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到了关键期,由规模数量扩大的外延发展阶段转到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内涵发展阶段,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建设与改革的优劣成败。教务管理也理应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转变中职学校教务管理的理念,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已成为各中职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增强服务观念,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服务
中职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要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这不仅是工作方法上的转变,更是观念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有利于教务管理队伍自身建设、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工作差错。主动服务是指教务管理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教研室和学生班级调查研究,听取意见,解决职责范围内的有关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当前,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工作、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都在深化,教务人员不深入第一线参加各种改革实践,就不能掌握有关的改革信息,难以发现改革过程中带有倾向性、需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教务管理滞后于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主动服务也是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需要。如在制定教学计划、编排课表的时候,多听取师生的意见要求,加强信息反馈,可以使计划更完善,课表编排更合理,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减少差错率和不稳定因素。教务人员还要主动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介绍教学规章制度、学生学籍管理条例,使广大师生都熟悉有关内容并且自觉遵守,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要坚持教务人员定期听课制度,了解教学动态,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注意总结教学改革中的先进经验和行业典型,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实行制度管理。
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始终遵循这样一条主线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宏观管理与服务功能,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提高办学效益与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教务处应制定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现教学管理有章可循,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还要认真落实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控体系,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1.教学质量保证系统。确定教学质量保证系统的第一责任人为班主任,通过教研室主任认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每学期期末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撰写评语、签署意见。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确定在教务处建立以处长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组织校聘专家组成督导组,采用定期听课、开座谈会、集中交流和编发督导信息等方式,客观、及时、有效地协助进行教学质量管理。
3.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建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系统,通过对教学各环节考核,开展全校各系教学工作状态质量评估,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管理。
4.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建立由各班学委负责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务处聘请学生为教学改革信息员,广泛收集课堂教学信息与评价改革方案。
三、加强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中职学校的传统教务管理模式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建立以计算机辅助管理为主要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教务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存储、传播和反馈,已成为各中职学校教务处实现教务管理现代化工作的重点。教务管理的信息纷繁复杂,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牢牢把握“为教务管理服务”这个中心,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学籍管理子系统。可以对在籍学生基本情况及注册、简历、入学、奖励、处分、成绩、军训、体检、毕业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2.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教学计划子系统是整个教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包括对教学进程、教学计划、开课、学生选课等信息进行管理。
3.教师管理子系统。本系统可以对教师基本信息及教师简历、学历、技术职务、科研、教学、论著、进修、奖励、惩处、考核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4.排课管理子系统。排课数据可以由开课数据及教学进程自动生成,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排课方式等约束条件自动排课,并有修改、调整、查询功能。
5.考务管理子系统。本系统可以根据开课信息对学期考试课程进行有效管理。具有自动编排考试时间、考场、监考教师等功能。
6.试题管理子系统。本系统可以对各门课程的试题库进行智能管理,根据设定自动生成考试卷。
7.教材管理子系统。本系统对教材计划、书目、库存、教材采购、定单、入库、发放教材、师生领书等内容进行自动管理。
8.毕业管理子系统。根据设定的毕业审核条件,结合学籍管理中学生在校成绩、奖惩情况等因素,自动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自动生成毕业证书。
四、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突出中职教育特色
中职教育的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实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这种考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个体能力得到极大发挥,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针对中职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还必须利用一些测量手段,测量其技术参数。如对电机修理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学生对电机故障的诊断、拆线、计算、画图、绕线、嵌线、上漆、烤漆、检测等整个工艺过程独立完成,成绩好坏主要依靠对其技术指标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估,这种考试不仅鉴定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试过程本身也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五、加强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抓好教育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中职学校的教务工作大多数是一些服务性的工作,繁杂、烦碎、头绪多、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需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自觉加强政治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增强合作、交流能力,学习同行和竞争对手的优点和长处,注意取长补短,善于处理上下级之间、院系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第二,要善于学习,不断吸取知识素养。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性、逻辑性和理论性之上的。知识面越宽,思维的流畅与变通则越自如,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教务管理人员要注意吸取知识营养,建立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认知结构。第三,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创造的愿望与激情,缺乏创新的愿望与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培养创新意识,一要提高自信心,敢领风气之先;二要有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保持创新的动力和激情。教务工作单调、重复、容易产生厌倦感,而且经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有具有顽强意志的人,才会有所创新。
综上所述,教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长期共同努力。与此同时,新的矛盾和问题还会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我们应该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0-08
一、增强服务观念,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服务
中职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要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这不仅是工作方法上的转变,更是观念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有利于教务管理队伍自身建设、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工作差错。主动服务是指教务管理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教研室和学生班级调查研究,听取意见,解决职责范围内的有关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当前,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工作、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都在深化,教务人员不深入第一线参加各种改革实践,就不能掌握有关的改革信息,难以发现改革过程中带有倾向性、需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教务管理滞后于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主动服务也是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需要。如在制定教学计划、编排课表的时候,多听取师生的意见要求,加强信息反馈,可以使计划更完善,课表编排更合理,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减少差错率和不稳定因素。教务人员还要主动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介绍教学规章制度、学生学籍管理条例,使广大师生都熟悉有关内容并且自觉遵守,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要坚持教务人员定期听课制度,了解教学动态,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注意总结教学改革中的先进经验和行业典型,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实行制度管理。
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始终遵循这样一条主线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宏观管理与服务功能,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提高办学效益与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教务处应制定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现教学管理有章可循,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还要认真落实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控体系,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1.教学质量保证系统。确定教学质量保证系统的第一责任人为班主任,通过教研室主任认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每学期期末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撰写评语、签署意见。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确定在教务处建立以处长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组织校聘专家组成督导组,采用定期听课、开座谈会、集中交流和编发督导信息等方式,客观、及时、有效地协助进行教学质量管理。
3.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建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系统,通过对教学各环节考核,开展全校各系教学工作状态质量评估,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管理。
4.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建立由各班学委负责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务处聘请学生为教学改革信息员,广泛收集课堂教学信息与评价改革方案。
三、加强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中职学校的传统教务管理模式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建立以计算机辅助管理为主要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教务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存储、传播和反馈,已成为各中职学校教务处实现教务管理现代化工作的重点。教务管理的信息纷繁复杂,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牢牢把握“为教务管理服务”这个中心,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学籍管理子系统。可以对在籍学生基本情况及注册、简历、入学、奖励、处分、成绩、军训、体检、毕业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2.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教学计划子系统是整个教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包括对教学进程、教学计划、开课、学生选课等信息进行管理。
3.教师管理子系统。本系统可以对教师基本信息及教师简历、学历、技术职务、科研、教学、论著、进修、奖励、惩处、考核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4.排课管理子系统。排课数据可以由开课数据及教学进程自动生成,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排课方式等约束条件自动排课,并有修改、调整、查询功能。
5.考务管理子系统。本系统可以根据开课信息对学期考试课程进行有效管理。具有自动编排考试时间、考场、监考教师等功能。
6.试题管理子系统。本系统可以对各门课程的试题库进行智能管理,根据设定自动生成考试卷。
7.教材管理子系统。本系统对教材计划、书目、库存、教材采购、定单、入库、发放教材、师生领书等内容进行自动管理。
8.毕业管理子系统。根据设定的毕业审核条件,结合学籍管理中学生在校成绩、奖惩情况等因素,自动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自动生成毕业证书。
四、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突出中职教育特色
中职教育的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实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这种考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个体能力得到极大发挥,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针对中职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还必须利用一些测量手段,测量其技术参数。如对电机修理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学生对电机故障的诊断、拆线、计算、画图、绕线、嵌线、上漆、烤漆、检测等整个工艺过程独立完成,成绩好坏主要依靠对其技术指标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估,这种考试不仅鉴定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试过程本身也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五、加强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抓好教育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中职学校的教务工作大多数是一些服务性的工作,繁杂、烦碎、头绪多、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需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自觉加强政治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增强合作、交流能力,学习同行和竞争对手的优点和长处,注意取长补短,善于处理上下级之间、院系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第二,要善于学习,不断吸取知识素养。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性、逻辑性和理论性之上的。知识面越宽,思维的流畅与变通则越自如,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教务管理人员要注意吸取知识营养,建立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认知结构。第三,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创造的愿望与激情,缺乏创新的愿望与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培养创新意识,一要提高自信心,敢领风气之先;二要有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保持创新的动力和激情。教务工作单调、重复、容易产生厌倦感,而且经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有具有顽强意志的人,才会有所创新。
综上所述,教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长期共同努力。与此同时,新的矛盾和问题还会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我们应该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