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就能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就能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估算 最接近 情景 近似数 范围 左右 灵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52-02
问题呈现一:
学校组织师生去某剧院看演出,每排22个座位,一共有19排。有360名同学和30名老师,能坐得下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估算什么呢?
生1:应该先估算出电影院的座位数。
师:然后怎么办呢?
生1:再与师生总数(360+30=390)比较判断。
师:可以采用什么估算方法呢?
生2:把19看作20.20×22=440,440>390答:够了。
师:你能总结一下你的估算方法吗?
生2: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去计算。
师:生2同学的估算本领很强,还有没有比他估算本领更高的同学呢?
生3:19→2022→2020×20=400答:够了。
师:你的估算方法与生2的不同,你也能总结一下你的估算方法吗?
生3:取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去计算。
师:两位同学的估算方法都很巧妙,同学们能不能归纳总结一下呢?
生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另一个乘数不变,再计算。
方法二:取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去计算。
师:生4同学总结得多么准确呀!同学们能不能观察一下这两种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5:因为估算方法不同,所以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
师:你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
生5:我发现方法一估算的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方法二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师:生5同学观察得多么仔细呀,分析得多么透彻呀!那我们什么情景下用方法一,什么情景下用方法二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习题。
问题呈现二:
某校有400人参加运动会,每人一瓶矿泉水,26箱矿泉水够吗(每箱14瓶)?
生6:用方法一,把26看作30,14×30=420400<420答:够了。
生7:用方法二,取26和14的近似数相乘,30×10=300
300<400答:不够。
师:同学们,到底是哪种方法估算准确一点呢?下面分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吗?
有的同学同意生6同学的估算结果,也有的同学同意生7的估算结果,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师:我没有急着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让他们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一下。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纷纷调转马头,都同意生7同学的估算结果,因为26×14=364364<400所以够了。
师:同学们,生6同学的估算结果为什么不正确呢?难道他的估算方法不对吗?
同学们经过讨论,有的同学就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生6同学的估算方法没错,但在这一题中,把26看作30,因为26与30相差较大,因此估算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这一题就不能用方法一,应该用方法二。
师:那我们在什么情景中用方法一估算结果呢?
问题呈现三:
某校师生500人去公园划船,每条船最多坐16人,租31条船够吗?
生8:老师,用方法一,把31看作30,16×30=480480<500答:够了。
师:能不能用方法二进行估算呢?
生8:不能。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8:如果用方法二,取16和31的近似数相乘,20×30=600
500<600答:不够。
师:同学们能不能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总结一下,在什么情景中用方法一估算,什么情景中用方法二估算呢?
经过小组讨论,有的小组进行了很好地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如果一个乘数与它最近的整十数相差较小,另一个乘数与它最近的整十数相差较大,适宜用方法一;如果两个乘数与它们最近的整十数都相差较小,适宜用方法二。
师:是呀!同一习题,由于估算的方法不同,所以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在具体情境中,要选择最适合要求的估算方法。同学们,我们在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又快又简洁,那么运用估算的方法是不是能解决一切问题呢?请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呈现四:
我1分打37字,一篇1100字的文章29分能打完嗎?
生9:用方法一,把29看作30,30×37=11101100<1110答:能打完。
生10:用方法二,取37和29的近似数相乘,40×30=1200
1100<1200答:能打完。
师:两种估算方法的结果相同,有没有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呢?
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一下呢?
过了一会儿,许多同学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也有同学忍不住叫了起来,笔算的结果(37×29=10731073<1100答:不能打完。)与两种估算的结果完全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这两种估算的结果都在什么范围呢?
生11:在1100~1200左右。
师:估算的结果能不能等于实际值呢?
生11:当然不能。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估算的好处在哪呢?
经过讨论,有的同学做了很好的总结:估算能够很快地确定实际值的范围,估算结果大约在什么数左右,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数大,比什么数小。但估算的结果并不等于实际值,也就是用估算的方法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取近似值。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探究了《如何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相信同学们对估算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在就让大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教学反思:
也许孩子们的“发现”在我们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他们的思维还不严密,有时显得特别幼稚,甚至可笑,但我毫不掩饰我的兴奋: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教学,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诚然,小学数学知识是浅显的,就拿上面的案例来说,在我们看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很多: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有的同学在具体情景中不知采用何种估算方法;也有的同学认为估算是万能的,能解决一切問题,忽视了笔算的方法,无意中生成了错误;还有学生在计算中不能主动运用估算的方法对实际值进行估算,因此费时费力,影响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功感和愉悦感。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建模的过程,而数学生活化的过程就是用模的过程。在建模完成以后注重模型的应用,通过几个问题情景的设计,不但体现了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使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用学到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关键词】估算 最接近 情景 近似数 范围 左右 灵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52-02
问题呈现一:
学校组织师生去某剧院看演出,每排22个座位,一共有19排。有360名同学和30名老师,能坐得下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估算什么呢?
生1:应该先估算出电影院的座位数。
师:然后怎么办呢?
生1:再与师生总数(360+30=390)比较判断。
师:可以采用什么估算方法呢?
生2:把19看作20.20×22=440,440>390答:够了。
师:你能总结一下你的估算方法吗?
生2: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去计算。
师:生2同学的估算本领很强,还有没有比他估算本领更高的同学呢?
生3:19→2022→2020×20=400答:够了。
师:你的估算方法与生2的不同,你也能总结一下你的估算方法吗?
生3:取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去计算。
师:两位同学的估算方法都很巧妙,同学们能不能归纳总结一下呢?
生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另一个乘数不变,再计算。
方法二:取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去计算。
师:生4同学总结得多么准确呀!同学们能不能观察一下这两种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5:因为估算方法不同,所以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
师:你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
生5:我发现方法一估算的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方法二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师:生5同学观察得多么仔细呀,分析得多么透彻呀!那我们什么情景下用方法一,什么情景下用方法二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习题。
问题呈现二:
某校有400人参加运动会,每人一瓶矿泉水,26箱矿泉水够吗(每箱14瓶)?
生6:用方法一,把26看作30,14×30=420400<420答:够了。
生7:用方法二,取26和14的近似数相乘,30×10=300
300<400答:不够。
师:同学们,到底是哪种方法估算准确一点呢?下面分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吗?
有的同学同意生6同学的估算结果,也有的同学同意生7的估算结果,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师:我没有急着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让他们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一下。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纷纷调转马头,都同意生7同学的估算结果,因为26×14=364364<400所以够了。
师:同学们,生6同学的估算结果为什么不正确呢?难道他的估算方法不对吗?
同学们经过讨论,有的同学就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生6同学的估算方法没错,但在这一题中,把26看作30,因为26与30相差较大,因此估算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这一题就不能用方法一,应该用方法二。
师:那我们在什么情景中用方法一估算结果呢?
问题呈现三:
某校师生500人去公园划船,每条船最多坐16人,租31条船够吗?
生8:老师,用方法一,把31看作30,16×30=480480<500答:够了。
师:能不能用方法二进行估算呢?
生8:不能。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8:如果用方法二,取16和31的近似数相乘,20×30=600
500<600答:不够。
师:同学们能不能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总结一下,在什么情景中用方法一估算,什么情景中用方法二估算呢?
经过小组讨论,有的小组进行了很好地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如果一个乘数与它最近的整十数相差较小,另一个乘数与它最近的整十数相差较大,适宜用方法一;如果两个乘数与它们最近的整十数都相差较小,适宜用方法二。
师:是呀!同一习题,由于估算的方法不同,所以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在具体情境中,要选择最适合要求的估算方法。同学们,我们在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又快又简洁,那么运用估算的方法是不是能解决一切问题呢?请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呈现四:
我1分打37字,一篇1100字的文章29分能打完嗎?
生9:用方法一,把29看作30,30×37=11101100<1110答:能打完。
生10:用方法二,取37和29的近似数相乘,40×30=1200
1100<1200答:能打完。
师:两种估算方法的结果相同,有没有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呢?
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一下呢?
过了一会儿,许多同学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也有同学忍不住叫了起来,笔算的结果(37×29=10731073<1100答:不能打完。)与两种估算的结果完全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这两种估算的结果都在什么范围呢?
生11:在1100~1200左右。
师:估算的结果能不能等于实际值呢?
生11:当然不能。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估算的好处在哪呢?
经过讨论,有的同学做了很好的总结:估算能够很快地确定实际值的范围,估算结果大约在什么数左右,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数大,比什么数小。但估算的结果并不等于实际值,也就是用估算的方法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取近似值。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探究了《如何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相信同学们对估算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在就让大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教学反思:
也许孩子们的“发现”在我们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他们的思维还不严密,有时显得特别幼稚,甚至可笑,但我毫不掩饰我的兴奋: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教学,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诚然,小学数学知识是浅显的,就拿上面的案例来说,在我们看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很多: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有的同学在具体情景中不知采用何种估算方法;也有的同学认为估算是万能的,能解决一切問题,忽视了笔算的方法,无意中生成了错误;还有学生在计算中不能主动运用估算的方法对实际值进行估算,因此费时费力,影响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功感和愉悦感。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建模的过程,而数学生活化的过程就是用模的过程。在建模完成以后注重模型的应用,通过几个问题情景的设计,不但体现了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使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用学到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信心。