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除了要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彻底改变教学方法。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供广大同仁分享。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1.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句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不准确。
2.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3.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由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二、拓宽信息渠道,加大阅读信息量
1.课堂内外结合。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材为主,教师根据教材进行语文相关知识的讲解,一篇课文一般要讲2-3节课,这篇课文讲完了接着下一篇课文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是出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教学,但却往往忽略了课外的时间,一个科目的学习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做好的,还需要学生的兴趣以及在课下的补充,语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处处都是语文的素材,包括日常的电视、报纸、图书等等。
2.学生小组合作。古语有“闭门造车,出而合辙”之说,运用到语文学习中的意思是学习不能独自一个人去学,不然就会有偏差,而是要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学习,才能更好的把握知识。我认为,语文学习中的小组合作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高中时期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用生物科目的话说就是身体发育逐渐成熟但是心理发展却未成熟的特殊时期,他们对教师、家长有一种反抗心理,而对于同龄人却非常的谈得来,根据他们的这个特点,我认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学习,让他们一起交流一篇文章的读书心得,交流自己对某些字词的理解,交流对重点的划分,让他们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交流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之间共同发展、协同进步的过程。
3.教师创造环境。由于处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中,高中时期的学生可能很难有机会接触其他方面的书籍,另外由于学校设施的不完善,比如没有配套的图书馆等设施,学生很难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正所谓“有环境要做好,没有环境就算创造环境也要做好”,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以便扩充他们的信息量,满足他们日常的写作、阅读需求。
三、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培养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适当的教学环境,去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文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其技巧有如下几点:
1.培养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对事物感兴趣才可能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好的根本,语文课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而且对文字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2.教师讲课手段多样化。语文课很无聊,大多数学生都提不了兴趣,再加上呆板的教学方式是调动不起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的。如果采用花样教学,运用音乐作品、电影作品、歌词等手段去讲解一首诗歌或一篇文章,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这丰富多彩的讲课形式下找到自己阅读的出发点和兴趣点,从而养成主动地阅读,逐步实现个性化地阅读。
近年来,教师为落实新课改核心内容,积极响应课改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也找到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相信,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将会渐入佳境,呈现多种发展态势,课堂效率、教学效果都能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朱佩红.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1.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句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不准确。
2.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3.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由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二、拓宽信息渠道,加大阅读信息量
1.课堂内外结合。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材为主,教师根据教材进行语文相关知识的讲解,一篇课文一般要讲2-3节课,这篇课文讲完了接着下一篇课文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是出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教学,但却往往忽略了课外的时间,一个科目的学习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做好的,还需要学生的兴趣以及在课下的补充,语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处处都是语文的素材,包括日常的电视、报纸、图书等等。
2.学生小组合作。古语有“闭门造车,出而合辙”之说,运用到语文学习中的意思是学习不能独自一个人去学,不然就会有偏差,而是要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学习,才能更好的把握知识。我认为,语文学习中的小组合作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高中时期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用生物科目的话说就是身体发育逐渐成熟但是心理发展却未成熟的特殊时期,他们对教师、家长有一种反抗心理,而对于同龄人却非常的谈得来,根据他们的这个特点,我认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学习,让他们一起交流一篇文章的读书心得,交流自己对某些字词的理解,交流对重点的划分,让他们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交流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之间共同发展、协同进步的过程。
3.教师创造环境。由于处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中,高中时期的学生可能很难有机会接触其他方面的书籍,另外由于学校设施的不完善,比如没有配套的图书馆等设施,学生很难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正所谓“有环境要做好,没有环境就算创造环境也要做好”,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以便扩充他们的信息量,满足他们日常的写作、阅读需求。
三、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培养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适当的教学环境,去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文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其技巧有如下几点:
1.培养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对事物感兴趣才可能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好的根本,语文课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而且对文字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2.教师讲课手段多样化。语文课很无聊,大多数学生都提不了兴趣,再加上呆板的教学方式是调动不起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的。如果采用花样教学,运用音乐作品、电影作品、歌词等手段去讲解一首诗歌或一篇文章,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这丰富多彩的讲课形式下找到自己阅读的出发点和兴趣点,从而养成主动地阅读,逐步实现个性化地阅读。
近年来,教师为落实新课改核心内容,积极响应课改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也找到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相信,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将会渐入佳境,呈现多种发展态势,课堂效率、教学效果都能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朱佩红.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