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那段 年时光

来源 :悦读悦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是一本书,书里有令人难忘的人和事;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描绘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无限的幸福与欢乐。回首过去,童年就像一个真实的梦,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身处童年,总有一些往事让我们无法释怀,那或激动或幸福或痛心的瞬间被封存在记忆的深处,成为永恒。悲伤时,我们想起它,泪水会露出微笑;苦痛时,我们想起它,伤心会快速跑远;孤独时,我们想起它,情感会找到坐标。关于童年,我们怀念着、思索着、期待着……
  童年絮味
  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布娃娃,她的塑胶面具很快就损坏剥落,剩下一个光秃秃扁平的布脑袋。我只好用铅笔、钢笔、彩笔为它整容,随心所欲描绘鬈曲的睫毛、整齐的刘海、鲜红的樱桃小嘴。我怀中的宠物因此面目常新。我还搜遍外婆的针线筐,寻出碎布头,做小帽子做超短裙,甚至做了一件游泳衣。我的妹妹羡慕极了,她也有一个极不成形的小布娃,为央求我也给打扮打扮,主动勤奋地给我的洋娃娃洗澡。结果我的可怜的娇滴滴的小美人,真正成了一袋湿漉漉的细糠,吊在晾衣绳上晃荡。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像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再记不起有其他玩具了。
   我的小儿子时常把无数玩具与图书弃之一地,百无聊赖地将自己倒置在沙发上,头朝下问:“妈妈我今天干什么?”小时候我若也这样问妈妈,她必定掴我一巴掌。其实我记得我们总是很忙,却不是忙着做作业。作业当然是要做的,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孩子因为做作业而没有时间玩。那时节,房子少、荒地多,捉蝴蝶粘蜻蜓,挖蚯蚓钓鱼,喇叭花心有蜜汁可啜,桑树上可以采到紫红的桑葚,甚至钻防空洞。
   连家门口那条有名的九曲巷都是捉迷藏的大好场所。
   跟我外婆上扫盲班没几天,大约认得十来个字,我就不可一世起来。不理睬邻居小伙伴的叫唤,怀抱舅舅的一本精装英汉大字典,坐在大门铁栏内,唱歌般大声读书。过往行人不禁驻足,讶然侧耳,等听清这位“小神童”读来读去都是这几个字:“上下左右多少……”,皆捂嘴走开。
   这时我还未上学,却已不满足妈妈给扎的两条小辫,自己对镜梳妆,一下子编了六条小辫子,扎上各色花布条,左顾右盼美极了。我大姨妈及妈妈相偕下班回家,看见一个小妖精在大门口跳橡皮筋,满头万国旗飞舞,先是前俯后仰,及看清是我,差点背过气去。
   据说外祖父生意亨通时,家中有四个丫头,但妈妈每天早上仍要扫地后才能上学,若扫得不干净,即便走出大门仍要被外婆厉叱回来返工。等我刚懂事,非但生意收了十几年,家当也告竭,且身份是资本家,自然要低头做人。很小我就自己洗衣服,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严格的检查,渐成习惯。譬如洗地板,必用棕刷将每块方砖刷得通红,洗完以后骑在楼梯的扶手上陶醉半天。犹如现在抄稿子,若有涂改必撕去重来,抄毕,如同几十年前一样,在自家的劳动成果前心旷神怡。
  我的玩伴很多,不似现在的孩子,总是被封锁在各个单元里苦读书。那时的邻居,常常不打招呼来到厨房撮一匙盐就走,说不定明天突然下雨,回来就见你晾的床单已叠好放在饭桌上。小涪子更是在各家随意走动,扁头啦傻呆啦各种绰号常常一生都蹭不掉。
   我最忠实的影子是我的妹妹,虽只比我小两岁,却视我为绝对权威。她生性驯良,常常哭着从学校回来。我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
  有次对方的姐姐邀来一帮高年级同学助拳,我眼见敌不过,抡起书包,呼呼有声,果然全部吓退。从那以后,妹妹学会此招,再不要我护送。
  她的铅笔盒总是被甩开,铅笔、橡皮、小刀四下里乱飞,不知吃了妈妈多少巴掌,头还昂着,脸上一派胜利者的光辉。
   我的小表妹常来外婆家过周末,夏夜我们贪南风,铺竹席睡长廊。
   以一张破藤桌为舞台,一本正经地自己报幕,然后尽丹田之气,鬼叫狼嚎。歌毕,立即“吱呀”一声巨响跳下藤桌,趴在栏杆上往下瞧,数数聚在门口的听众有多少,每次都是我的表妹取胜。她后来考进一家文工团,在真正的舞臺上颇出风头,想必与当年肆无忌惮地拔嗓子有关。
   呵,夏天最是快活,夏天有长长的假期,可以整天泡在海水里。
   度完暑假的孩子都晒得黝黑,动作更加机灵,突然长高了许多。秋天的南方阳光最浓稠,而且不炙人,秋游野餐,秋季运动会陆续举行。
   冬天也不错,人人想着过春节,新衣服、压岁钱、放鞭炮,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前头等着,冬日的寒风又算得什么!
   我害怕春天的梅雨,因为买不起一双雨鞋。上学路上我的小布鞋就灌满了水,泡着我的脚整整一天。次日上学,鞋子仍是湿的,把脚伸进去时我总是咬着牙噙着泪。后来改成塑料凉鞋,仍是又湿又冷。
   这么多年了,我一到冬末就开始病态地数着日子等梅雨。毛衣被褥洗了又晒了,梅雨还不来我就焦灼不安。就像小时丢了东西,回家等妈妈发火,可妈妈脸上却不见动静,害得我做不下作业,眼睛跟着妈妈在屋子里乱转。
   所以,无论我那赶时髦的儿子怎样撅嘴跺脚抗议,每年雨季来临之前,我都要给他买一双结实的小雨鞋。(选自《舒婷文集》)
  赏读:
   一个破烂的布娃娃,满头飞舞的万国旗,刷得通红的方砖,抡得呼呼有声的书包……构成了一幅绚烂的童年画卷。因了它,不知放逐了多少曾经的幸福与惆怅;因了它,不知多少次沉醉在回忆的甜梦中,不愿醒来;因了它,不知多少次祈愿时间能够倒流,能回到从前。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1.语调诙谐,充满童趣。回首往事,虽然离那些故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者却用诙谐的语调,再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鲜活的人物形象、新奇的故事情节,把那份久违的童趣表现得生动具体,读来让人深受感染。
   2.对比鲜明,引人深思。作者在记述童年生活的同时,也描写了小儿子的童年生活,对两代人不同的童年进行比较,突出自己童年的快乐。与此同时,作者还写出了周围环境的一些细微变化,给人无限遐想。
  拾草的记忆
  曲京溪
  前几天,我和儿子聊起童年时拾草的事儿,他不信,这却是一个事实,让我终生难忘。
   我们村庄不靠山,也没有成片的树林。村北有一条不算太大的河,我们叫它“北河”,河堤上的树木也不多。
  打我记事儿起,农户做饭基本上靠生产队分的麦秸根和玉米秸根。生产队的地里,小麦玉米,玉米小麦,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种。虽说家乡是农业大县,但那时候粮食并不高产,一亩地也就打个400百来斤。听说,那时长江以南,粮食亩产可达800斤。村里靠街巷的墙壁、屋山上就用白石灰水写上了一道道标语:“战天斗地拼命干,三年亩产过江南。”愿望归愿望,现实是现实,可能是肥料不充足,种子不先进,种法不科学的缘故,多少年也没见粮食有突飞猛进的增产。粮不丰,草自然就少。那年月煤炭短缺,液化气还没有,多半农户,到了春天,有米也无草可炊了。那时候,除了上学外,拾草便成了我们一年四季的“副业”。
   惊蛰的一声春雷,震松了冰封的大地,草木萌动;丝丝暖风,吹掉了农人穿了一冬的棉衣棉裤。到了星期天,我们一群半大小子,还有少许丫头,背上面槐条编织的草篓子,拿着镰刀、小爪钩,就到正在返青的麦田里,捡拾上年种麦子时,弃在地里还没腐烂的玉米秸根。一个个带着泥土的玉米秸根,有拳头大小。我们先砸光上面的泥土,再放进篓子里。每发现一个,我们就欢喜一阵儿,找到的越多,身上就越有劲;要是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心里便充满了失落。看到伙伴快拾满篓子了,心里更着急;铆足劲儿到处寻找。虽然一块地里,不知多少人、多少遍地“扫荡”过,但每次我们都能拾满篓子,喜得奶奶那张核桃皮脸上,堆满了笑。
   夏风吹,麦儿黄,芒种三日见麦茬。收麦时,起初用镰刀割,后来用上了收割机。留在地里的麦茬就高了,多了。我们在种上玉米的地里,捡拾麦秸根,日晒地烤,汗流浃背,常常弄得泥猴似的。
   清秋时节,风吹黄叶落。天还没明,就一骨碌爬起来,到沟边湾沿,用小笤帚扫树叶,有柳树叶,槐树叶,还有杨树叶。那碗口大的白杨树叶,是我们的最爱。这种树叶不管是在树上还是在地面,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我们叫它“哗啦叶”。遇上刮大风,我们会起得更早。扫树叶的人多了,我们就抢占地盘。扫的树叶篓子装不下,我们会到场院边上,扯几根半干不湿的地瓜蔓子,一头横拴一节树枝,一头竖接一段细树条,用来穿树叶,就跟南方人家屋檐下挂着的辣椒串差不多。
   寒冬到了,那沟崖上的枯草早就不见了踪影,仅剩下寸高的草根,还有别人搂不起来的碎草屑。就这儿,我们也稀罕得要命。只要不是雨雪天,清晨上学前,我都要踩着盖地的白霜,去搂这些别人瞧不上眼的小玩意儿。搂成一堆,寒霜居多,用手捧进篓子,没几下,两手就冻得通红。把手捧到嘴边,哈口热气,跺跺脚,再接着搂。那样的日子虽然艰辛,但没有觉得愁苦,只有童年,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童年。
   拾草的日子,已成了远去的记忆。如今,我离开老家30多年了。还在老家住着的乡亲,也已经不再拾草烧锅了。每次秋冬回老家,看到田边地头,河堤沟沿上那些发黄的野草芦苇,在风中摇曳,都会引起我对拾草的回忆。
   有一次,我和儿子在网上视频聊天,说起小时候拾草的事儿,儿子像是听“天书”,怎么也不相信。我知道,现在的孩子不会再有像我那样拾草的日子。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还有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但拾草的记忆,我是不会从记忆中抹掉的。在生活困难的年月里,那里面有我们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2011年12月7日 新华副刊)
  
  赏读:
   若不是亲身经历,很难写得如此真实。作者以“拾草”为切入点,追回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在四季的轮回中,“我”和伙伴们一起拾草,一起快乐地长大,这朴素的行为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也让“我”多了一份责任。现在的孩子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这是那个年代赐予“我”的精神财富。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1.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抒情,而是通过回忆,给读者呈现了童年拾草时的一个个难忘镜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拾草”成了孩子们的工作。大家顶着寒风,踩着白霜,在野外山丘,在沟边湾沿,一边嬉笑一边分担家庭的责任。这是怎样的成长啊?现在的孩子往往就缺少这种锻炼。
   2.首尾照应,寓意深远。在结构上,本文由“父子”开篇,又以“父子”结尾,看似与“拾草”无关,实则和“拾草”形成对比,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追问,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现在的孩子再也体会不到当年的“拾草”滋味了,这是幸运还是悲伤呢?这应该算是一种进步,也是成长的一种缺憾。现在的孩子正缺少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缺少对幸福的理解和珍爱。
  暑假作业
  侯文咏
  “8月31日!”我和妹妹不约而同地尖叫了起来,“明天要开学了!”
   天啊!我的暑假作业还没完成。不但如此,还要交写毛笔字一本、画图三张,最可怕的是要写日记,每天一篇。我算了算,一共有五十几篇,天啊……
   “哥,我写不完作业,怎么办?”妹妹哭丧着脸,眼泪已经快流出来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自己的也写不完。”
   “哥,你快想个办法。”
   我灵机一动,对她说:“你先帮我记日记,然后我帮你写作业。”
   现在才早上十点钟,开始写暑假作业,应该还来得及。妹妹准备了一大张纸,开始替我想暑假发生的事。
   “哥,有些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想不起来怎么办?”
   “你就帮我随便编。”
   “我很讨厌表姊,我可不可以编她撞到电线杆,被送到医院去。”妹妹表示。
   “反正老师也不认识她。”我欣然同意。
   有了仇人之后,我们编日记的速度就快了,差不多在吃完中餐后不久,我们就把暑假日记都编好了。不但如此,有几个坏人都还排不上去。结果我的暑假日记整部看起来像是灾难大全。
   到了晚上我们都快精疲力竭了,可是暑假作业的噩梦还没有结束。妹妹的作业已经差不多了,我还剩下毛笔字和图画。妹妹去把水彩从抽屉里找出来,发现全都干了。
   “怎么办呢?要不要去买一盒新的?”她问。
   我拿出了墨汁、毛笔、毛笔习作簿、图画纸,又动了动脑筋。“有了,用毛笔来画水彩。”
   我用铅笔在图画纸上画出一些小圈圈,叫妹妹把圈圈以外的部分用墨汁涂满。
   “这是什么画?”
   “看星星啊!”我说。
   “那为什么没有画人呢?”
   “因为是晚上太黑了,所以看不到人。”
   时间愈来愈晚,我们必须赶快工作。
   “哥,”妹妹又有问题了,“你的毛笔太粗了,我不小心把星星涂黑了,怎么办?”
   “没有关系,少几颗也可以。”
   “可是……哥,已经只剩下一两颗了。”
   我过去一看,我的天,根本是一片黑暗,剩下的那一两颗,一点用处都没有。我拿起筆,干脆全部涂黑算了。
   “就叫没有星星的晚上好了。”
   夜愈来愈深,我们两人都哈欠连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我把毛笔字作业写好了,还剩两张图画,妹妹一张,我一张。
   小讨厌的眼睛机灵地转了转,她说:
   “哥,我知道你这一张要画停电的晚上,对不对?”
   然后我们两个人继续涂呀涂,眼睛痛,手酸,又想睡觉,整个脸被墨汁弄得黑黑的。终于我觉得有些后悔了,我告诉妹妹:
   “我们不应该贪玩的,整个暑假都在玩,没有好好写作业。”
   “去年你也是这么说。”她提醒我。
  
  赏读:
   童年的快乐往往会让人无法摆正学与玩的关系。当沉浸在快乐的玩耍中,你会淡忘学习的重要性,也有可能让你淡忘一种人生态度。遗憾总会在快乐之后突然袭来,让人懊悔不已。与其感叹,不如规划好人生,别留下太多的悔恨。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1.语言活泼,记叙完整。文章以对话为主,用孩童特有的活泼的语言将两兄妹在临开学前一天没完成作业时慌乱、急切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应对时“自作聪明”的机智和可爱;文章完整叙述了他们胡乱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将两个孩子充满童真的行为刻画得具体生动。
   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章将故事安排在一天内,使故事紧凑、完整。故事以时间为线索,从早上十点钟开始,一直到深夜,以时间的顺序架构全文,将兄妹俩胡乱完成作业的过程清晰而有条理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开花的苹果树
  李文勇
  我老家的院子里曾经有一株苹果树,那是很多年前父亲种下的。我还记得那株苹果树第一次开花时,我们一家人都很兴奋,没事就在树下转转,不时仰望枝叶间盛开的雪白花瓣,好像那不是花,而是一个个又香又甜的苹果。
   那时我还小,不知道南方其实不适宜种植苹果树,以为凡是果树,只要开了花,理所当然地就应该结果。所以,我向班上要好的同学许愿,到了秋天,请他们来家里吃苹果。平时,我很难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自然不肯放过。
   因此,在家里,我比谁都在意那株苹果树,每天都要仔细地看上好几回。然而,我的在意并未换来期待的回报,雪白的苹果花有的残了,有的落了,夏天还没完,原本满树的苹果花竟然落得干干净净,只剩下碧绿的叶子仍在枝头茂盛着。
   没有人知道我有多难受,仅有的炫耀的机会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了,还有我许的愿也没办法实现。如果同学问起,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因此,我几乎是带着哭腔去问父亲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苹果花竟然结不出苹果,哪怕是一个也好啊!”父亲呵呵笑起来,说:“傻小子啊,南方种苹果树本来图的就是热闹啊!”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知道南方是不适宜种苹果树的,即便是种了,也很难结出苹果。既然这样,父亲为什么还要种苹果树呢?不如就种一株樟木树,或者跟别人家一样,种一株桐树也行,那样我就不会有期待,也不会有现在的伤心和失望了。父亲说:“种什么树不是种啊!种苹果树有满树的苹果花看,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哪年还能收获几个苹果呢。”
   有什么好说的呢?我只有自认倒霉!从此,我对院里的苹果树没了好印象。本来也是啊,既然你不能结果,就不要开花,这不是设套子引人钻,存心要人上当受骗嘛!不仅如此,每当我见到父亲用欢喜的眼神看着苹果树时,我还会对父亲冷嘲热讽:“一棵不结苹果的苹果树,有什么看头呢!”
   父亲却并不理会我的奚落,仍然關注那株不结果的苹果树。每年苹果花开时,父亲仍然一如既往地替苹果花操心。风起了,担心风刮落了苹果花;雨来了,又担心雨打坏了花里的蕊。我真是替父亲不值。
   有一年,苹果花开得格外茂盛。有天晚上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父亲几次把头探到门外,嘴里还喃喃自语:“哎,这么猛的雨,苹果花受罪了!”似乎有谁给他一块大雨布,父亲还真会扯过去给苹果树盖上。
   我终于憋不住了,又开始对父亲冷嘲热讽起来。原以为,这次父亲会跟以往一样,对我的讥讽沉默以对。但是,父亲突然扭头看着我,似乎沉思了一阵,缓了缓,说:“你已读中学了,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花能不能结果,不能由花说了算。花开了,也许结不出果,但是如果先不把花开好,就肯定结不出果来。”
   现在,我早已长大成人。老家的院子已不复存在,那株苹果树也因院子的拆迁而被砍掉了。但是,我始终牢记着那个雨夜父亲对我说的话,提醒自己无论身陷何处,都记得做一株开花的苹果树。因为,只有先把花开好了,才有结出果实的可能。(《青年博览》2007年6期)
  
  赏读:
   本文以“苹果树”为主线,通过讲述自己的一段切身经历,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开花不一定结果,但想要结果必须得先开花”。这是生命的法则,也是人生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其实,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只要慢慢体会,就能有所收获有所领悟。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1.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鲜明的主题能够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本文以“种树”为切入点,就“开花与结果”展开叙述,揭示了“只有先把花开好了,才有结出果实的可能”的主题。这个道理看似浅显,却往往被人忽略,细细揣摩,的确对人生有所开悟,这也是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之所在。
   2.情节曲折,对比强烈。本文先写“我”对苹果树的美好期待,再写“我”的失望,甚至讨厌起苹果树来;与此同时,父亲表现得神情自若,他明明知道苹果树不宜在南方生长,却偏偏在院子里栽种,这不是自欺欺人吗?父子对苹果树的态度形成对比,给结尾的点题做好铺垫。其实,父亲不仅仅是在种树,也在育人,是在教育“我”该怎样对待人生。
其他文献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了六个星期,就被德国人占领。法国政府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   3/5的法国领土被德国占领,剩下2/5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维希小镇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法国当时的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部长。法国宣布投降的当晚,戴高乐将军到机场送一个英国将
期刊
在两千多位唐代诗人当中,存世之作甚少而名气却非常之大的,绛郡(今山西新绛)人王之涣是一个突出的典型。《全唐诗》(卷二五三)中只收录了他六首诗,而在几乎任何一种唐诗的选本中,在任何一本文学史中,都少不了王之涣其人及其作品,特别是他那首《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写边塞风光,写征人哀怨,单刀直入,含蓄有力,确是
期刊
【导语】   这是写给朋友威廉的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小说通过描写少年维特爱上已与人订婚的少女绿蒂,终因无望而自杀这样一个情真意切的悲剧故事,反映了当时德国的现状。   维特是18世纪德国社会的青年人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才华出众,思维敏捷,热情奔放,渴望自由。他崇拜大自然,向往人的自然天性能够得到解放,对周围的人事颇为不满,在当时的德国社会,这一点难能可贵,这是应该赞扬的。但是,他在性格方面也存在
期刊
美国宇航局近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科学家们表示,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约为70华氏度(相当于21摄氏度),非常适宜生物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标。   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Kepler-22b),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之遥,体积是地球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
期刊
丹麦哥本哈根的肿瘤和流行病研究所近期发布了对“长时间使用手机是否致癌”的研究报告,这个研究持续了17年,研究对象超过35万人,是至今为止对此课题耗时最长,样本最大的研究,结果明确表示“手機使用和神经系统肿瘤间没有联系”。这个结果正好补充了世卫组织在2011年5月发布的“无法确定手机使用和脑瘤形成之间有直接关联”的报告。世卫组织当时将手机致癌性划分为“可能有致癌效果”的 “2B”类,这个类别里还包括
期刊
狗喝水的时候经常会弄得到处都是,因为它的下巴无法像人那样完全闭合形成吮吸动作,只能用弯起来的舌头充当舀水的勺子。可是,为什么猫却总能保持一副干干净净的样子呢?麻省理工学院的罗曼·斯托克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指出,猫在喝水时利用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学原理。在用高速录像机拍下10只猫的饮水过程后,斯托克发现,猫的舌头从不像狗那样伸到水平面之下,而是一经接触马上收回。水的表面张力与重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2011年搞笑诺贝尔的化学奖颁给了发明芥末報警器的日本科学家。芥末报警器能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通过喷射芥末粉末来唤醒熟睡中的听觉障碍者。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合适的芥末浓度,让14个受试者中的13个都能在2分钟内被唤醒。   不知道这项发明有没有受到17世纪鉴别病人是否死亡的某些方法的启发,那些方法包括给对象用烟草灌肠,用铅笔戳鼻孔,给额头滴蜡,往嘴里灌温热的液体排泄物等等,相当博大精深。  
期刊
契科夫,你是医生,  你习惯了病人的痛苦与呻吟,  你为何把听诊器又贴近了社会的内心?    托尔斯泰说,  契诃夫这个人很怪,  他将文字随便丢来丢去地就写成了一篇小说。  你说,形象必须一下子,  在一秒钟里,印进人的脑筋。  你高高举起的手术刀,  已经深深插入病者的肝胆骨筋。    你望闻问切,  关注底层生活的细真。  你捡起了撒落一地的醋栗,  商店也没精打采饥饿无神。  那一个小丑演
期刊
一男一女相恋,爱情明澈美丽如空山春雨、夏日木叶。正待成其好事,忽然飞来横祸,不可抗力像南风卷集沙土,遮天蔽日。尘埃落定后,男蓦然发现,该女已嫁做人妻。   这剧情,韩剧日漫寻常见,苦情歌里几度闻。虽然烂大街,但爱这玩意的非只下里巴人。大师们品位高,格外反感搬弄俗套。但最后,还是会颤抖着那些渴望不朽的笔尖,写下这狗血的剧情: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柯希莫在树上,目送薇莪拉嫁作了公爵夫人。 
期刊
读书,做人  我一向认为,在书海遨游过的人,至少不会泯灭所有的良知。书籍是那样一种精灵,它总会留给我们一些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触动的东西,它在不知不觉中输给我们正义和友善,它让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始终揣着一份真诚和信任。不是吗?冰心老人为什么到晚年还保留着那份童真童稚呢?三毛在万水千山走遍之后依然为什么(“为什么”,多余)还能交出真心呢?书籍对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即使你历尽沧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