对待, 列入教学计划, 保证课时安排, 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 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社会实践。二是公众教育。要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 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生态危机, 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对广大农民来说, 要引导农民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通过组织系统学习环境保护基本知识, 使其成为接受生态保护基本理念、掌握生态农业基本方法、从事绿色产品产业开发、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户。要在企业中开展绿色创建, 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74-375。
[2][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95。167,9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83。
[6]杨静,应对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J],《经济研究导刊》,2008,(1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