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回乡创业的四种形式

来源 :生意经·经营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资料显示,在中国现有打工一族中,有近15%的人计划回乡办企业,有近30%的人有回乡当个体户的打算。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当年告别家乡出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把自己以往积累的积蓄和智慧投入到全新的事业中。
  今年三月以来,笔者深入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农村采访,发现年轻人返乡的创业热潮热浪袭人,一个个新鲜的涉及制衣、纺织、电子、家具、建筑、装饰、食品等工商企业在乡镇扑面而来,不仅为当地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而且还大量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中笔者发现,农村的年轻人由从他乡打工仔身份转向老板角色,大致有独资、合资、外联、转移等四种形式。打工族走上创业路,由此崛起的“打工仔经济”被当地百姓所津津乐道。
  
  外联、转移式
  
  除了独资、合资开创自己的事业外,在广大回乡创业人群中,还有外联、转移两种形式为大家所认同。外联式创业是指创业者通过引进外界的资金和技术,回乡自主经营。湖南省益阳人汤洋在深圳打工多年后,引进到了台湾飞跃机电公司资金50多万元,回家乡长沙投资办起了腾达机电贸易公司,代理销售飞跃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机电产品。和汤洋不同的是,另一名湖南青年庞春生则走的是另一条创业之路,庞春生把自己的资金注入到了一家名叫冠达纸品厂的名下,成为人家的一名小股东,然后回到自己家乡开起了纸品加工厂,由厂方负责原料和销售,自己只管生产。庞春生说,这种创业形式,我觉得负担不是很重,我只管生产这一个环节。虽说不负责企业的全程管理,但企业做决策时他还是要参加的,年底分红也总少不了自己的一份,“我觉得这样和做老板差不多!”庞春生如是说。
  因为家乡有政策支持,原来在广东已经有了自己的三家小饭店的张复生,把这份产业全转让给了当地人后回家创业了,在家乡,他投资30万元,在市区开了一家上档次的酒楼。张复生这种回乡创业属于转移式。他说,“转移自己创业的目标,回到家乡创业,和在外地比,有许多优势,一个是人际关系熟悉,一个是各种成本也会降低。”现在他的酒楼成了当地举办各种宴请的重要场所,“市长区长是我们的常客。”张复生意得志满。
  创业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今天我们为人家打工,明天谁不想自己给自己做事呢?谈起创业,现在在北京某公司打工的宋潮勇说:“打工的日子是艰难的,为了那么一点工资,我们超负荷地为老板做事,我什么时候能自己做老板呢?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梦,靠现在一月一月的存,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自己创业不是梦。其实当你离开家乡到外地闯荡时,就是怀惴着一个梦的,这是你为梦起程的第一步。当你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经受了各种洗礼、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面后,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转变自己思想观念,进而有更大的动力去为自己创业作好各种准备。去努力去圆自己的创业梦吧,当你具备了各种能力时,你回头好好审视自己的家乡,你就会发现家乡其实也是一块宝地,那独特的资源、那广阔的市场,那廉价劳动力,那熟悉的一山一水,何不是你创业的首选呢?
  
  独资式
  
  湖南安乡青年周平,1994年民办大学毕业后到广东一个花厂做管理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能吃苦,不到两年时间,就升到了副厂长的位置。在厂里他虚心学习,不仅掌握全部工艺流程,而且还初步学到了一些进出口方面的外贸知识。三年后,他不顾老板的极力挽留,辞去了月薪5000多元的副厂长的职位,告老回乡,投资近五万元自己做起了一家名为前进的花厂老板。在家乡,创业的条件并不差,他认为,首先人力成本不高,请周围的农村妇女插花,一月给她们开300元她们就很高兴了,因为她们同时还可以照顾到家里,用晚上的时间多些。事实也是如此,周平开厂一年多来,花在25位周围村民身上的工人工资还不到三万元,而当年实现销售近十万元,可谓实现了创业的开门红。周平还认为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插花会越来越受欢迎,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很好,公平竞争,自己厂里生产的花同样可以拿到市里的商场竞争。
  在安乡,像周平这样自己开厂单干的人还有不少。有一个女孩李艳在她们县城开了一家美容院,她说自己在福建做美容师三年,学了不少东西,现在回乡全用上了。笔者到她的这间面积虽不大,但感觉到她的生意确也不错,许多向往时尚或者想留住青春的人都等在这里做美容。李艳说她的一些朋友许多都回家开发廊,但自己和她们不同,她们是抱着和许多个体户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凭这个在混自己的生活。这是说的独资,李艳认为做事业和个体户自己做老板是不同的,他们在思想境界上有着太大的不同,李艳现在最想的就是如何拓展自己的事业空间,“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开连锁店,直营的加盟的都可以。我觉得美容事业在城乡也还是很有市场的,我这里的顾客有许多是从镇上或邻县来的呢?”
  
  合资式
  
  江西省都昌县的张军、林华生是他们县劳动部门输送到广东的第一批打工人员。他们在深圳一家台资玩具厂工作了五年后返乡,张军掌握了生产流程,林华了解了市场运作,他们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共同筹集了十万元启动资金,在县城开发区租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厂房,开起了他们的至胜玩具加工厂。尽管只有一条生产线,也只有二十名工人,但他们的热情都很高,因为凭张军先前和工厂的关系,从源料到销售,深圳那家厂还是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现在他们的工厂开了已经有两年了,效益还算可以,去年成了纳税先进户。“我相信,我们的合作是成功的,我们更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说起他们的至胜,张军不无自豪。
  相对独资来说,合资是更多回乡创业的人的最佳选择,因为开办实业,首先面临的是资金上的困难,并不是所有的返乡青年都有足够的钱自己开办实业,而选择合伙人集大家的钱做一件大家都愿意做的事,这样创业很多年轻人都乐意接受。来自四川重庆的刘珊向她的八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出的收购她们镇已经快要破产的小型制衣厂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她朋友的认同,于是每天出资五万、一万不等,由八个股东组成的新的工厂领导层把这个厂接过来了,她们分别按照各自的股份和特长,担任工厂的厂长、生产厂长、销售厂长等职务,担任生产厂长的刘珊对笔者说:“我在广东有六年的制衣厂车间主任经验,我的这帮朋友也都是这样,我们都是在制衣厂做过的,对这个行业很了解,我们一起努力,一定是会让这个厂起死回生的。”
其他文献
其实在小县城开布包店也是有他的优势,竞争不那么激烈,宣传不需要投入那么多,毕竟地方小嘛。在这里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县城里开店的经验,值得一看:    要做名店,就一定要做到家喻户晓    我的店名是自己取的,叫“原色部落城市风情布包”,只做名店,我在这方面做的策略就是,用迷惑法,在我店里还没有开张的前一个半月我就开始做了广告,但我不是和别人一样的去通俗的说自己的布包店,我做了对广告业来说最便宜也是最简
期刊
“我觉得最划算的生意莫过于做豆腐了,原材料便宜,制作过程简单,产品品种多,新鲜豆腐、豆腐干、豆腐乳、腐竹样样好做、好吃、好卖。”酉阳自治县酉溪豆制品厂的创办人杨小红告诉笔者。  在酉阳,说起“豆腐西施”这个别名,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去年该县召开的一次劳务经济工作会上,杨小红作为全县返乡创业标兵受到表彰,县委书记陈勇在听了她的创业事迹后,即兴送给了她“豆腐西施”的外号。如今,随着“小红豆腐”的一路畅销
期刊
本子里看到梦的方向    智爱读的是服装设计专业,2006年10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成都也算是一个挺牛的时装消费城,但没有自己的时装品牌(做OEM代工是不用设计师的)。这种局面让智爱很受伤,为了生存,她做了一家艾格专卖店的店长。  在智爱看来,品牌服饰也有不足的地方,她经常细细地打量着一条裙子,同时折叠出不同的样式,或是在衣服上配上一条腰带或是一朵花。每当这时,关于设计师的梦想就在智爱的心里翻腾,让
期刊
第一次听子雷用陶笛演奏《千年风雅》,那种穿越时空的苍凉美感不同于以往听过的任何一种乐器,这充满魅力的声音竟然发自那小小的像是个陶罐一样的东西,令人惊奇。采访到子雷也算机缘巧合,因为第二天他就要远赴美国和韩国巡回演出。几年来,他的陶笛音乐已折服了无数老外。其实子雷拥有多个身份:演奏家、陶笛培训教师、陶笛专卖店的老板。    国外演出发现陶笛产业链    子雷出生于典型的音乐世家,他9岁时就开始随父亲
期刊
投资者对于热门项目的把握,除了“热门”二字本身之外,还应具备极强的分析项目的综合能力。开一家店,犹如制造一台机器,一是要熟悉构成机器的各种配件,二是要掌握将配件组合在一起的方法,三是要尽可能让机器发挥最大功效,并且知道如何维护机器——开店,是一个系统,系统里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将导致整个项目崩盘。  韩国烧烤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时尚餐饮项目,随着韩国料理在中国大中型城市的普及,韩国烧烤也迅速进AT
期刊
包含品种有鸭脖、鸭头、鸭翅、鸭爪、鸭肠、鸭肫。  一、卤水的制作:将卤料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如果没有老卤水,需先用鸡骨、猪骨熬出骨汁,其方法为:取5斤筒子骨加10斤水(筒子骨需先用清水漂洗1小时,以去血腥,清洗干净,敲断)用小火熬5-8小时后捞出骨头放入卤料包,加水至50斤,加辣椒、花椒、生姜,烧开后用小火熬至1.5小时左右,以出香味、卤水的初步制作即完成。注:按配方所配制卤料加水30-50斤
期刊
你吃过用茶叶做的水蛋,用茶叶煲的排骨汤吗?在贡茗茶馆不仅可以品茶,还可以品尝到茶式菜谱。该茶馆馆主赵伟说,把茶引入餐饮,是现代很好的保健方式。据了解,贡茗茶馆自开业以来,客人络绎不绝,“月纯利润近十万元”。    打造粤式茶餐饮    “我在吃这方面,是非常挑剔的。”在珠海经营贡茗茶馆长达8年时间,馆主赵伟却把“吃”放在“喝”的前面,甚至默许笔者称呼他为“美食家”。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杭州经营茶
期刊
同样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大学毕业后,漂亮的王馨也一直梦想着创立自己的实业,拥有一个自己的小服装店。  王馨原来的工作是做房地产销售,“这个工作不稳定,收入波动大,一直感觉漂泊不定。”2002年底,王馨从原公司离职,不想再做这行了。  “从2003年年初有开店的想法到盘下一家小服装店,我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想想,当初是太着急,太草率了,而且对困难的估计不足。”王馨的店面位于隆福寺街,那是北京一条著
期刊
3年前,刚刚步入30岁的杨世明决定结束职场人生,带着妻儿回到老家云南大理的一个小县城,准备从华强北进手机回老家去卖。可家里的手机通讯店就在主大街上满满一条街,最大的问题是手机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去了,市场容量太小不足以养家糊口,从发达城市向内地小城扩展的路走不通。  徘徊在创业还是打工的十字路口,或许是很多准备“逃离北上广深”青年面临的最大问题,更令人头疼的是,在基本没有创业资金的情况
期刊
2001年,时年23岁的胡可刚刚跨出大学的校门,便在一家经营通讯器材的公司做销售,因为当时通讯器材利润非常高,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短短两年,胡可便挖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03年1月,胡可开始考虑自己创业。    瞄准短信梦想一夜暴富    正是在这个时候,短信市场突然爆发,众多经营短消息业务的SP们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胡可在销售通讯器材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少做短信业务的朋友,他们都说短信市场赚钱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