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笔者所教的两名学生为例,通过访谈及作业统计分析发现:政治课学困生的形成既有政治课堂缺乏吸引力、政治课知识艰深枯燥等外因,也有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情况较差、识记理解能力较差等内因。对此,应从坚持“三贴近”原则,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采用分层教学等方面采取转化策略。
【关键词】政治课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70-03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困难,也称学习无能(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 LD),在国内此概念被翻译成“学习无能”“学习障碍”和“学习困难”等,包括由于智能不足、情绪困扰、环境不利及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业不良。
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研究框架。研究者从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对学困生的概念界定、类型划分、成因分析和转化对策等进行研究。国内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才开始关注学困生。早期研究者关于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放在病理因素方面,如大脑器质性损伤导致阅读困难;后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开始注意到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点和社会背景方面的探索。寇平平基于教学论视角的分析,把学习困难学生概括成以下五种类型:智力迟缓型、学力欠缺型、行为—情绪型、内驱力不足型、外因致差型。基于对学困生不同成因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盛文燕等研究者提出多种转化策略:行为干预模式、加强感觉统合训练、强化学习动机、夯实学习基础、帮助学困生获得成功体验等。
本文的学困生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生理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笔者所教的学生为南宁市 B+ 的生源,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出现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现象。政治课学困生致使高考备考的难度增加,效果不理想,也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探究政治学困生成因,有效转化学困生,成为高三政治备考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为此,本文以笔者所教的两名学生为例,通过访谈及作业统计分析政治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
二、政治课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研究过程
1.抽样
筆者选取自己所教班级的两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是熟悉研究对象,便于收集数据;二是他们两人的入学成绩均为B+,学习基础在整个南宁市处于中间层次,但是政治成绩处于中下水平,他们在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状况有一定代表性。
2.数据收集
一是访谈。围绕这两名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成因,笔者对他们以及他们的班主任分别进行访谈。访谈时间为 10 到 20 分钟。二是作业分析。对这两名学生在高三一年备考中的作业情况进行统计,从上交次数、质量透视他们在政治学科学习困难的成因。
(二)研究结果
1.基于访谈的政治学困生成因分析
从表 1,我们可以看到学生 A 和学生 B 的家庭都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造成他们政治学习困难的原因:一是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只因高考需要而学;二是政治需要背诵的东西过多,而他们疏于背诵;三是政治课堂听课效果较差,学生 A 认为自己可以理解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可是又承认有时会走神,而学生 B 认为政治课过于公式化。从他们的讲话中不难看出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他们一方面希望表达的是自己已经花时间去学习政治;另一方面又有意无意透露出自己还不够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且他们都把政治学习困难归因为只是背诵不够,这是对政治课的一大误解。
为更深入了解两人的政治学困情况,笔者对两人的班主任进行访谈。班主任王老师对他们的描述是这样的:
学生 A 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的位置,造成她学困的原因:一是学习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心理因素,杂念太多,没有能够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三是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作业质量也比较差。要改变她政治学困的情况,她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结合学校近几年的上线人数,明确自己的定位;其次就是努力,改掉一些坏的习惯,集中注意力听课,勤写作业,排除外界干扰。
相对于学生 A ,我更看好学生 B 。他高一高二的重心放在社团那边;学习上也有一些坏习惯。但进入到高三之后他很投入,加上他比较有灵性,成绩进步很大。以他现在的基础和努力程度,上二本应该问题不大,冲一本的话就需要更加努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从上述谈话记录可以看出班主任对他们的评价以及他们本人对自己的认识有较大的偏差。尤其是学生A,她片面地认为只要加强背诵就能学好政治,没有能够从自己的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努力程度等方面找原因。班主任对于学生B的评价较好,认为他很有潜力,现在的学困只是因为之前的重心没有放在学习上,但已在慢慢改进。
2.基于作业统计的政治学困生成因分析
从他们上交的作业次数和质量来看,两人都有未按时上交作业的情况,且上交的作业质量并不高,这与他们在访谈中对自己的评价出现较大偏差。
综上所述,造成他们政治学习困难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三、政治学困生转化策略
从以上的访谈和作业情况看,学生 A 和 B 二人在政治科的学习困难既有内因又有外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改变他们在政治课学习困难的情况,就应从内外因着手采取转化策略。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杜郎口模式”、“洋思中学”模式不断涌现,它们的共性在于秉承“三贴近”原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政治学习的热情。学生 A 和学生 B 都表示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与自己的政治学习密切相关,政治课过于公式化或者吸引力缺乏都是导致学生政治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我们要秉承新课程“三贴近”原则,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结合本土文化、时政热点或巧借游戏、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课复习中,笔者选取秦火火及“立二拆四”的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知识“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秦火火和“立二拆四”被网民称为“水军首领”,二人先后制造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获得非法经营收入 17 万余元。2013 年两人同时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刑拘,“立二拆四”一审判决,获刑 4 年,罚金 15 万元,秦火火因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获刑 3 年。由此引导学生思考:秦火火与“立二拆四”为何被捕?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热点切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通过思考秦火火等网络犯罪问题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途径及要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一般解题思路,突破难点。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秦火火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把深刻的道理通俗讲,让深奥的政治知识落地生根。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 A 和学生 B 都表示他们已经花相应的时间去学习政治,那为什么他们的政治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呢?注意力不集中、學习习惯差、学习效率不高是很大的原因。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前要求他们根据“问题导航”做好预习;上课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抓关键、记要点;课后要求他们及时总结回顾。教师要严格把关,环环监督,把学习习惯养成落到实处,夯实基础,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采用分层教学,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受先前的认知条件和情感特点影响。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没有具备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学生就难以理解新知识;如果没有先前成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害怕学习。从学生 A 和学生 B 的访谈与作业情况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政治学习基础都不牢固,课堂上也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因此,他们在高强度的高三备考复习时比较吃力,听老师讲解知识点时脑子容易放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课的复习中,笔者依据学生的认知条件、学力水平、学习动力等情况,将他们分成 6 个学习互助合作小组,在教学目标与布置教学任务时体现梯度性的差异。能力较差的 2 个小组负责找出最近政府做了什么事情,并根据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这些例子归类。能力中等的 2 个小组负责厘清易混易错点。最后 2 个小组负责对其他组进行质疑和补充,并建构知识体系。这样每个小组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任务,就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政治课堂中。
当然每一个学困生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因此对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学困生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一只鞭策学生前进的“牛虻”,不断助推他们前进。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困的原因,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帮助他们制定目标,赏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让他们在政治学科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有针对性、有方法地转化学困生,相信定能化腐朽为神奇。
【参考文献】
[1]杨芳权.辅助房县一中高一“学困生”摆脱“学困”的行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寇平平.教学中注重后进生的转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10)
[3]盛文燕.高中历史“学困生”的转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王绪军.政治学困生的教育转化[J].职业,2011(36)
[5]胡定荣,洪煜.北京市公立初中民工子弟学习困难生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报,2008(2)
【作者简介】李翠连(1987—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政治教师,在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责编 江月阳)
【关键词】政治课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70-03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困难,也称学习无能(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 LD),在国内此概念被翻译成“学习无能”“学习障碍”和“学习困难”等,包括由于智能不足、情绪困扰、环境不利及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业不良。
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研究框架。研究者从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对学困生的概念界定、类型划分、成因分析和转化对策等进行研究。国内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才开始关注学困生。早期研究者关于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放在病理因素方面,如大脑器质性损伤导致阅读困难;后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开始注意到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点和社会背景方面的探索。寇平平基于教学论视角的分析,把学习困难学生概括成以下五种类型:智力迟缓型、学力欠缺型、行为—情绪型、内驱力不足型、外因致差型。基于对学困生不同成因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盛文燕等研究者提出多种转化策略:行为干预模式、加强感觉统合训练、强化学习动机、夯实学习基础、帮助学困生获得成功体验等。
本文的学困生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生理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笔者所教的学生为南宁市 B+ 的生源,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出现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现象。政治课学困生致使高考备考的难度增加,效果不理想,也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探究政治学困生成因,有效转化学困生,成为高三政治备考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为此,本文以笔者所教的两名学生为例,通过访谈及作业统计分析政治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
二、政治课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研究过程
1.抽样
筆者选取自己所教班级的两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是熟悉研究对象,便于收集数据;二是他们两人的入学成绩均为B+,学习基础在整个南宁市处于中间层次,但是政治成绩处于中下水平,他们在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状况有一定代表性。
2.数据收集
一是访谈。围绕这两名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成因,笔者对他们以及他们的班主任分别进行访谈。访谈时间为 10 到 20 分钟。二是作业分析。对这两名学生在高三一年备考中的作业情况进行统计,从上交次数、质量透视他们在政治学科学习困难的成因。
(二)研究结果
1.基于访谈的政治学困生成因分析
从表 1,我们可以看到学生 A 和学生 B 的家庭都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造成他们政治学习困难的原因:一是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只因高考需要而学;二是政治需要背诵的东西过多,而他们疏于背诵;三是政治课堂听课效果较差,学生 A 认为自己可以理解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可是又承认有时会走神,而学生 B 认为政治课过于公式化。从他们的讲话中不难看出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他们一方面希望表达的是自己已经花时间去学习政治;另一方面又有意无意透露出自己还不够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且他们都把政治学习困难归因为只是背诵不够,这是对政治课的一大误解。
为更深入了解两人的政治学困情况,笔者对两人的班主任进行访谈。班主任王老师对他们的描述是这样的:
学生 A 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的位置,造成她学困的原因:一是学习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心理因素,杂念太多,没有能够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三是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作业质量也比较差。要改变她政治学困的情况,她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结合学校近几年的上线人数,明确自己的定位;其次就是努力,改掉一些坏的习惯,集中注意力听课,勤写作业,排除外界干扰。
相对于学生 A ,我更看好学生 B 。他高一高二的重心放在社团那边;学习上也有一些坏习惯。但进入到高三之后他很投入,加上他比较有灵性,成绩进步很大。以他现在的基础和努力程度,上二本应该问题不大,冲一本的话就需要更加努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从上述谈话记录可以看出班主任对他们的评价以及他们本人对自己的认识有较大的偏差。尤其是学生A,她片面地认为只要加强背诵就能学好政治,没有能够从自己的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努力程度等方面找原因。班主任对于学生B的评价较好,认为他很有潜力,现在的学困只是因为之前的重心没有放在学习上,但已在慢慢改进。
2.基于作业统计的政治学困生成因分析
从他们上交的作业次数和质量来看,两人都有未按时上交作业的情况,且上交的作业质量并不高,这与他们在访谈中对自己的评价出现较大偏差。
综上所述,造成他们政治学习困难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三、政治学困生转化策略
从以上的访谈和作业情况看,学生 A 和 B 二人在政治科的学习困难既有内因又有外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改变他们在政治课学习困难的情况,就应从内外因着手采取转化策略。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杜郎口模式”、“洋思中学”模式不断涌现,它们的共性在于秉承“三贴近”原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政治学习的热情。学生 A 和学生 B 都表示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与自己的政治学习密切相关,政治课过于公式化或者吸引力缺乏都是导致学生政治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我们要秉承新课程“三贴近”原则,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结合本土文化、时政热点或巧借游戏、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课复习中,笔者选取秦火火及“立二拆四”的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知识“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秦火火和“立二拆四”被网民称为“水军首领”,二人先后制造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获得非法经营收入 17 万余元。2013 年两人同时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刑拘,“立二拆四”一审判决,获刑 4 年,罚金 15 万元,秦火火因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获刑 3 年。由此引导学生思考:秦火火与“立二拆四”为何被捕?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热点切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通过思考秦火火等网络犯罪问题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途径及要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一般解题思路,突破难点。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秦火火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把深刻的道理通俗讲,让深奥的政治知识落地生根。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 A 和学生 B 都表示他们已经花相应的时间去学习政治,那为什么他们的政治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呢?注意力不集中、學习习惯差、学习效率不高是很大的原因。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前要求他们根据“问题导航”做好预习;上课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抓关键、记要点;课后要求他们及时总结回顾。教师要严格把关,环环监督,把学习习惯养成落到实处,夯实基础,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采用分层教学,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受先前的认知条件和情感特点影响。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没有具备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学生就难以理解新知识;如果没有先前成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害怕学习。从学生 A 和学生 B 的访谈与作业情况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政治学习基础都不牢固,课堂上也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因此,他们在高强度的高三备考复习时比较吃力,听老师讲解知识点时脑子容易放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课的复习中,笔者依据学生的认知条件、学力水平、学习动力等情况,将他们分成 6 个学习互助合作小组,在教学目标与布置教学任务时体现梯度性的差异。能力较差的 2 个小组负责找出最近政府做了什么事情,并根据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这些例子归类。能力中等的 2 个小组负责厘清易混易错点。最后 2 个小组负责对其他组进行质疑和补充,并建构知识体系。这样每个小组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任务,就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政治课堂中。
当然每一个学困生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因此对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学困生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一只鞭策学生前进的“牛虻”,不断助推他们前进。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困的原因,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帮助他们制定目标,赏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让他们在政治学科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有针对性、有方法地转化学困生,相信定能化腐朽为神奇。
【参考文献】
[1]杨芳权.辅助房县一中高一“学困生”摆脱“学困”的行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寇平平.教学中注重后进生的转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10)
[3]盛文燕.高中历史“学困生”的转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王绪军.政治学困生的教育转化[J].职业,2011(36)
[5]胡定荣,洪煜.北京市公立初中民工子弟学习困难生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报,2008(2)
【作者简介】李翠连(1987—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政治教师,在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