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和经济发展优先的导向下,中国传统的授课模式的劣势在国内教育逐渐显现,传统授课方式不能满足当代的人对知识的需求,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知识的大融合,课堂模式的不断创新要比知识本身更具有意义。
【关键词】课堂模式;创新
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课堂教学模式,都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活动操作程序和教学评价等。其中,教学指导思想是建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居于重要地位,也是教学评价的尺度;教学条件是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其功能和目标所需的各种条件,如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组合等;教学活动操作程序即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步骤,其关键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安排;教学评价就是对在该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与教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 “以教师为中心”,突出了教师的主要作用,混淆了“主导”与“主体”的区别,以纯理论知识传授的态度对待各学科教学,虽然在短时间内见效快,能系统地教授知识,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1 教学思想、教育观念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传授”、“灌输”的方法已经不受学生的欢迎,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要么“口述”,要么“填鸭”,手段简单,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心的需求及差异,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做不到因材施教;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机械,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很难了解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基本信息。
1.2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科目的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实践教学相对薄弱。虽然校园生活相对简单,课堂教学的组织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更不能忽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在相对单一、闭塞的环境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拓实践教学空间,拓展社会实践环节,是增强学生创造力的源泉。合理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发展,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刚好把这一点略过。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提问式、情景式、案例研讨式、对话参与式等,其中对话参与式最为有效,最受学生的欢迎。情景式是以教师将学生带入创设的场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2.1 引导认知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来完成。教学的视觉效果、互动性、时间长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来引导主题的要点,帮助学生构建内容最丰富的学习平台,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师教学时,注意如何使得知识的内容添加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
2.2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学习主体缺位的状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把学生带入课堂中去,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主张先自己理解后实施教学、先思后问、先问后讲;要求找出既符合目标任务又同为师生所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注意把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意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2.2.1 独立研究
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从个体的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作为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他们的实际情况。
2.2.2 成果互换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除在课堂直接进行汇报之外,还可翻转汇报过程,学生在课余将自己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老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
2.2.3 课后反馈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中的表现。
2.3 合理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由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师主体地位,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空间,学生变成了与教师平起平坐的主体和主角,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实践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后,特别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验,参与式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师引导学生尽情体验探究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共同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学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其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关于课堂模式研究还有待我们不断探索研究,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电芝主编:《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六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关键词】课堂模式;创新
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课堂教学模式,都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活动操作程序和教学评价等。其中,教学指导思想是建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居于重要地位,也是教学评价的尺度;教学条件是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其功能和目标所需的各种条件,如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组合等;教学活动操作程序即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步骤,其关键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安排;教学评价就是对在该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与教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 “以教师为中心”,突出了教师的主要作用,混淆了“主导”与“主体”的区别,以纯理论知识传授的态度对待各学科教学,虽然在短时间内见效快,能系统地教授知识,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1 教学思想、教育观念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传授”、“灌输”的方法已经不受学生的欢迎,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要么“口述”,要么“填鸭”,手段简单,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心的需求及差异,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做不到因材施教;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机械,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很难了解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基本信息。
1.2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科目的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实践教学相对薄弱。虽然校园生活相对简单,课堂教学的组织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更不能忽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在相对单一、闭塞的环境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拓实践教学空间,拓展社会实践环节,是增强学生创造力的源泉。合理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发展,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刚好把这一点略过。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提问式、情景式、案例研讨式、对话参与式等,其中对话参与式最为有效,最受学生的欢迎。情景式是以教师将学生带入创设的场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2.1 引导认知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来完成。教学的视觉效果、互动性、时间长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来引导主题的要点,帮助学生构建内容最丰富的学习平台,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师教学时,注意如何使得知识的内容添加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
2.2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学习主体缺位的状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把学生带入课堂中去,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主张先自己理解后实施教学、先思后问、先问后讲;要求找出既符合目标任务又同为师生所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注意把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意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2.2.1 独立研究
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从个体的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作为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他们的实际情况。
2.2.2 成果互换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除在课堂直接进行汇报之外,还可翻转汇报过程,学生在课余将自己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老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
2.2.3 课后反馈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中的表现。
2.3 合理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由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师主体地位,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空间,学生变成了与教师平起平坐的主体和主角,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实践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后,特别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验,参与式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师引导学生尽情体验探究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共同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学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其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关于课堂模式研究还有待我们不断探索研究,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电芝主编:《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六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