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晨会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e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出好的晨会内容,如果没有新颖的形式予以保证,是很难激发学生激情的。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基于儿童的立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力求使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发挥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学校晨会一般指围绕某一主题与学生进行对话,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系列活动。晨会有利于团队精神建设,对于促进班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认识到晨会存在的教育价值,对晨会内容加以合理、科学地开发,丰富和创新晨会形式,使晨会发挥出最优化的教育效果,那么晨会便会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可以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自信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
  开发晨会精彩内容
  作为班主任,要有长远的目光,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极开发出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晨会内容。要通过开发,使晨会变成多元的、丰富的、立体的、新鲜的成长驿站。
  晨会内容的开发要注意“小”“新”“真”。
  所谓“小”,就是选材小,不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让学生觉得内容深不可测,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怎样的选材算是小呢?来自学生生活的题材理所当然是首选素材。只有当晨会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对接时,才会激发学生的激情,激活学生内在的道德欲望。比如:每年寒暑假过后,我们都会利用2—3周时间安排“足遍天下”的晨会。开学前一周,通过家校通或者班级QQ群发布“足遍天下”的活动方案,其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将假期中旅游的照片进行整理,并制作成PPT,配上介绍词和音乐。开学后,每天晨会时间,主讲人向全班学生进行介绍,介绍过程中,其他学生补充与主讲人类似经历的内容。
  这样的晨会素材就显得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言、有情可抒。通过同伴的补充、教师的点拨,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所谓“新”,就是内容新。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物象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紧跟时代命脉,关注具有生命活力的价值内容,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注定不会向前发展的。从这点来说,我们在开发晨会内容时,新的思想、新的动态、新的气象等等,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比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开辟了专题晨会,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读一读,知内容。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思。2.查一查,讲故事。查找一些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感人故事,召开讲故事比赛专场会。3.画一画,说感受。围绕某一个核心价值观,创作一幅画,说说自己的想法。4.議一议,表情感。我们该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围绕自身实际谈想法。5.评一评,树榜样。评选班级星级榜样,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当思想和行为一致时,才是一名有素养的好公民。
  这样的晨会设计,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晨会便成了集中展现、交流碰撞的时间。在内容设计上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绘画、榜样评选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连续性的德育体验之中得到成长。
  所谓“真”,就是德育的内容必须是真实有效的。怎样才算真呢?一切以儿童方式存在的,能够发展和促进儿童成长的内容都算是真。所以,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学真知,做真人。比如,我们围绕“诚信”这一主题召开了专题晨会。我们设计了多样的形式,如“登山比赛”“成长曲线图”“自我反思表”等新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加强自我的反省与教育,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做最真实的自我,不虚伪、不夸大、不麻木。这样的晨会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才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我们通过反复尝试、对比、整合,目前形成了以下几大晨会特色课程:
  儿童与社会:围绕既定或特定的主题,挖掘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相关的素材,进行二度开发与筛选,通过儿童化的方式进行内容设置。比如:十九大期间,我们开展了“童眼看十九大”系列晨会。
  儿童与自然:以“自然与生态”为话题,将自然中的可利用元素进行开发,让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比如,秋天来了,我们组织学生“与银杏叶一起舞蹈”的室外晨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叶子特点,和叶子一起跳舞等途径进一步走近秋天,走进大自然。
  儿童与品德:围绕学生成长的新问题、必备品德等,从学生身边挖掘素材,进行加工。结合经典的优秀品德教育案列,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比如,我们经常开展品德之星的评选活动,通过榜样晨会现身说法的方法引领学生的发展。
  儿童与学习:我们对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跟踪了解,确立了与之相关的晨会体验内容。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人生价值观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儿童与科学: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围绕科学开展晨会系列活动。由于这类活动具有挑战性、新颖性和创生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比如,开展萝卜搭高、变废为宝、快速除污、蚕豆生长的秘密等具有一定科学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综合劳动体验活动,有效将劳动与科学、探究与实践有机融合,收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儿童与生活:生活是一门学问,生活之中处处有值得挖掘的素材,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窍门以及其它的必备素养。每学期,我们都利用家长资源,开发出行之有效的生活指导课程,让有能力的家长走进班级晨会,开展10分钟左右的生活指导讲堂活动。比如,刷牙的方法、废物利用的学问、垃圾的分类与处理等,这些贴近生活的课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去获取相关知识,提高素质。
  当然,晨会内容的开发远远不止这些,它是随着儿童成长过程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规划的。只要坚持一个原则:内容的开发需以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并能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
  规范晨会实施过程
  如果说晨会内容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精神营养,那么晨会过程的创新就是让营养得以吸收的保证。开发出好的晨会内容,如果没有新颖的形式予以保证,是很难激发学生激情的。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基于儿童的立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力求使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发挥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晨会形式的创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发布。班主任根据近期工作的重点,科学有序安排好晨会内容。每周的晨会内容提前一到两周发布。发布时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张贴于教室内并在班级QQ群中发布,让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投标。所谓的投标就是拟参与晨会主讲的学生或家长根据所选内容制订一份详尽的计划。班主任将投标的计划进行公布,让学生进行投票,根据票数的多少筛选出晨会的主讲者。
  2.人员分工。晨会由谁讲,讲什么,要视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晨会人员安排的原则是教师少讲,学生为主,家长或其他人员为辅。将晨会的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准备材料,在准备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过程。由学生主讲晨会,其好处远不止于此,在平等的交流之中或者是同伴的影响之下,在自我体验之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远比教师的说教要有效。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邀请一些当地的名人走进我们的晨会,对学生进行宣讲。
  3.地点安排。很多教师认为晨会的地点就是教室,這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认识。有时空间的置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会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提高注意力和寻求未知领域的欲望。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晨会内容将地点转移到操场、花圃、食堂、走廊、相邻教室(教室联盟)等等。
  4.讲解形式。晨会的讲解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就是由教师说教转向学生、主讲者的互动生成,走向一种谈话式、商讨式、议论式的交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故事式。由学生讲述故事,大家评述,利用故事情节性强,易于理解的特点让学生在故事中成长。讨论式。由主讲者抛出某一话题,大家围绕这一话题各抒己见,在讨论中生成新的观点。辩论式。理越辩越明,我们要围绕一些让学生焦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辩议,比如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作业要不要家长检查签字等,让学生在辩论中进一步明理。
  5.内容呈现。内容的呈现要显眼、生动,要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制作成PPT、实物展示、制作展板等。比如认识蔬菜的晨会,我们就安排学生走进菜市场,了解蔬菜的名称、食用方法、营养价值。晨会召开时,我们让每组学生带5样蔬菜,举行蔬菜展销会。展销会上,大家推荐蔬菜、介绍蔬菜。
  晨会是班级独特的文化课程。一日之际在于晨,从某种意义来说,如果早晨就让学生浸润在丰富多彩的晨会文化之中,对于学生心灵世界的丰满无疑是十分有效的。班主任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开发晨会内容,创新晨会形式,使班级学生不断向着阳光茁壮成长。
  【王志刚,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樊 璐
其他文献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急、重、杂、散等现象,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影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新时代,要做好德育工作,增强其实效性和针对性,就需要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树立新观念、建立新机制、采取新方法,协调好各方力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德育工作要戒“空”。当前,学校德育活动目标大而空,与学生的距离较远,很难让学生接受并认同;德育
笔者经常到小学去听课,对小学教师的课堂行为管理颇有感触。部分教师的课堂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即在课堂开始与中间阶段学生表现良好,而在课堂结束时违纪现象增多。这与教师的课堂管理言语低效,甚至无效有关。现实课堂中,一些教师不明白如何规劝学生,只是一味地提出要求,“要认真听讲”“要拿好自己的物品”“不要在课堂上随意走动”“不要高声喧哗”,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老师反复讲,可学生对此并不重视,没有据此检视、改
学校教育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把学生当“人”,教师“要看得见人”。  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从他的生平轨迹和鸿篇巨著中,可以看清这位杰出教育家的伟岸道德形象:他捧着一颗喷发着大爱的心,浸润着人类文化的丰富营养,又淬炼于卫国战争的残酷血火……他在丧妻失子的悲痛中涅槃,大徹大悟地拒绝富贵,毅然走进乡村中学,许下“我把心献给孩子们”的诺言。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坚定
在今年5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2018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年会上,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汇聚一堂,以“不忘初心 展望未来”为主题,总结中国教育的成就和经验,展望中国教育的未来。  “在过去30年里,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讨论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严正这样评价中国的教育发展情况。  哈佛大學教育学院教授费尔南多·赖默斯认为,中国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源于中国政府层面的支持。他说:“
从意义主体出发,“学生行为问题”可以被区分为“教师认为的问题”和“学生遇到的问题”。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外在的准则或要求而形成的,其意义主体是教师;后者是基于学生的内在需求而提出的,其意义主体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将“教师认为的问题”和“学生遇到的问題”混为一谈,因而教育效果不佳。  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出发,把学生作为问题的意义主体,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帮
美国每年有4,600万儿童遭受暴力、犯罪、虐待、无家可归或食品不安全以及一系列导致心理创伤的其他经历。这些经历会对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对人类发展的研究表明,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支持学业、健康、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可以减轻这些创傷的影响。这种方法被称为“完整儿童”(whole child)教育。  2018年9月7日,美国学习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教育完整儿童:改善学校氛围,
OECD发布了《趋势塑造教育:正面影响:提升学生幸福感》(Trends Shaping Education:Good Vibrations:Students’Well being)报告。近年来,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备受关注。为解决学
是创办以“分数”为唯一指标的“高考加工厂”,做到“一好遮百丑”?还是整体建构育人机制,教会学生做人,做到“百好托一俊”?我想,这是许多校长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搬迁新址后,学校规模急剧变化,生源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教师结构的复杂化等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迅速找到有效策略。经过反复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只有把领导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相关育人者紧紧凝聚在一起,才能勇往直前。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才能实现学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鲤鱼高产养殖的传染性疾病。据调查统计,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期食欲减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校通过固定的时间开展宣讲学校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师生对学校文化的知晓率,让全体师生在感受学校的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最终达到化育目的。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学校文化对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分外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彰显学校特色与个性,凝炼学校的精神与灵魂。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适切表达和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