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三种不同果袋对三红蜜柚幼果进行果实套袋试验,测定果皮色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较高,套袋处理显著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提高类胡萝卜素、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采用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套袋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指标显著优于另外两种果袋处理,综合效果好。
关键词:三红蜜柚 套袋 果皮色泽 果实品质
Abstract:Bagged young fruits of Sanhongmiyou with three kinds of fruit bags,and determined their peel color,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 soluble solid content, soluble sugar, titratable acid and vitamin C content, etc. Results showed that fruit peel was bright and smooth, chlorophyll content reduced significantly, while contents of carotenoids, titratable acid and vitamin C increased after bagging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with double-layer (yellow outside and black inside) bag had the optimum effect.
Key words:Sanhongmiyou; bagging; peel color; fruit quality
三紅蜜柚是从红肉琯溪蜜柚的芽变株系中选育出的品种[1],具有果皮、海绵层和果肉都呈红色的特点,果实美观、品种特性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栽培上需要进行套袋处理才能使果皮显色。套袋技术可促进果皮着色[2],提高果面光洁度,改善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3-7],已广泛应用于果树的生产。本试验通过不同层次厚度套袋对三红柚果皮着色及内在品质影响的研究,探讨不同果袋对三红蜜柚果皮色泽、品质的影响规律,为三红蜜柚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时间及地点:2016年6月3日至2016年9月13日于广西容县蜜龙果场。
供试品种:三红蜜柚。
果袋类型:A:黄色单层果袋;B:外黄内黑双层果袋;C:外黄内黑三层果袋。设不套袋为对照,每处理12个果,常规管理。2016年9月13日除袋并采收。
1.2 方法
1.2.1 果皮外观色泽测定
果皮色泽:采用CR-10色差计(日本,MINOLTA公司),测定L*a*b*色系统,在果皮赤道面均匀的选取三个点进行测定。在L*a*b*色系统中,L*表示亮度,L*值表示光泽的明亮度,L*值越大,亮度越高;a*和b*是色坐标,a*值为色度中的红绿色差指标,正值越大红色越深,负值越小绿色越深;b*值表示色度中的黄蓝色差指标,正值越大黄色越深,负值越小蓝色越深[8]。
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取果实赤道部位果皮0.5 g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浸提液10 mL(80 %丙酮),黑暗条件下浸提24 h,以提取液为对照,分别测定470 nm、645 nm、662 nm处吸光值,参照王业勤[8] 的方法计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
1.2.2 果实品质的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手持式测糖仪,将果肉榨汁后取少量汁液测定。
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比色法[9],取样品1 g研磨后放于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在沸水浴中煮沸30 min,冷却后滤入25 mL容量瓶,蒸馏水冲洗残渣数次,定容至刻度。取样品提取液0.5 mL加入1.5 mL蒸馏水、0.5 mL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和5 mL浓硫酸,沸水浴10 min后冷却,测定630 nm处吸光值,计算可溶性糖含量。
可滴定酸: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法(参照GB/T 8210-2011),吸取经过滤的果汁5 mL于5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吸取稀释果汁10 mL,加酚酞2-3滴,用已标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 s不褪色为终点。三次重复。
维生素C:采用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参照GB 5009.86-2016),取10 g果肉研磨过滤后加草酸定容至50 mL,取样液5 mL,用已标定过的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色15 s不褪色,计算维生素C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套袋果皮着色
试验结果表明套袋与否及不同厚度的套袋对三红蜜柚果实外观有一定的影响,套袋后果皮橙红色的着色效果好,其中,外黄内黑三层果袋果皮颜色最红。由图1可看出果袋C套袋后的果皮着色最红,其次是果袋B,而没有套袋的果皮完全没有橙红色且没有光泽。
2.2 果皮外观测定
色差仪及叶绿素测定结果平均值如表1所示,经A、B套袋处理的果实果皮亮度L*值有所升高,C套袋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升高,B套袋与对照差异显著,A、C套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红绿色差指标a*值呈上升趋势,B、C套袋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黄蓝色差指标b*值呈下降趋势,B、CK套袋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果皮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经套袋处理后呈下降趋势,但对照与A、B、C处理差异均不显著,A处理与C处理差异显著。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经套袋处理后呈上升趋势,B、C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且C处理上升最多。 2.3 果实内在品质
对成熟果实品质检测结果平均值如表2所示。经套袋处理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下降,其中A处理下降最多,B处理下降较少,但A、B、C三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A、B、C处理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B套袋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明显,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A、C套袋处理可滴定酸含量略有上升,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处理后维生素C含量呈上升趋势,A、B、C处理与对照均差异显著,且B套袋处理维生素C含量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采用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套袋可使三红蜜柚果皮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泽度好,果皮橙红色着色效果明显,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综合效果最好。
在外观性状上,套袋提高了光敏色素水平,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2],所以随着套袋厚度的增加果皮表面亮度及橙红色着色增加。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套袋微环境下光质和光强的改变影响着果实内在物质的积累[10],不同厚度的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性状有不同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套袋后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升高,三种套袋处理与不套袋的果实相比均差异显著,其中外黄内黑双层果袋维生素C含量升高最多。这与李红锐[11]在葡萄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中在结果较一致。套袋后对果实形成一种温室效应,套袋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12],提高了果实的风味与营养价值[13]。
本研究中可溶性糖在套袋后与不套袋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可滴定酸在套袋后有上升的趨势,导致糖酸比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高低影响着糖酸比,不同的糖酸比使果实整体口感有所不同,改变了果实甜度风味[14]。这与于立洋等[15]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究其原因,这可能是果实套袋后,果袋的遮光作用使果实基本不具备光合能力,不利于糖、酸类等物质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关键词:三红蜜柚 套袋 果皮色泽 果实品质
Abstract:Bagged young fruits of Sanhongmiyou with three kinds of fruit bags,and determined their peel color,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 soluble solid content, soluble sugar, titratable acid and vitamin C content, etc. Results showed that fruit peel was bright and smooth, chlorophyll content reduced significantly, while contents of carotenoids, titratable acid and vitamin C increased after bagging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with double-layer (yellow outside and black inside) bag had the optimum effect.
Key words:Sanhongmiyou; bagging; peel color; fruit quality
三紅蜜柚是从红肉琯溪蜜柚的芽变株系中选育出的品种[1],具有果皮、海绵层和果肉都呈红色的特点,果实美观、品种特性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栽培上需要进行套袋处理才能使果皮显色。套袋技术可促进果皮着色[2],提高果面光洁度,改善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3-7],已广泛应用于果树的生产。本试验通过不同层次厚度套袋对三红柚果皮着色及内在品质影响的研究,探讨不同果袋对三红蜜柚果皮色泽、品质的影响规律,为三红蜜柚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时间及地点:2016年6月3日至2016年9月13日于广西容县蜜龙果场。
供试品种:三红蜜柚。
果袋类型:A:黄色单层果袋;B:外黄内黑双层果袋;C:外黄内黑三层果袋。设不套袋为对照,每处理12个果,常规管理。2016年9月13日除袋并采收。
1.2 方法
1.2.1 果皮外观色泽测定
果皮色泽:采用CR-10色差计(日本,MINOLTA公司),测定L*a*b*色系统,在果皮赤道面均匀的选取三个点进行测定。在L*a*b*色系统中,L*表示亮度,L*值表示光泽的明亮度,L*值越大,亮度越高;a*和b*是色坐标,a*值为色度中的红绿色差指标,正值越大红色越深,负值越小绿色越深;b*值表示色度中的黄蓝色差指标,正值越大黄色越深,负值越小蓝色越深[8]。
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取果实赤道部位果皮0.5 g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浸提液10 mL(80 %丙酮),黑暗条件下浸提24 h,以提取液为对照,分别测定470 nm、645 nm、662 nm处吸光值,参照王业勤[8] 的方法计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
1.2.2 果实品质的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手持式测糖仪,将果肉榨汁后取少量汁液测定。
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比色法[9],取样品1 g研磨后放于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在沸水浴中煮沸30 min,冷却后滤入25 mL容量瓶,蒸馏水冲洗残渣数次,定容至刻度。取样品提取液0.5 mL加入1.5 mL蒸馏水、0.5 mL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和5 mL浓硫酸,沸水浴10 min后冷却,测定630 nm处吸光值,计算可溶性糖含量。
可滴定酸: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法(参照GB/T 8210-2011),吸取经过滤的果汁5 mL于5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吸取稀释果汁10 mL,加酚酞2-3滴,用已标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 s不褪色为终点。三次重复。
维生素C:采用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参照GB 5009.86-2016),取10 g果肉研磨过滤后加草酸定容至50 mL,取样液5 mL,用已标定过的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色15 s不褪色,计算维生素C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套袋果皮着色
试验结果表明套袋与否及不同厚度的套袋对三红蜜柚果实外观有一定的影响,套袋后果皮橙红色的着色效果好,其中,外黄内黑三层果袋果皮颜色最红。由图1可看出果袋C套袋后的果皮着色最红,其次是果袋B,而没有套袋的果皮完全没有橙红色且没有光泽。
2.2 果皮外观测定
色差仪及叶绿素测定结果平均值如表1所示,经A、B套袋处理的果实果皮亮度L*值有所升高,C套袋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升高,B套袋与对照差异显著,A、C套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红绿色差指标a*值呈上升趋势,B、C套袋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黄蓝色差指标b*值呈下降趋势,B、CK套袋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果皮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经套袋处理后呈下降趋势,但对照与A、B、C处理差异均不显著,A处理与C处理差异显著。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经套袋处理后呈上升趋势,B、C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且C处理上升最多。 2.3 果实内在品质
对成熟果实品质检测结果平均值如表2所示。经套袋处理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下降,其中A处理下降最多,B处理下降较少,但A、B、C三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A、B、C处理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B套袋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明显,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A、C套袋处理可滴定酸含量略有上升,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处理后维生素C含量呈上升趋势,A、B、C处理与对照均差异显著,且B套袋处理维生素C含量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采用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套袋可使三红蜜柚果皮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泽度好,果皮橙红色着色效果明显,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综合效果最好。
在外观性状上,套袋提高了光敏色素水平,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2],所以随着套袋厚度的增加果皮表面亮度及橙红色着色增加。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套袋微环境下光质和光强的改变影响着果实内在物质的积累[10],不同厚度的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性状有不同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套袋后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升高,三种套袋处理与不套袋的果实相比均差异显著,其中外黄内黑双层果袋维生素C含量升高最多。这与李红锐[11]在葡萄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中在结果较一致。套袋后对果实形成一种温室效应,套袋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12],提高了果实的风味与营养价值[13]。
本研究中可溶性糖在套袋后与不套袋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可滴定酸在套袋后有上升的趨势,导致糖酸比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高低影响着糖酸比,不同的糖酸比使果实整体口感有所不同,改变了果实甜度风味[14]。这与于立洋等[15]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究其原因,这可能是果实套袋后,果袋的遮光作用使果实基本不具备光合能力,不利于糖、酸类等物质的积累。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