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开阔胸襟;活跃思维,激发创新;调节生活,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导向、规范和教育的作用。因此,要从校风建设,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周凌云(1969- ),男,湖南祁东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农村经济。(湖南衡阳42100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036-02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在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广大师生长期教与学的实践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导向、规范和教育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品质、知识视野、能力特长、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并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列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的重要内容之一。
1.丰富知识、启迪智慧。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立体性、多渠道等特点,它突破了单一的、平面的、封闭的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校园文化中古今中外多种学科和知识的碰撞、交融不但使人茅塞顿开,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增进智慧,获取新知识的好机会。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校园文化中却能学到。一些同学在各种各样的“协会”“社团”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甚至有所发明创造。
2.陶冶情操,开阔胸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人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人生。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使学生丰富的感情合理地释放出来。通过绿地、鲜花,把自然的美呈现给学生,使他们产生健康审美愉悦;通过教师真诚的爱、民主和谐的关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如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朗读诗歌、聆听音乐、欣赏画展、观看电影等,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在校园文化所展示的风采中受到感染和启迪,从而陶冶情操、开阔胸襟、娱乐精神、优化素质。
3.活跃思维,激发创新。人们的思维活动总是同感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形象和具体进程掌握得越多,其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就越活跃。历史上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新发明常常是因为偶然的因素而激发出某种灵感才产生出来的。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等。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大舞台,为学生创造了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内在潜能。如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
4.调节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一个人用脑时间过长,吸氧量及心脏血液输出就会有所减少,因而产生疲劳、头痛、健忘、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甚至会出现恐慌、焦虑、愤怒等情绪。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呼吸校园文化清新多氧的空气和体验校园文化青春热情的律动,可以使身心得到营养和锻炼,缓冲紧张程度,使学习精力得以补偿。课余时间唱唱歌,跳跳舞,听听音乐,看看电影,不仅能从情感上给人以力量,还能使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动活泼,丰富充实。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深入开展校风建设。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涉及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它不仅是一所高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积淀,也是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体现。良好的校风,对师生员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能无形地规范师生的行为,形成激励人们前进的内在动力;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高校的校风是校园之魂,是校园文化和全体师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其建设的内容是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团结奋斗、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良好的教学和工作秩序,凝聚、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等。我们应从抓教风、学风和干部作风入手,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一是加强教风建设。教风是学校中的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并表现出共同的较稳定的特点和行为倾向,是教师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的综合表现。要从保证教学中心地位、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等方面建设好教风。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
二是狠抓学风建设。学风是大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作风。优良的学风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巨大的学习动力、端正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抓学风建设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自主性;抓早操,促早读,抓上课,促班风,抓考风,促学风,抓典型事例做示范,培养勤奋、守纪、严谨、上进、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三是注重领导作风建设。学校的领导作风反映着学校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和风格。要立党为公,求真务实,增强工作责任意识;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提高实际工作水平;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克服不正之风;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减少机关行政开支;加强组织纪律观念,严格各种规章制度等,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工作勤奋、用人唯贤、民心凝聚、能办事、办大事的领导班子。
2.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的点睛之笔。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样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科技学术、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智、体、美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活动形式。主要活动有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开学典礼、表彰大会及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活动和纪念日,对学生进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学习、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开展人格养成系列教育,包括人格和命运,性格与成功,处事与做人,感恩之心讲座、征文和“爱心一帮一”,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和谐班集体、文明示范寝室,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是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高层次活动。它不仅可以深化、扩展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在学生面前开启了一扇领略新学科知识的窗口,建造了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开启智慧,享受别有洞天的乐趣,激发其施展才华的热情。主要形式有学习竞赛、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科技创新大赛、科学报告会、科学文化节、科技成果展、技术培训、科技咨询服务、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等。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这是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文艺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展现学生风采、陶冶学生情操、愉悦学生身心、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定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文艺会演、才艺大赛、诗歌朗诵会、合唱比赛、元旦游艺会、演讲辩论赛、专业技能比武以及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大学生体育节运动会、体操、篮球、足球、围棋等各类比赛;要加强学生艺术团体的建设,成立学生乐队、舞蹈队、国旗班、合唱团、文学社、记者站及美术兴趣小组,在学校内形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世界,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文化舞台。
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组织师生参加社会调查、服务咨询、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名胜景点等。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深入到社会之中去,利用自己所学的科技文化知识,积极为人民群众开展服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专业知识得到了运用和实践,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校园环境建设应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遵循“设计科学、规划合理、经济实用、整洁舒适”的原则,通过学校建筑造型、人文景点来亮化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这对学生的成长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一是重视校容校貌建设。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的程度、自然风景特色、环境整洁水平、设备现代化层次等。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特别是要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容貌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如修建民族风格的教学楼、图书馆,既可以陶冶清醒执著的民族意识,又可以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按照“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适当设置景点”的思路,增添优美清雅的园林景色,可以陶冶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以“四季常绿,月月有花、自然优美”为目标,建设整齐洁净的居住环境,可以陶冶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规划建设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科研设备,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和攀登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二是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要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通过资料记载和图片宣传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要确定校训、校歌、校徽,倡导大学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要让黑板报、宣传窗、校训标志、电子标语随处可见,广播、校园网进入公寓,使学生在课余随时随处既可以学习相关学科与人文科学等知识,又渲染出浓厚的文化与学术气氛。要在校内主干道旁立下古今中外名人雕塑并刻上名言警句,在教室走廊及教室悬挂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人的思想情趣的引导作用,以启迪师生的奋进精神。
三、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1.加强队伍建设。高校要从学校发展全局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一要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学生处、团委、党办、后勤、宣传统战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各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全面领导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听取成员汇报,并作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安排。二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三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教师、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者这三种力量有机地组织起来、整合起来,形成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2.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性、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一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二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综合测评指标细则》《文明班级评选方案》《学生社团管理规定》《文明处室评选方案》《师德教风建设实施方案》等。为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方向和制度保证。
3.加大经费投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持和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再好的办法和措施也难以实现。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剑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乔东林.高等教育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周凌云(1969- ),男,湖南祁东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农村经济。(湖南衡阳42100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036-02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在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广大师生长期教与学的实践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导向、规范和教育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品质、知识视野、能力特长、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并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列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的重要内容之一。
1.丰富知识、启迪智慧。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立体性、多渠道等特点,它突破了单一的、平面的、封闭的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校园文化中古今中外多种学科和知识的碰撞、交融不但使人茅塞顿开,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增进智慧,获取新知识的好机会。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校园文化中却能学到。一些同学在各种各样的“协会”“社团”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甚至有所发明创造。
2.陶冶情操,开阔胸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人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人生。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使学生丰富的感情合理地释放出来。通过绿地、鲜花,把自然的美呈现给学生,使他们产生健康审美愉悦;通过教师真诚的爱、民主和谐的关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如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朗读诗歌、聆听音乐、欣赏画展、观看电影等,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在校园文化所展示的风采中受到感染和启迪,从而陶冶情操、开阔胸襟、娱乐精神、优化素质。
3.活跃思维,激发创新。人们的思维活动总是同感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形象和具体进程掌握得越多,其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就越活跃。历史上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新发明常常是因为偶然的因素而激发出某种灵感才产生出来的。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等。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大舞台,为学生创造了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内在潜能。如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
4.调节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一个人用脑时间过长,吸氧量及心脏血液输出就会有所减少,因而产生疲劳、头痛、健忘、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甚至会出现恐慌、焦虑、愤怒等情绪。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呼吸校园文化清新多氧的空气和体验校园文化青春热情的律动,可以使身心得到营养和锻炼,缓冲紧张程度,使学习精力得以补偿。课余时间唱唱歌,跳跳舞,听听音乐,看看电影,不仅能从情感上给人以力量,还能使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动活泼,丰富充实。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深入开展校风建设。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涉及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它不仅是一所高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积淀,也是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体现。良好的校风,对师生员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能无形地规范师生的行为,形成激励人们前进的内在动力;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高校的校风是校园之魂,是校园文化和全体师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其建设的内容是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团结奋斗、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良好的教学和工作秩序,凝聚、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等。我们应从抓教风、学风和干部作风入手,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一是加强教风建设。教风是学校中的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并表现出共同的较稳定的特点和行为倾向,是教师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的综合表现。要从保证教学中心地位、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等方面建设好教风。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
二是狠抓学风建设。学风是大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作风。优良的学风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巨大的学习动力、端正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抓学风建设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自主性;抓早操,促早读,抓上课,促班风,抓考风,促学风,抓典型事例做示范,培养勤奋、守纪、严谨、上进、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三是注重领导作风建设。学校的领导作风反映着学校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和风格。要立党为公,求真务实,增强工作责任意识;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提高实际工作水平;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克服不正之风;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减少机关行政开支;加强组织纪律观念,严格各种规章制度等,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工作勤奋、用人唯贤、民心凝聚、能办事、办大事的领导班子。
2.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的点睛之笔。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样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科技学术、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智、体、美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活动形式。主要活动有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开学典礼、表彰大会及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活动和纪念日,对学生进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学习、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开展人格养成系列教育,包括人格和命运,性格与成功,处事与做人,感恩之心讲座、征文和“爱心一帮一”,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和谐班集体、文明示范寝室,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是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高层次活动。它不仅可以深化、扩展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在学生面前开启了一扇领略新学科知识的窗口,建造了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开启智慧,享受别有洞天的乐趣,激发其施展才华的热情。主要形式有学习竞赛、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科技创新大赛、科学报告会、科学文化节、科技成果展、技术培训、科技咨询服务、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等。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这是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文艺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展现学生风采、陶冶学生情操、愉悦学生身心、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定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文艺会演、才艺大赛、诗歌朗诵会、合唱比赛、元旦游艺会、演讲辩论赛、专业技能比武以及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大学生体育节运动会、体操、篮球、足球、围棋等各类比赛;要加强学生艺术团体的建设,成立学生乐队、舞蹈队、国旗班、合唱团、文学社、记者站及美术兴趣小组,在学校内形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世界,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文化舞台。
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组织师生参加社会调查、服务咨询、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名胜景点等。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深入到社会之中去,利用自己所学的科技文化知识,积极为人民群众开展服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专业知识得到了运用和实践,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校园环境建设应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遵循“设计科学、规划合理、经济实用、整洁舒适”的原则,通过学校建筑造型、人文景点来亮化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这对学生的成长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一是重视校容校貌建设。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的程度、自然风景特色、环境整洁水平、设备现代化层次等。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特别是要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容貌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如修建民族风格的教学楼、图书馆,既可以陶冶清醒执著的民族意识,又可以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按照“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适当设置景点”的思路,增添优美清雅的园林景色,可以陶冶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以“四季常绿,月月有花、自然优美”为目标,建设整齐洁净的居住环境,可以陶冶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规划建设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科研设备,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和攀登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二是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要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通过资料记载和图片宣传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要确定校训、校歌、校徽,倡导大学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要让黑板报、宣传窗、校训标志、电子标语随处可见,广播、校园网进入公寓,使学生在课余随时随处既可以学习相关学科与人文科学等知识,又渲染出浓厚的文化与学术气氛。要在校内主干道旁立下古今中外名人雕塑并刻上名言警句,在教室走廊及教室悬挂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人的思想情趣的引导作用,以启迪师生的奋进精神。
三、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1.加强队伍建设。高校要从学校发展全局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一要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学生处、团委、党办、后勤、宣传统战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各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全面领导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听取成员汇报,并作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安排。二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三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教师、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者这三种力量有机地组织起来、整合起来,形成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2.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性、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一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二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综合测评指标细则》《文明班级评选方案》《学生社团管理规定》《文明处室评选方案》《师德教风建设实施方案》等。为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方向和制度保证。
3.加大经费投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持和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再好的办法和措施也难以实现。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剑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乔东林.高等教育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