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的美味散发出来并流传下去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zong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我们的印象中,科学是神圣的,也是枯燥的,是远离我们生活的。是少数人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工作,直到与业界专家深入交流,方知科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打电话有科学、吃大豆有科学、天气阴晴同样有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之所以感觉它非常遥远是因为科普离我们太远。为了让科普走进我们的生活,为了让科学散发出生活的美味,我们特邀了关心科普出版的业界专家、学者,来共话科普出版,他们的忧虑、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思考或许能为科普出版的明天补上一笔一画。
  在出版领域中多有创新、成就不凡的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社长,是一个科普迷,不管多忙,中外合作出版的科普杂志《新发现》他每期必看,但国内科普读物着实让他遗憾,用他的话说“也让科普迷很伤心”。他理性地分析了原因所在:一是科学家还在探索的路上,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唤起国人的科普工作。二是科普写作要求高,既要有科学家的思维,又要有文学家的表述。如今部分科普读物表述不清,稀奇古怪,主要是不会用大众语言。三是科普读物市场潜力很大,应该有各个年龄段人看好的读物,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也不能仅仅出版“动脑筋爷爷”,他希望能读到更多更好的本土科普读物。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黎雪触及到科普令人失望的体制原因:国外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是在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中进行的,科学家的研究项目,要让尽可能多的公众知晓,才能获得尽可能大的支持,也才能取得他们所需的资源;而我们目前科学研究的经费是国家拨款的,基本与公众无关,这也许是我们的科普工作远离大众,无暇、也无心顾及大众的一个原因吧。
  受国人广泛关注的《时间简史》《世界是平的》的责任编辑孙桂均,从传统文化的地位与特点分析了近现代科学体系不能出现在中国的必然性,引人深思。
  其他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他们的关注和心愿,可喜的是,近来科普出版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特别是在科普创作的队伍中,加入了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专业与非专业、传统与时尚、科学与文学、民间与媒体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组合,他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将剥开科学坚硬的壳,拿出科学美味的果实、让其美味散发出来并流传下去……
  
  科普读物与读者关注
  
  ·其实,图书分类名称不宜改动,只需根据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新发展,不断增加新内涵,采用新形式,运用新技术即可。
  ·学科名称对读者的范围有一定影响,对读者的吸引力影响不大。
  ·出版物具体的书名要吸引入,有利于读者关注,不一定在书名上出现“科普”两字。
  ·给大众看的,应该有较大的发行量,否则,起不到普及的作用。
  ·读者可以因为某本书而喜欢上这一类读物,这里所说的喜欢,指向是具体读物中所承载的知识,而不是学科名称本身。
  ·科普、科学文化读物、公众科技传播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提出的背景、反映的文化要求、适用的区域都是不同的,可以并列存在,而不是说要否定哪一个。
  
  本刊记者:“科普”概念应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科普知识。然而,传统的科普立意较低,带有扫盲色彩,习惯于板着面孔灌输知识,长期以来一直将青少年设定为主要科普读者群。如今,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多样、速度快捷,科普的传统立意似乎离大众越来越遥远了。江晓原先生提出采用“科学文化读物”的称呼,舆论界认为它的界限比传统的“科普读物”更广,可以包容更多类型的读物,也比“科普”这个词更利于亲近读者。国际上通用的概念是“公众科技传播”(PCST),包含平等传递知识、引人思考之意,您认为学科名称对读者的范围和对读者的吸引力有影响吗?什么样的名称更利于读者?
  
  蔡鸿程:其实,图书分类名称不宜改动,只需根据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新发展,不断创新发展,增加新内涵,采用新形式,运用新技术即可。这样,对读者的范围和对读者的吸引力只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因为科普读物本来就亲近读者,科普读物的范围本来就很宽,“科学文化读物”可以是科普读物的一个大类。
  科普读物是分层次的。依读者对象分,有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群的,有以农民为主要读者群的,有以工人为主要读者群的,有以国家公务员为主要读者群的,有以大学生为主要读者群的等等。依大类学科分,有基础科学、农林科技、工业与信息科技、医药科技、国防科技等。依出版物形式分,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均有。
  
  黎 雪:学科名称在集合层面上代表一定的范围,是受众从字面上直观了解、感受本类别指向的第一个渠道,在某种程度上,对读者的范围和对读者的吸引力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客观地说,这种影响力并不大。读者所接受的是具体读物。读者可以因为某本书而喜欢上这一类读物,也可以因为对某类知识感兴趣而喜欢这类中的大部分读物。这里所说的喜欢,指向是具体读物中所承载的知识,而不是学科名称本身。
  科普、科学文化读物、公众科技传播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提出的背景、反映的文化要求、适用的区域都是不同的,可以并列存在,而不是说要否定哪一个。
  从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当前仍是二元结构的社会,还有许多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东西部差距还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肯定与国际接轨的积极意义,也要继续投入科普创作,开展科普活动,不能否定“科普”这个名字。这三个概念,在相应的时间段和区域,有不同的作者群、读者群,它们各自代表的含义在不同的范围是被接受的,现代化的、城市的、乡镇的,但对另一个范围就不一定了,不能都是面向精英阶层的东西。如果对农民读者讲公众科技传播,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因此我认为,这三个概念都是可以并列存在的,可以共存、并举。
  例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青鸟译丛”基本上是面向知识分子的,阐述理念性的问题;而“‘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则是面向广大农民的,讲的是什么时候田里种什么,如何高产,如何赚钱,很实用。
  
  沈元勤:学科名称对读者的范围有一定影响,对读者的吸引力影响不大。出版物的内容和特点属于科普类的,给大众看的,具体的书名要吸引人,利于读者关注,不一定在书名上出现“科普”二字。我国目前每年出版的科普类图书数量不少,但发行量大的畅销书不多,主要是内容和写法不太吸引人。既然是给大众看的,应该有较大的发行量,否则,起不到普及作用。
  
  蔡克难:科普凑物根据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实用型和知识型两种。比如,《醋蛋治百病》为“实用型”,即阅读此类图书“可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而《沙漠的呼唤》为“知识型”,阅读这类图书并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价值”或“效益”。一个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中,前者更受推崇。事实上,这类科普读物占据了当前主要的科普市场,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现状。   
  科普读物与科普创作
  
  ·在网络时代,科普读物创作,需要科学与人文结合,需要文图结合,需要多媒体、全媒体策划,需要形式多样化,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
  ·科普读物需要国家扶持,社会支持,作者坚持,出版社重视。
  ·科普读物是畅销书,还是长销书,关键还是看是否反映了读者的需求,看内容和质量。
  ·整个科普图书发展滞后的问题。一是缺少优秀的科普作者,二是缺少编辑含量,三是缺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大环境。
  ·有的为了扩大规模,搞超能力跨行业扩张,难以把住内容关;有的在找科普作者难的情况下,为了不放过落实选题的时机,只好降低作者标准,甚至搞一些不适当的包装炒作。
  ·一方面要鼓励专家把科普讲得更精彩,一方面也要鼓励人文工作者更多参与,把科普讲得更生动,让公众不仅仅是了解科学的原理,更重要的是明白这些科学原理跟他的生活、他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科普图书当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不是科普书本身的问题,而是科普书以外的问题。
  ·科学家的激情、勇气、时间被众多事务和研究工作所占据,而他们从事科研所需的各方面条件,包括设备、团队及其他资源,其来源不是公众也不是市场,他们不是通过向公众解释他所从事的领域来获得支持、获取资源,也就是说,缺乏相应的市场机制,公众机制。
  ·科普写作投入多而产出少,对作者缺乏吸引力,这是当下我国科普出版的主要问题。
  
  本刊记者:有人说科普读物不可能是畅销书,但它肯定是长销书,读者面窄但忠诚度高,可以几十年地长久销售,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图书品种,是可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非常划得来的一项出版事业。然而,大多数科普书销量平平,难有大的突破,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少专家俯下身来写,缺少读者喝彩;内容枯燥,“手段陈旧”;居高临下灌输知识的“硬”作品多,缺少人文因素。您认为科普书存在什么问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蔡鸿程:有人说科普读物不可能是畅销书,这明显不符合实际。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科普力作《十万个为什么》及其后续修订版本一直畅销,仍然影响着今天的青少年。优秀的科普读物肯定是长销书,只要读者对象定位准确,读者的忠减度就高,可以几十年地长久销售,足非常有生命力的。当然,大多数科普书销量平平,难有大的突破也是事实。这有多种原因,仅举一二。
  首先,科普读物质量有优有次。如今,人类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其成果之多、名日之繁、应用之广、意义之深远都是史无前例的,,人们希望随着社会进步,有更多的科普佳作出现,让科学之美广泛传播并流传下去、,但是,创作科普读物太累,科普佳作诞生更难。要科普佳作,就需要国家、社会各界有更多的投入,支持科普读物的创作和出版。我们需要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其第四条指出:“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第十三条规定,“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这就是科普的社会责任。科学技术普及覆盖社会各个领域,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工作量巨大,范围广阔,不是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一个单位或少数几个单位就能单独完成的,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各领域的人士共同参与和支持,才能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因此,《科普法》用了10条,对社会各方面开展科普活动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机关和团体等都提出了要求。第十六条要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综合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专栏、专版;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者转播科普节目;影视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应当加强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书刊出版、发行机构应当扶持科普书刊的出版、发行;综合性互联网站应当开设科普网页;科技馆(站)、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应当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第二十三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支持编写制作、出版发行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是政府科普投入的重要方面。
  出版单位要把组织策划、编写、出版科普读物作为自己的文化使命和对社会的应尽义务与责任。社会效益好的,不盈利也要出。比如,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近年来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编辑委员会,负责书系作品的推荐和遴选。潘家铮、王梓坤、张景中、刘嘉麒4位院士任顾问,18位知名科普作家任编委,从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少儿科普读物精品中遴选60部作品编辑出版,主要包括少儿科普原创作品、少儿科学文艺作品和少儿科普翻译经典作品三部分。其中,既有曾经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科普佳作、真正的少儿特色的科普作品,还有部分入选中小学教材、仍具有相当市场潜质的作品。这种规模出版科普读物的策划是值得赞赏和提倡的。
  总之,我国科普读物创作与出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科普界、出版界任重道远。在网络时代,科普读物创作需要科学与人文结合,需要文图结合,需要多媒体、全媒体策划,需要形式多样化,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出现短视与浮躁不可避免,继续坚持科普出版特别是原创科普出版的出版社不多,创作队伍不强,科普编辑力量不足。因此,科普读物需要国家扶持,社会支持,作者坚持,出版社重视,几管齐下,方可见效。我们希望出版社抓好自己的作者资源,重视扶掖和培养年轻的作者;还要培养科普读物编辑人才,狠抓选题创新开拓,共创科普读物出版与发行的新局面。
  
  郭德征:有人说科普读物不可能是畅销书,但它肯定是长销书。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普图书的现状,但也不完全是这样。比如认为科普读物不可能是畅销书,但他肯定是长销书,也不尽然,关键还是看是否反映了读者的需求,看内容和质量。例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于2002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数学系列”,到2010年已经出版30种,每种都有较好的市场表现,其中《奇妙的数王国》《故事中的数学》等有半数以上年销量达到2万册以上。这说明只要真正反映了读者需求,科普图书也是可以畅销的。同时从整个科普图书情况看,也确有为数不少的科普图书(包括大众实用技术图书),因没有很好地反映读者的需求或质量欠佳,而出现出版之时就是压库之日的问题,这也说明出版科普图书不一定就能够长销。我对当前科普图书的总体看法是,近年来有一定发展,但滞后于其他图 书,与读者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有人认为普科图书难有大的突破的原因是,缺少专家俯下身来写,缺少读者喝彩,内容枯燥等。我认为这些只是现象,或者说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不是缺少读者,因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是没有穷尽的,人们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的需求也是没有尽头的,这一点不仅从目前热销的大众实用技术图书(如养生保健、就业致富图书)看是这样,从上面的事例中也可看出,对高新科技普及图书也是这样。现在有些科普图书缺少读者喝彩,说到底还是没有很好地反映读者的需求或图书质量不高,由此便出现了一方面品种数量过剩,而另一方面又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问题,出现了整个科普图书发展滞后的问题。
  那么,不能反映读者需求和图书质量不高的深层原因又在哪里呢?
  首先我赞成缺少优秀科普作者的说法。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是缺少而不是缺乏。为什么不能说缺乏,大家知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人才队伍也有了快速发展,有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5160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已达到454.4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有312.9万人,到2010年6月已有两院院士1460人,这还能说我们缺乏科普作者吗?但是,目前科普作者难找的问题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从实践反映的情况看,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日科研任务重,没时间写;二日不擅长写;三日不感兴趣。如果说前两种说法还可理解的话,但对不感兴趣的说法就令人深思了,持这种态度的少数科技工作者,恐怕与认为写科普图书是“小儿科”、与晋职晋级关系不大、不如做其他项目经济效益来得快等有关系,说到底,还是缺乏创作科普图书的动力。
  二是缺少编辑含量。这是业内早已达成共识的问题,并对产生的原因也有比较深透的分析。比如少数出版者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出书指导上出现了偏差,有的为了扩大规模,搞超能力跨行业扩张,难以把住内容关;有的为了追求速度和数量,让编辑超负荷运转,难以保障质量;有的在找科普作者难的情况下,为了不放过落实选题的时机,只好降低作者标准,甚至搞一些不适当的包装炒作等等。这些都是造成科普图书缺少编辑含量的原因,这一点在实用技术普及图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什么这个被业内比较认同的问题在实践中却成了“顽症”呢?分析其深层原因,一是我们对“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还缺乏应有的认识,行动还不够自觉;二是缺乏能够确保出版科普图书质量的约束机构。三是缺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大环境。创作和阅读科普图书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哪一个部门或系统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比如解决科技工作者的创作动力问题,激发人们阅读科普图书的热情问题,当然也包括从根本上解决科普图书的编辑含量低的问题,都有赖于社会相关部门和行业从业制度规范和激发内在积极因素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创作和阅读科普图书的问题,必须从营造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运用科学的大环境人手,通过全社会在创建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上下工夫。目前在宏观上,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科学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执行层面上硬措施还显得不够有力。比如在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作动力方面,除出版部门要提出相应的硬指标,制订严密的硬规范和纳入各种评比激励的硬措施外,各相关部门也要提出相应的科普工作指标,制订相应的约束条文,并将科普工作纳入奖惩激励机制,同时重视发现和宣传这方面的先进典型,以激发科技工作者创作和传播科技知识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在调动全民阅读科普图书的热情方面,除出版部门将阅读科普图书纳入全民阅读活动外,教育部门应将掌握科技知识列入学生应试的重要内容;劳动部门应将掌握相应科学技术作为上岗就业的重要门槛;财务部门应建立普及科技知识的基金,扶持相关的重大项目;宣传、文化和科技部门应有计划地培养和宣传这方面的先进典型,以强化人们的科技意识。在保证编辑含量方面,除强化贯彻通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之外,还应针对编辑出版科普图书的特点,在编辑资质、选题策划、内容选择、质量审读、营销宣传等方面提出特殊的要求,为增大编辑含量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和条件。
  我深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个创作、学习和运用科普图书的新局面,一定会很快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林之光:我认为现在没有高质量的科普书,除了市场问题外,主要也是因为没有高质量的科普作者。科学家不愿写也不易写好科普书(例如科学界认为水平低的人才去写科普书;科学家写出来的书一般人常常也不易看懂)。现在许多科普书许多是非专业人员(有人称枪手)写的。但他们写不出高质量的,不出大错就不错了。
  为什么高质量科普作品的作者少而又少呢?
  因为科普市场萎缩,报刊上科普文章园地越来越小;出版社怕亏本,不愿出科普书。要出,也常常找非专业的年轻人,因为这样成本低,写出来也通俗易懂,好销。专职的科普作家无法生存,业余科普作家(科学工作者)则因报刊科普园地萎缩和找不到出版社肯出书,久而久之就不写了。
  这里还有宣传问题。即使偶有好书,没有伯乐推荐,没有人宣传,也就淹没了。相反,非专业人员或枪手写的如果出版社出一些钱做宣传,可能反而销得多。
  现在科普评奖,科普基金对推动科普创作的作用也很局限,需要研究和提高。
  
  
  沈元勤:科普出版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出版社要有普及科技知识的责任意识,策划好的选题,重视大众关心或能被吸引的内容;(2)选择合适的专家作者;(3)写法和编排方式能使人轻松阅读,篇幅不大,书价便宜。
  
  黎 雪:将科普图书不畅销的原因归结为缺少人文因素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融人人文因素并不是科普读物成为畅销书的必备条件。当然,人文因素的融入。可以使比较冰冷的、严谨理性的科学知识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鲜活,更会让人感觉到意味无穷。这对作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就是要文理兼通。有的作者,就他本身所从事研究的领域来创作科普,这个时候往往受限于思维惯性,倾向于说理,阐述精深的理论,这样要让公众接受,难度很大,应该引导他们用富有诗意和人情味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有的作者,除了自己的领域,对其他学科也有所了解,还可以就其他的领域进行创作,不说具体的点上的问题,而是面上的问题。例如搞建筑科学的去说人的生命起源,一样可以栩栩如生地从远古讲到今天;还有一种作者,本身不是科学家,而是作家、记者等,他们可以从自身的角度理解科学,向公众介绍科学,形成人文性、可读性很强的作品,这种不能不说也是很好的科普。例如当年作为一位诗人、记者的徐迟,自认为对 数学这门学科“不熟悉更不懂”,但他创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因此,一方面要鼓励专家把科普讲得更精彩,一方面也要鼓励人文工作者更多参与,把科普讲得更生动,让公众不仅仅是了解科学的原理,更重要的是明白这些科学原理跟他的生活、他的未来有什么关系,这样精彩的亮点就会出来。
  必须看到的是,科普图书当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不是科普书本身的问题,而是科普书以外的问题。最根本的,是科学家缺乏投入科普创作的原生动力。科学家的激情、勇气、时间被众多事务和研究工作占据,而他们从事科研所需的各方面条件,包括设备、团队及其他资源,其来源不是公众也不是市场,他们不是通过向公众解释他所从事的领域来获得支持、获取资源,也就是说,缺乏相应的市场机制和公众机制。
  
  蔡克难:科普写作投入多而产出少,对作者缺乏吸引力,这是当下我国科普出版的主要问题。以医学科普为例,医学科学的专业性很强,好的科普作品需要将复杂的科学原理深刻领会之后,再根据作者自己的理解、经验或感悟,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反刍”出来,这个过程更多地属于作者原创,当然远远难于所谓“医学专著”。尤其是教材的编写,后者的写作过程几无例外是按照“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原则或“规律”来进行的。因为,科学规则和理论体系都是一样的,个人创造有限,因而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抄袭。尽管这类作品写作投入有限,可作者一旦任为主编,在计算其“学术成就”或升职称时就能起到作用。然而,相对写作要艰难得多的科普作品则存在更多不公正待遇,不仅写作难度高,而且常常受到蔑视,甚至在多数单位不被认作“学术成就”。还有一点可以用来与之前进行比较:改革开放前,一般科普作品稿费标准为每千字6~8元,那个时候,千字所获就足够一人生活半月开支。如今呢?物价飞涨之后,每千字稿费不过30~50元,这收入能干什么?两者相较,如今写作对作者的吸引有多大,可想而知。如此,愿意为科普写作献身的作者,尤其是愿意认真投入时间精力写作的作者也就理所当然地少而又少了,即便是从事科普创作,也总是尽可能采用简单的方式来完成。如此,“居高临下灌输知识”的“硬”作品日渐多见也就不难理解了。
  
  孙桂均:前不久,我国制片商精心打造的史诗巨片《孔子》在全国各地隆重上演。为了创造自己的票房收入纪录或者还有某些需要,各地电影放映厅被要求减少《阿凡达》的放映时间和档期,给敬爱的孔子让道。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观众更爱看《阿凡达》。对于《孔子》,正如电影频道的两位专业影评人的评语——爱看不看。
  《阿凡达》之所以为观众所喜爱,除了大量引进和展现的新元素、新工具和新科技手法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引领观众的思维和眼光朝前看——关注人类和地球未来的命运。
  《孔子》虽然在制作和表现手法上吸取了好莱坞影片制作的许多优秀技巧和手法,与过去的国产大片比较,其大气和新颖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给人惊喜的感觉。但是,它却引领观众的眼睛往回看——看过去的思想文化之辉煌,——那是如同行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最后一抹残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他的许多主张和理念,如仁、义、理、智、信等等,至今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建设都有很好的标杆和建树作用。但是,其另外的一些主张却强调森严的等级观念,凡遇事须返躬求问于先贤和权威,不可造次和逾越,不可独自主张,更遑论思维创新了。
  孔子学说另一个特点是擅长于形而上的思辨,探讨人与人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即自然科学的探索,他是没有一点。所以,中国人和其他民族、国家的人比较,是最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而疏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
  孔子学说的第三个特点是唯我独尊性和排他性,容不得其他学说的生存与发展,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其他学术为不务正业,不入流,是成不了正果的学术。
  儒家学说终于一统江山,成为皇家独尊的学术之日,便是其他学术,尤其是最早出现四大发明辉煌科学萌芽的古中华科学文明的式微之时。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形成并发展,近、现代科学体系的构建不能出现在中国,大约也就成了一种悲剧性必然。
  
  科普读物与经典作品
  
  ·出版社追求出版数量和发展速度,编辑工作急躁,有水平的作者也很难沉下心来创作,好的科普书原创性很高,没有专心的投入是很难打造精品的。
  ·《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现,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如果放在今天首次出版,它能不能像当年一样畅销就不一定了。
  ·今天完全是市场机制,节奏很快,很多图书的热销期可能三五天就过去了。今天大众的关注度是分散的,选择面是多元的。
  ·《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科普图书的衡量标准,是一种学习,但也有怀旧的心态。我们现在要对好的东西进行创新,而不是用怀旧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
  ·经典的出现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摸索。或许今天的很多东西经过时间的沉淀,也可能成为明天的经典。
  ·经典作品或所谓力作的产生需要有时代的召唤和现实的土壤,那不是一两声空洞的号召能呼唤出来的。
  ·科普作品要有浓厚的趣味性,要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要与哲学结合起来,甚至于要与心理学、解剖学、美学、漫画等结合起来,从而成为教科书知识的补充和提升,缺少人认真做科普还是问题的关键。
  
  本刊记者:有一位家长在假期里帮孩子买科普读物,一家店一家店转,最终找到的还是他少年时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40多年前的一部科普力作,仍然影响着今天的青少年。40多年来,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成果之多、名目之繁、应用之广、意义之深远都是史无前例的。如今,我们可以在家办公、购物、旅游;不久又可以在外控制家务,这是40多年前难以想象的。我们不可否认《十万个为什么》的经典性,我们更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有更多的经典作品出现。您认为在今天是缺少人做科普,缺少人读科普,还是缺少科普力作?是否缺少经典作品?
  
  黎 雪:对畅销书的判断要立体地看。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很好的百科全书型科普书,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到现在仍然是经典。
  但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现,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如果放在今天首次出版,它能不能像当年一样畅销就不一定了。我认为,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图书出版的运作方式和机制发生了变化,二是读者的关注度和选择面上发生了变化。今天完全是市场机制,节奏很快,很多图书的热销期可能三五天就过去了,而过去是 持续滚动,可以延续数年。今天大众的关注度是分散的,选择面是多元的,手机、电视、电脑这三块屏幕传递着海量的信息,可供自由获取。就像一个老人会经常说,当年磨出来的豆浆很好,现在总喝不出那种味道了,他没有意识到,现在人们的口味变化了,也有很多可以选择的饮品,不像当年只有豆浆了。因此,在多元的时代、注意力分散的时代,用《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科普图书的衡量标准,是一种学习,但也有怀旧的心态。我们现在也在改编经典,但要对好的东西进行创新,而不是用怀旧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
  经典的出现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摸索。现在有很多人在做科普、读科普,科普作品并不少。或许今天的很多东西经过时间的沉淀,也可能成为明天的经典。
  
  沈元勤:现在缺少《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经典作品,主要原因:一方面互联网对大众的影响较大,读者在网上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出版社追求出版数量和发展速度,编辑工作急躁,有水平的作者也很难沉下心来创作,好的科普书原创性很高,没有专心的投入是很难打造精品的。
  
  蔡克难: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决定或形成了如今出版业的特质。毋庸讳言,如今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少有了昔日的从容和悠闲,生活的压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更多的人对未来无法把握,他们行色匆匆,为了生活疲于奔命,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变得更加功利,更多的人已不能安做广泛的阅读。急功近利与浮躁心态的结合,不仅使得原创性的科普作品在不断减少,也同时使科普读物的读者在减少,这是毫无疑问的。经典作品或所谓力作的产生,需要有时代的召唤和现实的土壤,那不是一两声空洞的号召能呼唤出来的。
  
  余 义:从比例上说,既缺少人做科普,也缺少人读科普,更缺少原创科普力作。缺少高水平的创作者是最大的问题,激励小,经费少,再加上我国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科普文化积累薄等深层次问题,需要经过各方的努力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少人读科普也与教育的发展有关联,因为很多知识型科普的内容在学校里就能学到,自然很多学生在课外就不愿阅读这些内容了。这就要求科普作品要有浓厚的趣味性,要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要与哲学结合起来,甚至于要与心理学、解剖学、美学、漫画等结合起来,从而成为教科书知识的补充和提升。但是,由于很难找到这样的创作者或创作团队,好的作品也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所以说,缺少人认真做科普还是问题的关键。
  
  ·国外的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是在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中进行的。较高的产业化程度下,主要是市场在调配资源的配置,包括科研资源。科学家开展研究项目,他们要让尽可能多的公众知晓,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支持。
  ·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还要善于经营他们的项目,善于推广他们的项目。
  ·19世纪中叶,伟大的化学家法拉第的演讲大受欢迎,入场券与伦敦皇家学会的歌剧或美术展的门票一样一票难求。
  
  本刊记者:有资料显示,国内科普市场上90%以上的读物都是引进的,亦有说65%以上是引进的。尽管数字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内大部分科普书是引进版,这与国外科普工作起步早、经验丰富,不少科普读物口碑不错,常常居排行榜前位等等因素有关。此外,我还看到有媒体报道:“在西方,每当圣诞节前夜,科学家们就会像其他公众人物一样,盛装华服,向大家讲述自己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展示自己迷人的风采。”这与国外科普书盛行和受欢迎有无联系?您认为国外科普书盛行还有哪些原因?
  
  林之光:现在出版社出科普书的另一个办法就是买版权。但也有不少问题。其中之一是内容问题,不适合我国读者。我是研究气象学的,而书中的天气(地)图,气象现象——都是外国的,不易看懂,也不亲切。何况,外国科普作家也常有“非专业或业余”的。我曾审校过一本得世界大奖(安特曼奖)的科普书,结果原则错误几十处,照片也不得不换了5个。有些引进科普书甚至出科学笑话,而且还常常成为国内科普读物科学错误的源头。我看过几本儿童科普书,科学性问题很多,我认为到了不得不呼吁的时候了。
  
  黎 雪:这还是科普创作的原生动力问题。国外的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是在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中进行的。较高的产业化程度下,主要是市场在调配资源的配置,包括科研资源。科学家开展研究项目,他们要让尽可能多的公众知晓,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支持,这样才能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如果公众不看好、市场不认可,他们的研究可能就进行不下去。因此,国外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还要善于经营他们的项目,善于推广他们的项目。
  当然,国外科普书盛行,还与公众科学素养相对较高、科学探究氛围较好、科学兴趣相对浓厚等因素有关。
  
  蔡克难:民众素质、阅读取向和社会环境决定了文化追求。
  
  孙桂均:最近在编辑加工一本《为什么一挠痒你就笑?》的书稿时,被其中所描述的一些情节吸引。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著名科普作家Jay In—gram,他是加拿大一家电视台的Dis—covery频道科学节目《每日星球》栏目的制作和主持人。他在书中描述了如下情形——
  虽然通过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等媒介的报道,大众接触科学的机会比以往更多了,但是我并不觉得这些媒介关于科学的报道,对大众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冲击力能够比19世纪最流行的科学普及论坛——当众科普演讲——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英国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的一些科普演讲活动,主讲的都是当时一些著名的大师级科学家。他们的科普演讲不仅仅是用投影片或幻灯片来展示其科研成果,而是在现场装置一些科研设备,亲自操作科学实验,向观众展示科学发明和创造的进程。
  19世纪中叶,伟大的化学家法拉第的演讲大受欢迎,入场券与伦敦皇家学会的歌剧或美术展的门票一样炙手可热,甚至一票难求。继法拉第之后,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热心地向大众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这种演讲的风气至少持续了一个世纪。
  
  科普读物与科普明星
  
  ·我们每一天都在和科学知识打交道,我们每一天都在希望科学能对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在中国,人们历来把科学看得比任何一项职业都神圣,我们总是用一种非常崇敬的目光、用一种非常信任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家,用一种崇尚权威的心态去要求科学家。也许就是这样的期待,使得我们的科学家们轻易不敢去写科普图书。
  ·我们应该给科学家们一个宽松的环境。
  ·让科学家走下神坛,让科学近亲百姓,让科普知识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思想财富。
  ·时势造就英雄,环境造就明星。 我们的科学家当中并不缺乏明星,但不一定能与时尚结合在一起,也不一定非得与时尚结合在一起。关键在于通过科普工作的不断扩散、深入,让科学脱去神秘、可望而不可即的外衣。
  ·科普明星是在自然的过程中慢慢诞生的,不能全靠人为“制造”。
  ·歌星的受宠比之科普作家被冷落,这种现象只能是社会文化的误导和社会分配的不公造就的。
  
  本刊记者:在我们的经验里,歌星、影星有人追星;而科学家就不同了,他们的面孔是严肃的,他们的事业是神圣的,他们的学问是枯燥的,也少有人问津,因此,他们也同时是寂寞的,其实不然,孙老师提到的19世纪中叶那一票难求的演讲风气已经能说明一切。此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的科普作家和教育家”的卡尔·萨根就一度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明星,“在美国,连他高领毛衣外套皮夹克的装扮都为年轻人所效仿”。他谈论的科学题目都是那么有趣,充满吸引力,他认为科学是可以让人们生存得好的基本手段,它应让整个社会理解和接受。
  我们期待我国的科普明星,不是期待年轻人效仿其装扮,更重要的是期待他与读者距离更近,像歌星、影星那样出场火爆,到那时,科普读者就不再是小众化了。您认为在我国有没有科普明星?是我们缺乏发现,还是缺乏环境?他的出现需什么样的环境、氛围、条件?
  
  李新社:嫦娥都奔月了,手机都3G了,电视都LED了,汽车都零排放了……但茶油又致癌r,大豆又转基因了,手机又电磁污染了,小龙虾又让你肌肉萎缩了……我们每一天都在和科学知识打交道,我们每一天都在希望科学能对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科学技术随处可见,科普就在我们身边。科学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但是,要想把深奥的科学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在中国,人们历来把科学看得比任何一项职业都神圣,我们总是用一种非常崇敬的目光、用一种非常信任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家,用一种崇尚权威的心态去要求科学家。也许就是这样的期待,使得我们的科学家们轻易不敢去写科普图书。
  但是,当我们认真地去想什么是科学家时,却突然发现很难给我们心目中的科学家下个准确定义。一方面,我们的科学家们总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抽出时间来与大众亲密接触可能还不现实;另一方面,科学的问题总是比较严谨的,我们对科学家的苛刻要求也使他们生怕出错,与大众接触。一旦出错,自己又很难收场。种种现实导致我们今天的科普总是深藏高楼。我们希望亲近科学,像亲近歌星那样去亲近科学家,但今天我们还没有创造出那样的环境。我们应该给科学家们一个宽松的环境,让科学知识能够更加快捷地服务于人民生活。我们的科学家也应该有粉丝。
  让科学家走下神坛,让科学亲近百姓,让科普知识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思想财富。
  
  黎 雪:时势造就英雄,环境造就明星。我们的科学家当中并不缺乏明星,但他们不一定能与时尚结合在一起,也不一定非得与时尚结合在一起,让年轻人去追星。关键在于通过科普工作的不断扩散、深入,让科学家所从事的“高精尖”领域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贴合得更紧密,让科技前沿脱去神秘、可望而不可即的外衣。
  科普明星是在自然的过程中慢慢诞生的,不能全靠人为“制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各方面的发展,科普明星自然会呼之欲出,就像中国所期盼的诺贝尔奖一样。
  
  蔡克难:科学或科学家严肃与否并非他们受欢迎与否的原因,知识是否受到重视才是根本。社会氛围和物质待遇两方面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歌星的受宠比之科普作家被冷落,这种现象只能是社会文化的误导和社会分配的不公造就的。
  
  孙桂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大众科普演讲能让普通人领会和分享科学的激情,加之现场有大科学家现身说法——你到哪里去找更好的事?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19、20世纪,在欧洲,科学技术的研究、发明与创造以及科学家们受普通大众的关注、追捧和爱戴的情形相当普遍和热烈,不亚于我国现在的无数粉丝们对影视明星、歌星们的狂热追捧。然而,很多的科学家也十分热心地举办科学知识普及与发布会,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示范向普通大众介绍、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未来应用前景。而他们的周围,总能随时聚集一大批热烈和忠实的听众。实际上,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今天,譬如我们都熟悉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时间简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霍金至少在中国开创了一个先例——他的每次中国之行的公众见面场景的轰动和广受关注,不亚于无数粉丝们的追星场面。很遗憾的是,我国自己的科学家,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做到霍金这样。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构架与体系的发轫与构建,源自于欧美,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没有建立于最早出现四大发明的中国和具有同样悠久文明发展史的阿拉伯世界?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多样,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得清的。但至少可以这样认为:构建近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合适的文化土壤和氛围,出现在19、20世纪的欧洲。而未出现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好的奇幻作品、科幻作品,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正确面对、理解青少年的这种需求,以适当的方式在奇幻故事中融入科学知识。
  ·鬼怪类作品往往涉及迷信、伪科学,应该剔除掉。
  ·科普不同于科幻,科普作品虽然可以朝着活泼、悬疑、推理的笔法努力,却不能改变其严谨、严肃甚至有时是刻板的阐述、描绘。
  ·好书与坏书的差异在于,前者能够让读者领悟什么是善良与正义,什么是丑陋与邪恶;而后者旨在哗众取宠,缺乏思想内涵与教育意义。
  
  本刊记者:科普市场良莠不齐,中学老师给学生们推荐经典书;而学生们感觉老师推荐的书大多内容陈旧,他们更愿意选择情节引人、有刺激性、内容新鲜的科普读物。因此,一些奇幻、鬼怪故事书很受读者欢迎,如《绿皮肤水鬼》《我的同学狼人》《吸血鬼老师》《妖异录》等。书店工作人员也说这是最好卖的,而家长们往往对这些书不认同,您的看法呢?
  
  黎 雪:奇幻与鬼怪是两个概念,要区分开来。
  奇幻当中有的是很好的东西,例如科幻。科幻的东西必须要奇,有奇思妙想,100年前的科幻构想现在很多都成为了现实,例如登月,例如越洋电话,例如网络。奇幻作品的产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青少年缺少的就是想象力。好的奇幻作品、科幻作品,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因此,应该正确面对、理解青少年的这种需求,并应用在科普读物的创作上,以适当的方式在奇幻故事中融入科学知识。
  鬼怪类作品往往涉及迷信、伪科学,应该剔除掉。
  
  蔡克难:科普不同于科幻,上面提 到的那些作品应该是科幻读物吧?科普作品虽然可以朝着活泼、悬疑、推理的笔法努力,却不能改变其严谨、严肃甚至有时是刻板的阐述、描绘,无疑这会影响阅读,但无心学习的人最终很难把学习当做欣赏。
  
  余 义:难道在《哈里-波特》系列丛书中就没有“狼人”,就没有“妖魔”?好书与坏书的差异在于,前者能够让读者领悟什么是善良与正义,什么是丑陋与邪恶,而后者旨在哗众取宠,缺乏思想内涵与教育意义。所以,老师和家长在为孩子们选书时要自己先阅读内容,包括一些科普书,其实现在很多引进版的科普书是非常引人人胜的。
  
  科普读物与编辑
  
  ·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要能跟大师有对话的平台,能跟大师成为朋友。这样才能在互动下形成作品。
  ·《时间简史》的出版成功,其中关键因素不是该书的内容或编辑加工的努力,而是市场运作。
  ·我们平常所说的图书编辑加工重要,其作用绝不会以瞬时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所谓“热销”,而只会在长时间的市场检验中经受考验。
  ·《十万个为什么》至今仍然畅销,这就是编辑投入与市场运作的差异。
  
  本刊记者:一提到科技,19、20世纪的欧美是一个重点话题;一提到科普图书,物理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是当代科普史上的一个标杆,在我国销量已越百万,其插图本也已超过40万册。在国内以5万为销量标杆的科普市场中,《时间简史》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时间简史》的成功有多种原因,如作家的影响、销售契机等,但编辑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当初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编辑西蒙·米顿鼓动霍金写作的,在霍金试写了一个章节后,西蒙·米顿提出每个方程式都会使图书销量减少一半,霍金后来果然在书中只引用了一个方程式。矮脚鸡公司的编辑彼德·古扎蒂则成了《时间简史》第一个认真的读者,他为每一页书稿都写了2~3页的编辑意见。书商阿尔·朱克曼在图书早期就开始宣传。您认为哪些方面我们的科普编辑可以借鉴?在哪些地方可以超越?
  
  黎 雪: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日常生活的角度,霍金都是人们眼中的传奇人物。可以说霍金本人就是一个明星,他的经历,在科学上的地位,对世界的认识,是其他人达不到的状态。《时间简史》讨论的是永恒的主题,其他人也有很好的作品,但影响力到不了他的层面。因此,对于我们的科普编辑来说,一是要追踪这样的科学家,要把这个作为神圣的职责和使命。中国也有这样的科学家,要追踪他、发现他,要锲而不舍;二是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要能跟大师有对话的平台,能跟大师成为朋友。这样才能在互动下形成作品,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他,打造出读者欢迎、市场需要、公众乐见的好作品。
  
  蔡克难:《时间简史》的出版成功尽管有多种原因,可其过程有着必然性,其中关键因素不是该书的内容或编辑加工的努力,而是市场运作。仅就我国而言,相似的情况就不少见。君不见,前不久一度热销的《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一书,在其进入市场之前,各种媒体便“不约而同”地、连篇累牍地加以介绍和推崇,从内容到作者极尽渲染,甚至将那位年仅40来岁、护士出身的妇女称作“健康教母”,一时间医院似乎对救死扶伤失去了作用,而所有医学观念都将从此改变!在大肆宣传炒作之后,面对饥渴的市场,这本书甫一上市就发行了数十万册。可随后,单单是四川一地就有上百人因为按照书中指示生吃泥鳅而住进了医院。科普读物也罢,其他读物也罢,知名科学家也罢,欺世盗名的骗子也罢,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专题炒作还不多见的情况下,只要有好的市场运作,就会获得不俗的市场效果,至于之后图书的社会作用或“社会效益”如何评价,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图书编辑加工重要,其作用绝不会以瞬时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所谓“热销”,而只会在长时间的市场中经受考验。如果我们今天回头去看,那些辉煌尚在的能有几许?而《十万个为什么》至今仍然畅销,这就是编辑投入与市场运作的差异。
  
  ·出版社应时时考虑到自己的声誉。
  ·出版者对低劣之作要切实履行好把关责任。
  ·当前应提倡脚踏在中国的土地上,做中国的科普。
  ·科普作品必须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和欣赏性,而科学性是其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首要的特点。
  
  本刊记者:科普读物柜台令人眼花缭乱,真正给读者留下印象的不多,专业人士写的科普难以被普通读者看明白;非专业写手东拼西凑,立场之模糊、水平之低下,甚至知识性错误也难以避免,这在本土作品和引进版中都有体现,业界科普工作者告诉我,他在审读一本当红少儿作家的科普作品时,错误百出。进口版的科普图书同样错误严重,有些东西简直是笑话。近来的伪科学之作频频亮相,也是很好的例证。您认为这种现象有无避免之法?
  
  沈元勤:伪科学频频亮相的现象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首先,出版社要严格把关,从选题到内容严格审查,把握不了可请专家审阅。其次,管理部门可以每年对科普类图书进行检查或抽查,发现伪科学的予以曝光,出版社考虑到自己的声誉,会谨慎出版。
  
  黎 雪:作者要用科学的精神、认真的态度来创作,而不是抄抄弄弄,要的是名副其实的专家。
  编辑要有职业的操守,要识货,不能急功近利。出版者作为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中介,对低劣之作要切实履行好把关责任。
  当前这个阶段,应提倡脚踏在中国的土地上,做中国的科普,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好。
  蔡克难:浮躁虚华的社会风气形成了浓郁的写作环境氛围,浸浴其中的人们怎能脱凡超俗?专业人士的作品难读难懂原因已经见述于前,而即使是造成了严重社会后果的《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之类读物也不能受到追究,可以想象,未来类似的出版只会愈演愈烈。
  
  熊穆葛:普及科学知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的目的和宗旨,也是引起大众关注和追逐的社会热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尤其是科普知识的渴望和需求显得格外重要。由此,在我国出现了少有的“科普热”,各种各样的科普作品、科普讲座、科普访谈等铺天盖地,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浑水摸鱼、以假乱真、以伪充好、以黑唬人的科普乱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秩序,值得人们反思。
  大家知道,科普作品必须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和欣赏性,而科学性是其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首要特点,任何伪科学、假科学,甚至黑科学的东西,都是科普创作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去伪求实,去假求真,去黑求明,是科普创作出版和宣传推广的重要疗面。   
  科普读物与大众生活
  
  ·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公众进一步追求健康生活。因此科普出版工作要对此予以充分重视。
  ·要引导读者提高辨析能力,不轻信,不盲从。讲究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具体的诊断和治疗。
  ·作为文化使者的出版活动,即使可以无益,毕竟不能有害。改变目前这种鱼龙混杂局面有待于政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社会知识化、民众理智化。
  ·虽不能说书名不重要,可书名一定不是这类图书瞬间爆销的根本原因。
  ·大众文化素质的低下也是不容否定的。
  
  本刊记者:在众多图书中,科普图书处于边缘地位,利润低是共同面-临的问题。各专业出版社纷纷将重点转向实用类科普,如“大众菜谱”“养生保健”等,特别是“养生保健”图书已成为绝大多数科技社的主打产品。非专业社也在争相涉足,而且市场业绩同样不俗。民众几乎把养生专家奉为神医,养生书几乎成了民众的家庭生活辅导书。近来,随着神医一个个被拉下神坛,养生书被指陋为伪科学,民众感到心寒,无所适从,养生类图书销量也随之锐减,作为出版人如何让养生保健书真aY-l~到民众生活中,将养生理论安全传递给民众,民众的信任危机如何解决?
  养生保健类图书的销量曾创下一个个新纪录,不可否认他们在养生言论上缺乏医学依据,误导了大众,但这些书火爆的场面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可否从中理性地找出养生书或科普书出版,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有人说书名好,有人说广告语有吸引力……您怎么看?
  
  黎 雪:健康养生电足永恒的主题。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体都会关注,尤其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公众进…步追求健康生活,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科普出版工作要对此予以充分重视。要坚持真实、科学、实用的原则,组织有资质、有专业学术背景的专家,将科学的东西、便于接受的东西传达给民众,剔除那些打着不同幌子兜售伪科学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信任危机。作为出版人,应坚持理性传播科学知识,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要引导读者提高辨析能力,不轻信,不盲从。中医也好,西医也罢,都讲究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根本不存在包治百病包打天下的所谓“捷径”。
  
  蔡克难: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可同时也不是一个可以简单阐明的问题。医学科普是个永恒的出版话题,为适应社会,实用型科普成为时下主体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作为文化使者的出版活动,即使可以无益,毕竟不能有害。改变目前这种鱼龙混杂局面有待于政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社会知识化、民众理智化。
  
  熊穆葛:试想一下,如果一部科普作品所述说的内容不具科学性,是伪造的、不真实的,是无中生有的;或者说是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甚至虚构的;或者说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或者说是违背自然规律,甚至宣扬封建迷信的;或者说是不合时宜,甚至违背社会道德伦理的等等。像这种没有科学内涵,甚至是伪科学、假科学、黑科学的所谓科普作品,哪还有什么生命力?哪还有什么阅读价值?哪还有什么社会效益?又怎能昧着良心向大众普及呢?其结果只能是坑害读者,坑害社会。如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林光常的《无毒一身轻》等所谓的“养生精品”,都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愚弄读者。
  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像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症、脂肪肝等疾病虽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大多是由于不注意饮食而引起的。既然已经患上了疾病,不通过药物治疗,能“吃回去吗”?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还有红薯、绿豆、大蒜等能治百病吗,这岂不是天方夜谭?当然,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确实能防病、少病或不病,也有助于强身健体,但绝不能医病治病,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科学真理。所以,我们要去伪求实、去假求真、去黑求明。
  我们的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工作者,都要以弘扬先进的科学文化为己任,积极向社会多奉献一些像《十万个为什么》《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这样流芳百世的优秀精品佳作,以普及科学知识,惠及广大民众。
  
  蔡克难:醋蛋治百病、鸡血疗法、××不求医……类似的出版可谓“代有人出”,各领风骚一两年。客观地看,虽不能说书名不重要,可书名一定不是这类图书瞬间爆销的根本原因,坦率地说,市场炒作是关键,而这类出版物所面对的大众文化素质的低下也是不容否定的。
  
  科普读物与未来
  
  ·更多的科技知识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工作更得法、更有成效。
  ·引导更多的人更清晰认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正是科普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
  ·某些情况下这种描述是客观的,尤其在某些部门或岗位。
  ·持这种心态的人,不论其学历多高都不能称作知识分子,因为他们不以知识为生活所据。
  ·科普工作的价值在于它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人类社会的。
  ·中国的乒乓球“牛”,那是因为无论男女老幼都热爱这项运动,优中选优,自然无以争锋。再看巴西的足球,街头巷尾都有足球的身影,连路还没有走稳的幼儿都要踹上两脚足球,这就是桑巴足球傲视全球的资本。
  ·有很多不幸,如人身安全事故,就是因为对简单的科技常识都不了解而造成的。
  
  本刊记者:有人说,“不懂得科学知识照样可以生活一辈子,不读科普书,也不妨碍我找份体面工作。”如果这种观点没错的话,我们的科普工作是不是价值不大了呢?
  
  沈元勤: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对城市、对农村、对各行各业影响都很大,做好科普工作应该更有必要、更有意义。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更美好、更健康、更安全,有很多不幸,如人身安全事故,就是因为对简单的科技常识都不了解而造成的;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工作更得法、更有成效。
  
  黎 雪:了解科学知识,懂得科学知识,是每个人认识客观世界、开创美好生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必然会应用到科学知识,都必须懂得科学知识,否则将寸步难行。大家每天用电脑、手机等,能说不懂科学知识吗?当然,获取科学知识不一定要读科普书或者说是高档的科普书,途径有很多,上网、看电视甚至阅读电器产品说明书,都可以了解科学知识。
  因此,对这种观点重要的不是辩驳,而是要认识到这种观点的错误导向。纠正这种错误导向,就在于引导更多的人更清晰地认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知识必不可少,从而提高全面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这些工作,正是科普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
  
  蔡克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说法并不错,因为某些情况下这种描述是客观的,尤其在某些部门或岗位。虽然毫无追求的虚无态度、不求甚解的实用主义更符合当下社会特质,可是, 持这种心态的人,不论其学历多高都不能称作知识分子,因为他们不以知识为生活所据。即使如此,科普的价值仍然不会被贬低,正如同花蜜不是为苍蝇准备的,即使厕所就在附近,环境中苍蝇很多。
  
  余 义:科普工作的价值在于它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人类社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而科学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热爱科学的人作为基础。中国的乒乓球“牛”,那是因为无论男女老幼都热爱这项运动,优中选优,自然无以争锋;再看巴西的足球,街头巷尾都有足球的身影,连路还没有走稳的幼儿都要踹上两脚足球,这就是桑巴足球傲视全球的资本。科普工作也一样,它的目标是让整个人类社会成为点燃科学圣火的沃土,而从中只要出现一个爱因斯坦就足够了,这就是科普工作的价值。
  
  ·很多不幸的事故就是因为缺少安全科技常识。:印尼海啸,一位学生救了很多游客,就是因为他对海啸知识的了解。
  ·科技普及,应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
  ·出版者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保持图书市场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让公众的关注、支持成为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之一。
  ·面向不同阶层的读者开发不同形式的科普图书。
  ·科普图书的文本表现形式要与现代科技相适应。
  
  本刊记者:您对未来科普图书的发展有何预期或建议?
  
  沈元勤:对未来科普图书的发展有三点建议——
  (1)针对幼儿、中小学生出版科普图书,让他们从小树立科学思想,学科技、懂科技。具体的做法是:一方面是在教材中有体现,另一方面辅以一些简明的科普读物(教参)。比如一些节能、环保、防灾、安全方面的科技知识,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应恢懂得。很多不幸的事故发生就是因为缺少安全科技常识。印尼海啸中一位学生救了很多游客,就是因为他对海啸知识的了解。
  (2)针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普及,可以促进行业科学健康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深圳市建设局曾组织编写了《建筑工人安全常识读本》,用保险金补贴出版,赠送几万套给建筑工人,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个生产桶装水的企业购买了20多万册我社出版的《健康的水》赠送给百姓,宣传喝健康水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效果很好。在农业生产中普及科技知识,可以减少很多灾害的发生。
  (3)针对大众市场,功利性阅读较强,科普书要让读者感觉买得值、管用。生活科技类图书比较有吸引力,如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从幼儿到老人,这也是近些年健康书火爆的原因,不过,张悟本事件警示我们出版者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保证出版物的科学性,保持图书市场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黎 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应用程度、需求程度都将随之提升,这将会极大地推动科普图书市场的繁荣,科普图书将迎来新的春天。
  作者层而,最关键的是要形成相应的机制,让公众的关注、支持成为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之一,从而增强科学家投入科普创作的原生动力。
  出版者则要以更坚定的信心继续投入到科普图书选题的开发当中去,善于发现作者,对处于上升空问的有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持续关注,长期跟踪。切实做好内容生产,面向不同阶层的读者开发不同形式的科普图书。
  政府在推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过程中,应给予科普出版工作更大的支持,形成新的推动力,特别是在面向广大农村读者的科普出版上。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民众读科普、爱科普,使民众对科普的了解成为自觉行动。
  在产品方面,科普隆I书的文本表现形式要与现代科技相适应,应更多地研究网络、电子图书、动漫、游戏等形式,以多元的载体、渠道向公众传递更为生动、更有活力的科普作品。
  社会各界都应行动起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矢¨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孙桂均:2007年,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一起,他们为全国绝大多数相关科学媒体撰写科学报道,他们策划和组织了多次科普主题活动和集会,他们出版的文章合集在全国热卖,他们拿下了“德国之声”全球最佳博客和中文博客奖,他们人选《大众科技报》2008年中国科普卜大事件,他们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淡”和“小崔说事”。这群年轻人在一个叫嵇晓华的神经生物学博士生的带领下,成立了自己的团队——科学松鼠会。科学松鼠会的标志性口号是“让科学流行起来”。他们要做的事情是那样的平凡而又神圣:“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大众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有一群年轻人正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开拓性的工作,让我们为他们喝彩,并送上诚挚的关爱与祝福。
  
  余 义:“赛先生”是中国民众对“科学”形象的尊称,其实也是一种具有普及性的叫法。正是这种叫法,让广大民众记住了科学,认识了科学的重要性,并唤醒了一大批人投身于现代科学研究与发现。科学博大精深,但不等于是“阳春白雪”,它也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民众的。若不开启民智,何以让我们的子孙“站在巨人肩上”跳跃?若不激发热情,又怎能穿透科学探索中的重重险阻?所以,从社会持续进步和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科普工作的发展意义深远。
  正因如此,科普图书的出版就负有了一种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备受人们关注。然而,关注的结果却是发现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发表评论的不仅有学术界专家和出版界同仁,而且还有不少普通民众和政府官员,这就使各家观点交织在一起,比较繁杂。所以,如果能将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一下梳理,同时穿插着若干对科普图书出版独到的思考和认识,那么对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不无裨益。
  当前,科普图书出版面临一些问题,绝大部分问题都是由创作者、创作环境和编辑队伍三个方面产生的。同时,这三个方面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一些联系。
  想用一棵大树的成长来表达自己的思考,种子代表创作者,他们是科普图书创作的核心力量;土壤代表编辑队伍,他们为科普图书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外在养分,也是出版发行的一张温床;气候代表创作环境,它们的好坏影响着科普图书出版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读者群的大小和持续影响的长短。以上三点即为影响科普图书出版的三个关键要素,三者互有关联,共同决定着种子能否成长为一棵众人瞩目的大树——优秀科普图书。
  不难发现,构建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到种子是否饱满,土壤是否肥沃,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学者的研究、政府的支持、出版社的组织逐渐进行改善。也就是说,如果掌握了这个调节器,那么大树的形成将是一件迟早的事情。
  由于国外科普图书出版已经经历了几百年时间,并且经过19世纪科学的大发展和20世纪科学与哲学、社会学的结合,因此无论是从创作内容、创作形式上,还是从创作思想上,目前国外科普图书出版都处于繁荣与活跃期。相比之下,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与其差距较大,这与历史的进程是分不开的。然而,可喜的是,我国科普图书出版可以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向国外学习,引进了不少非常优秀的科普作品,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反思。相信学习会让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加速,反思与改革会让我国科普事业在阵痛中不断涅架新生。
  
  本刊记者:在我们这期刊物即将付印时,嫦娥2号升空了,人类与月球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科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在各大媒体中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问: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买到飞上月球的票?月球上什么时候可以种植蔬菜?科技工作者打各种比方与广大观众讲述月球与地球的差异,科学的坚硬外壳正在被剥开,果实的香味已经散发出来,也许我们不缺乏科学的美味,而将美味留住再扩散出来,是科普工作者也是出版者的一项艰苦且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让人期待更让人自豪的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异位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清IL-2、IL-10的影响来阐述异位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自体子宫组织块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应用ELISA的方法,检测大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法时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 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化疗)和时照组(单纯化疗),于治疗前作检测血浆CD62P的表达。结果 治疗后两
目的:优选β-环糊精包合姜黄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取L9(3)4正交实验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及包合物油率两个指标,考察β-CD与油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三因素对β-环糊精包合
目的观察一枝黄花煎剂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方法观察一枝黄花煎剂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离体方法观察一枝黄花煎
目的:建立紫杉醇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供试品干扰试验提示,紫杉醇注射液按2.5 Eu
“羊群效应”又称“从众心理”,心理学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识别能力的差异,而使某个参与人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时,他往往从其他参与人的行为中提取信息,采取类似的行为,从而产生“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房地产热”、“出国热”、“彩票热”、“炒股热”等,都是“羊群效应”的一种表现。最近两年,出版产业领域也出现了大规模的上市热潮,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将推动出
今天,如何将传统出版优势与现代  数字技术的优势有机整合,构建新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战略,是目前以传统出版活动为主的教育出版所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应用    “媒体资产管理”是指对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表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发布以及设备和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维持原来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解毒化淤颗粒;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结果通
概述了近5年来羊栖菜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正>《编辑之友》分别在2010年第11期和2011年第2期刊登王青先生的长篇文章《开明书店的编辑们——为纪念开明书店创建八十五周年而作》,详细介绍了开明书店同仁夏丐尊、叶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