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年12月7日中午12点半,林肯中心费雪厅节日狂欢般的气氛衬托着年末最后一场纽约爱乐乐团青少年音乐会。作为纽约爱乐乐团的王牌节目,这场以莫扎特《第41交响曲(朱庇特)》为主题的音乐会早在两个月前就一票难求,乐团教育部总监狄奥多·维普路德(Theodore Wiprud)特意给我这个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预留了一张,使我能体验青少年音乐会的魅力和所蕴含的教育智慧。
正式的演出是下午两点,按惯例,12点45分“现场儿童天地”(Kidzone live)就开始了,它是孩子们亲身参与音乐体验并与乐团音乐家们现场互动的一个活动。费雪厅四层楼的每层都设有活动区,孩子们可以穿行在各个活动区试试乐器,玩玩音乐游戏,和音乐家聊聊天等。主前厅(二楼)分别有四个活动,西边一角是“乐器村的小小作曲家:带着莫扎特意念步入21世纪”,这个活动是乐团教育部的一个名为“小小作曲家”——旨在青少年中挖掘和培养作曲家的项目主办,由纽约爱乐乐团五个演奏家组成的乐队现场演奏孩子们创作的乐曲。旁边的区角活动为“颜色板块”——孩子们用颜色来表达自己。主前厅东边一角是“对位狂欢节”——用身体游戏来体验音乐的对位和秩序。其旁边是“莱昂纳德·伯恩斯坦的青少年音乐会”展厅,展出由伯恩斯坦60年代指挥的27场青少年音乐电视录像第二辑的9张DVD。三楼的西边是“作曲者工作室”,孩子们可以写下自己简短的作品,现场的音乐家马上演奏出来听听效果,每个尝试了的小孩子都会得到赞美。东边是“试一试小提琴”,小提琴手莎伦·山田(Sharon Yamada)在现场告诉孩子们,莫扎特是6岁就学提琴习小,7岁就登台演出,来看看你有什么把戏,然后她帮助每个排队的孩子依次来试一试小提琴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四楼的西边是“试一试小号”,在乐团副首席小号手马修·米奇(Matthew Muckey)的帮助下孩子们尝试用小号吹出莫扎特的“信仰动机”的四个音。东边是“乐团问询”,孩子和家长与乐团新进的或者最年轻的乐团成员聊聊他们是如何开启到音乐生涯的。这一次负责解答的是乐团的小提琴手姚珊珊(Shangshang Yao)和大提琴手内森·维克瑞(Nathan Vickery)。五楼的西边是“试一试双簧管”在纽约爱乐乐团副首席双簧管雪莉·塞拉(Sherry Sylar)的帮助下,孩子们尝试双簧管,它是莫扎特朱庇特交响乐中所用的主要木管乐器。东边是“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乐有奖问答”,现场抢答关于莫扎特朱庇特交响乐的知识,可以得到奖品。这十个区角活动,挤满了前来参与的家长和孩子,整个费雪厅从二楼到五楼熙熙攘攘,歌舞升平,狄奥多先生说最多的人次可以到达上千孩子来参加,每一次的区角活动都依音乐会的主题而变更。
两点,音乐会在青年指挥家卡塞·斯卡里奥尼(Case Scaglinoe)的指挥棒下开启“莫扎特《第41号交响乐》(朱庇特,K551)”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接着广受青少年和家长喜爱的教育部主任同时也是晚会主持人的出场,他首先介绍莫扎特自8岁创作第一部交响乐,伴随其欧洲之旅开始他的音乐家生涯,由do re fa mi组成的“信条动机”(Credo motive)来自于中世纪素歌元素,该动机贯穿了莫扎特一生的创作,在不同的创作时代给予不同的巧妙运用,直至这个动机的运用成就了他这部最后的辉煌——《朱庇特交响曲》。接着他给孩子们交代了今天主要的任务:听出信条动机,解码这四个音符。有了狄奥多的提示和知识铺垫,在乐团演奏第二个曲目——莫扎特不足九岁时创作的《第一交响乐》(K.16)降E大调行板时,笔者和所用观众一样都竖起耳朵倾听这个动机在什么地方出现,由什么乐器奏出……曲闭,全场黑灯,似乎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天籁般do re fa mi的童声,聚光灯打在左右两侧靠近舞台的二楼观众包厢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身上,他们重复着简单的这四个音符,另一束聚光灯随后打在位于舞台中央的少年艺术家布伦顿·艾里奥特(Brendon Elliott)身上,他用小提琴呼应着这个简单的旋律,第四束聚光灯打在装扮成莫扎特时期上层贵族官服走到观众席上的艺术家托马斯·贝尔德(Thomas Baird)身上,这视觉和听觉叠加的场景仿佛让人穿越到19世纪的欧洲,全场观如痴如醉醉地沉浸在“信条动机”弥漫的圣洁光芒中。当舞台上的大屏幕上出现do re fa mi曲谱的时候,灯光开启,狄奥多再次出现,他要乐团重复演奏了几段这个动机的出现处和发展部分,并要求孩子们只要一听到这四个音就要举手表示听到了,还向孩子们提问:这四个音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并走下舞台把话筒递给纷纷举手的孩子们,有的说是小提琴、有的说是小号,最后大屏幕上打出答案是圆号,观众席爆出大人们宽容的笑声。返回舞台的狄奥多再次要求乐队将这个部分重复一遍以强化孩子的听赏识记。
第三个乐曲是莫扎特第33号交响乐中的极快的快板部分,在演奏乐曲前,有艺术家展示了19世纪欧洲宫廷舞蹈的礼仪,随后跳了宫廷舞蹈。第四个乐曲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的那首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狄奥多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卡农的曲调特点,要乐队每个部分分解以便听辨出卡农重复的起始句,最后还把观众席分为四个声部,先用do re fa mi四个音、再用一首儿童歌曲要观众轮唱找到卡农重复乐句的感觉。第五个乐曲是爱沙尼亚当代作曲家阿尔沃·帕尔特的《本杰明·布里顿的悼念圣歌》,这是一个由单一旋律动机发展的卡农,作者在中世纪素歌和对位法的基础上自创了这种所谓的“钟鸣作曲法”,这次的演奏旨在让孩子了解中世纪的对位法发展到当代的创新态势。第六个乐曲是《朱庇特交响曲》第四乐章极快的快板部分。信条动机的四个音从曲子一开始就出现,直到一步步走向辉煌。特德随着大屏幕打出不同的动机变化的形式,讲解音乐呈现的不同变化,乐队配合启奏和结束。目的就是要观众切实听到动机的发展情况。最后再完整演奏一遍以便观众一气呵成听赏整部乐章。整台音乐会保持其一贯的风格:活泼生动,互动热烈;主持人妙语连珠的幽默串讲,现场展示的舞蹈,大屏幕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家长和孩子在音乐会结束后迟迟不愿离去,沉浸在古典音乐带来的审美愉悦当中。 青少年音乐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85年西奥多·托马斯指挥的早期家庭日场音乐会。19世纪20年代,美国钢琴家、作曲家、指挥欧内斯特·谢林对青少年音乐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他亲自动手用玻璃灯幻灯片来强化管弦乐的教学,寻找更多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把孩子们吸引到音乐会上来。1924年3月27号,第一场青少年音乐会在谢林的执棒下正式启航,音乐会利用了乐队的表演和讲座相互串接;图画和声音的结合,用实例展现音乐等方法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音乐刺激,其目的是鼓励孩子喜欢音乐,受到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随后,谢林除了在纽约主办青少年音乐会,还将它推向全国以及世界,费城、伦敦、鹿特丹和洛杉矶都曾举办。 20世纪50年代,伯恩斯坦把青少年音乐会推向历史的最高峰,作为指挥,他是连续执棒青少年音乐会最长的指挥家,作为音乐总监,他与时俱进地促成青少年音乐会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合作,使得青少年音乐会成为林肯中心第一个系列电视音乐会,通过电视现场直播而风靡全球,从而在全世界掀起了青少年音乐会的名牌效益,极大推动了古典音乐的普及。从1962年开始,伯恩斯坦指挥了53场通过哥伦比亚公司电视广播向全世界40个国家发布青少年音乐会。青少年音乐会不仅带来纽约爱乐乐团的非凡成就,而且帮助塑造了传媒界的近代历史。伯恩斯坦时代之后,青少年音乐会一直在众多世界一流的音乐家们的诠释下延续着其鼓励孩子喜欢音乐,建立学习和好奇的音乐精神,让孩子一生享受和受益于音乐的传统。
尽管青少年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但每一届的音乐总监从来不敢在青少年音乐会的经营和管理上有丝毫的怠慢,每一时代的青少年音乐会都契合时代需求调整节目内容、创新表现形式。新世纪以来,青少年音乐会首先是革新1952年以来的演出方式,将一个演出季中的青少年音乐会定为四场;为了适应新时代观众对信息量的扩张和音乐知识的高品质需求,除了传统的演员、舞蹈者和歌唱演员都参与进来现场互动以外,还辅以大屏幕等高科技技术,特意聘请美国著名剧作家汤姆·杜雷克(Tom Dulack)给音乐会量身撰写脚本,并在每一次的音乐会之前辅以“现场儿童天地”来增加孩子们参与音乐的趣味、扩大知识容量、加强亲身体验。2005年,青少年音乐会的姊妹篇“小小孩音乐会”(Very Young People’s Concerts)应运产生,这是儿童音乐教育往下延伸到零岁大趋势之下的纽约爱乐乐团的另一个倾力创举。这个项目是乐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音乐与音乐教育系研究儿童音乐教育的知名专家多莉·卡斯特德罗(Lori Custodero)博士合作的,小小孩音乐会是青少年音乐会给予了时间延伸到3岁,空间上扩展到林肯中心莫金音乐厅,教学内容和表演形式更符合学前儿童的和身心发展的新版本。
目前,纽约爱乐乐团在余隆先生的促成下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全面合作。2014年2月中旬,狄奥多到上海为纽约爱乐乐团2015年暑期赴上海做前期准备。我们坚信,随着国内大型乐团的强大和国际合作事宜的开展,中国乐团拥有自己的教育项目和惠及后代的青少年音乐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资利萍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正式的演出是下午两点,按惯例,12点45分“现场儿童天地”(Kidzone live)就开始了,它是孩子们亲身参与音乐体验并与乐团音乐家们现场互动的一个活动。费雪厅四层楼的每层都设有活动区,孩子们可以穿行在各个活动区试试乐器,玩玩音乐游戏,和音乐家聊聊天等。主前厅(二楼)分别有四个活动,西边一角是“乐器村的小小作曲家:带着莫扎特意念步入21世纪”,这个活动是乐团教育部的一个名为“小小作曲家”——旨在青少年中挖掘和培养作曲家的项目主办,由纽约爱乐乐团五个演奏家组成的乐队现场演奏孩子们创作的乐曲。旁边的区角活动为“颜色板块”——孩子们用颜色来表达自己。主前厅东边一角是“对位狂欢节”——用身体游戏来体验音乐的对位和秩序。其旁边是“莱昂纳德·伯恩斯坦的青少年音乐会”展厅,展出由伯恩斯坦60年代指挥的27场青少年音乐电视录像第二辑的9张DVD。三楼的西边是“作曲者工作室”,孩子们可以写下自己简短的作品,现场的音乐家马上演奏出来听听效果,每个尝试了的小孩子都会得到赞美。东边是“试一试小提琴”,小提琴手莎伦·山田(Sharon Yamada)在现场告诉孩子们,莫扎特是6岁就学提琴习小,7岁就登台演出,来看看你有什么把戏,然后她帮助每个排队的孩子依次来试一试小提琴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四楼的西边是“试一试小号”,在乐团副首席小号手马修·米奇(Matthew Muckey)的帮助下孩子们尝试用小号吹出莫扎特的“信仰动机”的四个音。东边是“乐团问询”,孩子和家长与乐团新进的或者最年轻的乐团成员聊聊他们是如何开启到音乐生涯的。这一次负责解答的是乐团的小提琴手姚珊珊(Shangshang Yao)和大提琴手内森·维克瑞(Nathan Vickery)。五楼的西边是“试一试双簧管”在纽约爱乐乐团副首席双簧管雪莉·塞拉(Sherry Sylar)的帮助下,孩子们尝试双簧管,它是莫扎特朱庇特交响乐中所用的主要木管乐器。东边是“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乐有奖问答”,现场抢答关于莫扎特朱庇特交响乐的知识,可以得到奖品。这十个区角活动,挤满了前来参与的家长和孩子,整个费雪厅从二楼到五楼熙熙攘攘,歌舞升平,狄奥多先生说最多的人次可以到达上千孩子来参加,每一次的区角活动都依音乐会的主题而变更。
两点,音乐会在青年指挥家卡塞·斯卡里奥尼(Case Scaglinoe)的指挥棒下开启“莫扎特《第41号交响乐》(朱庇特,K551)”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接着广受青少年和家长喜爱的教育部主任同时也是晚会主持人的出场,他首先介绍莫扎特自8岁创作第一部交响乐,伴随其欧洲之旅开始他的音乐家生涯,由do re fa mi组成的“信条动机”(Credo motive)来自于中世纪素歌元素,该动机贯穿了莫扎特一生的创作,在不同的创作时代给予不同的巧妙运用,直至这个动机的运用成就了他这部最后的辉煌——《朱庇特交响曲》。接着他给孩子们交代了今天主要的任务:听出信条动机,解码这四个音符。有了狄奥多的提示和知识铺垫,在乐团演奏第二个曲目——莫扎特不足九岁时创作的《第一交响乐》(K.16)降E大调行板时,笔者和所用观众一样都竖起耳朵倾听这个动机在什么地方出现,由什么乐器奏出……曲闭,全场黑灯,似乎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天籁般do re fa mi的童声,聚光灯打在左右两侧靠近舞台的二楼观众包厢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身上,他们重复着简单的这四个音符,另一束聚光灯随后打在位于舞台中央的少年艺术家布伦顿·艾里奥特(Brendon Elliott)身上,他用小提琴呼应着这个简单的旋律,第四束聚光灯打在装扮成莫扎特时期上层贵族官服走到观众席上的艺术家托马斯·贝尔德(Thomas Baird)身上,这视觉和听觉叠加的场景仿佛让人穿越到19世纪的欧洲,全场观如痴如醉醉地沉浸在“信条动机”弥漫的圣洁光芒中。当舞台上的大屏幕上出现do re fa mi曲谱的时候,灯光开启,狄奥多再次出现,他要乐团重复演奏了几段这个动机的出现处和发展部分,并要求孩子们只要一听到这四个音就要举手表示听到了,还向孩子们提问:这四个音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并走下舞台把话筒递给纷纷举手的孩子们,有的说是小提琴、有的说是小号,最后大屏幕上打出答案是圆号,观众席爆出大人们宽容的笑声。返回舞台的狄奥多再次要求乐队将这个部分重复一遍以强化孩子的听赏识记。
第三个乐曲是莫扎特第33号交响乐中的极快的快板部分,在演奏乐曲前,有艺术家展示了19世纪欧洲宫廷舞蹈的礼仪,随后跳了宫廷舞蹈。第四个乐曲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的那首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狄奥多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卡农的曲调特点,要乐队每个部分分解以便听辨出卡农重复的起始句,最后还把观众席分为四个声部,先用do re fa mi四个音、再用一首儿童歌曲要观众轮唱找到卡农重复乐句的感觉。第五个乐曲是爱沙尼亚当代作曲家阿尔沃·帕尔特的《本杰明·布里顿的悼念圣歌》,这是一个由单一旋律动机发展的卡农,作者在中世纪素歌和对位法的基础上自创了这种所谓的“钟鸣作曲法”,这次的演奏旨在让孩子了解中世纪的对位法发展到当代的创新态势。第六个乐曲是《朱庇特交响曲》第四乐章极快的快板部分。信条动机的四个音从曲子一开始就出现,直到一步步走向辉煌。特德随着大屏幕打出不同的动机变化的形式,讲解音乐呈现的不同变化,乐队配合启奏和结束。目的就是要观众切实听到动机的发展情况。最后再完整演奏一遍以便观众一气呵成听赏整部乐章。整台音乐会保持其一贯的风格:活泼生动,互动热烈;主持人妙语连珠的幽默串讲,现场展示的舞蹈,大屏幕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家长和孩子在音乐会结束后迟迟不愿离去,沉浸在古典音乐带来的审美愉悦当中。 青少年音乐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85年西奥多·托马斯指挥的早期家庭日场音乐会。19世纪20年代,美国钢琴家、作曲家、指挥欧内斯特·谢林对青少年音乐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他亲自动手用玻璃灯幻灯片来强化管弦乐的教学,寻找更多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把孩子们吸引到音乐会上来。1924年3月27号,第一场青少年音乐会在谢林的执棒下正式启航,音乐会利用了乐队的表演和讲座相互串接;图画和声音的结合,用实例展现音乐等方法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音乐刺激,其目的是鼓励孩子喜欢音乐,受到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随后,谢林除了在纽约主办青少年音乐会,还将它推向全国以及世界,费城、伦敦、鹿特丹和洛杉矶都曾举办。 20世纪50年代,伯恩斯坦把青少年音乐会推向历史的最高峰,作为指挥,他是连续执棒青少年音乐会最长的指挥家,作为音乐总监,他与时俱进地促成青少年音乐会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合作,使得青少年音乐会成为林肯中心第一个系列电视音乐会,通过电视现场直播而风靡全球,从而在全世界掀起了青少年音乐会的名牌效益,极大推动了古典音乐的普及。从1962年开始,伯恩斯坦指挥了53场通过哥伦比亚公司电视广播向全世界40个国家发布青少年音乐会。青少年音乐会不仅带来纽约爱乐乐团的非凡成就,而且帮助塑造了传媒界的近代历史。伯恩斯坦时代之后,青少年音乐会一直在众多世界一流的音乐家们的诠释下延续着其鼓励孩子喜欢音乐,建立学习和好奇的音乐精神,让孩子一生享受和受益于音乐的传统。
尽管青少年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但每一届的音乐总监从来不敢在青少年音乐会的经营和管理上有丝毫的怠慢,每一时代的青少年音乐会都契合时代需求调整节目内容、创新表现形式。新世纪以来,青少年音乐会首先是革新1952年以来的演出方式,将一个演出季中的青少年音乐会定为四场;为了适应新时代观众对信息量的扩张和音乐知识的高品质需求,除了传统的演员、舞蹈者和歌唱演员都参与进来现场互动以外,还辅以大屏幕等高科技技术,特意聘请美国著名剧作家汤姆·杜雷克(Tom Dulack)给音乐会量身撰写脚本,并在每一次的音乐会之前辅以“现场儿童天地”来增加孩子们参与音乐的趣味、扩大知识容量、加强亲身体验。2005年,青少年音乐会的姊妹篇“小小孩音乐会”(Very Young People’s Concerts)应运产生,这是儿童音乐教育往下延伸到零岁大趋势之下的纽约爱乐乐团的另一个倾力创举。这个项目是乐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音乐与音乐教育系研究儿童音乐教育的知名专家多莉·卡斯特德罗(Lori Custodero)博士合作的,小小孩音乐会是青少年音乐会给予了时间延伸到3岁,空间上扩展到林肯中心莫金音乐厅,教学内容和表演形式更符合学前儿童的和身心发展的新版本。
目前,纽约爱乐乐团在余隆先生的促成下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全面合作。2014年2月中旬,狄奥多到上海为纽约爱乐乐团2015年暑期赴上海做前期准备。我们坚信,随着国内大型乐团的强大和国际合作事宜的开展,中国乐团拥有自己的教育项目和惠及后代的青少年音乐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资利萍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