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资料显示,在中国现有打工一族中,有近15%的人计划回乡办企业,有近30%的人有回乡当个体户的打算。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当年告别家乡出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把自己以往积累的积蓄和智慧投入到全新的事业中。
今年三月以来,笔者深入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农村采访,发现年轻人返乡的创业热潮热浪袭人,一个个新鲜的涉及制衣、纺织、电子、家具、建筑、装饰、食品等工商企业在乡镇扑面而来,不仅为当地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而且还大量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中笔者发现,农村的年轻人由从他乡打工仔身份转向老板角色,大致有独资、合资、外联、转移等四种形式。打工族走上创业路,由此崛起的“打工仔经济”被当地百姓所津津乐道。
外联、转移式
除了独资、合资开创自己的事业外,在广大回乡创业人群中,还有外联、转移两种形式为大家所认同。外联式创业是指创业者通过引进外界的资金和技术,回乡自主经营。湖南省益阳人汤洋在深圳打工多年后,引进到了台湾飞跃机电公司资金50多万元,回家乡长沙投资办起了腾达机电贸易公司,代理销售飞跃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机电产品。和汤洋不同的是,另一名湖南青年庞春生则走的是另一条创业之路,庞春生把自己的资金注入到了一家名叫冠达纸品厂的名下,成为人家的一名小股东,然后回到自己家乡开起了纸品加工厂,由厂方负责原料和销售,自己只管生产。庞春生说,这种创业形式,我觉得负担不是很重,我只管生产这一个环节。虽说不负责企业的全程管理,但企业做决策时他还是要参加的,年底分红也总少不了自己的一份,“我觉得这样和做老板差不多!”庞春生如是说。
因为家乡有政策支持,原来在广东已经有了自己的三家小饭店的张复生,把这份产业全转让给了当地人后回家创业了,在家乡,他投资30万元,在市区开了一家上档次的酒楼。张复生这种回乡创业属于转移式。他说,“转移自己创业的目标,回到家乡创业,和在外地比,有许多优势,一个是人际关系熟悉,一个是各种成本也会降低。”现在他的酒楼成了当地举办各种宴请的重要场所,“市长区长是我们的常客。”张复生意得志满。
创业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今天我们为人家打工,明天谁不想自己给自己做事呢?谈起创业,现在在北京某公司打工的宋潮勇说:“打工的日子是艰难的,为了那么一点工资,我们超负荷地为老板做事,我什么时候能自己做老板呢?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梦,靠现在一月一月的存,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自己创业不是梦。其实当你离开家乡到外地闯荡时,就是怀惴着一个梦的,这是你为梦起程的第一步。当你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经受了各种洗礼、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面后,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转变自己思想观念,进而有更大的动力去为自己创业作好各种准备。去努力去圆自己的创业梦吧,当你具备了各种能力时,你回头好好审视自己的家乡,你就会发现家乡其实也是一块宝地,那独特的资源、那广阔的市场,那廉价劳动力,那熟悉的一山一水,何不是你创业的首选呢?
独资式
湖南安乡青年周平,1994年民办大学毕业后到广东一个花厂做管理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能吃苦,不到两年时间,就升到了副厂长的位置。在厂里他虚心学习,不仅掌握全部工艺流程,而且还初步学到了一些进出口方面的外贸知识。三年后,他不顾老板的极力挽留,辞去了月薪5000多元的副厂长的职位,告老回乡,投资近五万元自己做起了一家名为前进的花厂老板。在家乡,创业的条件并不差,他认为,首先人力成本不高,请周围的农村妇女插花,一月给她们开300元她们就很高兴了,因为她们同时还可以照顾到家里,用晚上的时间多些。事实也是如此,周平开厂一年多来,花在25位周围村民身上的工人工资还不到三万元,而当年实现销售近十万元,可谓实现了创业的开门红。周平还认为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插花会越来越受欢迎,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很好,公平竞争,自己厂里生产的花同样可以拿到市里的商场竞争。
在安乡,像周平这样自己开厂单干的人还有不少。有一个女孩李艳在她们县城开了一家美容院,她说自己在福建做美容师三年,学了不少东西,现在回乡全用上了。笔者到她的这间面积虽不大,但感觉到她的生意确也不错,许多向往时尚或者想留住青春的人都等在这里做美容。李艳说她的一些朋友许多都回家开发廊,但自己和她们不同,她们是抱着和许多个体户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凭这个在混自己的生活。这是说的独资,李艳认为做事业和个体户自己做老板是不同的,他们在思想境界上有着太大的不同,李艳现在最想的就是如何拓展自己的事业空间,“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开连锁店,直营的加盟的都可以。我觉得美容事业在城乡也还是很有市场的,我这里的顾客有许多是从镇上或邻县来的呢?”
合资式
江西省都昌县的张军、林华生是他们县劳动部门输送到广东的第一批打工人员。他们在深圳一家台资玩具厂工作了五年后返乡,张军掌握了生产流程,林华了解了市场运作,他们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共同筹集了十万元启动资金,在县城开发区租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厂房,开起了他们的至胜玩具加工厂。尽管只有一条生产线,也只有二十名工人,但他们的热情都很高,因为凭张军先前和工厂的关系,从源料到销售,深圳那家厂还是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现在他们的工厂开了已经有两年了,效益还算可以,去年成了纳税先进户。“我相信,我们的合作是成功的,我们更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说起他们的至胜,张军不无自豪。
相对独资来说,合资是更多回乡创业的人的最佳选择,因为开办实业,首先面临的是资金上的困难,并不是所有的返乡青年都有足够的钱自己开办实业,而选择合伙人集大家的钱做一件大家都愿意做的事,这样创业很多年轻人都乐意接受。来自四川重庆的刘珊向她的八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出的收购她们镇已经快要破产的小型制衣厂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她朋友的认同,于是每天出资五万、一万不等,由八个股东组成的新的工厂领导层把这个厂接过来了,她们分别按照各自的股份和特长,担任工厂的厂长、生产厂长、销售厂长等职务,担任生产厂长的刘珊对笔者说:“我在广东有六年的制衣厂车间主任经验,我的这帮朋友也都是这样,我们都是在制衣厂做过的,对这个行业很了解,我们一起努力,一定是会让这个厂起死回生的。”
今年三月以来,笔者深入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农村采访,发现年轻人返乡的创业热潮热浪袭人,一个个新鲜的涉及制衣、纺织、电子、家具、建筑、装饰、食品等工商企业在乡镇扑面而来,不仅为当地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而且还大量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中笔者发现,农村的年轻人由从他乡打工仔身份转向老板角色,大致有独资、合资、外联、转移等四种形式。打工族走上创业路,由此崛起的“打工仔经济”被当地百姓所津津乐道。
外联、转移式
除了独资、合资开创自己的事业外,在广大回乡创业人群中,还有外联、转移两种形式为大家所认同。外联式创业是指创业者通过引进外界的资金和技术,回乡自主经营。湖南省益阳人汤洋在深圳打工多年后,引进到了台湾飞跃机电公司资金50多万元,回家乡长沙投资办起了腾达机电贸易公司,代理销售飞跃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机电产品。和汤洋不同的是,另一名湖南青年庞春生则走的是另一条创业之路,庞春生把自己的资金注入到了一家名叫冠达纸品厂的名下,成为人家的一名小股东,然后回到自己家乡开起了纸品加工厂,由厂方负责原料和销售,自己只管生产。庞春生说,这种创业形式,我觉得负担不是很重,我只管生产这一个环节。虽说不负责企业的全程管理,但企业做决策时他还是要参加的,年底分红也总少不了自己的一份,“我觉得这样和做老板差不多!”庞春生如是说。
因为家乡有政策支持,原来在广东已经有了自己的三家小饭店的张复生,把这份产业全转让给了当地人后回家创业了,在家乡,他投资30万元,在市区开了一家上档次的酒楼。张复生这种回乡创业属于转移式。他说,“转移自己创业的目标,回到家乡创业,和在外地比,有许多优势,一个是人际关系熟悉,一个是各种成本也会降低。”现在他的酒楼成了当地举办各种宴请的重要场所,“市长区长是我们的常客。”张复生意得志满。
创业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今天我们为人家打工,明天谁不想自己给自己做事呢?谈起创业,现在在北京某公司打工的宋潮勇说:“打工的日子是艰难的,为了那么一点工资,我们超负荷地为老板做事,我什么时候能自己做老板呢?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梦,靠现在一月一月的存,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自己创业不是梦。其实当你离开家乡到外地闯荡时,就是怀惴着一个梦的,这是你为梦起程的第一步。当你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经受了各种洗礼、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面后,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转变自己思想观念,进而有更大的动力去为自己创业作好各种准备。去努力去圆自己的创业梦吧,当你具备了各种能力时,你回头好好审视自己的家乡,你就会发现家乡其实也是一块宝地,那独特的资源、那广阔的市场,那廉价劳动力,那熟悉的一山一水,何不是你创业的首选呢?
独资式
湖南安乡青年周平,1994年民办大学毕业后到广东一个花厂做管理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能吃苦,不到两年时间,就升到了副厂长的位置。在厂里他虚心学习,不仅掌握全部工艺流程,而且还初步学到了一些进出口方面的外贸知识。三年后,他不顾老板的极力挽留,辞去了月薪5000多元的副厂长的职位,告老回乡,投资近五万元自己做起了一家名为前进的花厂老板。在家乡,创业的条件并不差,他认为,首先人力成本不高,请周围的农村妇女插花,一月给她们开300元她们就很高兴了,因为她们同时还可以照顾到家里,用晚上的时间多些。事实也是如此,周平开厂一年多来,花在25位周围村民身上的工人工资还不到三万元,而当年实现销售近十万元,可谓实现了创业的开门红。周平还认为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插花会越来越受欢迎,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很好,公平竞争,自己厂里生产的花同样可以拿到市里的商场竞争。
在安乡,像周平这样自己开厂单干的人还有不少。有一个女孩李艳在她们县城开了一家美容院,她说自己在福建做美容师三年,学了不少东西,现在回乡全用上了。笔者到她的这间面积虽不大,但感觉到她的生意确也不错,许多向往时尚或者想留住青春的人都等在这里做美容。李艳说她的一些朋友许多都回家开发廊,但自己和她们不同,她们是抱着和许多个体户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凭这个在混自己的生活。这是说的独资,李艳认为做事业和个体户自己做老板是不同的,他们在思想境界上有着太大的不同,李艳现在最想的就是如何拓展自己的事业空间,“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开连锁店,直营的加盟的都可以。我觉得美容事业在城乡也还是很有市场的,我这里的顾客有许多是从镇上或邻县来的呢?”
合资式
江西省都昌县的张军、林华生是他们县劳动部门输送到广东的第一批打工人员。他们在深圳一家台资玩具厂工作了五年后返乡,张军掌握了生产流程,林华了解了市场运作,他们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共同筹集了十万元启动资金,在县城开发区租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厂房,开起了他们的至胜玩具加工厂。尽管只有一条生产线,也只有二十名工人,但他们的热情都很高,因为凭张军先前和工厂的关系,从源料到销售,深圳那家厂还是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现在他们的工厂开了已经有两年了,效益还算可以,去年成了纳税先进户。“我相信,我们的合作是成功的,我们更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说起他们的至胜,张军不无自豪。
相对独资来说,合资是更多回乡创业的人的最佳选择,因为开办实业,首先面临的是资金上的困难,并不是所有的返乡青年都有足够的钱自己开办实业,而选择合伙人集大家的钱做一件大家都愿意做的事,这样创业很多年轻人都乐意接受。来自四川重庆的刘珊向她的八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出的收购她们镇已经快要破产的小型制衣厂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她朋友的认同,于是每天出资五万、一万不等,由八个股东组成的新的工厂领导层把这个厂接过来了,她们分别按照各自的股份和特长,担任工厂的厂长、生产厂长、销售厂长等职务,担任生产厂长的刘珊对笔者说:“我在广东有六年的制衣厂车间主任经验,我的这帮朋友也都是这样,我们都是在制衣厂做过的,对这个行业很了解,我们一起努力,一定是会让这个厂起死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