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矿业高等教育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nie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业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我国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发展而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教育体系。作为直属教育部管理的全国重点高校及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支持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中国矿业大学,承担着发展中国能源科技,培养能源高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学校2009年将迎来百年华诞。近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史代表着20世纪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近一个世纪的文化和教育积淀为在21世纪推动矿业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主要代表,20世纪中国矿业高等教育在曲折发展中走向成熟
  
  矿业高等教育作为我国行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工矿业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中国矿业的发展尤以能源,特别是煤炭工业为主导,推动了以能源、煤炭为服务面向的矿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在近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中,始终以发展矿业为己任,以推动我国能源科教事业尤其是煤炭工业持续发展为目标,与矿业、能源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引领了20世纪矿业高等教育的发展。
  1.中国近代矿业专业教育是以中国矿业大学前身为主体形成和发展的
  一般认为,在17世纪以前,我国的采矿业和开采技术在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随着17世纪~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迅速兴起,我国的矿业发展逐步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19世纪末期,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国内近代工业的产生,催生了我国近代矿业教育的诞生。1909年,英国福公司和当时清政府合作筹办了焦作路矿学堂,主要培养采矿、冶金和铁路人才,成为近代第一所矿业高等教育专门学堂(即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后发展成为私立焦作工学院;著名能源专家孙越崎、教育家蔡元培曾担任学院的校董会主席和名誉校董;先后培养了460余名采矿、冶金、土木等专业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矿业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近代矿业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有成立于1902年的北洋大学。该校也设有采矿冶金学,后又专门成立了采矿系,其采矿系在1952年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成为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之一。
  2.中国矿业大学大力推动新中国矿业高等教育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我国现代矿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伴随着共和国50多年的风雨历程,矿业高等教育也经历了大跃进式的飞速发展和其后的调整、巩固时期,它既遭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重创,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获得了稳步发展和极大提高,形成了一个主要服务于能源,特别是煤炭工业生产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接管私立焦作工学院,以此为基础创建中国矿业学院,校址也由焦作迁至天津,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兼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并在学院成立大会上指出:“中国有这样的矿业学院,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矿业学院的成立,反映了中国矿业发展的光明前途。”足见矿业及矿业高等教育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全国约有22所高校分别利用相关资源设置了采矿系科,从而形成了以中国矿业学院为专业学院,其他高校采矿系科并举的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多元矿业高等教育体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原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师生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显著提高了学院的办学实力和水平。1953年学院搬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更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其他高校的采矿科系也进行了调整。到1956年,包括北京矿业学院在内,全国共有7所高校设有采矿系,其中北京矿业学院所有系、专业均直接为煤炭工业建设服务。
  北京矿业学院经过10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在校学生、教师数较解放初分别增长了50、30多倍,培养的采矿类毕业生远远超过旧中国几十年所有高校的培养总量,成为当时学院路著名的八大院校之一。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在此期间,我国矿业特别是煤炭高校发展到了23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矿业学院办学受到严重挫折,学校被迫迁至重庆华蓥山,北京部分师生成立了留守处。1978年,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在江苏徐州重新建校,同时在北京留守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恢复招收研究生,同年,被重新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8年,在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的基础上,经原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批准,成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校形成了“一校两地”的办学格局,由地处北京和江苏徐州的两个办学实体共同组成。“文化大革命”后矿业类高校逐步恢复建设达14所。
  
  二、高举矿业发展大旗,促进世纪之交矿业高等教育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服务能源特别是煤炭工业发展的矿业类高校的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始终坚定不移高举矿业发展大旗,致力于能源科教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矿业、煤炭工业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矿业高等教育走上复兴之路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煤炭工业的崛起和矿业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也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辉煌历史时期。到1999年学校建校90周年之际,共为国家培养了23,760余名毕业生,其中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00多人,是其他13所矿业高校的1.5倍,煤炭系统的博士生85%以上都是我校培养的。从中国矿业大学走出了煤炭系统第一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了煤炭系统第一位硕士、博士,诞生了国内第一台刨煤机、第一台采掘机器人、第一座重介质选煤车间、第一个干法选煤厂,以及煤炭地下气化等多项重大技术的突破,同时形成了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一系列矿业等理论体系和方法,其中5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列全国高校前列,占整个煤炭系统获奖数的3/5。学校的学科专业基本覆盖了采矿工业的各个方面,人才培养则覆盖了从普通本专科生到博士后的所有层次。
  学校的建设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肯定,1996年1月,江泽民、吴邦国视察学校水煤浆制备技术。1997年,学校正式批准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9年5月18日,江泽民为学校建校90周年题词“开拓创新,严谨治学,把中国矿业大学办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学”。同年6月16日,李鹏为学校题词“发展能源科教事业,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这为学校在21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新世纪初中国矿业大学取得新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矿业高等教育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化。1998年,除中国矿业大学外,其他煤炭高校全部转由地方管理。2000年,学校又整体成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至此矿业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了由部门办学转为国家及地方两级办学的历史性转变。
  矿业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一段时间里,受原煤炭行业转型出现的全行业亏损及地方教育发展思路调整的影响,原矿业类高校出现招生和就业难等情况,以致这些高校纷纷改名,矿业类专业也相继少招或停招,采矿类专业教师纷纷改行,矿业高等教育发展一度处于低潮期。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矿业大学没有随波逐流,围绕“办什么样大学?如何办好这样的大学?”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了“继续高举矿业发展大旗不动摇、坚持能源与安全特色不改变”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共识。与此同时,学校进一步理顺了两地办学体制,加强学校运行管理,不断充实学科内涵,共举矿业发展大旗。学校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顺利实现了学校“九五”、“十五”改革发展目标,成为我国矿业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力量。到目前为止,学校两地各类在校生达到5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万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矿大(北京)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1.2;近年来,本科生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达到95%~98%,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6%以上;有1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名列全国高校前10位;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校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有9个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一级学科,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名列全国同类一级学科第一,有50个博士点,100个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年度科研经费达到3.3亿元,“九五”以来获国家级奖励成果33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先后与国外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
  学校获准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顺利通过了国家“九五”、“十五”“211工程”验收,获得高度评价;实现了煤炭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学校专任教师中,教授337人,博士生导师270人,两院院士8人;有1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两人获首届全国百名高校教学名师奖,9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7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3人被列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14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些成绩为学校在21世纪头2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水平矿业高等教育支撑
  众所周知,矿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95%左右的能源资源是矿物资源,80%左右的工业原料是矿物原材料。在矿产资源中,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2/3以上,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居于不可替代的基础能源地位。因此,矿业不仅不会成为夕阳工业,而且必将会是一个大有作为、充满光明发展前景的行业,必将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极具吸引力的高科技领域。矿业高等教育也大有作为、前途光明。
  1.发展矿业高等教育是21世纪矿业发展的长远战略需要
  人类进入21世纪,浅部以及开发条件较好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将逐步走向衰竭,矿业开发将向深部和开发条件复杂地区发展,并且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逐步向安全、高效和无害开发方向发展。要保证深部开采的顺利进行,实现矿业的高效安全开发,就必须以高科技的全新开采方法替代传统开采方法和手段,实现高效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显而易见,这些必须依赖高新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持续支撑,来开拓出新的领域、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
  在21世纪,随着地球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资源将逐步减少,着眼于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矿业开发必须向尚未实现开发或开发程度较低的新领域进军,如海洋矿产的开采等。有专家预言,在21世纪,矿业技术将会同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一样,成为世界又一高科技领域,它将带来甚至创造矿业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景。因此,21世纪,矿业将向更高水平发展,矿业更需要高科技和新理论,更需要高素质人才,而矿业高新技术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主要依靠矿业高等教育。这是21世纪矿业发展对矿业高等教育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2.发展矿业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矿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在资源开发、生产建设、科技进步、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矿业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据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高校特别是矿业类高校共为煤炭行业输送了35万余名高层次专门人才,承担了2.7万项煤炭行业科学研究项目,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性的成果。
  但是,传统矿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就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来说,与世界主要采煤国家相比,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采掘机械化程度低,用人多、效率低,安全状况不好,污染严重等差距和问题。其中技术创新程度低、工程技术人员奇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工业长远发展的“瓶颈”,已成为煤炭行业落后、经济效益不高、安全状况恶劣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矿业高等教育既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战略安全保障以及矿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现实任务。
  3.发展矿业高等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中,对能源和矿业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战略。党的十七大又对我国能源资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矿业特别是能源资源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而这些战略的顺利实施,从根本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取决于矿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2007年8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强调了矿业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并决定当前要优先支持地质、矿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因此,必须把矿业高等教育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切实促进其科学发展,这既是矿业类高校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四、坚持能源与安全特色,实现新世纪矿业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教育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和21世纪矿业发展的趋势,中国矿业大学在21世纪应当也必须高举矿业发展旗帜,始终坚持能源与安全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强化特色,充实内涵,全面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努力为实现新世纪矿业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十一五”时期及更长时期,学校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的高水平大学,努力使学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成为支撑和引领矿业、能源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学校要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1.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根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努力构建开放式研究生教育体系和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特色教育,大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国家能源与安全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能力过硬、素质优良,具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2.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切实提高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
  依据国民经济建设、矿业特别是能源与安全发展的战略需求,积极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为矿业尤其是能源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不断拓展优势领域,积极开拓新兴领域,发挥团队优势,实行联合攻关,在矿业发展特别是能源与安全领域重大科学理论及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高科技研发、工程开发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3.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依照“跨越、特色、集成”和“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立足于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以稳定和拓展国家重点学科为主线,巩固和充实优势与重点学科,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扶持创新点显著的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主导、可持续发展实力强的学科群体,保持能源与安全特色学科在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4.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教师是学校办学主体”等理念,实施人才强校等战略,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学术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汇聚和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的学术氛围、政策环境和事业平台。
  5.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高效、科学的管理和保障体系
  积极构建学校发展外部支撑体系和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高效科学的管理保障运行体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其他文献
中亚是中国和俄罗斯共同的邻居。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在中亚这个大棋局中,中俄两国实现了一体化方案的包容合作,避免了冲突。为应对中亚地区脆弱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中俄两国应该共同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欧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框架。  DOI: 10.19422/j.cnki.ddsj.2017.11.011  近年来,中俄两国不仅决定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还以此为基
奥巴马政府的“再平衡”战略从2010年开始实施至今已历时四年。在这四年当中,美国全球战略的“再平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国内得到了政界和外交界跨党派的一致认可。然而,随着这一战略的不断推进,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一些人甚至提出这样的疑问:美国是否会放弃这一战略?  促使美国做出  战略“再平衡”决定的因素  美国进行战略“再平衡”的原因,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美国政府意识到
惠桂芝,女,满族,中共党员。1951年12月生于辽宁省鞍山市,1969年3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历任北京市总工会团委书记,组织人事处干部、主任科员、副处(部)长,北京市总工会常委,组织人事处(部)长,市总工会干部学院(职工大学)党委书记,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2005年10月至今任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
王雅岚,1955年2月出生于北京。历任通州区教委副主任,通州区职教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通州分校校长,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并完成北京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等课题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曾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教育系统巾帼百杰;全国创新管理改革杰出校长等荣誉。    记者:请您谈一谈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作为通州区政府与北京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专本复合型院校,它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是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校统一招生和相应的毕业生计划分配制度,到建立市场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我们经历了逐步改革的漫长历程。30年来,我国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供求形势和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回顾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探索毕业生就业规律,做好当前和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深刻改革    30年来,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大致经过3个阶段。
他,喜欢胡杨,赞赏胡杨的英雄气概: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  他,就是胡杨。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眼中,60年的风雨人生,他35年赤诚向党,27年教书育人,早已把血肉之躯化为特殊材料制成的师魂,为党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2009年7月1日,在党成立88周年的日子,他被晚期食道癌击倒在病床上,却依然对前来看望他的师生说:“我们今天所享受的,都是党给我们带来的。”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自从“公共外交”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它便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冷战期间,美国公共外交,“作为美国向其他国家宣传美国生活的一种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公共外交这一传统角色逐渐失去了意义,并“消沉”一段时间,直到“911”事件之后,公共外交再次成为政界和学界讨论关注的焦点。    “911”事件与美国公共外交的转型  小布什政府上台初期对公共外交较少关注。
吴易风 男,1932年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指导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教团成员和经济组副组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经济学课题组主要成员和西方经济学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邀研究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他曾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副部级城市报刊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
有人说,是他异乎常人的坚强毅力和追求完美的专业素养,使他在电气工程教育领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有人说,是他卓越非凡的创新意识和努力拼搏的工作精神,使他破解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也有人说,是他淡泊明志的学者本色和洒落超然的人格魅力,使他在奋斗历程上赢得了一片又一片掌声。  从活泼好动的顽皮少年到站在讲台上执教多年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从致力于解决我国输变电领域重大工程关
中国石油大学已走过了56个春夏秋冬,经历过曲折与坎坷,也分享过喜悦与荣耀。56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专门人才,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见证了共和国的辉煌发展历程。目前,学校已成为培养中国石油石化工业高级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