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价脑岛叶-基底节胶质瘤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7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相对有效锥体束(rEPT)在评价脑岛叶-基底节(IBG)胶质瘤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手术前、后分别对14例IBG胶质瘤患者行DTI检查,计算肿瘤侧rEPT(rEPT tumor,rEPTt)值.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rEPTt值与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和KPS预后评分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短期和长期rEPTt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rEPTt值与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和KPS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1);术前、后短期及长期rEPTt值分别为0.7754±0.0232、0.7197±0.0423、0.9280±0.0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EPTt值有助于评价患者的康复情况,反映神经功能动态恢复过程。

其他文献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 ~25%,人群发病率约为17%,居颅内肿瘤的第二位[1].除了垂体催乳素(PRL)腺瘤,大部分垂体腺瘤首选手术治疗,但约30% ~ 40%的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包绕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甚至破坏鞍底及斜坡骨质,手术难以全切肿瘤[2].还有约15%为不典型垂体腺瘤,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很强,Ki-67标记指数大于3%,P53免疫反应呈强阳性[3],这类肿瘤多为
期刊
Wada试验是一种有创的优势半球定位技术,1949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的Wada医生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多经股动脉插管,在颈动脉注射60~200mg的异戊巴比妥钠(目前多用异丙酚替代)通过选择性的麻醉一侧大脑半球,来判断该侧半球在语言、记忆、运动等方面的功能。一侧检查后30min,再检查对侧半球,通过比较两侧的检查结果来确定优势半球,并被认为是优势半球功能定位的金标准。
期刊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部分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的278例6~ 14岁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1年(1FU)、3年(3FU)和5年(5FU)癫痫控制情况,1FU时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癫痫发作形式、术前年龄、智商和手术方式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1FU、3FU和5FU时癫痫无发作率为8
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临床病死率高,治疗存在争议.作者从2004年6月至2013年2月共手术治疗26例Hunt-HessⅣ~Ⅴ级颅内破裂动脉瘤,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岁.所有病例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均伴有中度至重度的意识障碍,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者8例;合并脑室铸形9例,一侧动眼神经麻痹5例,偏瘫7例.Hu
期刊
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做了一些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证实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1].而目前绝大多数内镜下清除血肿的治疗为内镜控制下的手术,利用神经内镜提供视野及照明,内镜外用吸引器或普通碎吸器吸除血肿,还存在一些不足。
期刊
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脂肪肿瘤,好发于3岁之内的儿童[1].该肿瘤通常好发于四肢,也有发生于其他部位的如头颈、纵隔、肠系膜、腮腺等,但发生于脊柱椎管内的极其少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椎管内的脂肪母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影像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病例报告患者女,14岁.主因后背部疼痛,双下肢感觉减退、麻木无力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后背部疼痛,次日出现双下肢感觉减退,麻木无力,
期刊
目的 建立兔SM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16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氯胺酮麻醉下枕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暴露脊髓中央管开口,实验组将直径0.5mm、长6mm铅笔替芯经开口置入脊髓中央管内,对照组不植入,术前与术后2、4、6、8周行MRI检查,8周处死动物,行脊髓组织学检查.结果 组织学测量颈段脊髓中央管直径:实验组(0.505±0.046) mm,对照组(0.304±0.045) m
病例报告男,56岁.因"反复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偏瘫5个月,发热2周"入院.5个月前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偏瘫"当地医院行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脑梗死.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3个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CT检查示左额顶略有高密度影,再次诊断为脑梗死.治疗后症状缓解;同时发现左额顶皮下无痛性肿块,呈进行性增大.1个月前,又出现上述症状,2周前出现高热,最高达39℃,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应用,1周后体温
期刊
作者在经额叶侧脑室切除丘脑肿瘤的基础上,自2009年12月至201 1年11月起,采用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切除丘脑胶质瘤8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14 ~ 37岁,平均23.5岁.临床表现:头痛,呕吐4例,一侧肢体麻木不适1例,癫痫全身性发作1例,记忆减退及昏睡1例,一侧肢体轻偏瘫1例.2.影像学检查:均行头颅CT和MRI检查.肿瘤位于左侧丘脑5例,右侧3例.本组
期刊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的指导作用以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湖州市解放军第98医院神经外科在有创ICP监测下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59例,前瞻性研究患者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和术后ICP等临床资料,按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组(GOS4 ~5分)和恢复不良组(GOS 1 ~3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