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索与动手实践活动

来源 :跨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ts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08-01
  
  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1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2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先讲认识面的特征:①摸一摸,数一数;长方体它有几个面?②看一看,量一量;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看有哪些面的长和宽是相等的?③算一算,比一比;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有哪些面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在教学中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在“做”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可以改变“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可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这篇文章研究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首先,介绍了多媒体的特点、多媒体的概念、以及多媒体可以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方法综合运用,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接着论述了多媒体为课堂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论述了多媒体可以开创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开创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83-01    
期刊
【摘要】幽默感是评价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教师恰当运用幽默可以增添师生的生活乐趣,消除师生教学时面临的困境,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使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融洽,教育教学更富成效。  【关键词】幽默感;寓教于乐;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79-01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
期刊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本文从传统教育中不断挖掘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经验,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加以优化、创新,力求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以塑造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
期刊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以实施美育。本文通过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朗读环节来实施美育,通过不同文体的朗读,使学生能够体会出作品的声律美、意境美以及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美育;音律美;意境美;节奏韵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93-01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无处不在,或词语句子,或
期刊
【摘要】新的一轮语文教学改革,要求贯彻新的语文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引发了广大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为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本文从从转变教学观念、凸显人文关怀、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了一些新的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前两天江苏教育频道报道了一起老师暴力管教学生,将学生耳朵撕裂的事件,其实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样的报道,为什么教师体罚学生至残的案例依然层出不穷,教育法规不是明令禁止体罚学生么?而且教育当局对类似事件的处理也更加严格了,每个学期开始时老师都得签署一份不体罚学生的协议书呢?这让我们在为受罚学生惋惜、对施暴老师痛恨的同时,也不忘往深处去挖掘原因,部分老师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上的过当行为实际上
期刊
【摘要】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是每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指导;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61-01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师一般只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重视学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05-0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开启学生的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不仅能授以知识,还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能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而受到高中生物教师更多的关注。本文是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突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夯实学生实验基本功以及改变评价方法等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想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在概述初中物理实验和探究式教学法理论基础上,就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01-0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究式教学发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和获取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