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重要木本油料植物扁核木的遗传结构及成因

来源 :生物多样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l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扁核木(Prinsepia utilis)为中国西南地区温带森林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但对其野生资源种群遗传结构及成因的了解严重不足.我们采用核微卫星分子标记,对32个扁核木自然种群共377个个体的群体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并评估其遗传资源.研究发现扁核木种群自西向东可划分4个遗传群组,即喜马拉雅、横断山以及云贵高原西部和东部群组.其中,最大的遗传分化存在于喜马拉雅和其他区域种群间.与喜马拉雅和云贵高原东部群组相比,横断山和云贵高原西部群组混合了其他群组的遗传成分.种群动态历史分析显示中部2个群组在喜马拉雅和云贵高原东部群组形成后形成,不同群组间的分化均发生在更新世晚期.地理隔离和环境隔离分析表明扁核木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由环境差异导致.环境差异分析显示不同群组间的气候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喜马拉雅和云贵高原东部群组与中部2个群组间的差异显著.此外,结合该物种不同时期的生态位模拟数据,我们认为喜马拉雅和云贵高原地区的遗传资源在未来需要优先保护.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下称《名录》(第一批))明确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范围,为依法强化保护、规范无序开发利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奠定了基础.20多年来,我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对《名录》进行调整.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启动《名录》调整工作,物种的遴选遵循了5条基本原则和4条补充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涉及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经济、文化、科研、生态等价值物种的入选以及部分物种的排除.经国务院批准,20
卷柏属(Selaginella)是石松类植物中最大的属,也是分类难度较大的类群之一.该属的物种划分主要基于形态特征,但许多近缘种在形态上很难区分.近年来,已有大量分子证据被用于各植物类群的分类学研究,但目前未发现一套适合卷柏属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薄叶卷柏复合群(S.delicatula group)是卷柏属下鉴定较为困难的类群,包括了薄叶卷柏(S.delicatula)、黑顶卷柏(S.picta)和瓦氏卷柏(S.wallichii)3个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了探讨薄叶卷柏复合群内物种的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最近40年,中国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就,实施了多项政策和法律,尤其是《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先后颁布,奠定了中国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网络基本形成.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野生植物保护依然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发利用活动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其优缺点并提出建议;重点对修订《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包括修订野生植物和人工培植的定义、优化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物种多样性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对高山物种多样性.研究未来气候变化下物种的灭绝风险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青藏高原的2种重要药用植物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和菊叶红景天(R.chrysanthemifolia),利用气候生态位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它们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暴露性和脆弱性,讨论了2种“共享社会经济途径”(SSP2-45和SSP5-85)情景下的未来气候对这2个物种脆弱性的影响.同时计算了2种红景天的气候生态位的边缘性和特化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极端干旱荒漠区的珍稀乔木树种.为了确定天然胡杨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单元并挖掘优异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中国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的58个天然胡杨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120个位点的SNPs标记对这些胡杨群体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根据不同群体间Nei\'s遗传相似度,采用逐步聚类优先取样法对初始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单元和剩余群体进行f检验.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胡杨群体可分为新疆南疆(SX)、新疆北疆(NX)、青海(QH)和混合群
栖息地破碎化、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着中华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的生存.目前,中华鬣羚的行为研究还比较匮乏,因此有必要构建中华鬣羚的行为谱及PAE (posture-act-environment)编码系统,以期促进其基础行为资料的完善,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奠定基础.本文旨在:(1)参照国内常用的动物行为编码方法,以“姿势-动作-环境”为轴心,建立中华鬣羚的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并随机抽取20%的中华鬣羚视频作为检测样本,对行为谱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测试.(2)对中华
《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作为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对《公约》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分析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中的热点与趋势能为科学制定“2020年后框架”提供参考,也能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文以CNKI中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软件构建知识图谱,对《公约》研究的发文量、研究机构、作者、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当前对《公约》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 显示:(1)自1992年来,对《公约》研究的发文呈波浪形上升趋势;(2)
花青素是一类保护植物免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因其赋予植物丰富的色彩和对人体的保健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花青素合成调控机理的相关研究是目前园艺作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对于园艺作物花青素含量的提高、种质品质的提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国内外园艺作物中花青素生物合成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因素、酶与激素、DNA甲基化与泛素化和调控基因等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作用,以及花青素抵御外界胁迫的功能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园艺作物中花青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成果,以期利用基因工程为提升园艺作物的色彩丰
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的估算是动物生态学中重要的基本问题,受到研究者、管理者和公众的共同关注.国际上从20世纪中期开始研究该问题,已出现了多种研究方法和相应案例,且还在快速发展,但世界各地仍有很多物种的种群数量尚未知晓.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调查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取得了重要进展,也还有很多物种的种群数量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归纳国际上种群数量估算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国内研究的现状、优势和趋势,供研究者参考.本文首先选择估算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的原理、数据来源和模型这3个要素归纳出简明的研究框架,将现
兰州市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是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了解其鱼类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对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尤为重要.本文于2020年7-10月对黄河干流兰州段及其4条支流(庄浪河、大通河、湟水河和宛川河)开展了鱼类多样性、分布及影响因素调查,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Cody和Routledge指数、Bray-Curtis相异性系数对黄河兰州段5条河流鱼类群落进行评估,同时通过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