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新考量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布置了六项“暑期作业”,其中一项是帮助学生养成劳动节约习惯。在暑期,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完成刷碗、洗衣、扫地、整理房间、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学工学农等“劳动家庭作业”,这份特殊的“暑期作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暑假的“标配”。
  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遗忘的问题。这份特殊的“暑期作业”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弱化、淡化的窘局。这一切均反映了人们对劳动教育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存在困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正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过渡到“温饱型”消费,进而不断向“享受型”消费转变。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阿里研究院发布了最新报告《中国消费新趋势:三大动力塑造中国消费新客群》。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者市场,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稳居全球首位。随着中国社会逐渐步入消费社会,加之西方消费文化思潮的涌入,传统的劳动伦理被日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无限扩张的消费文化。当下中国出现了符号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自我放纵型消费等非理性消费,消费主义价值观日趋显现,不少人甚至视消费为幸福人生的源泉,把消费看作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和手段。人在盲目而失控的消费活动中迷失了自我,被“异化”为只知消费的“残废的怪物”。劳动越来越服从于工具理性和商品的需要,服从于商品交换和消费的游戏规则,劳动者的尊严和独立人格被机器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所扭曲。劳动失去了内在意义,劳动受到排挤,消费被抬上神殿,甚至被奉为生活的圭臬。无论是在日常、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生活中,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被消解,劳动被异化为消费的手段,劳动的创造价值被淡化。消费社会的价值理念正深深扎根于教育关系之中、教育场域内,劳动教育在功利主义的席卷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之下处于弱化地位,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边缘化”地位。
  叶澜教授认为:“从历史来看,每当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人们对教育的批判,往往是从价值批判开始,以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开始,并且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对现实的教育活动作出更具体的评析,提出新的原则、方案乃至方式方法。今天,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说,劳动教育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原有的价值被消解,新的价值尚未建立,社会的急剧变革倒逼我们重新思考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劳动教育价值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虚拟劳动、创造性劳动、知识劳动、创意劳动、管理劳动、情绪劳动等新的劳动形态的出现,劳动的外延已经突破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必然劳动和剩余劳动、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概念和范畴,传统的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劳动”的二元区分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把握“后工业”时代劳动的新特点。随着重复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转变,依附性劳动向自主性劳动转变,劳动对象日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呈现出智能化趋势。劳动者选择劳动的灵活度大大提高,劳动时间大大缩短,就业形势灵活多样,“体面劳动”日渐受到关注。当代劳动不仅仅是个体谋生的手段,更是个体确证自身的自由存在本质、体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方式,是劳动者彰显个人生存价值,激发个体潜能,从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方式。
  急剧的社会变革和劳动变革迫使我们思考新的历史语境下劳动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作为生活意义的劳动的揭示,劳动作为人的存在的生成的祛蔽,以及教育场域中“人的回归”,劳动教育凸显“素养”,预示着劳动教育价值重心开始发生重要转向,标志着劳动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开始有意识地走向超验性人的自由、尊严、美的维度。不再把“人”视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型和功利性的劳动工具与手段,开始尊重“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尊重人的主体性、自觉性以及实践性,从更为宽广的内涵理解人,从人的主体性、精神成长、劳动素养、审美追求、创新创造等,对劳动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作出了全新的诠释。
  教育场域中的劳动蕴含着“真、善、美”的价值意蕴,是教人求真、教人至善、教人臻美的有机统一整体,在这个意义上,自由、审美与幸福得以实现价值的汇合,劳动是通向人的自由与美感的路径。因而,重估劳动教育价值,既不能将其扭曲为惩罚规训的手段,也不能将其孤立为政治改造的工具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方式,不能仅仅从外在手段之维看到劳动教育价值,应当从“真、善、美”的统一角度出发,看到劳动教育的人性解放与自我实现的价值超越。“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这里所说的完整的人,是包含精神和身体在内的整全的教育价值观念,而不是片面的工具性的价值观。劳动要想在教育中获得合法性,就必须满足教育培养全面的人的目标。
  我们澄明教育场域中劳动的“真、善、美”的价值意蕴,重提劳动教育,并不代表试图以劳动替代一切教化的路径,劳动只是教化的一个重要媒介。劳动教育只有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路径相结合,才能发挥它自身的教化之意。合理的劳动教育不是抹杀其他各类教育的积极性,而是與其他教化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真、善、美”的价值意蕴。劳动作为一种教化方式,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宗旨,以“美”为鹄的,从而在劳动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
  【徐海娇,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 谷 月
其他文献
在今年5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2018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年会上,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汇聚一堂,以“不忘初心 展望未来”为主题,总结中国教育的成就和经验,展望中国教育的未来。  “在过去30年里,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讨论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严正这样评价中国的教育发展情况。  哈佛大學教育学院教授费尔南多·赖默斯认为,中国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源于中国政府层面的支持。他说:“
从意义主体出发,“学生行为问题”可以被区分为“教师认为的问题”和“学生遇到的问题”。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外在的准则或要求而形成的,其意义主体是教师;后者是基于学生的内在需求而提出的,其意义主体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将“教师认为的问题”和“学生遇到的问題”混为一谈,因而教育效果不佳。  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出发,把学生作为问题的意义主体,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帮
美国每年有4,600万儿童遭受暴力、犯罪、虐待、无家可归或食品不安全以及一系列导致心理创伤的其他经历。这些经历会对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对人类发展的研究表明,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支持学业、健康、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可以减轻这些创傷的影响。这种方法被称为“完整儿童”(whole child)教育。  2018年9月7日,美国学习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教育完整儿童:改善学校氛围,
是创办以“分数”为唯一指标的“高考加工厂”,做到“一好遮百丑”?还是整体建构育人机制,教会学生做人,做到“百好托一俊”?我想,这是许多校长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搬迁新址后,学校规模急剧变化,生源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教师结构的复杂化等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迅速找到有效策略。经过反复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只有把领导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相关育人者紧紧凝聚在一起,才能勇往直前。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才能实现学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校通过固定的时间开展宣讲学校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师生对学校文化的知晓率,让全体师生在感受学校的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最终达到化育目的。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学校文化对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分外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彰显学校特色与个性,凝炼学校的精神与灵魂。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适切表达和直
期刊
开发出好的晨会内容,如果没有新颖的形式予以保证,是很难激发学生激情的。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基于儿童的立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力求使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发挥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学校晨会一般指围绕某一主题与学生进行对话,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系列活动。晨会有利于团队精神建设,对于促进班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认识到晨会存在的教育价值,对晨会内容加以合理、科学地开发,丰富和创新晨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